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人体模型在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涂艳阳;王伯良

关键词:医学人体模型, 急诊处理, 医院, 教学
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人体模型在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4名实习生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模型组在人体模型上进行操作并结合小组配合和录像回放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带教老师讲授,实习生单项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考核得分及对实习内容的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掌握.结果 模型组单项技能、配合能力、理论知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在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操作技能掌握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16、2.1335、2.4440,P<0.05).结论 医学人体模型在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镇江市流感样病例样本的结果与分析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并对2009年镇江市流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镇江市3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229份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出流感核酸阳性标本758例,其中423份为新甲型H1N1,242份为H3N2,8份为H1N1,26份为B型;356份暴发疫情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出流感核酸刚性标本165例,其中112份为新甲型H1N1,51份为H3N2,2份为B型.结论 镇江市哨点医院2009年6-7月流感流行为B型流感,8-9月流行H3N2型流感,10-12月流行新甲型H1N1;暴发疫情6月份出现首例新甲型H1N1,7月和8月新甲型H1N1以局部暴发为主要特征,9-12月新甲型H1N1所占流感病毒阳性比例呈明显增加趋势,应重点加强学校以及聚集性地方新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和防制工作.

    作者:葛琴娟;杨静;孙晋飞;王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妨碍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因素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安全构建预警机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09年7-10月对我院160名护士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基础知识了解较少、担心受处罚或失去工作、担心引起诉讼、担心影响同事之间关系、缺乏报告的积极性、没有必要报告是影响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 现行的管理模式需要改进,报告制度有待完善,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畅通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作者:安晓蕾;张文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生实习前后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调查和对比分析

    目的 调查湖南某学校的护生实习前后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对护生在实习前(2008年6月)和在实习后(2009年5月)进行对比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相关知识、态度、职业防护等知识知晓现状.结果 在本调查中共随机抽样404名护生,其中有380名护生在实习前和378名护生在实习后完成了问卷调查,在护生实习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比实习前有明显的改善,但在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艾滋病病毒职业防护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结论 对护生实习前后进行全面、综合的艾滋病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赵静;杨土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间腹腔镜(n=30)、阴式(n=30)与开腹(n=30)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日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长于经腹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及阴式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腹手术组(P<0.05).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腔镜组及阴式组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及阴式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军;张建芳;夏姿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刺配合盆炎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利湿化瘀治疗慢性瓮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针刺配合盆炎丸组)和对照组(盆炎丸组),各59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1%与84.75%.两组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盆炎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血液黏稠度.

    作者:刘凌云;杨伟峰;高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湖南省郴州市2009年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郴州市高危人群与孕产妇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信息.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对吸毒者、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和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IV)~.结果 2009年共监测4类人群3202人,检出HIV抗体阳性15人.吸毒人群HIV阳性率为1.36%,暗娼人群阳性率为0.06%,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HIV阳性率为0.50%,孕产妇监测哨点HIV阳性率为0.25%.吸毒者注射毒品占91.69%,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为39.71%,暗娼人群中注射过毒品者占11.18%.结论 HIV在郴州市高危人群中呈低流行,但存在HIV传播的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高危险人群及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黄健;李月宜;李幼丽;刘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剖官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变化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择不同时间的两组病例,每组各5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削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 两组相比以社会因素、胎窘、巨大胎儿为剖宫产指征的比例明显升高,而以相对头盆不称为剖官产指征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前宣教及围产期保健,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84名职业性有机磷农药接触者腹部超声表现

    目的 了解有机磷农药对肝胆脾的影响在超声影像上的表现.方法 应用超声动态观察肝胆脾的情况.结果 职业性有机磷农药接触者脂肪肝发病率较高.结论 超声检查较适合于接毒接害人员的大批量检查及中毒病人的复查.

    作者:张卫平;杨永清;李梦轩;周虎;赵文;王树森;李燕霞;刘文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阴道残端固定术在子宫脱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残端同定术在子宫脱垂手术后预防阴道穹窿脱垂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2-2005年间60例子宫脱垂病人子宫切除术时运用子宫圆韧带悬吊和子宫骶韧带固定行阴道残端固定术.结果 6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壁或/和后壁修补术、尿道修补术,并行阴道残端固定术.平均手术时间(45±20)min,平均失血(50±20)ml,随诊6~24个月,47例治愈,8例有效.结论 子宫圆韧带悬吊和子宫骶韧带固定阴道残端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手术中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世雄;李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产后访视中健康教育对产褥期产妇康复效果的观察

    目的 使广大产褥期产妇走出传统坐月子的误区,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 对社区内400例产妇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其中对200例产后家庭访视进行健康教育为观察组,另200例未进行访视教育为对照组.对产后常见并发症如便秘、产褥感染、尿潴留、乳房胀痛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产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产后访视中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有利于产妇走出传统误区,建立科学的自我护理、生活方式,从而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维护产后健康,促进健康.

    作者:陈卫红;胡美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男男性行为者歧视经历及感受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歧视经历及感受现状.方法 采用应答者趋动招募抽样法(RDS)对MSM人群进行招募和自填式匿名调查.结果 共调查201人,报告在近6个月有各种歧视经历为28.5%,不同的歧视经历差异较大,听别人说过同性恋不正常、掩饰性取向以避免被歧视、别人叫自己多一点男子气概、觉得同性性取向伤害了家庭/让家人蒙羞、因同性性行为感到羞耻、因别人指点自己穿着打扮而烦恼报告率较多,分别为81%、79.6%、75.1%、92%、39.3%、34.8%.觉得同性性取向伤害了家庭、掩饰性取向免受歧视、因间性恋被家人训斥、被怀疑有精神问题、停止了学业在不同年龄,掩饰性取向免受歧视、因同性恋被怀疑有精神问题、影响了社会威望、被家庭拒绝接纳、朋友断绝交往、失去住处在不同文化程度,因同性性行为感到羞耻、因同性恋被家人训斥在不同异性婚姻状态歧视经历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艾(P<0.05).结论 社会对MSM人群的歧视普遍存在,应高度关注对MSM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社会宣传,切实减少社会歧视,改善MSM人群生存环境,提高健康质量.

    作者:王毅;张洪波;徐杰;李志军;张光贵;杨宏武;樊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4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瘢痕增生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瘢痕增生的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加压疗法、手术治疗、梅花针刺法等综合疗法对48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48例烧伤并瘢痕增生患者,经综合治疗与护理,治疗前后瘙痒持续时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1);治疗前后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1).结论 综合治疗病人瘢痕法对于预防和减少烧伤病人的搬痕增生,减轻瘢痕增生带来的痛占可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张秋香;卜平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分析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三者在浓度与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拟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患者,平均分成三组,每组30例患者.第一组:0.5%左旋布比卡因;第二组:0.5%罗哌卡因;第三组:0.5%布比卡因.均行低佗硬膜外麻醉,记录各个药物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及麻醉质量、血液流动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注射以后在身体的各项指标、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浓度与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药物药效学相似,都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湖南省14所省属医院2006-2008年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湖南省省属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14所省属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连续三年的动态监测.结果 2006-2008年共采样1402份,总合格率为95.15%.各年度总合格率依次为93.82%、96.75%和94.98%,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湖南省省属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基本符合要求,部分项目须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对医院消毒技术的指导,加大监督监测的力度.

    作者:伍英;彭琦;张兆强;刘春萍;周丽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疆库车县加碘茯砖茶防治碘缺乏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新疆是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库车县又是新疆碘缺乏病(IDD)严重流行区之一,病区居民有长期饮用茯砖茶的习惯,根据少数民族传统的饮茯砖茶习惯,观察应用加碘茯砖茶防治碘缺乏病临床效果.方法 在库车县随机抽取一个乡,一个乡两个村,一个村作为投放加碘茯砖茶防治碘缺乏病实验组和另一个村为对照组;采用触诊法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和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测定尿碘.结果 加碘茯砖茶干预措施防治IDD一年后.儿童甲肿率由防治前的53.97%下降为28.07%,有效率为44.99%.儿童尿碘中位数由防治前的16.43 μg/L上升至防治后68.75 μg/L.结论 加碘茯砖茶防治碘缺乏病效果显著,要坚持长期饮用才能彻底改善人群碘营养状况.

    作者:孙伟林;蒋继勇;马品江;薜冰;李东阳;张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7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初治),另随机选出同期单纯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初治),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痰菌涂阳率、胸部X线表现及抗结核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热和咯血发生率以及痰菌涂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部X线下肺野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类型以实变为主,空洞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抗结核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痰菌阴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偏离典型单纯肺结核的表现,2型糖尿病对抗结核疗效有不利的影响.

    作者:徐胜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54例儿童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分布、临床特征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7月-2009年7月住院患儿的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布情况、临床特征及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共分离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54株,主要来源于血液、痰及咽拭子;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等耐药率较高,均>8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较高,均>87%.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耐药形势严峻;SMA感染者多患有基础疾病、使用过广谱抗生素、白细胞分类计数降低、或进行过侵入性操作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SMA感染的经验用药酋选.

    作者:吴明芝;张林;张赤炎;胡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道县1997-2009年餐饮业食饮具消毒监测结果报告

    目的 了解道县餐饮业食饮具的卫生质量,为提高食饮具消毒的质量和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按国家规定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1997-2009年道县各类餐饮单位及学校的食饮具消毒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9年道县各类食饮具合格率分别为61.2%、63.4%、70.1%、71.4%、73.0%、74.7%、76.8%、78.2%、79.5%、80.9%、81.6%、82.2%、84.4%,平均合格率为76.7%,各类学校食堂的合格率为50.5%,乡镇的合格率为53.4%.结论 加强食饮具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各类学校、乡镇,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食饮具的卫生质量.

    作者:唐准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湖南省O139霍乱流行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研究报告

    目的 了解湖南省O139群霍乱的流行因素,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湖南省O139霍乱高发区的流行因素;评估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1997年以来湖南省共发生48起O139霍乱疫情中28起疫情与农村集体聚餐有关,就餐和使用就餐剩菜者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较高.农村聚餐中使用甲鱼和食品制作生熟不分的比率、人均甲鱼消耗量、甲鱼中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高发区均高于低发区,病人和带菌者分离到的O139霍乱弧菌和甲鱼中菌株的PFGE图谱相同,具有回源性.采取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措施后,高发区未发现疫情,农村厨师和就餐人群的卫生习惯改善.结论 湖南省O139霍乱疫情的发生与农村集体聚餐中使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产品特别是甲鱼有关;农村集体聚餐中制作食品生熟不分和带剩菜回家食用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足预防O139霍乱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世雄;邓志红;高立冬;湛志飞;龙智钢;曾亚雄;龙正林;张红;徐巧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507例男男性接触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和HIV、HCV及梅毒感染率分析

    目的 评估长沙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现患率,了解男男性接触者的人口学基本特征.为对该目标人群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检测信息为基础寻找种子,采用分类滚雪球方法招募521名研究对象.通过统一格式的问卷调查被访者人口学、行为学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初筛阳性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检测.采用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采用ELISA(IgG)、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招募521名男男性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问卷和采集的样本均完整和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507名,平均年龄(25.84±5.4)岁.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2/507)例,确证(22/507)例,感染率4.33%;梅毒血清学阳性(127/507)例,感染率25.05%;HCV抗体阳性(3/507)例(其中2例为吸毒者,1例为非吸毒者),感染率0.59%.结论 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特征导致梅毒、HIV感染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HCV感染率相对较低,但其有与HIV相似的传播方式,所以对HCV的综合防治不容忽视.

    作者:刘业英;田斌;宋文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