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胜;刘培香
目的 了解邵东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转阴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相应防治对策. 方法选择县疾控中心登记肺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涂阳肺结核患者转阴率、构成比及其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 结果邵东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总转阴率为94.42%,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高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P<0.01),菌阳等级越高转阴率下降(P<0.01),随着年龄升高转阴率降低(P<0.05). 结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转阴率与病人类型、菌阳等级、年龄等因素有关,应针对重点环节开展防治工作,提高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转阴率和治愈率.
作者:陈巧玲;阳新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罗湖区2008年孕产妇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罗湖区开展免费筛查妊娠梅毒的12家医疗单位收集的妊娠梅毒疫情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8年罗湖区共检出妊娠梅毒83例,患病率为4.7‰.28周前产检发现1阳性者占多数(为67.5%),说明孕妇对产前检查较为重视;83例阳性全部为潜伏梅毒,其中潜伏期不详的隐性梅毒多(占90.4%),与梅毒发病的隐匿性及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发病年龄集中在21~35岁(占90.4%),为性活跃年龄段;已婚者居多(占86.7%);传染来源全部为性接触传播,以婚前性接触感染为主(占66.3%);户籍类型以暂住为主(占80.7%),职业以无业及商贸、服务业为多(占74.7%),学历以中学为主(占77.1%),说明罗湖区流动低学历人群成为梅毒多发人群及主要传染源. 结论根据罗湖区孕产妇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应继续加大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孕妇人群的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同时进一步加强孕妇梅毒疫情监测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有效遏制梅毒的母婴传播和流行.
作者:成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来本院就诊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掌握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易感年龄、好发季节等,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用轮状病毒抗原测试卡对门诊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共发现534例阳性患儿并对阳性患儿的发生年龄及季节进行分析. 结果 1 952例患儿粪便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534例,阳性率27.4%,2岁以下的小儿为高发年龄. 结论对2岁以下儿童应作为重点预防保护对象.
作者:喻平萼;康如彤;钟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氟致人肝细胞DNA损伤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40、80、160μg/ml氟化钠对培养的人肝细胞进行染毒,12 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氟化物对人肝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各氟染毒组人肝细胞DNA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高而增大;中、高剂量氟组人肝细胞凋亡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高剂量氟组与低剂量氟组之间细胞DNA损伤程度和凋亡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氟可导致人肝细胞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氟所导致的DNA损伤与细胞凋亡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作者:褚启龙;哈建利;王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新化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状况及对健康教育活动的需求,为进一步在社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社区内随机抽取300名居民作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居民获取健康教育的方式以讲座及宣传品居多(占71.67%),实施者以医疗单位和社区居民为主占85%;只有54.33%的居民对组织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持满意评价;92.67%的居民对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有兴趣,71.33%的居民愿意来组织健康教育活动. 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存在着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发展志愿者是未来的工作方向,调整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加强对组织人员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是今后开展有效健康教育活动的保障.
作者:冯艳萍;冯则智;曲鸿博;周艳平;赵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孕产妇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率.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固原市直医疗保健机构建卡及分娩孕产妇检测血清HBsAg,阳性者进一步检测其他HBV标志物,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0 392例孕产妇HBsAg阳性率8.53%,城市孕产妇HBsAg阳性率低于农村孕产妇(χ2=48.21,P<0.005).接种乙肝疫苗孕产妇HBsAg阳性率低于未接种孕产妇(χ2=83.25,P<0.005),年龄、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孕产妇以小三阳、大三阳、HBsAg阳性伴抗-HBc阳性为主要感染模式. 结论接种乙肝疫苗能降低孕产妇HBsAg阳性率;孕妇产前检测HBsAg,能有针对性地指导住院分娩、孕产妇健康行为和新生儿乙肝预防策略.
作者:李凤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饮食治疗认知情况及营养素摄人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GDM孕妇合理膳食,降低GDM对孕妇及其胎儿的不利影响. 方法选择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病房住院的GDM孕妇15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GDM饮食治疗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分析GDM孕妇存在的饮食误区,并计算每日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摄人量,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和蛋白质、脂肪来源百分比,与孕晚期<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DRIs)[1]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GDM孕妇对饮食治疗的认知情况存在某些误区.GDM孕妇蛋白质摄入量为62.2 g,供能比为11.2%,偏低.脂肪供能比为28.9%,偏高.优质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占总蛋白的45.5%,动植物脂肪来源比例为1:2.5.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膳食纤维日平均摄入量明显不足,只占膳食推荐摄入量的26.9%、53.3%、52.4%、57.6%、71.6%、60.0%.三餐的热能分配比例不合理,早餐提供的热能过低,晚餐提供的热能偏高. 结论建议加强GDM孕妇饮食指导,纠正饮食误区,从而提高GDM的综合治疗疗效.
作者:车千红;徐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烟草依赖症患者治疗、转归相关因素. 方法对2007-2009年1月来三门峡市戒烟门诊戒烟和咨询的烟草依赖症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共调查211例,其中男性201例(95.26%),女性10例(4.74%);职业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54例(25.59%),机关单位负责人47例(22.27%),农林水利人员26例(12.32%),其他人员84例(39.81%);年龄主要是40~49岁58例(27.49%),30~39岁57例(27.01%),其他96例(45.50%);戒烟治疗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因素为职业、尝试戒烟、每日吸烟量和呼出气CO含量,OR值分别为0.100、0.163、0.063和0.115;接受戒烟治疗71例,有效57例(80.28%),无效14例(19.72%),其中戒烟成功44例(61.97%),戒烟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呼出气CO含量、难面对情况、职业和喝酒,OR值分别为0.001、133.036、0.002和0.083. 结论烟草依赖症患者治疗转归与职业、呼出气CO含量、吸烟量、饮酒、戒烟难面对的情况等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地对烟草依赖症患者进行烟草危害知识和戒烟技巧健康教育,壮大戒烟者队伍,提高烟草依赖症患者治疗率和戒烟成功率.
作者:张俊贤;程巧云;武景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CsA)联合丙酸睾酮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60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酸睾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sA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检测两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WBC、Hb、PLT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CsA联合丙酸睾酮治疗CAA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文艳;李兰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辅助诊断头面部等恶性瘤伴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50例头面部等恶性肿瘤病人的颈部淋巴结触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诊断资料,用x.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颈部触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9.74,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临床触诊敏感性高,并在区分淋巴结良恶性上起主导作用.
作者:关绮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脑超声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应用超声对115例早产儿头颅进行检查,对头颅超声诊断颅内出血的病例进行三个时期(一个月)的随访. 结果通过对115例早产儿头颅的常规筛查,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为49.6%. 结论超声检查以方便、快捷、敏感、特异、可床边操作等优点,逐渐成为新生儿颅脑影像检查的首选方法,通过超声随访颅内出血的患儿,可以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汪海燕;金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以聚六亚甲基胍为主要杀菌成分的复方消毒剂的杀菌性能及毒性. 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以及动物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该消毒液含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为5 800 mg/L,以原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4.00.稳定性结果,在37℃恒温箱内存放37 d,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为6.35%.能量试验结果,杀灭大肠杆菌低合格有效浓度为750 mg/L.现场消毒试验结果,以5 800 mg/L该消毒液对手、皮肤表面擦拭消毒1 min,其平均杀灭对数值为>1.00.该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大于5 000 mg/kg(体重),皮肤刺激试验显示对皮肤无刺激作用,阴道黏膜刺激试验显示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亚急性毒性试验亦未发现异常指标;变态反应试验未见受试皮肤出现红斑和水肿反应等刺激反应,表明对皮肤无致变态反应作用. 结论该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安全性能好.
作者:苏伟东;孙贵娟;卢桂宁;陆武韬;甘永新;诸葛石养;彭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市管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92家企业中外资和港澳台企业为主,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行业集中在轻工、电子、化工、机械等;接触职业病危害7 317人,占职工总数8.34%,健康监护率达到并符合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水平指标;集体、外资、国有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率达80%以上. 结论厦门市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状况以涉外、大型企业相对较好,中小型企业、私企相对较差,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与控制措施.
作者:李晓宏;贾玉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拉萨市不同人群梅毒、艾滋病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HIV(1+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RPR法初筛,经免疫印迹WB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了确认,对2007-2008年期间拉萨市不同人群进行血清抗HIV梅毒检测分析. 结果共检测12 729名,检出HIV抗体阳性7例,男性1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1:6,HIV阳性率5.5/万,梅毒阳性166例,男性36例,女性130例,男女之比1:4.6,梅毒阳性率130/万. 结论拉萨市艾滋病、梅毒的流行已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需要进一步加大有效干预措施的力度及覆盖面,以减缓性病艾滋病的流行速度.
作者:德庆卓嘎;次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气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13例已出现明显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的支气管结核(EBTB)患者采用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支架植入前、植入后1周及6~12个月期间,分别检测患者的气道狭窄段腔径、气促指数、肺部病变范围,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13例EBTB患者在支架植入1周以后,气道狭窄段的腔径由原来的(2.55±1.83)mm扩展至(9.31±2.95)mm;气促指数由原来的(3.06±1.04)降至(0.75±0.69);病变肺段数由(2.87±2.09)降至(1.44±1.23),6个月后降至(0.65±0.83). 结论对于EBTB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者,气道内金属支架植入疗法能够安全有效地解除气道阻塞.
作者:孟婕;周燕芝;胡成平;瞿素洁;马新华;黄恢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童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7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肾损害患儿呼吸道病毒抗体,并对其临床及肾脏组织病理免疫病理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157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肾损害患儿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120例(肉眼血尿25例、镜下血尿95例)占76.4%;蛋白尿(大量蛋白尿25例单纯蛋白尿5例)30例占19.1%,血尿和蛋白尿5例,占3.2%;肾功能不全2例占1.3%;肾脏组织病理改变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5例,占79.6%;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球硬化18例,占11.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管坏死1例,占0.6%;肾小球轻微病变及肾小球轻微病变伴间质性肾炎13例(包括.肾小球轻微病变12例和肾小球轻*微病变伴间质性肾炎1例)占8.3%;免疫荧光沉积少,免疫荧光阴性127例占80.9%,免疫荧光弱阳性20例占12.7%,免疫荧光阳性10例,占6.4%.以IgM及FR沉积为主,无补体C3、C4沉积. 结论呼吸道病毒可以引起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肾脏组织病理主要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少.
作者:段翠蓉;李志辉;寻劢;张翼;银燕;何金华;吴天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菌的多重PCR方法. 方法应用软件设计4对沙门菌群特异引物,优化多重PCR扩增条件与样品处理方法,分别对61株沙门菌、14株非沙门菌及模拟标本进行检测,观察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行性. 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所有的沙门菌均能扩出清晰、特异的预期条带,而非沙门菌均未检出;每反应的灵敏度平均为100 cfu.对食品中人工污染的沙门菌的检测,低检测量是10 cfu,检测时间为8~9 h,与培养法比较,阳性符合率100%;对市售的481份禽制品进行检测,阳性结果12份,而细菌培养法检测阳性结果为10份. 结论多重PCR检测沙门菌敏感、特异、省时、省力,适用于沙门菌快速检测.
作者:唐雨德;梁洪军;周东明;王永山;陈琼;乔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发作性心悸、胸闷时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 方法对261例发作性心悸、胸闷患者记录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 结果动态心电图显示261例中140例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53.6%,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60岁以上组以室性期前收缩为主,其次是快速房颤、短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等.心律失常发生率60岁以上组和60岁以下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75,P<0.001). 结论老年人发作性心悸、胸闷时多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以多发多源室性早搏伴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缓慢性心律失常以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停搏多见.老年人发生一过性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舒辉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拟诊危重症患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抗真菌治疗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我科危重症患儿中拟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为治疗组,临床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为对照组,治疗组在拟诊真菌感染时即应用抗真菌药物,对照组在临床诊断时应用抗真菌药,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退热时间、气促、咳嗽明显缓解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及血气恢复、肺部病变吸收时间、病原菌清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缩短,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危重症患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抗真菌治疗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先华;刘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碱熔-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氟的分析方法. 方法用Metroep A supp 5-250阴离子分析柱分离,3.2 mmol/L Na2 CO3+1.0mmol/L NaHCO3,淋洗液,流速为0.7 ml/min,化学抑制电导检测器.样品于镍钳锅500℃碱熔,溶解、过滤进样分析. 结果本法相关性好(r>0.9996),相对标准差为2.37%~4.71%,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0%~95.5%之间,样品的低检出限为1.2 mg/kg. 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适合于大批量土壤中氟的测定.
作者:朱攀;王健龙;张攀;吴锦如;周方求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