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菊;朱玉莲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处方,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医院的用药水平.方法 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我院2007年1-12月部分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处方,从中挑选出不合理处方依据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并分析.结果 审核门诊处方8 800张,住院病历处方200张,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 582张,占总数的17.6%.结论 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占大部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医院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曹絮英;戴凯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培养法28例阳性,阳性率为46.7%;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38例,阳性率63.3%,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χ2=24.7620,P<0.05).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68.84±21.28)pg/ml,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31.94±10.65)pg/ml,20例健康对照组两法均为阴性,统计学处理表明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6040、2.0978,P<0.05),而且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亦明显高于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t=2.347,P<0.05).结论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作者:廖经忠;刘文恩;易斌;邹明祥;许友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牙周病是口腔中常见的疾病,成年人患病率高达90%,是危害人类大广的主要口腔疾病,损害人们健康、影响生命质量.
作者:彭志红;陈彬;蔡岳祥;李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性服务工作者(CSW)基本情况和艾滋病(AIDS)相关情况.方法 在知情同意、保密和无伤害的原则下,采用个别访谈、填写调查问卷、免费咨询等方法,了解其基本情况和AIDS相关情况,用SPSS1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2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参加了调查问卷,其中年龄小16岁,大的46岁,平均26岁;初中以下文化占80.11%(290/362),未婚占62.98%(228/362);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0.68%(2 047/2 896),艾滋病病毒感染率1.10%(4/362),梅毒感染率2.49%(9/362).结论 CSW人群具有更多的艾滋病传播危险因素,有关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对她们应加强性病/艾滋病教育和干预,提高其艾滋病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
作者:唐梦瑾;张德玲;钟福华;刘劲;陈进;李丽;覃晓知;刘俊杰;李恩丽;蒋倩;罗大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妇科病人细菌性阴道病(BV)状况,为临床妇科医生治疗这类病人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门诊妇科不同pH值白带的BV试验结果资料,同时,对每个送检标本用pH3.8~5.4精密试纸进行白带pH值直接测试.而后,将所检查资料分成pH≤4.5和pH>4.5两个pH值范围进行归类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对临床有价值资料.结果 共收集门诊妇科BV试验病人资料2 000人次,其中BV试验阳性的616人次,占总人次的30.8%.pH≤4.5的白带BV阳性率低于pH>4.5的(χ2=120.96,P<0.01).BV阳性同时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病人344人次,占BV阳性病人的55.80%.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BV)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75,P>0.05).结论 让白带的pH值保持在pH≤4.5这样的正常范围里,可以明显的降低BV的发病率.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BV)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种不同pH范围的白带存在同样的混合感染风险.
作者:蒋晶星;林应标;陈尚志;郭满容;曾光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住院肿瘤患者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的感染情况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水平.方法 对13 471例住院肿瘤患者的血清,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性检测丙肝抗体(抗-HCV)、抗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5.22%,抗-HCV阳性率为1.69%,抗一TP阳性率为3.27%,抗-HIV阳性率为0.07%,该4项检测共检出2 730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20.26%;HBsAb含量在0~10 mIU/ml的患者为51.68%,含量在10~100 mIU/ml的患者为27.37%,含量大于100 mIU/ml的患者为20.95%.结论 检测住院肿瘤患者血液传染性相关指标,了解住院肿瘤患者的感染情况,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减少医患纠纷,防止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相关传染病,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有重要意义;住院肿瘤患者HBsAb含量偏低,不能有效抵抗HBV感染,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HBV感染.
作者:石新云;赵瑾;吴白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学模拟教学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校2004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220名学生分成医学模拟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进行妇产科见习后,统计操作考核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模拟教学组妇科和产科操作考核的优良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模拟教学组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操作信心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医学模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妇产科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是妇产科实践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
作者:韦立蓓;尹伶;瞿秋红;李华;郭曼钦;卫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EB病毒显性感染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别.方法 将270例疑似EB病毒感染者分成儿童组及成人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EB-VCAIgA、EB-VCAIgG、EB-VCAIgM;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儿童中EB病毒显性感染23例(阳性率18.0%);142例成人中EB病毒显性感染8例(阳性率5.6%);儿童EB病毒显性感染高于成人(χ2=16.48,P<0.05).成人EB病毒显性感染患者中VCA-IgG阳性率高于儿童(χ2=15.06,P<0.05).结论 儿童比成人更易出现EB病毒显性感染.
作者:梁剑;刘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涟源市2001-2007年人间狂犬病发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人间狂犬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07年涟源市疫情资料及狂犬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的现况分析.结果 2001-2007年涟源市共报告狂犬病77例,病死率为100%.病例以男性为主,占61.03%(47例),男女比例为1:0.64;发病年龄大为70岁,小为2岁,以5~、10~岁年龄组发病多,分别占16.88%(13例).病人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9.4%(38例),其次是儿童及学生,占46.8%(36例).病例主要集中在7-12月,占病例总数的77.92%(60例).犬伤感染者71例(92.21%),通过猫伤感染者5例(6.49%).伤口未作处理或未规范处理者69例,占89.61%,伤口经规范处理8例,占10.39%.伤后未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者66例(85.71%),接种者11例(14.29%).接种者中有3例(3.40%)全程注射了人用狂犬病疫苗,且有1例合并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8例(10.39%)没完成全程免疫.结论 涟源市近年养犬数量增加,犬免疫接种率低、暴露后未能进行及时规范的预防处理是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各相关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犬类管理,加大狂犬病健康教育力度,迅速控制狂犬病上升趋势,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秀兰;梁享生;李志中;刘仁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长江江苏段水VOCs、SVOCs含量,为制订饮水VOCs、SVOCs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6年4-5月调查检测长江江苏段8个主要市政自来水水源地、及镇江内江、高资镇通江河、市政自来水,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本调查共检测水样品48份,检测VOCs 25项,检测出VOCs 14项;检测SVOCs 38项,检测出SVOCs计10项,其余指标低于检出限,所检测的VOCs、SVOCs指标均低于目前国家评价标准.常被检出的VOCs为三氯甲烷、苯、甲苯、1,4-二氯苯和1,2-二氯苯5种物质,SVOCs为硝基苯、2,4-二氯苯酚、五氯酚、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乐果5种物质.长江江苏段主要城市水源VOCs检测项目阳性率依次为南通>镇江、江阴两市>南京上元门>张家港>泰州>常州>南京夹江,阳性率分别为14.67%、14.00%、10.67%、8.67%、6.00%、4.67%、3.33%.镇江段内江、高资通江河、市政自来水分别检测出VOCs 30项、18项、16项.结论 长江江苏段主要市区饮用水源均有不同的VOCs、SVOCs污染物被检出,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长江饮用水水源的保护.
作者:韩方岸;胡云;吉文亮;陈连生;李小华;将兆峰;杨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疗效,同时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只吸入激素),B组(吸入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1周后2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结果 治疗1周后患者呼吸频率、血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夜间憋醒次数、1周所需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安全有效,且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支气管哮喘疾病密切相关.
作者:孙春鹏;赵学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06例小儿惊厥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 106例小儿惊厥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婴幼儿多见,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因此及时进行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供给足够营养,加强高热、皮肤护理和安全防护,密切观察病情对痊愈出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柳星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的现状及装修后时间长短对甲醛污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73户居室装修的居民家庭和10户未装修居民家庭进行空气甲醛采样,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甲醛检测,分析装修后不同时间及不同装修材料对居室空气甲醛浓度的影响.结果 73户居室装修的居民家庭中有47户居室空气甲醛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超标率为64.4%,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甲醛的浓度逐渐降低,超标率下降,以人造板材为主装修的居室甲醛浓度高于实木板材为主装修的居室(P<0.05);通风前后室内空气甲醛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装修居室空气甲醛污染状况严重,其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人造板材,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甲醛浓度逐渐下降,室内通风可降低甲醛污染.
作者:何爱桃;杨胜园;李程;周艺;刘吉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ancer embryo antigen,CEA)、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总蛋白(total protein,TP)、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ngenase,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ic acid dehydrogenase,HBD)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水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52例癌性胸、腹水,70例良性胸、腹水CEA、ADA、TP、LDH、HBD含量.对测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Bayes判别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判别函数进行回顾性效果评价,另收集172例良、恶性胸、腹水资料对建立的判别函数进行验证.结果 除ADA测定结果在良、恶性胸、腹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四项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ayes判别函数对胸腹水良恶性正确判别率分别为良性91.4%、恶性86.5%,与交互验证的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验证资料对Bayes判别函数验证评价正确率分别为良性88.7%,恶性85.5%.结论 恶性组CEA、TP、LDH、HBD明显高于良性组,但ADA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建立的Bayes函数在良、恶性胸腹水的判别中有一定意义.
作者:彭晖;罗建清;易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旅顺口区2004年10月1日-2008年10月31日剖宫产分娩病历3 759例,分析5年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以及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①各年度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远远高于WHO规定的15%[1]以下;②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由2004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关键原因;③5年来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并未因剖产率的上升而下降.结论 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减少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科学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戴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结合中药内服、针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能有效的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胜冬;吴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联合治疗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的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 对62例患儿在联合用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24 h食管pH监测值、电子胃镜检查及内镜下粘膜活检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62例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每2周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发现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改善及消失,24 h食道pH监测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后的电子胃镜检查及活检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评价,发现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表现逐渐好转或消失,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罗艳红;游洁玉;徐斌;段柏萍;唐硕;刘莉;陈志勇;陈昌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查明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患者及其它从事猪肉加工人员,查阅病人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资料.结果 2007年7月,湖南省吉首市报告1例脑膜炎型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系加工猪头感染,经41 d痊愈出院.猪头来源于定点屠宰场,生猪从邻近重庆、贵州等省市调入.对市内养殖排查,未发现异常.结论 加强生猪的检疫,做好屠宰、加工、销售人员的个人防护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对于有生猪接触史的感染病人应尽早采集脑脊液做猪链球菌检查.
作者:吴登科;刘桂云;熊桃菊;陈开军;吴昌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100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同时生化分析法测定血尿素(Sur)和血肌酐(Scr)水平,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肾病早期组中Cys案C、Scr和Su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组中Cys C阳性检出率为66.0%,明显高于Sur(20.0%;P<0.05)和Scr(14.0%;P<0.01);CysC与Sur、Scr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Cys 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较高的检出率,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陈玮;段贞;贺蓉;李桂生;左琴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抗癌药物华蟾素与丝裂霉素的联合作用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以不同浓度的华蟾素与丝裂霉素刺激Hela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片段化,FITC-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RT-PCR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 经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6 h后开始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电泳结果呈200 bp大小的典型梯状带;FITC-Annexin V检测到凋亡早期细胞膜呈强绿色荧光,12 h后胞核逐渐被碘化丙啶染成红色,24 h后大部分细胞被染成红色;RT-PCR产物大小为299 bp.结论 华蟾素和丝裂霉素能使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能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能诱导DNA片段化和TNF-α的表达.
作者:杨群英;郑华妮;欧阳录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