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英
目的 掌握城乡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差异,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山西省2 64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建立SPSS 11.5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乡老年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消极感受、生活充实度、快乐的感觉、生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状况、人际关系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但与一年前的健康状况比较,城市老年人提高的程度高于农村老年人;卫生保健服务的方便程度城市老年人明显优于农村老年人;城市老年人对生存质量的自我评价和综合评价均优于农村老年人,城市老年人均分为81分,农村老年人为76分.结论 大力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缩小城乡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差距.
作者:王娟;陈显久;龙云婧;胥航;赵静;李文军;焦韦蓉;张文娟;王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EB病毒显性感染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别.方法 将270例疑似EB病毒感染者分成儿童组及成人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EB-VCAIgA、EB-VCAIgG、EB-VCAIgM;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儿童中EB病毒显性感染23例(阳性率18.0%);142例成人中EB病毒显性感染8例(阳性率5.6%);儿童EB病毒显性感染高于成人(χ2=16.48,P<0.05).成人EB病毒显性感染患者中VCA-IgG阳性率高于儿童(χ2=15.06,P<0.05).结论 儿童比成人更易出现EB病毒显性感染.
作者:梁剑;刘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玉溪市城区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等常见病的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初中3所,高中2所,12~19岁6 988名在校学生进行健康监测.结果 玉溪市中学生超重和肥胖处于流行前期;近视居高不下;防龋形式依然严峻.结论 教育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刘英;李昆;王淑媛;黄琳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毁坏,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帐篷成为许多人的临时住所.调查发现,地震期间,许多居住在帐篷的人患了湿疹性皮肤瘙痒症.为了解细菌等因素在其致病中的作用,我们对皮肤病患者患处的菌群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刘强;邓加权;易显斌;汪蜀;余家惠;杨小蓉;罗隆泽;张守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依照<全国AIDS哨点监测方案>,对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采取血液进行艾滋病病毒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成都市性病门诊监测哨点2004-2008年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27例,HIV阳性率为1.69%(27/1600);性病中梅毒的感染率逐年增加;58.57%的人承认在近3个月内有非婚性伙伴,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5.32%.结论 成都市性病门诊就诊者HIV感染率较高,存在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潜在因素,应及时加强性病门诊监测,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何勤英;韩德琳;吴学庆;梁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与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活检病例中已诊断为宫颈鳞癌,且资料完整的60例标本(2006-2008年),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以及正常宫颈黏膜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E-cadherin和α-caten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和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且二者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γ-catenin在宫颈鳞癌中异常表达在细胞浆和细胞核.结论 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在宫颈鳞癌的发生以及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cadherin、α-catenin可能协同抑制肿瘤的转移和侵袭,而γ-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成为宫颈鳞癌临床诊断和判断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作者:左建中;吴佳捷;李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发生葡萄胎很少见,我院曾收治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胎儿与葡萄胎胎盘共存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婷;李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用于胸外科开胸手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n=30).各组镇痛泵配制方法如下,实验组:舒芬太尼250 μg+托烷司琼5nag/200 ml;对照组:芬太尼1.0 mg+托烷司琼5 mg/200 ml.观察记录术后4、8、12、24、36各时点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及其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胸外科开胸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张永昌;张喜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急需一大批既能提供医疗服务,又懂得如何开展临床预防的临床医生,因此探讨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十分重要.本文从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意义、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赵申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祁东县居民吸烟、饮酒状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7年8-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祁东县城区2个街道办事处4个居委会和农村6个乡镇18个行政村18岁以上居民,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式入户调查.结果 共调查3 756人,其中城镇居民1 416人,农村居民2 340人;男性1 877人,女性1 879人.总吸烟率为30.6%,饮酒率为17.3%;吸烟、饮酒率与地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相关(P<0.05或P<0.01),城镇吸烟率低于农村,而饮酒率则高于农村,男性吸烟、饮酒率均高于女性.职业特征显示干部吸烟、饮酒率高;高收入者饮酒率高于其他人群(P<0.01),吸烟率则未见和经济收入相关;烟龄和日吸烟量、酒龄和日饮酒量间均呈相关关系(均R=0.872,P<0.01),吸烟与饮酒也呈相关关系(R=0.52,P<0.01).结论 祁东具居民吸烟、饮酒现象比较普遍,今后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控制烟酒量.
作者:肖莉;王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长沙市入园儿童(4~6岁)平衡营养与营养素缺乏状况对乙肝疫苗免疫远期效果的影响,探讨提高乙肝疫苗免疫远期效果的科学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15名儿童,统计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加强免疫接种率;乙肝抗体检测结果;微营养素缺乏、常见疾病等相关信息.结果 本次调查儿童基础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儿童乙肝疫苗基础免疫3年后抗-HBs阳性率平均为43.7%,其中男孩43.8%,女孩43.7%;有微营养素缺乏症儿童抗体阳性率28.9%;营养状况较好儿童抗体阳性率46.9%.结论 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对象儿童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免疫3年后抗-HBs阳性率降低;其中微营养素缺乏儿童抗-HBs阳性率与正常儿童比较有显著差异;针对影响乙肝免疫远期效果的原因,作者认为财入园儿童适时进行乙肝抗体监测,采取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和减少疾病等,均可提高乙肝疫苗免疫的远期效果.
作者:彭元;左欢;谢丹;朱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邵阳市近年来尘肺病的发展动态,为制定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07年新诊断尘肺病例的尘肺病例报告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全市(2006年前)尘肺发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比较.结果 两年内,新发病例349例,且全为矽肺和煤工尘肺,发病水平发生新的变化.在区域分布上,邵阳、邵东两县成为重点区域,两县的新发病例数占全市的68.48%.从暴露原因和危害程度分析,非公有经济性质的小煤窑企业成为危险行业,其采煤工种成为危险工种.结论 邵阳、邵东两县成为邵阳市尘肺发病重点区域,非公有经济性质的小煤窑企业应作为治理尘肺的重点.
作者:曾燃元;金文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志贺菌属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为痢疾的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闵行区各肠道门诊监测点腹泻病人的肛拭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分型,并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32株志贺菌中,B群福氏志贺菌99株、D群宋内志贺菌33株,未分离出其他群型的志贺菌;132株志贺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利福平和萘啶酸耐药显著,均>84%,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相对比较敏感,耐药率为8.0%~0%,但B群与D群之间具有差异显著性,头孢类也具有一定耐药性.结论 本地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四环素、萘啶酸、利福平等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显著,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和防治.
作者:骆玲飞;王小光;刘继倩;汪萍;陈秀华;张颖华;刘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初诊为2型糖尿病40例患者,在规范饮食、合理运动基础上,每天注射甘精胰岛素.同时口服诺和龙治疗一个月.结果 40例患者经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治疗一个月后,FBG、2hPBG、HbAlc、TC、TG明显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血糖均得到满意控制,且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效果及安全性,且依从性好.
作者:曾世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06例小儿惊厥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 106例小儿惊厥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婴幼儿多见,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因此及时进行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供给足够营养,加强高热、皮肤护理和安全防护,密切观察病情对痊愈出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柳星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100例食物过敏患者体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分析食物过敏患者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分布,了解食物过敏患者相关原因. 方法 收集100例在临床表现一定病史的食物过敏症状患者血清,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100例食物过敏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 结果 结果显示100例食物过敏患者中有85例有1~6种不等的食物特异性IgG升高,阳性率为85.0%,其中存在1~3种食物不耐受的比例高,占75.0%;在14种食物中,IgG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蟹(55.0%)>虾(50.0%)>鸡蛋(30.0%)>鳕鱼(12.0%)>西红柿(10.0%)>蘑菇、牛奶(5.0%)>玉米、大米、大豆(4.0%)>牛肉、小麦(2.0%)>鸡肉(1.0%)>猪肉(0).其中蟹和虾的特异性IgG阳性比率高(P<0.05),而猪肉的特异性IgG阳性比率低,余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鸡蛋和虾两种食物阳性率存在性别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对牛奶、蟹和虾不耐受性整体比较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食物过敏患者体内存在某一种或一种以上食物不耐受IgG抗体,且某些食物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中有很高的不耐受率和不耐受程度,可能是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许雍皞;王俊普;唐发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旅顺口区2004年10月1日-2008年10月31日剖宫产分娩病历3 759例,分析5年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以及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①各年度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远远高于WHO规定的15%[1]以下;②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由2004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关键原因;③5年来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并未因剖产率的上升而下降.结论 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减少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科学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戴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吸烟是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肺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吸烟的危害性在多年以前就在多个国家的不同人种中得到了证实:美国在1964年通过实验证实了吸烟导致男性肺癌的观点;日本在1981年首次报导了被动吸烟的危害性[1].
作者:王文凤;曹卫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近视状况,为防治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等比抽样法对宝鸡市5 489名中小学学生进行了视力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 测试调查发现近视患病率49.4%,学习负担过重、上网、看电视、不良的用眼习惯和遗传等是近视发病的相关因素.结论 近视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问题,应针对引发近视的原因,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积极预防和阻止近视发生.
作者:杜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掌握延平城区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况,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延平城区13所中学中分层随机整群抽取4 050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学生以无记名填写答卷方式回答1a内的健康相关行为状况.结果 (1)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3.15%~18.67%的学生在过去的30 d内有乱穿马路、骑车时带人、双手离把、攀扶车辆等不安全道路交通行为,12.99%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内曾经去过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4.18%的学生经常感觉上学没有安全感,45.46%的学生在过去1个月内曾受到取笑,5.29%~28.85%的学生受到色情玩笑或色情动作、被索要财物、威胁、恐吓、排斥、被踢、打、推等校园暴力现象的侵袭,在过去的12个月内有8.57%~25.99%的学生经常感到孤独、伤心、不快或常常失眠,30.91%的学生想过离家出走,14.93%的学生想过自杀,2.61%~7.57%的学生计划、尝试过自杀或离家出走,15.79%~55.76%存在不合理营养,84.39%缺乏锻炼;(2)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6.12%~31.18%中学生有网络成瘾的某些症状表现,17.43%的中学生看过色情制品,32.40%的高中学生有特殊异性朋友,42.10%未在学校接受青春期教育,11.75%~28.02%和异性拥抱、接吻或抚摸,4.48%有性行为.结论 交通违规、校园暴力、心理障碍、离家出走和不安全游泳等是学生常见的危险行为,吸烟、饮酒问题在职校学生中更为突出;不合理营养、缺乏锻炼、沉迷网络是常见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黄永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