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邱明英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危险因素, 塘尿病
摘要:目的 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2型糖尿病的流行情况,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2型槠尿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调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333例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资料、血生化、HBV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并发2型糖尿病在城市患者中的流行率明显高于农村和城镇.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城市、糖尿病家族史、合并脂肪肝史、病毒定量、AKP、TG、CH,TBIL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城市居民、TG异常、合并脂肪肝史、病毒定量是慢性乙型肝炎并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尤其是城市居民,应注意监测TG、病毒定量,预防脂肪肝,以减少发生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春市2007年0~6岁儿童头围、胸围发育的调查

    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头围、胸围发育的现状、规律及在国内所处的水平. 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4 472名健康儿童,与2005年全国(九市)的0~6岁儿童头围胸围指标比较. 结果头围、胸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出生时头围大于胸围,0~4个月胸围的增长速度大于头围,4~12月胸围的增长速度小于头围,1岁以后胸围的增长速度大于头围. 结论长春市0~6岁儿童头围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胸围稍大于全国水平.头胸交叉时间提前,出现在1个月.

    作者:于昕平;孙平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形成蛋白-2通过JNK信号通路促进肝癌HepG2细胞凋亡

    目的 观察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信号通路机制. 方法用流式细胞分析和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HepG2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s)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下游效应因子Akt的激活,采用信号通路阻断剂预处理HepG2细胞观察BMP-2影响细胞凋亡的机制. 结果 BMP-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BMP-2激活HepG2细胞JNK激酶,但不能激活ERK1/2、p38及Akt;采用JN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可阻断BMP-2对HepG-2细胞JNK的激活,并消除BMP-2对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 结论 BMP-2通过JNK信号通路途径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刘浒;唐四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四川省基层接种点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基层接种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以及接种人员和儿童家长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水平,探讨控制不安全注射行为的策略. 方法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150个抽样单位,采取现场调查和问卷的形式对150个基层接种点、310名接种人员、305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目前四川省基层接种点开展预防接种时全部使用一次性或自毁型注射器,比1999年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比例(45.60%)大幅度提高.作为医用垃圾统一运走和焚烧后深埋是四川省目前一次性及自毁型注射器使用后处理的主要方式(79.33%).基层接种人员对安全注射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不合格率接近50%,尤以农村地区突出.儿童家长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水平较好. 结论应采取加强基层接种点注射器使用后的处理回收、强化基层接种人员的安全注射意识和职业道德、加强督导调查以及开展广泛宣传等多项干预措施,提高四川省安全注射水平.

    作者:王进;刘青恋;郑红茹;漆琪;覃志英;杨超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磁共振片(MRI)确定射频热凝的靶点,设计穿刺途径,计算出靶点在X线正、侧位片的位置,在C型臂引导下穿刺到靶点,通过椎间盘造影确定电极已进入靶点,再行阻抗测试、电生理测试及温度测试后,给予86℃~94℃温度,对靶点进行热凝消融.选定温度治疗4个周期,每个周期100 s.随诊1月观察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本组205例患者,经过该技术治疗后,其中127例治疗效果达优级,44例治疗效果良好,29例效果较差,5例无效,优良率83.4%.无特殊并发症发生. 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的、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锡榜;夏红;赵新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胎膜早破29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 方法分析298例胎膜早破孕妇发生难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病率,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近胎膜未破的孕妇298例为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削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肺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升高. 结论胎膜早破对孕产妇及围产儿有较高的危险性,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周美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国医院外部评估的有效性及原因探讨

    医院外部评估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医院的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然而,我国还存在外部评估效果不足的现象.本文从评估的内涵和意义出发,通过我国与国外成熟的评估体系对比发现,外部评估操作过程中评估主体的独立性、评估客体的范围选择、评估内容的重点选择、评估结果的应用是评估作用不能发挥的重要技术性因素.而究其根本,医疗卫生体系的筹资有限、竞争不足及信息不畅等现状是限制外部评估作用发挥的重要制度性因素.

    作者:纪颖;张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V感染与年轻宫颈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关系. 方法分析常德市2004年1月-2008年10月72例(年龄小于35岁)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并对其肿瘤组织或分泌物进行HPV检测. 结果年轻宫颈癌例数与同期宫颈癌总数之比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宫颈癌中宫颈腺癌等非鳞癌总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同期大于35岁宫颈癌患者中非鳞癌所占比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HPV感染有相关性.故应加强对HPV感染高危人群的监测、随访,做好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维;曾孟兰;杨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绵阳市43所学校食堂及小卖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绵阳市学校近三年来食品及餐饮具的卫生状况,防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方法对绵阳市近三年来43所大学、中专、中学的食品及餐饮具进行抽样、检测,每年监测抽检2次,并对监测结果作评价与分析统计. 结果三年来,各年间学校食品及餐、饮具卫生监测合格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X2=0.81,P>0.05),但是学校自制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86.63%)与学校小卖部销售的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78.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2,P<0.05),学校自己管理的食堂餐、饮具卫生监测合格率(93.78%)与学校承包出去的食堂餐、饮具的卫生监测合格率(85.4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1.89,P<0.05). 结论由于学校部分领导对卫生法律、法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监管措施,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差,从而使承包者所经营的食堂或小卖部的食品及餐饮具卫生合格率较低.

    作者:郑幸福;杨义凤;张再荣;周良君;陈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宫颈糜烂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检测

    目的 了解宫颈糜烂患者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状况. 方法用抗原捕获聚合酶链反应(AC-PCR)对450份妇女宫颈棉拭标本进行HSV检测与分型. 结果 HSV的检出率为25.5%(115/450),其中HSV-1和HSV-2的检出率分别为6.4%(29/450)和19.1%(86/450).宫颈糜烂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30.2%(100/331)和12.6%(15/119),两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6,P<0.005).随宫颈糜烂程度的增加,HSV感染率增加.结论 HSV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发生密切相关,以HSV-2感染为主.

    作者:刘军连;徐志凯;喻启桂;王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体内抗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体内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作用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以病毒感染小鼠为模型,以无环鸟苷为阳性对照,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胸腺指数、脾指数,并无菌进行T淋巴细胞的增殖实验,研究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可刺激小鼠免疫细胞的增多,增强免疫细胞清除病毒的功能. 结论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HSV-1和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杨海霞;陈廷;宋烨;李雷生;倪楠;聂尚丹;张孝侠;邵泽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高频超声调查120例乳腺肿块,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 120例乳腺肿块中,手术病理征实恶性肿块14例,良件肿块10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4.2%. 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肖耀成;胡玉凤;李海霞;李朝阳;曹迎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河北省2008年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的监测情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以防止其扩散. 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对河北省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分离与血清定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目的 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 结果从407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24株,分离率为5.90%,从24例AFP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株脊灰疫苗株病毒.对分离到的39株单血清型PV进行了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均未发现VDPV和脊灰野病毒. 结论 2008年河北省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实验室监测系统敏感有效,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陈玫;郭玉;张俊棉;张振国;赵娜;崔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超声造影肝癌患者中的实施及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行超声造影术肝癌患者的护理质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定;评估患者对超声造影和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价超声造影术中患者依从性与效果. 结果干预组SAS、HAMD总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SAS、HAMD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超声造影和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超声造影检查成功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好地掌握超声造影检查和疾病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在超声造影检查过程中能配合检查,取得良好的配合效果.

    作者:秦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e系统、DNA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前瞻性队列研究肝癌高发区HBsAg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HBV)e系统及HBV DNA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PLC)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2004年对广西隆安县2 544例30~55岁HBsAg携带者,进行四年的随访,监测PLC的发生.采集系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eAg、HBeAb,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血清HBV DNA.选其中发生肝癌的68例患者与68例非肝癌HBsAg携带者作对照,组成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队列,分析两组间各HBV标志物的阳性率. 结果血清HBeAg阳性率在PL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76%、13.23%.HBeAb阳性率在PL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9.41%、86.77%.两阳性率在PL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均<1,P>0.05);血清HBV DNA阳性率在PLC组(76.47%)明显高于对照组(51.47%)(OR=3.06,P=0.02). 结论血清HBV DNA阳性与肝癌的发生密切关联,可作为HBsAg携带者肝癌发生的风险指标.

    作者:陈钦艳;董柏;杨进业;黄坚;方孔雄;王学燕;方钟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快速床边测定B型钠尿肽对心力衰竭危险分层的意义

    目的 评估床边快速测定B型钠尿肽(BNP)对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判断预后的作用. 方法应用快速检测方法测定135例心衰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并由有经验的急诊科医师按照HYHA分级评估心力衰竭分级并对照分级结果. 结果 BNP在心力衰竭时升高,并与NYHA分级有明显相关性,BNP水平越高,心衰程度越重,预后越差.结论 BNP是判断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梁国红;韩燕;吴勇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湘西自治州1995-2008年HIV/AIDS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HIV/AIDS流行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湘西自治州HIV/AIDS流行现状. 结果湘西自治州HIV/AIDS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46.20%,职业以农民为主,其次是无业人员、工人等.99.05%的死亡病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 结论湘西自治州艾滋病发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争取政府的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开展健康教育,落实各项干预措施,对艾滋病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对遏制艾滋病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龙恺;张昌芝;姚华;熊立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清中7种游离脂肪酸的研究

    目的 建立人血清中7种游离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方法人血清中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十八碳三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通过加入正十七酸内标,经硫酸/甲醇甲酯化,正己烷萃取浓缩,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 结果 7种脂肪酸甲酯化后可完全分离,重复性好,在5.0~50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1.1 μg/ml,20、100、300 μg/ml三个浓度的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1.7%~98.1%之间,RSD 1.9%~4.1%之间.结论 本法适掰于人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测定.

    作者:邹晓春;徐小作;李行方;李红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癌热点基因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如癌基因(ras、bcl~2、cerbB-2、β-catenin、C-met)、抑癌基因(PTEN、P53、P16、RB)及DNA错配修复基因.这些基因对于阐述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这些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晓旭;许淑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辅酶Q10片对小鼠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辅酶Q10片对小鼠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从小鼠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水平、肝糖原含量和血乳酸变化四方面观察辅酶Q10片对小鼠缓解体力疲劳功能影响. 结果辅酶Q10片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提高小鼠肝糖原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素氮水平及血乳酸曲线下面积. 结论 辅酶Q10片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辅酶Q10参与氧化磷酸化作用有关.

    作者:郭金铭;蒋东升;徐颖;刘长青;呼亚伟;张俊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醛对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

    目的 探讨甲醛对小鼠胚胎的体内发育毒性. 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性成熟的昆明种小鼠,雌雄介笼产生孕鼠,孕鼠被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分别在小鼠妊娠第6~15 d用5、10、20 mg/kg.d的甲醛进行灌胃染毒,每天一次,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观察孕鼠的体重增长情况;于妊娠第18 d处死孕鼠取出胚胎,观察胚胎的生长发育状况、死胎和吸收胎鼠数及畸形发生情况. 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高剂量甲醛染毒可降低孕鼠体重的增长率(P<0.05),高剂量甲醛染毒孕鼠能使胚胎吸收和死亡发生率增加(P<0.05),并可抑制胎盘和胎仔生长发育,中、高剂量甲醛染毒导致胎鼠畸形发生率增加(P<0.05),但对孕鼠和胎仔的毒作用影响均弱于环磷酰胺的毒性作用(P<0.05). 结论甲醛在体内对小鼠胚胎具有发育毒作用和致畸形作用.

    作者:李解生;李纯颖;李勇;吴成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