张秋香;卜平元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危重病患儿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 对2009年3-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ICU住院的78名危重病患儿检测IMA、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标志物,根据cTnI结果将其分为心肌损伤组及无心肌损伤组,另选同期来院体检健康儿童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三组患者五种标志物变化规律、三组患者IMA的阳性率,心肌损伤组各标志物阳性率.结果 心肌损伤发生率为38.5%(30/78);与无心肌损伤组及对照组相比,心肌损伤组患者的IMA[61.20(16.47)]较低,Mb[86.60(64.63)]显著升高,心肌损伤组IMA阳性率(63.3%)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心肌损伤组各指标阳性率亦以IMA高.结论 IMA是一种诊断危重病患儿心肌缺血的敏感标志物,联合检测IMA及cTnI对缺血性心肌损伤有早期诊断作用.
作者:张林;莫丽亚;胡彬;黄彩芝;尤灿;赵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道县餐饮业食饮具的卫生质量,为提高食饮具消毒的质量和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按国家规定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1997-2009年道县各类餐饮单位及学校的食饮具消毒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9年道县各类食饮具合格率分别为61.2%、63.4%、70.1%、71.4%、73.0%、74.7%、76.8%、78.2%、79.5%、80.9%、81.6%、82.2%、84.4%,平均合格率为76.7%,各类学校食堂的合格率为50.5%,乡镇的合格率为53.4%.结论 加强食饮具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各类学校、乡镇,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食饮具的卫生质量.
作者:唐准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由于因为不明的长期反复的弥漫性肺泡出血引起肺含铁血黄素沉着,后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且临床表现多样化,甚至不典型,故易造成漏诊误诊,影响预后.
作者:高玉然;王仲元;刘琳;朱玲;张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55例COPD患者出院3月后的家庭氧疗疗效进行追踪随访,分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氧疗指导;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1)告知患者及家属自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和目前病情程度;(2)告知患者及家属LTOT的重要性和意义;(3)患者和家属共同进行培训,家属每日在家中进行督导.结果 健康教育组氧疗3月后与氧疗前(基础值)比较,PaO2、SaO2、FVC、FEV-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氧疗前后FEV1、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增强CDPD患者LTOT依从性,促使LTOT疗效提高,值得在全国推广.
作者:庞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临床治疗耐药菌感染越来越困难,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细菌耐药性是细菌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进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与细菌自身的固有属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可由敏感菌经基因突变而获得.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对于防治细菌感染和耐药菌株的播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善桥;刘瑾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季节、采血时间、免疫程序等因素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ELISA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1月期间华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采集到的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的1 268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接种疫苗后,抗体的阳性率为93.7%,除季节、性别因素外,年龄、免疫程序采血时间均为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人被动物致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可获得有效的保护,免疫后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十分重要,对暂未产生抗体者要及时加强免疫提高抗体阳转率,严重咬伤者注射抗狂犬血清后,再进行全程免疫可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同时要注意采血时间对抗体检测结果也会产生影响.
作者:熊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特点,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抗-HIV检测,筛选出合并感染HIV的肿瘤病人,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检测住院肿瘤患者51090例,确诊HIV感染33例,阳性率0.65‰;HIV感染呈逐年增多趋势;年龄以40~49岁例数多,占48.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3.6%,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所患肿瘤病种以宫颈癌例数多,占27.3%.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对AIDS合并肿瘤的处理、治疗能力能使一些HIV感染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可能;同时加强AIDS的防控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宏燕;刘波;江源;吴白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简便快速筛查地中海贫血患儿.方法 利用红细胞指数建立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逐步回归方程数学模型,并用盲法分析评价数学模型的准确鉴别性.结果 该模型对TT鉴别诊断的灵敏度为98.41%,特异度为33.93%;对IDA鉴别诊断的特异度为98.41%,灵敏度为33.93%.结论 本数学模型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简便、快速、敏感,适合快速筛查地中海贫血.
作者:谢又平;胡利清;周玉球;肖奇志;吴洪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鸟氨酸脱羧酶(ODC)在不同胃疾病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并对其在胃癌前疾病及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作出评价.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34例胃黏膜标本中ODC的表达情况,其中浅表性胃炎32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28例,异型增生26例,胃癌48例.结果 ODC抗原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和胃癌胃黏膜中阳性表达分别为34.4%、42.9%、65.4%和91.7%,从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或异型增生再到胃癌,ODC阳性表达率依次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ODC表达与胃黏膜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与胃疾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癌前疾病的诊断,对胃癌筛查、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苗新普;韦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长沙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现患率,了解男男性接触者的人口学基本特征.为对该目标人群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检测信息为基础寻找种子,采用分类滚雪球方法招募521名研究对象.通过统一格式的问卷调查被访者人口学、行为学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初筛阳性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检测.采用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采用ELISA(IgG)、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招募521名男男性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问卷和采集的样本均完整和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507名,平均年龄(25.84±5.4)岁.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2/507)例,确证(22/507)例,感染率4.33%;梅毒血清学阳性(127/507)例,感染率25.05%;HCV抗体阳性(3/507)例(其中2例为吸毒者,1例为非吸毒者),感染率0.59%.结论 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特征导致梅毒、HIV感染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HCV感染率相对较低,但其有与HIV相似的传播方式,所以对HCV的综合防治不容忽视.
作者:刘业英;田斌;宋文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了探索中国农村医疗保障模式的新道路,促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片先对我国农村现有的几种医疗保障模式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影响当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后提出了当前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作者:虞仁和;胡明;孙振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氧化物酶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研究其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分别检测3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8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氧化物酶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通过超声检测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研究血清氧化物酶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结果 350例原发性高血压受试对象经测定确认颈动脉存在硬化斑块共为102例,为29.14%.健康对照组180例中,共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12例,为6.67%.高血压组与正常健康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组血浆氧化物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微量白蛋白>19.0 md/L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尿微量白蛋白阳性高血压组共有斑块形成62例,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为39.2%,而尿微量白蛋白阴性高血压组有颈动脉斑块形成40例,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为20.8%,而且其MDA、MPO浓度也显著低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清氧化物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及尿微量白蛋白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作者:荀正春;吴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营养状况.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量,测量儿童身高、体重,用2006年WHO推荐的生长发育标准进行评价.卡方检验分析方法.结果 长春市0~6岁儿童体重低下率为2.1%,发育迟缓率为5.86%,肥胖率为9.32%.不同年龄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和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儿童发育迟缓率高,为9.86%;4岁组儿童体重低下率高,为5.50%;0岁组儿童肥胖率高,为14.20%.不同性别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高于女童;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农村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高于城市,城市儿童的肥胖率高于农村.结论 长春市儿童的营养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不良处于低度水平.营养问题的霞点是应遏制肥胖的进一步流行.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幼儿阶段的科学喂养知识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宜过早的在婴儿期添加辅食,以免婴儿超重;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儿童的保健水平.
作者:于昕平;郭敏哲;孙平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湘中地区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关系.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对550例丈夫为非O型血的孕妇在25~28周时检测其IgG抗体效价,对抗体效价≥1:64的孕妇每隔2~3周重复测1次效价,并对其分娩的320例A型或B型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随着孕妇IgG抗体效价的升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的几率增高,并且IgG抗体动态升高2个或2个以上滴度时,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可达73%.结论 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成正相关,对O型血孕妇产前进行IgG抗体效价检测,并对高效价孕妇进行产前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胡雄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学校结核病疫情暴发后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控制疫情的传播.方法 对学生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检查和痰实验审检查.结果 通过因症就诊和现场调查发现39名病人,其中4名涂阳,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 018.81/10万,住宿生患病率高于走读生.学生结核菌素总体阳性率为43.97%,强阳性率为0.63%,高三年级结核菌素阳性率高于其它两个年级.涂阳病人所在班级密切接触者结核菌素阳性率、强阳性率高于涂阴病人所在班级和无病人班级.结论 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发现暴发疫情要及时有效的筛查病人和预防性治疗.
作者:郑立新;龙和平;郑绍军;肖明亮;李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邯郸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学表达模式的流行病学和基因型分布,为完善预防、诊断、治疗病毒感染的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型特异性引物PCR检测其基因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6份标本中HBsAg/HBeAg/HBcAb(M1),男:65份,年龄(31.6±15.1)岁.女:40份,年龄(26.82±9 24)岁.HBsAg/HBeAb/HBcAb(M2),男:52份,年龄(35.6±14.8)岁.女:58份,年龄(37.8±13.39)岁.HBsAg/HBcAb(M3),男:44份,年龄(39.4±14.0)岁.女:24份,年龄(39.4±13.0)岁.MI和M3模式男女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2模式男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图表示三种血清学模式表达的高峰期都集中在20~30岁之间,对M1血清学模式105份样本进行基因分型,95份样品成功分型,全部为C基因型.结论 邯郸市区乙肝病毒感染者在3种常见血清学表达模式表达上M2男女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20~30岁为携带和传播的高峰期,C型为优势基因型.
作者:王欣;张晓寒;周淑芳;李燕;徐晓燕;代解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使广大产褥期产妇走出传统坐月子的误区,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 对社区内400例产妇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其中对200例产后家庭访视进行健康教育为观察组,另200例未进行访视教育为对照组.对产后常见并发症如便秘、产褥感染、尿潴留、乳房胀痛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产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产后访视中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有利于产妇走出传统误区,建立科学的自我护理、生活方式,从而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维护产后健康,促进健康.
作者:陈卫红;胡美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两种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比较,探讨相对完善的护理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52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5例,对照组67例,并予以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学的方法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已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与未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对其舒适满意度影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已接受系统心理干预方案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应对困难挫折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中应用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护理方法对艾滋病患者实施积极护理,使其能尽早地恢复正常的生活.
作者:周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瓦补组1(ERCC1)是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的限速酶,ERCC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化疗疗效及预后相关联,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和预后有关,有助于预测化疗反应性.
作者:张树生;谷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康复效果.方法 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5)与对照组(n=35).实验组按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于脑水肿期或病情稳定期分阶段进行严格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在患者脑水肿期之后进行不严格的常规功能锻炼.2组在康复1周后与康复2个月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的ADL评定与肌力的比较.结果 康复1周后ADL评分实验组为(6.74±3.42),对照组为(6.56±4.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2个月后实验组ADL评分为(62.24±6.52),对照组为(45.25±7.4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康复治疗1周后,上、下肢肌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康复治疗二月后,上、下肢肌力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程序化康复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梦霞;陈路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