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面舰艇士兵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李健;邬力祥;周思朗

关键词:水面舰艇士兵, 心理, EPQ, SCL-90
摘要:目的 了解水面舰艇士兵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抽查的480名水面舰艇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进行评估.将SCL-90和EPQ测验结果与军队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水面舰艇士兵的SCL-90各项因子分均极显著低于军队常模(P<0.01);②水面舰艇士兵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及躯体化相对突出;③水面舰艇士兵反映内外向性格维度的E分显著高于军队常模(P<0.05),反映情绪稳定性的N分显著低于军队常模(P<0.05);反映精神质维度的P分和反映心理掩饰的L分与军队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水面舰艇士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应继续加强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BL教学模式在寄生虫学实验中的尝试

    寄生虫学实验一直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随着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引入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效果很好.

    作者:陶艺君;赵荣;王碧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剩饭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调查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和对中毒幼儿的呕吐物、剩饭、可疑食品等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中毒幼儿5份呕吐物和剩饭共6份样品均检出了蜡样芽胞杆菌. 结论 加强餐饮消费单位和集体食堂食品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第一责任人意识,同时,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监督力度,进行集中整治,确保餐饮消费单位和集体食堂的卫生条件和设施符合要求.

    作者:唐跃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在食物中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由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调查方法,有效地追踪溯源和控制传染源.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方法对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12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分型.结果 这起暴发事件的PFGE试验结果显示,同起事件的DNA带完全一致. 结论 PFGE具有分型力强、重复性高等特点,能直观地判断分离菌的亲缘关系,及时查明暴发流行的传染源,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PFGE可以作为暴发流行中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分析技术.

    作者:张玲;梁伟;王勇;黄留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慈利县肺结核病治愈后复发情况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在结核病控制项目中肺结核病复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复发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追踪曾诊断为涂阳肺结核病并完成疗程,且治愈后复发的患者,资料用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慈利县4 360例涂阳治愈的肺结核病例中有225例复发,总复发率为5.16%,其中男性复发率为5.22%,女性复发率为5.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1,P>0.05).复发率高的是70岁以上年龄组,为25.12%,低为<10岁年龄组为0复发,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402.82,P<0.01).判愈后早出现复发病例是第3个月,占0.89%,判愈后复发多是在<1年之内,占47.11%,复发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978.08,P<0.01).已判愈的初治涂阳与已判愈的复治涂阳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5,P<0.01).复发病例以农民多,占69.81%,复治后2个月末,痰菌阴转、胸部阴影吸收,占59.11%;复治期问死亡8例,占3.56%. 结论 控制结核病治愈后复发关键是对前3年治愈病例进行重点监测,对既往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及既往治疗时痰菌阴转慢的患者应高度关注.结核病控制的重点人群是农民.

    作者:刘楚浓;李柏桂;李会浓;黎飞;王章云;黄启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深圳市宝安区8月~7岁儿童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1007年麻疹高发的原因,以制订针对性的麻疹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8月~7岁龄儿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医院暴露史、麻疹患者接触史、疫苗接种史和人口信息等可能的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分析宝安区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是宝安区麻疹高发的危险因素,OR值的95%CI分别为1.85~5.77、1.75~13.6,疫苗接种是保护因素.OR值的95%CI为0.07~0.27.分层分析显示: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次数越多,OR值越大;疫苗接种次数越多,OR值越小. 结论 医院暴露、麻疹病例接触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足宝安区麻疹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吴泰顺;周小涛;李苑;马智超;邓立权;陈兵;熊田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福建江水细菌种类调查

    目的 了解我国福建江水中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用水样采集器采集江水,水样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结果 从80份水样中分离出细菌56种1 041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608株(58.41%),弧菌科细菌158株(15.18%),非发酵菌116株(11.14%),革兰阳性杆菌82株(7.88%),革兰阳性球菌77株(7.39%).结论 福建江水细菌种类多、分布广,此项调查对于江水细菌感染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姜涛;王大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置入喉罩位置准确性的呼吸动力学判定方法

    目的 总结200例置入喉罩通气位置准确性的判定方法.方法 200例择期手术行全麻诱导后,置人喉罩通气.观察并记录正确置入喉罩后患者的呼吸动力学指标.结果 总结置入喉罩通气位置准确性呼吸动力学指标:分钟通气量(MV):5.5 L、潮气量(VT):430 ml、气道峰压(Ppeak):12 kp、气道平均压(Pmean):5 kp、肺顺应性(C):32ml/cmHg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38 mmHg. 结论 可以通过呼吸动力学指标来判定置入喉罩通气位置准确性.

    作者:王芳;徐振兴;胡芳宝;裴敏;王建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宁县某中学一次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调查

    目的 探讨新宁县某中学一次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暴发流行的流行因素及特征,为甲肝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现况调查方法,对甲肝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全校教职员工、家属、学生及密切接触者进行ALT及抗-HAVIgM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中学2008年6月24日-7月17日共发生急性甲肝病例60例,其中学生58例,教职员工1例,家属1例,甲肝罹患率为9.15%.全校12个班都有病例分布,以143班发病人数多,罹患率为19.44%,发病人数少的是139班,罹患率为2.00%.发病年龄小的6岁,大58岁.男性33例,占55.00%,女性27例,占45.00%,学生58例,占96.7%,教职员工及家属2例,占3.3%.住校生180人,甲肝罹患率为29.44%;走读生400人,甲肝罹患率为1.25%,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09.64,P<0.01).病例中出现乏力、茶尿、食欲减退、厌油、腹泻等症状和体征的比例较高,分别占51.72%、48.28%、44.83%、51.72%、51.72%;未出现危重病例.病人ALT检测,异常者24人,高滴度达1 245 u.抗-HAVIgM检测974人,阳性94人,阳性率为9.65%.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学校自备井水细菌总数1 290 cfu/ml,大肠菌群>1 600 mpn/100 ml. 结论 该校自备井水受到污染是此次甲肝暴发流行的直接原因;病例发现晚、疫情报告迟,师生卫生意识差造成了暴发流行时间长,罹患率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及人群甲肝疫苗的免疫力度.

    作者:刘孙杰;徐友林;罗平;李凯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两种尿铅测定方法的比较探讨

    目的 通过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两种测定方法在职业接触者尿铅测定中的应用比较,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分别用两种测定方法测定同一批尿样中铅的含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并统计比较两种方法的技术指标.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样品测定结果基本相当,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稳定性高;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广、基体干扰少、检测成本低.

    作者:夏一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炎克雷伯菌标本来源及耐药性的探讨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标本来源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年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 379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血液、伤口分泌物,分别占75.7396、6.60%、5.54%和1.58%.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哑胺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0.00%、11.87%、23.75%和25.0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均大于30%. 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红乐;黄红卫;张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检测HBV载量的结果分析

    目的 对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检测HBV-DNA载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比较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对同一批样本的HBV-DNA检出阳性率;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对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在89例样本中,匹基内标法结果阳性者64例,阳性率71.91%;达安基因法结果阳性者62例,阳性率69.66%;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者77例,总符合率86.52%,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匹基内标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2.31%(60/65)、91.67%(22/24)、92.13%(82/89);达安基因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9.23%(58/65)、83.33%(20/24)、87.64%(78/89). 结论 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间具备良好的一致性,两者都适合用于临床检测与筛查.

    作者:方红辉;唐曙明;杨自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联用心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措施.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心功能及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为(22.6±7.5)分、SDS为(27.4±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42.3±9.4)分、SDS(46.2±9.7)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LVEF为(49.6±3.5)%、Fs为(27.4±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LVEF为(44.3±2.6)%、FS为(21.2±2.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满意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571,P<0.01). 结论 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联用心理干预措施无论是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提高,还是对生活满意度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心理干预措施简单易行、费用极低,无任何的不良反应,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英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喹啉酸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喹啉酸(quiriolinic acid,QuIN)是色氨酸(Trp)的代谢产物之一,也是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spartate,NMDA)受体的一种选择性激动剂,与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肾脏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关联.本文简要综述QUIN的生化特性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作者:周前选;唐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高分辨率CT征象表现与分析

    目的 探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肺小叶结构异常高分辨率CT(HRCT)征象表现和HRCT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其中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0例,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1例,支气管播散肺结核17例)行HRCT检查,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①小叶间隔异常可见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62.5%(25/40),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52.4%(11/21),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支气管播散肺结核中仪5.9%表现为小叶间隔呈不规则增厚,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有88.2%(15/17)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树芽状,血行播散性病变仅可见小叶核结节状增大,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组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叶实质异常在三组中均表现为小叶实质内散在结节.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RCT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利用HRCT征象分析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可以提高肺部弥漫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陈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丙戊酸钠药物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风后癫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丙戊酸钠药物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体重、BMI、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重、BMI、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而血糖值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VPA治疗可引起癫痫患者体重、BMI、血清胰岛索水平增高,并导致胰岛素抵抗,但对其血糖无直接影响;丙戊酸钠负荷量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控制效果较满意,且未发现比较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子宫肌瘤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GnRH I在其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 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仞步探讨GnRH I在其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分离正常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传代培养,采用角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后,免疫组化检测GnRH I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GnRH I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分离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体外能够生长良好并能稳定传代,GnRH I在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高表达或表达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在人子宫肌瘤上皮细胞发生的凋亡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体外分离培养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成功;GnRH I在正常子宫上皮细胞与子宫肌瘤上皮中存在差异表达;GnRH I蛋白能够引起子宫肌瘤上皮细胞发生凋亡,可能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曾伟前;汪文玉;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学生心理压力管理策略

    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度的压力会提高人的效率,但是当突破人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后,绩效直线下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管理,必须理解他们的压力问题的核心,了解大学生的压力来源,就必须了解大学生心理层面自我的构成,影响自我认识的因素,以及大学生自我展示的策略.本文就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揭示大学生感受压力的心理因素,以及应对方法.

    作者:鲍作臣;贾洪武;赵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3例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原因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子宫下段横切口术786例病例资料.结果 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43例,占同期剖宫产术的5.47%,临产后胎先露大于+3、麻醉效果差者,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 结论 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是剖宫产术中常见并发症.临产与否、胎儿胎先露、胎方位、麻醉效果及子宫下段形成情况与切口撕裂发生有关.

    作者:杜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起新生儿科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的调查与控制

    目的 调查分析新生儿科2008年一起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状况,以采取措施避免暴发.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新生儿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同时进行环境卫生学等监测.结果 此次新生儿科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持续1月余,共出现19例感染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45%,早产儿占63.1%.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不合格样本主要为哺乳间和早婴室空气、空调送风口和暖箱物体表面及实习生的手等.结论 此次流行原因包括早婴室通风不畅、集中式空调系统未定期清洁、医护人员手卫生未真正落实等,经过采取各项控制预防措施,流行得到了控制.

    作者:伍平;张剑;邓玉英;赖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在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后病情转归差异中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对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毒性结甲)患者[1]I治疗后不同转归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对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低具有指示作用.方法 依照血清TPOAb水平,将103例毒性结甲患者分为阳性组(66例)和阴性组(37例),并且定期检测治疗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判断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131I治疗一年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包含亚l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阳性组为28.8%、阴性组为8.1%,且两组问甲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P<0.05). 结论 (1)毒性结甲 131I治疗前血清TPOAb水平与治疗后甲减的发生率有关.(2)血清TPOAb水平可作为治疗后甲减发生的预警指标,毒性结甲 131I治疗核素剂量可以根据其水平进行调整.

    作者:任静国;殷少龙;张玉国;唐建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