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剑;刘适
目的 探讨医学模拟教学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校2004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220名学生分成医学模拟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进行妇产科见习后,统计操作考核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模拟教学组妇科和产科操作考核的优良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模拟教学组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操作信心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医学模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妇产科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是妇产科实践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
作者:韦立蓓;尹伶;瞿秋红;李华;郭曼钦;卫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学生295名,其中大一学生129名,其它年级学生166名,通过成立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师团,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在干预前后,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在该校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的295名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5.6%、97.6%.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了明显的转变(P<0.01),同时干预前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明显效果,并且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从新生人校时抓起,因此,应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他们树立健康、安全的性观念和行为,从而远离艾滋病的威胁.
作者:朱朝霞;熊旭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7年湖南省剖宫产孕产妇死亡情况,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湖南省孕产妇死亡个案卡、住院病历与孕产妇死亡调查资料,分析剖宫产指征、分娩地点及死亡地点、主要死亡影响因素等.结果 2007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中除未娩孕妇外,剖宫产孕产妇死亡占44.44%,疤痕子宫为主要手术指征,其次为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等,分娩及死亡地点主要集中在县、乡级医疗保健机构.经省级评审94.74%为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结论 剖宫产虽然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恰当的开展以及缺乏相应的救治能力会对孕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应引起管理层以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建建;吴颖岚;杨桂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水平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AID患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干燥综合症(SS)组和健康体检者血清GPI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当GPI以0.28μg/ml为临界值时,RA组、SLE组、SS组、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68.7%、17.6%、23.1%、2.4%,RA组的GPI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AID组及健康对照组,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别(P<0.01).SLE组及SS组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GPI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8.7%、87.1%.结论 血清GPI在各AID组中,以RA组升高明显,对RA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RA诊断的新指标.血清GPI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的诊断率.
作者:陈锋;江训良;谢小兵;李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中央空调冷却水、冷凝水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大型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空调冷却水、冷凝水共53份,进行军团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果 检测43份冷却水,军团菌阳性20份,阳性率为46.51%;检测10份冷凝水,未检出军团菌;商场(超市)与宾馆(酒店)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检出率分别为28.57%和50%;系统运行5年以内与5年以上的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检出率分别为43.75%和48.15%.结论 长沙市公共场所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污染情况严重;宾馆(酒店)空调冷却水军团菌阳性率略高于商场(超市);空调系统军团菌污染情况与空调运行年限关系不大.
作者:黄建林;林希建;朱彩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121例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者血清ChE、TGF-β1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研究者血清ChE、TGF-β1、HA水平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并且,随着肝脏纤维化的进展,血清HA、TGF-β1含量逐渐增高(P<0.05),血清ChE含量逐渐降低(P<0.05).血清ChE、TGF-β1水平分别与HA呈显著相关性(r=-0.642、0.417,P<0.05).结论 血清ChE、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翰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艾滋病治疗开展20余年以来,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抗病毒治疗方面,一批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新药研制成功并陆续上市,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选择等也有了新的发现.其他治疗方法如基因疗法、免疫疗法及红细胞诱导等正在探索并取得了不同进展.
作者:魏秀青;陈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水平与甲氨蝶呤单剂量重复注射疗效的关系.方法 全部病例用单剂量治疗后,观察胚胎溶解吸收情况,在治疗后的第1、4、7 d检测血清β-HCG水平,并根据需要第2次和第3次重复剂量治疗,比较不同时间的β-HCG水平和β-HCG相对变化值.采用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对不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重复治疗的成功率是84.6%(33/39),治疗成功的患者初始β-HCG水平的均值显著低于失败者(3 915.3±3 281.3比8 379.7±2 604.4 IU/ml,P<0.05).当β-HCG水平低于6 000 IU/ml时,治疗成功率是96%,高于6 000 IU/ml时,治疗成功率是58%,OR=18.57,95%可信区间为1.86~185.89.结论 在MTX单剂量治疗后,初始β-HCG水平是唯一预测重复剂量MTX治疗成功的指标.当初始β-HCG水平在6 000 IU/ml以下时,重复注射MTX治疗异位妊娠基本是有效的.
作者:潘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尿路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7月-2008年6月住院和门诊病人送检的尿培养标本,分离细菌并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尿路感染分离的647株细菌中以大肠杆菌为主,占40.8%,其次为念珠菌属(28.2%)、肠球菌属(7.9%)、链球菌属(4.9%)、克雷伯菌属(3.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呋喃妥因、氯霉素、利福霉素等较为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2.1%);对呋喃妥因、丁胺卡那、氨苄/舒巴坦、氨曲南、氯霉素等较为敏感.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结论 我院念珠菌尿路感染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医生须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预防二重感染,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颜复生;欧阳育琪;林应标;郭满容;黄强;熊劲芝;黄红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福建九龙江水中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用采样器采集九龙江水10个点,水样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用常规方法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殚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 从九龙江水中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15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48株(31.6%)、肠杆菌属细菌49株(32.2%)、克雷伯菌属细菌21株(13.8%)、变形杆菌属细菌19株(12.5%)、粘质沙雷菌8株(5.3%)、成团泛菌5株(3.3%)和异型枸橼酸杆菌2株(1.3%).对其中137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0%,对环丙沙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4.1%~28.6%,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31.3%~95.2%.结论 九龙江水中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进行江水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防治江水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姜涛;王大鹏;王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近视状况,为防治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等比抽样法对宝鸡市5 489名中小学学生进行了视力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 测试调查发现近视患病率49.4%,学习负担过重、上网、看电视、不良的用眼习惯和遗传等是近视发病的相关因素.结论 近视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问题,应针对引发近视的原因,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积极预防和阻止近视发生.
作者:杜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抗癌药物华蟾素与丝裂霉素的联合作用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以不同浓度的华蟾素与丝裂霉素刺激Hela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片段化,FITC-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RT-PCR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 经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6 h后开始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电泳结果呈200 bp大小的典型梯状带;FITC-Annexin V检测到凋亡早期细胞膜呈强绿色荧光,12 h后胞核逐渐被碘化丙啶染成红色,24 h后大部分细胞被染成红色;RT-PCR产物大小为299 bp.结论 华蟾素和丝裂霉素能使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能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能诱导DNA片段化和TNF-α的表达.
作者:杨群英;郑华妮;欧阳录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农村居民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对全市10个远郊区县的5 236名13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中,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中风、慢支/哮喘和高脂血症六种常见慢性病的总体报告患病率为22.4%.农村居民中较常见的慢性病为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其报告患病率分别为14.4%、6.1%和3.4%.居民对高血压8个主要危险因素全部认知率24.5%;对糖尿病7个主要危险因素全部认知率16.7%.居民对缺乏体育运动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的认知率较低,分别为50.1%和36.3%.结论 1、北京市农村居民对于慢性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慢性病预防知识有待提高;2、在慢性病健康教育过程之中,应注意考虑到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人群,以及目前知识水平较低的山区居民的需求.
作者:张炎;刘枫;于立鹏;孙剑颖;吴淑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在老年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衰老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按年龄分为新生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实验室适应性喂养7 d后断头处死,分别取各组大鼠肝组织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含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组织中UCP2蛋白的表达与分布,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细胞线粒体内UCP2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老年组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高于幼年组和成年组(P<0.01);老年组大鼠肝组织GSH含量显著低于幼年组和成年组(P<0.01);老年组的ATP水平比幼年组和成年组水平显著降低(P<0.01);老年组UCP2表达高于幼年组和成年组(P<0.01).结论 老年大鼠肝MDA含量升高、GSH含量下降,提示老年大鼠肝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较高,并引起UCP2表达增多,UCP2可能对延缓肝细胞的衰老起重要作用;UCP2的高表达可能是老年大鼠肝组织ATP下降的原因之一;肝组织UCP2表达水平主要受ROS水平的调节,但ATP水平不仅受到UCP2的调节,还受细胞的代谢状态的影响.
作者:胡祥上;宫德正;邹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提高防制蟑螂的杀灭效果,配制杀灭蟑螂的有效药物.方法 取新鲜雷公藤若干,用化学纯的乙醇密封浸泡15 d,将浸泡液按1:1的比例加水稀释,选择一所宾馆的客房10间,按30 ml/m2进行药物滞留喷洒,24 h后观察其杀灭效果.结果 10间客房处理前密度较高,高为56只/10 min,低16只/10 min,平均为36.3只/10 min,施药24 h后,10间房间平均密度为1.2只/10 min,下降率为96.97%.结论 中草药雷公藤经乙醇浸泡后对蟑螂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是经济、实惠、安全的杀虫药剂,值得推广.
作者:首朝晖;龙术国;周幸福;刘昕晨;邱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同样品对手足口病检出率的差异,为临床手足口病标本的采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PCR-荧光探针法对不同病人不同样品和同一病人不同样品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大便、肛门拭子和疱疹液的检出率高,而咽拭子、脑脊液、血清的检出率低.结论 应采集大便、肛门拭子和疱疹液,以提高手足口病的检出率.
作者:周方求;吴锦如;刘立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眼球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对40例糖尿病患者(无视网膜病变组与视网膜病变组各20例)与30例正常人的OA、CRA和CRV、CRA/CRV流速比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无视网膜病变组和视网膜病变组与正常人组相比,OA的内径变小,收缩期血流速度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降低(P<0.05),阻力指数增高(P<0.05);视网膜病变组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正常人组相比,CRA流速降低(P<0.05);CRV流速在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增高(P<0.05),而在视网膜病变组呈降低趋势.CRA/CRV流速比值变小.结论 高频彩超可动态检测眼球后血流状态,对临床上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谢群;苏涛;段朝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单用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预防阴道分娩时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242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124例,胎儿前肩娩出后即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必要时15 min后加含1次;对照组(B组):118例,胎儿前肩娩出后即予缩宫素20 U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滴,同时子宫底注射缩宫素10 U.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用卡孕栓舌下含服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应用方便、疗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文桂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33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33例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发病前均有生食淡水螺肉或生鱼片史,潜伏期1~41 d.以头痛、躯体痛为主要表现,而无脑膜刺激征.周围血象、脑脊液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用阿苯达唑治疗效果好,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广州管圆线虫病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阿苯达唑是有效的治疗药物.应早期诊断,及时报告,尽早合理用药,减少误诊.
作者:刘宏坤;陈绍荣;王月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后基因类型转化情况.方法 对2004年我院肝病门诊103例已作过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患者,分别进行拉米夫定和干扰素治疗,治疗停药一年后,复检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类型.结果 103例病人中,65例用拉米夫定治疗,29例用干扰素治疗,9例用其它核苷类药物治疗,停药后复查患者基因类型,除5例未分析出结果外,98例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基因类型均未改变.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不管是否经过药物治疗,其基因类型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发生基因类型改变的.
作者:代国知;陈亚光;林应标;李刚勇;吴怀益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