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国英;蒋洪敏
目的 研究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草甘膦. 方法 6.4 mmol/L NaCO3和3.2 mmol/L NaHCO3为淋洗液,1.0 ml/min的流速,阴离子交换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 结果标准曲线在0.05~3.0 μg/ml范围内线件关系r为0.9997,方法的检出限为0.014 μg/ml,精密度:六次测定草甘膦含量0.976 μg/ml的自配水样,其含量和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38%和0.17%,加标回收率为98.0%~102.5%. 结论该方法省去了水样的预处理和衍生的麻烦,且方法简便、快捷、检测成本低,结果令人满意,可以用于水样中草甘膦含量的检测.
作者:宋耀英;李霞;唐建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动态以及宿主动物种类、病毒感染等情况,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2008年<湖南HFRS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4个监测点开展HFRS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宿主动物肺组织汉坦病毒抗原. 结果 2008年共报告病例487例,发病率0.77/10万,较2007年下降30.63%.4个常规监测点共捕获397只宿主动物,总鼠密度为2.66%,鼠肺汉坦病毒感染率为4.68%.宁乡县、邵东县、双峰县、炎陵县鼠肺感染率分别为4.12%、2.74%、6.12%、5.13%. 结论湖南省HFRS疫情较2007年有一定程度降低,宿主动物的汉坦病毒感染率较高,需要高度重视,综合防制HFRS.
作者:刘富强;陈立章;高立冬;曾舸;蔡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关系. 方法分析常德市2004年1月-2008年10月72例(年龄小于35岁)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并对其肿瘤组织或分泌物进行HPV检测. 结果年轻宫颈癌例数与同期宫颈癌总数之比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宫颈癌中宫颈腺癌等非鳞癌总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同期大于35岁宫颈癌患者中非鳞癌所占比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HPV感染有相关性.故应加强对HPV感染高危人群的监测、随访,做好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维;曾孟兰;杨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岳麓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控工作效果,为进一步搞好血吸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人群感染情况、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和防病知识知晓率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7年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粪检阳性率、钉螺检出率明显低于1997年,2007年未检出阳性钉螺,人群2007年临床表现知晓率和预防知识知晓率均高于1997年. 结论积极实施环境改造、药物灭螺工程以及采取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能大幅度地杀灭钉螺,阻断传播途径,降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徐艳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切实可行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模式,控制艾滋病疫情的蔓延扩散. 方法政府主导,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自愿咨询检测、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100%安全套推广使用、医疗救治、生活救助和生产自救等干预活动,实施艾滋病综合防治. 结果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普遍提高,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明显改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和救助,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明显上升;吸毒人员违法犯罪行为明显下降. 结论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对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积极救治和救助HIV感染者和病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是遏制艾滋病扩散传播的有效途径.
作者:唐爱军;陈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的监测情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以防止其扩散. 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对河北省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分离与血清定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目的 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 结果从407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24株,分离率为5.90%,从24例AFP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株脊灰疫苗株病毒.对分离到的39株单血清型PV进行了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均未发现VDPV和脊灰野病毒. 结论 2008年河北省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实验室监测系统敏感有效,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陈玫;郭玉;张俊棉;张振国;赵娜;崔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明永州市零陵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况和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查了5所中学,60个班的学生,用统一内容的调查问卷,学生匿名填写进行调查. 结果3 046名调查对象中,每天未吃蔬菜、偏食挑食、未吃肉类、豆制品的学生分别为11.2%、27.1%、36.9%;1个月内非安全骑车、非安全横穿公路的学生分别为57.7%、24.4%.18.8%的学生在过去1年内到非安全场所游泳,86.9%的学生1个月内每天运动时间<1h.1年内,有32.0%的学生打过架;18.6%的学生自感孤单郁闷;40.3%和26.3%的学生分别有离家和自杀念头.11.8%的学生一周饮酒>4次;13.0%的学生每天抽烟>1支;5.5%的学生每天上网>4 h;38.2%和35.4%的学生分别上网不能自控和上课走神.在偏食挑食、抽烟、饮酒、非安全游泳、非安全爬树、有自杀和离家念头、上网不能自控、上课走神指标中,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零陵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在初、高、职中都应安排必要的心理教育课程,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生活、习惯等行为.
作者:唐跃军;孙秀成;黄四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探寻行之有效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 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120名.分为干预组60人与对照组60人.所有患者填写测查问卷、并测定身高、体重、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客观指标.干预组实施为期3个月的健康管理,干预结束后,两组患者再次填写问卷,并测定相关客观指标. 结果干预组经健康管理后,其体重指数、血压值、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有显著下降,其中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 h m糖值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经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所降低,其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3个月前有所增加. 结论干顶组通过正规的健康管理后,其客观指标没有进一步恶化,而且有显著的好转,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了糖尿病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其健康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作者:马东晔;张美琼;谭莹;段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痛肠镜术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6月-2008年5月间104例行肠镜检查的患者,比较52例普通肠镜检查术和52例无痛肠镜检查术患者,检查过程中严密病情观察,麻醉监护以及抢救准备.结果 普通肠镜术34例顺利完成,有18例未完成检查,无痛肠镜术51例顺利完成,有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0%未完成. 结论无痛肠镜术能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消除疼痛,完成率明显高于普通肠镜检查术.提高了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检查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麻醉监测,无痛肠镜术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甘存良;唐青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分析浏阳市人口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规律,为正确制定疾病控制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核对和确定死者名单和死因调查浏阳市2004-2005年户籍人口中全部死亡者的死亡原因.结果 2004-2005年浏阳市报告死亡16 832人,粗死亡率为632.15/10万,标化死亡率为619.58/10万,前6位死亡原因依次排列为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 结论应加强对慢性病的综合防治.重视癌症预防和筛查,加强安全教育,注重青少年心理教育.
作者:龙湘泉;李秋成;黄成;白晓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2型糖尿病的流行情况,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2型槠尿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调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333例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资料、血生化、HBV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并发2型糖尿病在城市患者中的流行率明显高于农村和城镇.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城市、糖尿病家族史、合并脂肪肝史、病毒定量、AKP、TG、CH,TBIL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城市居民、TG异常、合并脂肪肝史、病毒定量是慢性乙型肝炎并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尤其是城市居民,应注意监测TG、病毒定量,预防脂肪肝,以减少发生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作者:邱明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老年居民糖尿病(DM)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昆明市老年居民糖尿病综合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 195人,其中60岁以上常住居民1 379人,进行糖尿病(DM)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临床检验,调查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情况. 结果昆明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9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9.09%,女性患病率为10.53%,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喜食甜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合理早餐、奶类的摄人、适当劳动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糖尿病发病由多因素引起,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多接触保护因素,以减少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杨昭;张茂殚;田荣;沈岚;李志坤;杨俊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5年来株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探讨干预措施. 方法对株洲地区2004-2008年共2 519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株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由2004年14.19‰下降到2008年的9.73‰,下降明显.死因前五位:新生儿窒息、肺炎(包括新生儿吸人性肺炎)、意外死亡(包括溺水)、先天畸形(包括先心病)、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山第一顺位降为第五位.但新生儿死亡仍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0%以上.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应加大孕期保健及医学干预措施力度,减少早产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降低儿童死亡率.
作者:杨春柳;刘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DR在放射检查中的防护优势和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我院放射检查几种常规标准的胸部摄影条件,根据曝光量的计算公式:Q=mAs,求出平均mA和平均曝光时间,计算出所有胸部放射检查的平均曝光量,以DR的X线剂量值为参照,评估它们的防护性能.根据影像质量综合评价法评价它们的影像质量及应用价值. 结果一次胸部放射检查平均X线曝光结果为:DR-2.8 mAs,胸透-12.6 mAs;普通胸片-48 mAs,CR-32 mAs,胸部CT平扫一1 800 mAs.DR的空间分辨力为高,摄影间隔时间少于5 S,图像如CT一样能够调节,影像细致清晰,X线曝光量少,检测剂量平均值为0.349 mGy和0.896 dGy*cm2. 结论 DR胸片的图像质量优,成像速度快,其X线曝光量在放射检查中少,吸收辐射剂量少,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罗远红;左富琪;周金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区成年人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与流行特征. 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10个城区中分别抽取20岁以上成年1 959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 结果广州城区成年人MS患病率为19.6%,男性较女性高;MS患者和非MS患者人群之间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血甘油三酯和男性血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家庭收入、食盐摄入量、体育锻炼情况在MS和非MS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其与MS发病有关. 结论广州城区成年人MS及相关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患病率均较高,需加强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以预防MS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杨巧媛;蒋义国;刘世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莱姆病传播媒介蜱地理分布及其病原菌携带情况与人群、动物莱姆病感染率. 方法应用BSK、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DFA)进行病原体培养、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进行人群、动物lgG抗体检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对分离到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进行鉴定.应用rrf(23s)间隔区扩增的限制型内切酶,对培养出的流行菌株进行致病性基因分型. 结果媒介蜱带菌率为39.22%(551/1405)、人群平均感染率为6.99%(70/1 002)、四种动物感染率为27.15%(177/652).基因分型至少存在2种基因型B.garinii和B.afzelii. 结论延边、吉林地区存在莱姆病疫原地,人群、动物感染率较高.
作者:王春生;万康林;杨修军;张国芳;刘福才;施德文;董成;王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了用于检测食品中呋喃唑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方法HPLC法,样品以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SPE(Alumina B)净化,Hypemil ODS C18(4.6×250 mm,5 μm)进行分离,紫外榆测器检测呋哺唑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采用ELISA榆测法和酶标渎数仪定量检测. 结果 HPLC法回收率94.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吠哺唑酮的低检测限0.2 ng/kg.ELISA法呋喃唑酮含量在50~4 050 ng/kg之间之,精密度CV%为2%~5%,回收率为87.3%~107.5%,标准曲线r=-0.995~-0.999. 结论 HPLC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但是仪器没备投入高;ELISA法特异性高,干扰少、测定步骤简便、快速,操作安全,设备投资少.
作者:汪莉;杨湘霞;霍雪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高血压病患者控制钠盐摄入的行为因素. 方法依据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33例病程达半年以上,年龄在4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抵制腌制食品的程度、大众媒体对高血压病饮食知识的寅传程度以及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支持程度是影响高血压病患者限盐行为的主要因素(P<0.05). 结论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患者人群的宣传,重视大众媒体的作用,寻找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呼吁社会支持是促进高血压患者限盐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作者:欧阳万兰;金翠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芦荟对人体的通便作用. 方法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方法,受试者服用芦荟7 d后,进行相关安全性指标及功效指标测定. 结果试食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与试食前比较,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66.67%;试食后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芦荟对人体安全且具有通便作用.
作者:颜娜;胡余明;尹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孕期饮食习惯与出生婴儿湿疹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孕妇饮食的护理干预来影响婴儿湿疹的发生. 方法筛选我院两年来孕检的118名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饮食护理干预,通过对脐血和婴儿血清中总IgE抗体(tIgE)含量的检测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变化情况比较,观察其与婴儿湿疹的发生关系;并对发生婴儿湿疹患儿,检测鸡蛋、牛奶和海鲜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 结果脐血清中tIgE和ECP增高与婴儿血清中变化呈正相关(rsIgE=0.67,P<0.01;rECP=0.56,P<0.05);检测过敏原sIgE含量与婴儿湿疹临床诊断之间符合率较高;观察组脐带血清、婴儿血清中tlgE含量和ECP增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婴儿湿疹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婴儿湿疹中鸡蛋血清sIgE阳性率高(70.8%),其次为牛奶sIgE(46.3%);同时比较118名婴儿纯母乳、混合和人工喂养三种不同喂养方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孕妇孕期过多食用大分子食物可能是导致婴儿湿疹的主要原因之一;婴儿湿疹与鸡蛋、牛奶和海鲜过敏原密切相关,尤其是鸡蛋;而婴儿喂养方式不同与婴儿湿疹发生无明显关系.
作者:赵香枝;李宏伟;谭娴玲;樊瑞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