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霞;冯异;王新良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取268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的标本,同时用Amsel法和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法进行对比检测. 结果与传统的Amsel法相比,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敏感性为91.9%,特异性为95.1%,两者符合率为94.4%. 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军辉;朱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生物及其有害产物的侵害,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项重要功能.其能力的强弱除与遗传、年龄、机体的营养状态等因素有关外,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外源性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相应抗体,并通过激活补体由补体系统的活化发挥抗感染作用.本文阐述了补体的含义、激活途径、生物学活性以及补体系统在抗感染免疫的作用.
作者:盘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湘潭市尘肺分布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00-2008年湘潭市新诊断尘肺患者进行区域分布、行业分布、工种分布和发病工龄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2000-2008年全市新发尘肺283例,主要分布在湘潭县,占全市尘肺病例的74.56%;尘肺种类以煤工尘肺为主,共199例,占全市尘肺病例的70.32%;行业分布以煤炭这一产业系统为多,占尘肺病总例数的71.4%,与20世纪90年代同期比较,尘肺的行业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P<0.01);尘肺病患者平均接尘工龄均随开始接尘年代的递增逐步降低(P<0.01). 结论近九年来湘潭市尘肺检出数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湘潭市粉尘治理和尘肺防治工作未能得到控制,尘肺病防治工作重点放在煤炭行业.
作者:张花玲;高华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永州某纺织厂373名纺织女工进行了生殖流行病学和作业环境的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显示;各车间噪声强度为65~96 dB(A),样品超标率为50%.对12个作业工种进行噪声作业分级:0级占66.6%,Ⅰ级和Ⅱ级分别占16.7%,织布工和煮泥工受到的噪声危害重,急需重点治理和健康监护.提示长期接触噪声可能对女工月经状况产生损害,主要表现在月经周期异常和经量异常,建议采取降噪措施,加强女工个人防护.
作者:蒋新祥;陈伯中;蒋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紧张(Stress)是指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可感受到的实际不平衡,在这种条件下,由于不能满足需求而引起可觉察的功能性紊乱[1].工作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是指由于工作或工作有关的因素所引起的紧张[2].当工作要求超过了劳动者的应变能力时,个性特征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出现的机体的心理、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
作者:韩历丽;齐庆青;董翠英;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糖、高血脂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 方法对在我院健康体检的20岁以上男性居民1 047人进行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检测,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对象中超重与肥胖的罹患率分别为43.55%、14.90%;体重过低、正常、超重、肥胖四组人群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0.00%、3.59%、6.14%、14.74%)、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0.00%、5.02%、6.36%、14.10%)、高TC患病率(分别为17.65%、20.81%、27.85%、33.33%)、高TG患病率(分别为5.88%、27.27%、49.12%、6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835、20.791、11.672、83.695,P均<0.01);不同体重指数组的FPG、TC、T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66、6.957、32.498,P均<0.01). 结论平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值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大而显著增高,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患病率也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显著增高.
作者:严克贵;陈爱珠;周秋芬;汪宁生;童凤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童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7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肾损害患儿呼吸道病毒抗体,并对其临床及肾脏组织病理免疫病理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157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肾损害患儿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120例(肉眼血尿25例、镜下血尿95例)占76.4%;蛋白尿(大量蛋白尿25例单纯蛋白尿5例)30例占19.1%,血尿和蛋白尿5例,占3.2%;肾功能不全2例占1.3%;肾脏组织病理改变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5例,占79.6%;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球硬化18例,占11.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管坏死1例,占0.6%;肾小球轻微病变及肾小球轻微病变伴间质性肾炎13例(包括.肾小球轻微病变12例和肾小球轻*微病变伴间质性肾炎1例)占8.3%;免疫荧光沉积少,免疫荧光阴性127例占80.9%,免疫荧光弱阳性20例占12.7%,免疫荧光阳性10例,占6.4%.以IgM及FR沉积为主,无补体C3、C4沉积. 结论呼吸道病毒可以引起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肾脏组织病理主要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少.
作者:段翠蓉;李志辉;寻劢;张翼;银燕;何金华;吴天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淋病是世界范围内历史较悠久的,并且依然属于发病患者较多的性传播疾病(STD).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淋病的流行与蔓延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巨大的危害,随着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曾经使淋病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淋病奈瑟菌也相应出现了耐药菌株,并且耐药机制日趋复杂,给淋病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将近年淋病奈瑟菌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龙智钢;刘运芝;夏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方法,并就hBMSCs表型鉴定、细胞周期、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h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hBMSCs表型鉴定、细胞周期、绘制hBMSCs生长曲线. 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分离出纯度较高的h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hBMSCs CD105、CD13阳性,CD34、CD45、HLA-DR表达阴性;hBMSCs的生长曲线呈S型;hBMSCs细胞生长周期提示大部分细胞处于相对不活跃的静止期. 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可获得纯度较高的hBMSCs,hBMSCs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
作者:周莉;张兰芳;陆勤;杨引;方拥军;贲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疑似煤工尘肺的肺功能状况. 方法随机抽取2007-2008年10个煤矿的全部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共计1 042份,其中有疑似煤工尘肺82例,并对疑似煤工尘肺的肺功能测定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疑似煤工尘肺的肺功能基本上表现异常(r=0.51,P<0.005),且疑似煤工尘肺的进程与肺功能状况明显相关(r=0.50,P<0.005).结论 粉尘类作业职业健康体检,采用肺功能测定结果作为疑似煤工尘肺初筛和阅片的指导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朱红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HBV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三者的相关性关系,分析PreS1Ag检测在判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ELISA法对340份HBsAg阳性血清和100份健康体检(HBsAg阴性血清)进行PreS1-Ag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在检测的340份HBsAg阳性血清中,PreS1Ag阳性率为60.2%(205/340),HBeAg阳性率为43.5%(148/340),HBV-DNA阳性率为59.7%(203/340).在148份HBeAg阳性血清中,PreS1Ag阳性率79.7%(118/148),HBV-DNA阳性率84.4%(125/148);192份HBeAg阴性血清中,PreS1Ag阳性率45.3%(87/192),HBV-DNA阳性率为40.6%(78/192).HBeAg与HBV-DNA、PreS1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血清中PreSlAg(79.7%)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血清PreS1Ag:(45.3%)阳性率(P<0.01);PreS1抗原与HBV-DNA检出率有密切的相关性.340份HBsAg阳性血清中HBeAg、PreS1和HBV-DNA阳性数(率)分别为148(43.5%)、205(60.2%)、203(59.7%);100份HBsAg阴性血清中PreS1和HBV-DNA阳性数(率)分别为3(3%)、2(2%). 结论前S1抗原在乙肝诊断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反映HBV复制的情况,PreS1Ag较HBeAg更敏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1抗原与HBV-DNA阳性呈高度正相关.
作者:叶文仙;吴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沧州城乡居民女性妊娠与肛周疾病的发病情况. 方法人群问卷调查法.问卷通过某一居委会和某一中学统一发放,规定时间内填写完成,统一收回.发放6 000张,收回有效问卷5 724张,有效回收率95.4%,其中妊娠女性1 934张.按实际所填写内容进行Excel表统计. 结果本组调查本地区城乡居民女性妊娠与肛周疾病的发病情况:肛裂患病率10.5%;便秘患病率13.2%,痔疮患病率23.1%,肛周炎性疾病(肛瘘、肛周脓肿、肛周炎)患病率14.7%. 结论肛裂、痔疮与妊娠次数呈正相关;便秘与妊娠次数无明显正相关,肛周炎性疾病与妊娠次数无正相关,妊娠女性上述肛周疾病患病率均与睡眠不好、工作性质、生活紧张程度无明显关系,与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居住环境、饮食情况等无明显关系.
作者:何洪芹;李梅岭;陈信;张曼丽;王文进;王健莉;刘建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FMEA法[1]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是否适用. 方法根据FMEA的原理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结果 FMEA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信息含量大,关键点和控制措施比较直观清晰明了. 结论 FMEA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能对简单的工艺进行直接分析,如果需要对某个项目进行全面地分析,还得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作者:蒋少波;易进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补充微量营养素是否改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功能和降低一般感染发生率. 方法按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给予122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营养素制剂和安慰剂,连续服用6个月.研究开始前和6个月时进行人体测量、血液生化和细胞免疫检查.研究前1个月及研究期间每月进行随访,每2周填写饮食和运动记录表、感染登记表. 结果研究结束后10人退出研究,脱落率8.2%,获得有效数据者112例.研究开始前两组基本情况及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束后干预组CD4+、CD8+、CD4+/CD8+比例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在研究期间发热率、每次发热时体温、发热时持续时间、感冒发生率、皮肤脓肿与破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适量补充微量营养素可改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功能、降低一般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永;刘英华;张月红;景洪江;王觐;于晓明;张荣欣;薛长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昆明市非典型甲型副伤寒早期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66例甲型副伤寒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66例患者均有发热,热型以弛张热为主占73%,且49~59例(74.2%~89.3%)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而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等特征较少见,仅各占16.6%、9.09%;66例均无玫瑰疹.肝肿大(24.2%)、脾肿大(21.2%)常见,ALT活性增高者占21.2%(18/66),总胆红素增高者占10.6%(7/66),WBC正常45例(68.2%),嗜酸粒细胞减少53例(80.3%).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以中毒性肝炎多见,其次为中毒性心肌炎,并发血小板减少者居第三. 结论对临床原因不明发热患者,应早作血常规、血培养.特别是WBC正常,嗜酸粒细胞减少对早期甲型副伤寒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对早期甲型副伤寒诊断不具备明显参考价值.
作者:陈一晖;李武;张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张家界市近三年来狂犬病的防控成效,探讨控制狂犬病多部门协作联动的有效防制对策,为预防控制狂犬病疫情的扩散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多部门联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采取犬只强制免疫、捕杀流浪犬类、规范犬只管理和加强犬伤人员暴露后预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观察狂犬病疫情的变化发展趋势,评价狂犬病的防控效果. 结果通过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后,有效地遏制了狂犬病疫情上升的势头,狂犬病疫情下降了95.45%,狂犬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结论认识到位是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的基础,防控措施抓得实是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的关键,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是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的保障,多部门联动是取得狂犬病防控成效的保证.
作者:王卫平;孙忠贤;胡平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很好地开展凝血室内质控,保证其连续性和真实可靠性并降低成本,特研制自制凝血室内质控血浆. 方法自行收集本院当日体检的健康男性(18~60岁约30人左右)新鲜静脉血,对标本先按3 000 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混合均匀后分装、保存.以我科compactX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其配套的检测系统定值. 结果自制凝血室内质控血浆与Biopool定值质控血浆总的走向和趋势是一致的.经统计分析PT、APTT及FI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980及0.972,呈显著相关性.当日标本的精密度,能从自制的质控血浆中得到体现,它在不加防腐剂的情况下稳定2个月左右. 结论通过一年来自制室内质控血浆的应用与探索,认为自制质控血浆制作过程简便,容易采集,有一定的稳定性,能满足室内质控的要求.我们在2007、2008两年全年参与省内和卫生部的室间质评中,每次测评率均达到100%,由此可以确定自制质控血浆完全可以用于凝血的室内质控.
作者:欧阳旋;盛小奇;吕岳峰;汤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ER、PR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44例乳腺癌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行乳腺超声检查,术后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级及测定ER、PR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ER、PR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与肿块大小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变化趋势;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组织学分级与血流分级呈正相关变化趋势.毛刺征组、周边强回声晕组、后方回声衰减组ER、PR表达的阳性率较无毛刺组、无周边强回声晕组、无后方回声衰减组高;ER、PR的表达与血流丰富程度无明显相关性;随着肿块体积的增大,ER、PR表达的阳性率越低. 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ER、PR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提示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ER、PR的表达状态.
作者:田慧玉;王心佳;赵筱丹;刘春媛;蒋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饮食治疗认知情况及营养素摄人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GDM孕妇合理膳食,降低GDM对孕妇及其胎儿的不利影响. 方法选择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病房住院的GDM孕妇15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GDM饮食治疗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分析GDM孕妇存在的饮食误区,并计算每日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摄人量,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和蛋白质、脂肪来源百分比,与孕晚期<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DRIs)[1]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GDM孕妇对饮食治疗的认知情况存在某些误区.GDM孕妇蛋白质摄入量为62.2 g,供能比为11.2%,偏低.脂肪供能比为28.9%,偏高.优质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占总蛋白的45.5%,动植物脂肪来源比例为1:2.5.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膳食纤维日平均摄入量明显不足,只占膳食推荐摄入量的26.9%、53.3%、52.4%、57.6%、71.6%、60.0%.三餐的热能分配比例不合理,早餐提供的热能过低,晚餐提供的热能偏高. 结论建议加强GDM孕妇饮食指导,纠正饮食误区,从而提高GDM的综合治疗疗效.
作者:车千红;徐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拉萨市不同人群梅毒、艾滋病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HIV(1+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RPR法初筛,经免疫印迹WB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了确认,对2007-2008年期间拉萨市不同人群进行血清抗HIV梅毒检测分析. 结果共检测12 729名,检出HIV抗体阳性7例,男性1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1:6,HIV阳性率5.5/万,梅毒阳性166例,男性36例,女性130例,男女之比1:4.6,梅毒阳性率130/万. 结论拉萨市艾滋病、梅毒的流行已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需要进一步加大有效干预措施的力度及覆盖面,以减缓性病艾滋病的流行速度.
作者:德庆卓嘎;次旦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