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5年变化分析

戴晶

关键词:剖宫产率, 影响因素, 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旅顺口区2004年10月1日-2008年10月31日剖宫产分娩病历3 759例,分析5年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以及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①各年度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远远高于WHO规定的15%[1]以下;②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由2004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关键原因;③5年来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并未因剖产率的上升而下降.结论 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减少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科学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玉溪市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等常见病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玉溪市城区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等常见病的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初中3所,高中2所,12~19岁6 988名在校学生进行健康监测.结果 玉溪市中学生超重和肥胖处于流行前期;近视居高不下;防龋形式依然严峻.结论 教育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刘英;李昆;王淑媛;黄琳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应用圆形分布法对湖北农村妇女自杀死亡时间的分析

    目的 探讨圆形分布在自杀死亡分析中的应用,揭示湖北农村妇女自杀死亡的时间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49例湖北农村自杀死亡妇女的自杀时间,利用圆形分布方法分析农村妇女自杀的高峰时间和季节.结果 农村妇女自杀的高峰日为7月16日,高峰期为4月4日-10月27日.结论 农村自杀死亡妇女的自杀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季节性.夏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圆形分布方法可作为分析自杀死亡时间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

    作者:周罗晶;刘筱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大鼠肝脏解偶联蛋白2表达与衰老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在老年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衰老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按年龄分为新生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实验室适应性喂养7 d后断头处死,分别取各组大鼠肝组织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含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组织中UCP2蛋白的表达与分布,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细胞线粒体内UCP2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老年组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高于幼年组和成年组(P<0.01);老年组大鼠肝组织GSH含量显著低于幼年组和成年组(P<0.01);老年组的ATP水平比幼年组和成年组水平显著降低(P<0.01);老年组UCP2表达高于幼年组和成年组(P<0.01).结论 老年大鼠肝MDA含量升高、GSH含量下降,提示老年大鼠肝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较高,并引起UCP2表达增多,UCP2可能对延缓肝细胞的衰老起重要作用;UCP2的高表达可能是老年大鼠肝组织ATP下降的原因之一;肝组织UCP2表达水平主要受ROS水平的调节,但ATP水平不仅受到UCP2的调节,还受细胞的代谢状态的影响.

    作者:胡祥上;宫德正;邹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70例疑似EB病毒感染调查

    目的 为了解EB病毒显性感染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别.方法 将270例疑似EB病毒感染者分成儿童组及成人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EB-VCAIgA、EB-VCAIgG、EB-VCAIgM;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儿童中EB病毒显性感染23例(阳性率18.0%);142例成人中EB病毒显性感染8例(阳性率5.6%);儿童EB病毒显性感染高于成人(χ2=16.48,P<0.05).成人EB病毒显性感染患者中VCA-IgG阳性率高于儿童(χ2=15.06,P<0.05).结论 儿童比成人更易出现EB病毒显性感染.

    作者:梁剑;刘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2例小儿突发性耳聋病因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转归等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2例(17耳)12岁以下的小儿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预后.结果 58.3%的患者发病前有明显的病毒感染史;冬春季发病占66.7%;治疗总有效率36.3%,无效率63.7%.结论 小儿突发性耳聋程度重,预后差,双耳发病率高,就诊和治疗时间较晚,病毒感染可能是小儿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病因.

    作者:敬云龙;赵斯君;李赟;罗欣友;贺定华;黄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月见草油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实验观察

    目的 了解月见草油一次大量食用是否安全;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 按照GB15193-2003的程序和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观察小鼠急性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原核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的致突变作用.结果 月见草油的急性经口LD50>20.0 g/kg.bw;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月见草油属无毒级,未见对原核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具有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胡怡秀;刘秀英;马征;尹进;倪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pn慢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检测及与COPD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室检测322例COPD病例和150例健康对照组特异性抗体IgG、IgM.结果 肺炎衣原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感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暴露比值比(odds ratio,OR)为8.2.结论 Cpn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M的升高与COPD有相关性,Cpn感染可能参与了其发病机制;Cpn的暴露对COPD的发生有较强的影响.

    作者:蔡鹏程;蔡慧萍;孙贤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课程考试试卷分析与思考

    目的 评估我校2004级本科预防专业学生卫生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方法 运用教学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试卷的信度、难度、区分度和成绩进行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分(78.8±13.9),信度0.81,难度0.788,区分度0.29.结论 本试卷体系较全面,区分度良好,成绩分布较合理,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今后应加强学生公式应用和专业英语的培养.

    作者:王娟;王心旺;雷毅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华蟾素联合丝裂霉素诱导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抗癌药物华蟾素与丝裂霉素的联合作用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以不同浓度的华蟾素与丝裂霉素刺激Hela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片段化,FITC-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RT-PCR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 经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6 h后开始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电泳结果呈200 bp大小的典型梯状带;FITC-Annexin V检测到凋亡早期细胞膜呈强绿色荧光,12 h后胞核逐渐被碘化丙啶染成红色,24 h后大部分细胞被染成红色;RT-PCR产物大小为299 bp.结论 华蟾素和丝裂霉素能使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能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能诱导DNA片段化和TNF-α的表达.

    作者:杨群英;郑华妮;欧阳录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的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AMI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CON组);抽血检测血清MIP-1α和CRP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AMI患者血清MIP-1α水平明显高于CON组(P<0.001);血清CRP水平也明显高于CON组(P<0.001).结论 MIP-1α和CR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李凤云;赵立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河北省甲3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HA1基因变异分析

    目的 研究河北省2005-2008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选取河北省2005-2008年分离的甲3亚型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HA1基因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生物信息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2005-2006年分离株与当年疫苗株A/California/7/2004比较,在其HA1蛋白分子上有6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替换;2006-2007年分离株与当年疫苗株A/Hiroshima/52/2005比较,有4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替换;2007-2008年分离株与当年疫苗株A/Wisconsin/67/2005比较,有8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替换,且与前两个流行期的分离株比较存在4、6个氨基酸位点差异.基因进化树上,同一流行期分离株基本呈集中分布,每个流行期分离株均远离当年疫苗株.结论 河北省2005-2008年分离的甲3亚型流感病毒HAl基因发生了变异,在HA1氨基酸序列的进化亲缘关系结构上具有同流行期相近的特征.

    作者:刘艳芳;韩光跃;彭世强;齐顺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层部队官兵常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基层部队官兵常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给现阶段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定性镜检肠道寄生虫卵,并计算其感染率.结果 男、女官兵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3.97%和1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士兵蛔虫、蛲虫、鞭虫感染率和总感染率明显高于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来进一步降低广大指战员的寄生虫感染率,保证他们的健康.

    作者:余晓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可能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梅毒提供更有价值的试验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4月9 456例门诊病人的血清标本,采用TRUST法测定梅毒血清非特异性脂类抗原.TPPA法和ELISA法测定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 受检的9 456人次中经TPPA确证的梅毒540例,检出率5.71%.540例确诊的梅毒中TRUST法318例阳性,敏感性58.9%.42例经TPPA法确证为阴性,特异性88.3%.ELISA法538例阳性,敏感性99.6%.3例经TPPA确诊为阴性,特异性99.4%.TPPA法检出梅毒的阳性率与ELISA法差异无显著性(χ2=0.2,P0.05),但明显高于TRUST法(χ2=222,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 TRUST法和ELISA法联合检测结合病史,体检结果及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才能避免造成误诊.

    作者:钟菊香;付先辉;陈兰芳;胡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某高校教职员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方法 人选1 571名教职工为调查对象,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并作肝脏超声检查.结果 B超检查诊断检出脂肪肝者143人,在受检年龄段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检查人群中脂肪肝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组的血脂和空腹血糖(FBG)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领导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教员与工人(P<0.01).结论 高血脂、高血糖、高职务将更易导致男性知识分子患脂肪肝.

    作者:罗强;陈敏;李哲;陈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眼球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对40例糖尿病患者(无视网膜病变组与视网膜病变组各20例)与30例正常人的OA、CRA和CRV、CRA/CRV流速比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无视网膜病变组和视网膜病变组与正常人组相比,OA的内径变小,收缩期血流速度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降低(P<0.05),阻力指数增高(P<0.05);视网膜病变组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正常人组相比,CRA流速降低(P<0.05);CRV流速在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增高(P<0.05),而在视网膜病变组呈降低趋势.CRA/CRV流速比值变小.结论 高频彩超可动态检测眼球后血流状态,对临床上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谢群;苏涛;段朝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低剂量兴奋效应及其医学应用

    低剂量兴奋效应是指任何作用因子当以低剂量作用于生物体时,会产生兴奋效应,而在较高剂量时产生抑制效应.它的剂量-反应曲线类型根据其反应结果可表现为J型或倒置的J型,又称U型或B型.环境中大量的理化作用因子存在低剂量兴奋效应,在诸多医学领域都有研究,并且应用于医学领域,尤其肿瘤治疗方面.近年来低剂量兴奋效应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且成为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但还需深入研究其医学应用.

    作者:让欧艳;让蔚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门诊妇科病人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妇科病人细菌性阴道病(BV)状况,为临床妇科医生治疗这类病人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门诊妇科不同pH值白带的BV试验结果资料,同时,对每个送检标本用pH3.8~5.4精密试纸进行白带pH值直接测试.而后,将所检查资料分成pH≤4.5和pH>4.5两个pH值范围进行归类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对临床有价值资料.结果 共收集门诊妇科BV试验病人资料2 000人次,其中BV试验阳性的616人次,占总人次的30.8%.pH≤4.5的白带BV阳性率低于pH>4.5的(χ2=120.96,P<0.01).BV阳性同时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病人344人次,占BV阳性病人的55.80%.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BV)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75,P>0.05).结论 让白带的pH值保持在pH≤4.5这样的正常范围里,可以明显的降低BV的发病率.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BV)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种不同pH范围的白带存在同样的混合感染风险.

    作者:蒋晶星;林应标;陈尚志;郭满容;曾光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影响因素认知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农村居民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对全市10个远郊区县的5 236名13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中,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中风、慢支/哮喘和高脂血症六种常见慢性病的总体报告患病率为22.4%.农村居民中较常见的慢性病为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其报告患病率分别为14.4%、6.1%和3.4%.居民对高血压8个主要危险因素全部认知率24.5%;对糖尿病7个主要危险因素全部认知率16.7%.居民对缺乏体育运动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的认知率较低,分别为50.1%和36.3%.结论 1、北京市农村居民对于慢性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慢性病预防知识有待提高;2、在慢性病健康教育过程之中,应注意考虑到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人群,以及目前知识水平较低的山区居民的需求.

    作者:张炎;刘枫;于立鹏;孙剑颖;吴淑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结合中药内服、针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能有效的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胜冬;吴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7年江西省乙型流感病毒流行的分子基础

    目的 了解江西省2007年乙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的分子基础.方法 采集监测医院和疑似流感疫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B型流感病毒进行核酸的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HA1基因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5.0、BioEdit(Version5.0)、Mega生物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推导出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 2007年分离到B型流感病毒91株,其中68株Yamagata系和23株Victoria系;6株Yamagata系和4株Victoria系B型流感病毒分别与WHO推荐的疫苗株B/Shanghai/361/2002(Yamagata系)和B/Malaysia/2506/2004(Victoria系)的HA1序列比对,结果为:Yamagata系B型流感病毒HA1区域核苷酸平均替换数为23.3个,平均点突变率为2.30%,氨基酸替换数在7~9个,同源性为95.2%~96.3%,所有毒株均在6个相同的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相同的替换;Victoria系B型流感病毒HA1区域核苷酸平均替换数为8.5个,平均点突变率为0.84%,氨基酸替换数在3~4个,同源性为98.95%~99.48%,所有毒株均在3个相同的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相同的替换.结论 2007年Victoria系B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特性有所改变,疫苗仍有预防效果,但是B型流感流行趋势发生了改变,Yamagata系比Victoria系更活跃,B/Malaysia/2506/2004(Victoria系)疫苗推荐株对江西省B型流感保护效果不佳.

    作者:龚甜;熊英;邹明霞;方晓艳;施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