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霞;熊旭芬
目的 观察甘利欣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患者口服甘利欣胶囊150 mg.3次/d,疗程为6个月,同时肌注干扰素500万u单位,1次/d×30 d;后改为隔日1次,总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采用甘利欣,剂量方法同前.治疗前后分别检测ALT、HBV-DNA、HBeAg.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ALT复常率、HBV-DNA、HBeAg阴转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 甘利欣联合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毅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5-2007年福田区肺癌的监测结果,为福田区肺癌的防治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采用报病管理系统,收集福田区2005-2007年肺癌的发病资料,统计和分析肺癌的发病率等指标.结果 福田区2005-2007年新发肺癌共727例,其中男性505例,女性263例,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55~70岁为肺癌发病较为集中的年龄段,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女性居第二位.结论 福田区男性肺癌的发病率较高,应把实际防治工作提前到青少年时期,同时抓好中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吴晓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工业园区不同企业不同工艺流程中的职业卫生现状,为积极排查职业病防治隐患,探索工业园区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有效防止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检松江区工业园区的职业卫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抽检企业有13户没有达到相关卫生规范标准,市级同镇级工业园区、粉尘同噪声抽检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监督性比委托性检测超标率高,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松江工业园区职业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和提高,必须联合和依托工业区主管部门,加强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指导培训,加大对工业园区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提高工业园区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水平,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张战赛;赵艳芳;俞晓红;周文秀;汤宇斌;何晓燕;王玉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旅顺口区2004年10月1日-2008年10月31日剖宫产分娩病历3 759例,分析5年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以及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①各年度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远远高于WHO规定的15%[1]以下;②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由2004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关键原因;③5年来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并未因剖产率的上升而下降.结论 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减少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科学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戴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基层部队官兵常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给现阶段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定性镜检肠道寄生虫卵,并计算其感染率.结果 男、女官兵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3.97%和1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士兵蛔虫、蛲虫、鞭虫感染率和总感染率明显高于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来进一步降低广大指战员的寄生虫感染率,保证他们的健康.
作者:余晓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实施四年以来,医疗保健机构的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药品配备及人员复苏技术掌握情况.方法 在20个项目省中,每省随机抽取4所不同级别的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80所医院;对医院的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和药品配备情况进行调查;每所医院随机抽取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各一名进行操作考核,共调查240名医务人员.结果 80所医疗保健机构产房新生儿复苏气囊、新生儿面罩、辐射保温台以及新生儿咽喉镜的配备率均在95%以上,而手术室有13.7%未配备新生儿复苏气囊、16.3%未配备辐射保温台.胎粪吸引管的配备率普遍较低,产房为47.5%,手术室仅为28.8%.医务人员操作考核总合格率为72.7%,其中助产士的合格率高.医务人员在羊水污染时进行气管插管、初步复苏、正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环节的得分率较低.结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的 实施促进了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的实施.采取措施普及胎粪吸引管的使用,提高产房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的配备率.重视复苏理念的建立、增加操作训练是今后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关键.
作者:徐韬;王惠珊;宫丽敏;马艺;康如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吸烟是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肺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吸烟的危害性在多年以前就在多个国家的不同人种中得到了证实:美国在1964年通过实验证实了吸烟导致男性肺癌的观点;日本在1981年首次报导了被动吸烟的危害性[1].
作者:王文凤;曹卫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湖南省肿瘤医院近3年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分离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896株,用TDR-L002半自动仪器进行鉴定,据NCCLS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96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常见的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9.5%),肺炎克雷伯菌(22.0%),铜绿假单胞菌(14.0%),大肠埃希菌对美洛培南、美洛西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磷霉素耐药率低于30%,对其余所检测药物耐药率均在45%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比较敏感,耐药率在0%~25%之间;对头孢他啶和妥布霉素抗菌作用仍较强,耐药率小于30%;对其余所检测药物耐药率均在30%以上.2007年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由1.0%上升到4.0%.结论 引起感染的病原菌菌种、感染率,耐药率均有变化,不动杆菌有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性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黄宏君;周燕玲;吴白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低剂量兴奋效应是指任何作用因子当以低剂量作用于生物体时,会产生兴奋效应,而在较高剂量时产生抑制效应.它的剂量-反应曲线类型根据其反应结果可表现为J型或倒置的J型,又称U型或B型.环境中大量的理化作用因子存在低剂量兴奋效应,在诸多医学领域都有研究,并且应用于医学领域,尤其肿瘤治疗方面.近年来低剂量兴奋效应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且成为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但还需深入研究其医学应用.
作者:让欧艳;让蔚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攸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掌握流行规律,探讨控制策略.方法 对2008年发生在攸县的25例麻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攸县麻疹发病率为3.27/10万,高于2007年的发病水平(0.92/10万),3-6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5岁以下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对麻疹病例免疫接种史分析表明,接种者占4.00%,未接种者占52.00%,接种不详占44.00%;未满8月龄1例,占4%.结论 加强儿童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同时考虑2~5岁年龄组人群开展普种麻风疫苗工作.
作者:阙定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提高防制蟑螂的杀灭效果,配制杀灭蟑螂的有效药物.方法 取新鲜雷公藤若干,用化学纯的乙醇密封浸泡15 d,将浸泡液按1:1的比例加水稀释,选择一所宾馆的客房10间,按30 ml/m2进行药物滞留喷洒,24 h后观察其杀灭效果.结果 10间客房处理前密度较高,高为56只/10 min,低16只/10 min,平均为36.3只/10 min,施药24 h后,10间房间平均密度为1.2只/10 min,下降率为96.97%.结论 中草药雷公藤经乙醇浸泡后对蟑螂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是经济、实惠、安全的杀虫药剂,值得推广.
作者:首朝晖;龙术国;周幸福;刘昕晨;邱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眼球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对40例糖尿病患者(无视网膜病变组与视网膜病变组各20例)与30例正常人的OA、CRA和CRV、CRA/CRV流速比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无视网膜病变组和视网膜病变组与正常人组相比,OA的内径变小,收缩期血流速度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降低(P<0.05),阻力指数增高(P<0.05);视网膜病变组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正常人组相比,CRA流速降低(P<0.05);CRV流速在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增高(P<0.05),而在视网膜病变组呈降低趋势.CRA/CRV流速比值变小.结论 高频彩超可动态检测眼球后血流状态,对临床上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谢群;苏涛;段朝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的现状及装修后时间长短对甲醛污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73户居室装修的居民家庭和10户未装修居民家庭进行空气甲醛采样,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甲醛检测,分析装修后不同时间及不同装修材料对居室空气甲醛浓度的影响.结果 73户居室装修的居民家庭中有47户居室空气甲醛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超标率为64.4%,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甲醛的浓度逐渐降低,超标率下降,以人造板材为主装修的居室甲醛浓度高于实木板材为主装修的居室(P<0.05);通风前后室内空气甲醛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装修居室空气甲醛污染状况严重,其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人造板材,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甲醛浓度逐渐下降,室内通风可降低甲醛污染.
作者:何爱桃;杨胜园;李程;周艺;刘吉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肺癌患者和60例健康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结果 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期、Ⅱ期肺癌患者与Ⅲ期、Ⅳ期肺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异常,晚期肺癌患者机体免疫下降更为明显.
作者:林英辉;黄小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福田区2005-2007年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疫情资料和专题调查报告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07年福田区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3 341例,年发病率的范围为78.17/10万~112.48/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高峰时间为每年的秋冬季节.1~3岁组发病例数占所有发病的70%以上.实验室诊断病例1 890例.占所有报告病例的56.57%,其中轮状病毒感染1 869例,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98.89%.3年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5宗,主要为诺如病毒感染(3宗)所致.结论 福田区其它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制.
作者:李学云;石向辉;黄慈林;刘莹;方良;牛姬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湘乡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现状,为做好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市所有中小学生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要求及规定的检查方法,由口腔科的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判定.结果 共检查113 497人,检出患有龋齿人数10 027人,患病率为8.65%;人均龋齿数0.32个;城市学生龋齿患病率为10.43%,乡镇学生龋齿患病率为7.92%,城乡学生间龋齿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98.49,P<0.005);中学生龋齿患病率2.74%,小学生龋齿患病率12.48%,中、小学生间龋齿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131,P<0.005);男生龋齿患病率5.35%,女生龋齿患病率14.00%,男、女生间龋齿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51,P<0.005).龋齿患病率与人均龋齿数都随年龄升高而下降.结论 湘乡市中、小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龋病危害,学校及疾病控制部门应加强相关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以减少龋病危害.
作者:吴怀丽;冯科民;陈亦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参与式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其基本做法是通过设置问题,建立学习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方法.经教学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方法新颖灵活,每次课都有新的内容和目标,学生在学习中参与意识强,收获大.参与式教学还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
作者:刘彦华;李晋川;殷建华;曹康;邓雪柯;代富英;程晓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常德市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类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技术对常德市2007年2月-2008年8月在妇科门诊就诊的1 285例女性进行HPV检查,并对HPV-DNA亚型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 285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215例,阳性率为16.7%,在被测的10个HPV-DNA亚型中,8个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高危亚型HPV阳性率为82.3%,2个低危型HPV阳性率为17.7%;高危型中以HPV16型多,其次为HPV33型、HPV18型.结论 高危型HPV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病因学因素,筛查、控制HPV感染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作者:徐维;曾孟兰;杨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尿路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7月-2008年6月住院和门诊病人送检的尿培养标本,分离细菌并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尿路感染分离的647株细菌中以大肠杆菌为主,占40.8%,其次为念珠菌属(28.2%)、肠球菌属(7.9%)、链球菌属(4.9%)、克雷伯菌属(3.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呋喃妥因、氯霉素、利福霉素等较为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2.1%);对呋喃妥因、丁胺卡那、氨苄/舒巴坦、氨曲南、氯霉素等较为敏感.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结论 我院念珠菌尿路感染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医生须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预防二重感染,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颜复生;欧阳育琪;林应标;郭满容;黄强;熊劲芝;黄红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学生295名,其中大一学生129名,其它年级学生166名,通过成立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师团,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在干预前后,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在该校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的295名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5.6%、97.6%.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了明显的转变(P<0.01),同时干预前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明显效果,并且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从新生人校时抓起,因此,应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他们树立健康、安全的性观念和行为,从而远离艾滋病的威胁.
作者:朱朝霞;熊旭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