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曼;李梨平;扶星星;黄超洋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单组分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稳定性(含配制的水溶液)、安全性,并提供一种简便的制备方法. 方法按比例称量各组分,将各组分(活性成分除外)分别烘干,再将烘干后的各组分(激活剂除外)与活性剂成分密封搅匀,后加入激活剂密封搅匀. 结果本消毒剂二氧化氯含量≥80%,活性成分转化率>88%,稳定性与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保质期可达2年;配制的消毒剂水溶液十分稳定,与同类消毒剂比较,二氧化氯浓度递减速度下降一倍. 结论本消毒剂二氧化氯含量高、安全、稳定、使用方便.
作者:张英姿;张应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关系. 方法分析常德市2004年1月-2008年10月72例(年龄小于35岁)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并对其肿瘤组织或分泌物进行HPV检测. 结果年轻宫颈癌例数与同期宫颈癌总数之比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宫颈癌中宫颈腺癌等非鳞癌总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同期大于35岁宫颈癌患者中非鳞癌所占比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HPV感染有相关性.故应加强对HPV感染高危人群的监测、随访,做好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维;曾孟兰;杨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西境内零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P)污染状况及危险性,为水产品食用消费安全及预警预报系统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副溶血性弧菌榆验>(GB/T4789.7-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 结果水产品中VP阳性率为36.09%,其中海产品中VP阳性率为48.42%,明显高于淡水产品中VP阳性率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产品中以牡蛎VP阳性率高,达78.26%,显著高于鱼类、虾类、螺类和蟹类中VP阳性率(P<0.05);非即食淡水伍和即食生食鱼片中VP阳性率34.61%和12.50%;水产品中VP阳性率存在地区差异(P<0.05);74株VP存在9种O抗原(O1、O2、O3、O4、O5、O6、O8、O10、O11)结构,感染性VP株主要是O1和O3血清型. 结论水产品中VP污染较高,特别是海产品中VP污染始终保持在较高风险,其中牡蛎尤其突出.淡水产品vP污染有趋高态势,特别是即食生食鱼片存在更高的食用风险,必须加强预防和摔制措施.
作者:李秀桂;黄彦;唐振柱;黄兆勇;车光;吕素玲;王红;蒋震羚;方志峰;贺漓漓;张海英;何德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查明该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因和来源. 方法在学校、医疗机构进行病例主动搜索,开展病例个案、病例对照专题调查和现场勘察,及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测. 结果该起事件涉及学校3个年级的45个班,暴发始于3月17日,持续11 d,发病高峰在3月19-23日间;共报告91名病例,罹患率为2.5%(91/3 721);症状以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水样腹泻为主;病例暴露于学校食堂,可疑食物不确定;实验室检测结果,2份病例和3份厨工的肛拭子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其中2份病例和1份厨工肛拭子检出的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菌株间高度同源. 结论这是一起食源性疾病局部暴发,由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暴露来源与途径不单一.建议规范和落实学校饭堂餐饮卫生监管,开展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症状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学生健康异常状况对学校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黄利群;吴兆伦;周伴群;张丽荣;阮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1-2008年上报的急性农药中毒发病状况,为控制和减少湖南省急性农药危害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持. 方法运用回顾性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上报的急性农药中毒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分别统计各年度、地区、性别、年龄和农约品种中生产性中毒和非生产性中毒发病状况. 结果 2001-2008年期间,湖南省共上报急性农药中毒病例2 910例,其中生产性中毒763例,死亡19例,病死率2.49%,非生产性中毒2 147例,死亡424例,病死率19.74%;男性患者1 585例,死亡232例,女性患者1 325例,死亡211例;农药品种以杀虫剂居首(2 582例)占88.73%. 结论湖南省急性农药中毒危害不容忽视,预防的重点是合理地使用农药,逐步加强农药购销管理,提高广大农村人群职业安全卫生的宣传教育.
作者:刘蔼成;李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人血清中7种游离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方法人血清中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十八碳三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通过加入正十七酸内标,经硫酸/甲醇甲酯化,正己烷萃取浓缩,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 结果 7种脂肪酸甲酯化后可完全分离,重复性好,在5.0~50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1.1 μg/ml,20、100、300 μg/ml三个浓度的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1.7%~98.1%之间,RSD 1.9%~4.1%之间.结论 本法适掰于人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测定.
作者:邹晓春;徐小作;李行方;李红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明永州市零陵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况和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查了5所中学,60个班的学生,用统一内容的调查问卷,学生匿名填写进行调查. 结果3 046名调查对象中,每天未吃蔬菜、偏食挑食、未吃肉类、豆制品的学生分别为11.2%、27.1%、36.9%;1个月内非安全骑车、非安全横穿公路的学生分别为57.7%、24.4%.18.8%的学生在过去1年内到非安全场所游泳,86.9%的学生1个月内每天运动时间<1h.1年内,有32.0%的学生打过架;18.6%的学生自感孤单郁闷;40.3%和26.3%的学生分别有离家和自杀念头.11.8%的学生一周饮酒>4次;13.0%的学生每天抽烟>1支;5.5%的学生每天上网>4 h;38.2%和35.4%的学生分别上网不能自控和上课走神.在偏食挑食、抽烟、饮酒、非安全游泳、非安全爬树、有自杀和离家念头、上网不能自控、上课走神指标中,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零陵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在初、高、职中都应安排必要的心理教育课程,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生活、习惯等行为.
作者:唐跃军;孙秀成;黄四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厦门中学生在学校发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现状及对篮球运动损伤的认知情况,为今后学校制定预防学生运动损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325名中学生在学校篮球运动损伤状况和10名曾经因篮球运动骨折学生的情况. 结果此次调查显示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为46.2%,男女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对中学生在学校发生篮球运动损伤的情况、学校所能提供的帮助及中学生对篮球运动损伤认知等方面也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论针对在学校发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方式和原因,中学生对篮球运动损伤的认知需求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减少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施红;李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5年来株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探讨干预措施. 方法对株洲地区2004-2008年共2 519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株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由2004年14.19‰下降到2008年的9.73‰,下降明显.死因前五位:新生儿窒息、肺炎(包括新生儿吸人性肺炎)、意外死亡(包括溺水)、先天畸形(包括先心病)、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山第一顺位降为第五位.但新生儿死亡仍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0%以上.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应加大孕期保健及医学干预措施力度,减少早产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降低儿童死亡率.
作者:杨春柳;刘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东安县餐饮业餐饮具消毒状况,为加强餐饮业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734-1994)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和评价. 结果 284家餐饮单位(食堂),抽取1 987份样品,消毒合格率为71.66%.县城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合格率高于乡镇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P<0.01).量化分级A级餐饮具消毒合格率高于B、C级(P<0.01).小餐具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大餐具(P<0.01). 结论不断加强餐饮业的卫生监督,把好餐饮具消毒卫生关,严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周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serum homocysteine,Hcy)活性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9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损伤(13~15分)29例,中度损伤(9~12分)29例,重度损伤(3~8分)32例,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6、12、24、48、72 h血清中Hcy水平. 结果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 h以内血清Hcy水平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且均与患者的病情呈正相关.不同损伤程度血清Hcy水平均受病情进程的影响(P<0.01),随病情发展伤后3 h m清Hcy水平增加,但随后开始下降,于12 h降至底峰,以后逐步上升,24 h后一直维持于一高水平,至72 h也未见下降. 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且损伤早期还与病程发展有关,这对病情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邹国英;蒋洪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检测人血清总雌激素活性的报告基因试验方法,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血清环境雌激素水平的关系. 方法采用ER介导的报告基因试验方法,检测了15例正常孕妇和10例妊高征患者的血清总雌激素活性.结果 rERa报告基因系统能够很好的反映人血清中的总雌激素活性;妊高征患者血清总雌激素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孕妇对照(P<0.01). 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清环境雌激素活性可能高于正常对照,这可能和妊高征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曹新国;孙宏;王小青;郭锡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青少年血清瘦素与机体组成、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81名正常体重的青少年(男41名,女40名)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瘦索,采用统一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计算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脂肪组织(FM)、去脂组织(FFM)等指标;用间接开放式测热法测定其基础代谢,并采用3 d膳食登记结合称重法计算全天能量摄入量. 结果青春期男性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脂百分比(%BF)、脂肪组织(FM)呈正相关且与去脂组织(FFM)呈负相关(P<0.05),与基础代谢、能量摄人量无相关性(P>0.05);青春期女性血清瘦索水平与BMI、%BF、FM呈正相关且与FFM、基础代谢呈负相关(P<0.05),与能量摄入量无相关性(P>0.05). 结论瘦索是衡机体脂肪含量的重要信号,瘦素可能通过影响基础代谢来调节青春期女性的能量平衡.
作者:梁洁;蒋卓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西安市强制戒毒人员艾滋病认知状况和既往检测信息,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评估其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2月采用固定场所定期调查方法对西安市强制戒毒所内收戒人员进行艾滋病认知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对戒毒者采用相同问卷进行相关知识和态度调查,并对调查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成毒人员2 267和1734名.只有26.2%的吸毒者知道那里可以做HIV检测,不到10%(8.7%)的吸毒者近一年中做过艾滋病检测.干预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认识明显提高,回答正确率均有卜升;对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态度有所转变,对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的正确认识从82.6%提高到90.3%;对不共用注射器能预防艾滋病的正确认识从81.5%提高到96.7%;干预后,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65.9%提高到80.4%. 结论在强制成毒所这一收戒、管理吸毒人员的专门场所对收成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正确认知率普遍提高.为了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传播,除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艾滋病知晓率外,应该在健康教育干预中宣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促使更多的吸毒者主动检测,从而更有利于阻止艾滋病病毒传播.
作者:张雅娟;卫晓丽;马超锋;刘继峰;赵晓红;李海潮;郑海潮;李一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Sa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2例RA患者组,115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102例正常对照组人群血清进行同时测定RF(速率散射比浊法)、抗CCP抗体(ELISA法)和抗Sa抗体(免疫印迹法),并对三者之间检测的一致性以及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RF、抗CCP抗体和抗Sa抗体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83.3%、80.6%和33.3%,特异性分别为83.4%、97.2%和98.6%.三种指标两两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而敏感性以抗CCP抗体+RF高(77.8%). 结论抗CCP抗体和抗Sa抗体均是RA特异性血清学指标,但两者与RF可相互补充,选择适当的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作者:易明忠;张济;余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脑梗患者与正常人的脑电(EEG)非线性参数:关联维数(D2)、近似熵(ApEn)、复杂度(Cx)的差异,明确EEG非线性参数是否具有监测脑梗寒出现的作用. 方法选择经脑部核磁共振(MRI)确诊的脑梗塞患者和正常人(与脑梗患者同龄同性别)各30例分别测量额部EEG非线性参数,配对比较两组的EEG非线性参数. 结果脑梗患者组的三个EEG非线性参数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EG非线性参数具有判别脑梗塞的能力,D2、ApEn值与脑梗塞的程度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欧阳铭文;秦再生;林春水;古妙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建立一种企业职业卫生主任的培训模式,提高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有效性和延续性.通过职业卫生专家培训企业管理者,并进行考核,然后由培训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危害告知和培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促使企业和劳动者主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从而降低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袁青;谭庆平;朱志良;孙世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邵阳市区当前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水平,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涂片检查及培养按<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推荐的比例法. 结果 237例患者痰检阳性率为47.7%,灰色干酪样痰阳性率为71.0%,痰培养阳性率为43.5%,痰涂阳性培养阳性率为91.2%.药敏试验:初始耐药率为11.1%,获得性耐药率为19.2%,总耐药率为30.3%,耐单药率为24.2%,耐多药率为6.0%. 结论邵阳市区耐药水平与全国其他省份比较虽然日前还不是处于一个高水平状态,但如何更进一步做好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化疗,防止结核病的传播和耐药菌株的扩散,仍然是一个小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王晖;阳文华;贺军;刘丹;罗安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绿天使 TMKXGF070A光催化空气消毒器的消毒效果. 方法采用仪器法测定臭氧泄漏量、用紫外线照度计测定紫外线强度及泄漏量;空气消毒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检测光催化空气消毒器的消毒效果.结果 臭氧泄漏量为0 mg/m3、紫外线强度均值为60.57 μW/cm2、紫外线的泄漏量为0 μW/cm2;在20 m3气雾室内开机作用60 min和120 min对人工污染在空气中的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各次分别为99.95%和100%;约70 m3的密闭房间内开机120 min后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均值97.54%. 结论光催化空气消毒器集过滤、紫外线和光催化协同作用下对白色葡葡球菌和空气中的自然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用于动态状态下的空气消毒.
作者:朱子犁;陈贵秋;庄世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中学生不明原冈晕厥(UPS)的发病情况,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对长沙市3所全日制中学随机发放问卷2 315份,收集11~18岁中学生的有效问卷2 113份,问卷回收率89.12%. 结果 2113例中学生中发生过一次以上不明原因晕厥者610例(28.9%);年龄11~18岁(平均14.11±2.03岁);以女生居多,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厥诱因主要为持久站立(56.2%)、其次是闷热环境(27.7%)与运动(17.0%),晕厥先兆以头晕为主(66.9%)、其次足眩晕(40.5%)与视物模糊(36.1%). 结论长沙市中学生UPS发病率为28.9%,女生高于男生.晕厥诱因与晕厥先兆中部分因素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胡尔林;王成;刘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