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郴州市部分中小学教师超重和肥胖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周少平;LIU Qing-wu;周勇;高金霞;李军;梁翔;胡志艳;朱孟辉

关键词:超重, 肥胖, 中小学教师, 患病率,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郴州市中小学教师超重和肥胖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6年9-10月对郴州市中小学62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测量,根据测得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以BMI≥24判断为超重,BMI≥28判断为肥胖.结果 622名中小学教师中,总超重和肥胖率为24.1%(超重率为20.1%,肥胖率为4.0%),总超重肥胖标化率为27.7%(超重标化率23.2%,肥胖率标化为4.5%);男教师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于女教师;超重和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受教育程度教师超重和肥胖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已婚教师超重和肥胖率高于未婚教师;不同家庭经济收入教师超重和肥胖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经常锻炼身体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食量大和已婚是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小学教师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为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的有效措施.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郴州市部分中小学教师超重和肥胖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郴州市中小学教师超重和肥胖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6年9-10月对郴州市中小学62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测量,根据测得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以BMI≥24判断为超重,BMI≥28判断为肥胖.结果 622名中小学教师中,总超重和肥胖率为24.1%(超重率为20.1%,肥胖率为4.0%),总超重肥胖标化率为27.7%(超重标化率23.2%,肥胖率标化为4.5%);男教师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于女教师;超重和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受教育程度教师超重和肥胖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已婚教师超重和肥胖率高于未婚教师;不同家庭经济收入教师超重和肥胖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经常锻炼身体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食量大和已婚是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小学教师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为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少平;LIU Qing-wu;周勇;高金霞;李军;梁翔;胡志艳;朱孟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炎症因子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前炎症因子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变化,探讨前炎症因子与颈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关系.方法 收治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完整摘除并且取出的32个颈椎节段的椎间盘及其髓核组织,作为实验组的病例来源.选择3具新鲜尸体中15个颈部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组.观察TNF-α,IL-1β,IL-6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TNF-α,IL-1β,IL-6阳性表达率和I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突出的颈椎间盘可产生TNF-α,IL-1β,IL-6阳性细胞,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在颈椎椎间盘早期退变中发挥作用.

    作者:XIE Hu;彭铭;ZHANG Ji-ping;闵华;李永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摆位误差的比较

    目的 比较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 139例鼻咽癌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外照射放疗(n=56)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n=83).分别测量常规组和IMRT组的摆位误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常规组O点误差(3.01±1.78 mm)、X轴误差(3.85±2.03 mm)、Y轴误差(3.69±2.08 mm)和z轴误差(3.12±2.12mm)明显大于IMRT组的误差(1.76±0.74 mm,1.45±0.86 mm,1.27±0.93 mm和1.87±1.0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技术的摆位误差较常规放疗的小,而且在体位固定、靶区定位、射野控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ZHOU Gui-e;韦汉荣;LU feng;李文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空肠弯曲菌肠炎流行病学研究近况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近年发病呈日益增多趋势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以及该病可引起临床症状体征严重和预后差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而引起各国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引起空肠弯曲菌肠炎菌株严重的耐药性、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各地急性腹泻病人、健康人群和特殊人群、外环境和动物的感染状况,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方面的进展及存在问题.

    作者:林玫;董柏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湖南省卫生厅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卫生管理中的应用.该系统对卫生厅日常办公之中的公文管理、辅助办公、公共信息、个人办公等全过程实施计算机管理和监控,从而提高了卫生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日常办公的各个环节系统化、流程化,便于内部事物的管理,推动了卫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作者:陈敬晖;林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地氟病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现状

    通过研究地氟病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现状,综述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调查地氟病在各省、市、自治区的流行现状,除上海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受地氟病影响的区域,全国有病区县1 226个,受威胁人口超过2亿人,我国是地氟病的高发区,认为减少氟摄入量,对于高氟地区降低氟中毒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作者:LI Chang-jian;蒙衍强;JIANG Cai-wu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娄底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娄底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明确卫生监督检测工作的重点,从而加强对公共场所的重点监督监测.方法 对娄底市的旅店、洗浴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4类公共场所共1 120份公用物品卫生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1120份公用物品总合格率为68.3%.结论 娄底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努力提高对重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水平.

    作者:刘金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如何开展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 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的有效措施.方法 通过对住院和已出院结核病人的心理总探讨与评估,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并实施.结果 使病人对结核病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完成规定疗程,达到治愈的目的 .结论 健康教育对帮助结核病人完成疗程,提高治愈率有显著作用.

    作者:张胜男;杨凯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胎盘胎膜剥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术中胎氍胎膜剥离的情况,减少产后出血、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400例孕妇中选出16~27+6周身体健康、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研究组一次口服米非司酮150 mg,同时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对照组按常规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引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胎盘胎膜剥离完整程度、清宫率、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周内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使蜕膜剥离完整,利于胎儿及附属物的顺利排出,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和胎盘胎膜残留,降低了清官率,降低了感染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是一种较理想、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郑艾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头面部恶性肿瘤伴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辅助诊断头面部等恶性瘤伴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50例头面部等恶性肿瘤病人的颈部淋巴结触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诊断资料,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部触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2.48、9.74,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淋巴结恶性肿瘤转移敏感性较临床触诊高,但特异性较临床触诊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弥补临床触诊敏感性不高的缺陷.

    作者:张纯;GUAN Qi-we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2-2006年珠海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珠海市麻疹流行情况,探讨今后控制策略.方法 对珠海市2002-2006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麻疹年度发病率在5.59~17.57/10万之间,总体有上升趋势,香洲区病例占全市总病例的88.26%;发病以外来暂住人口为主,病例主要发生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地带;大年龄组病例所占比重上升,发病高峰集中在4-8月份,大部分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在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中,除进一步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外,还应实施全人口免疫策略,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作者:徐郁;GUAN Tian-ji;朱江霞;王湘谮;陈泽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ICP-MS法碰撞/反应池技术测定螺旋藻中砷、铅、镉含量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螺旋藻中砷、铅、镉含量的八极杆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ORS-ICP-MS)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HNO3+H2O2微波消解体系消解后,用八级杆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砷、铅、镉含量.结果 砷、铅、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2、0.003 mg/kg;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重现性好,变异系统RSD<8%;准确度高,用国家一级标准参考物贻贝(GBW08571)、茶叶(GBW07605)标样质控,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结论 本法快速灵敏,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谢建滨;ZHANG Hui-min;姜杰;刘桂华;黎雪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湘江长沙段2000-2005年水质监测情况动态分析

    目的 了解湘江长沙段水质情况,为治理污染和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按清洁、污染、自净三个监测断面分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期采集表层水样,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检测要求检验和评价.结果 湘江长沙段三个断面水质情况污染情况均很严重;造成污染主要为大肠菌群、汞、挥发酚、镉和氨氮等项目;枯水期氨氮、挥发酚、镉、大肠菌群污染显著高于丰水期(P<0.01~P<0.05),两时期汞污染均严重,但丰水期更甚(P<0.01).2000年和2005年上游监测点超标指数超过中下游,提示上游城市污染影响严重.结论 湘江长沙段水质污染严重,多项指标超过地表水3类水质标准,应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

    作者:林希建;ZHU Cai-ming;谭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坑道空气真菌厌氧菌污染调查

    目的 通过51条不同类型坑道空气微生物监测,为坑道安全保障提供依据.方法 用撞击法和沉降法监测空气细菌总数、真菌数、链球菌及厌氧菌数.结果 1.空气细菌总数及链球菌数基本正常.2.半密闭型坑道空气真菌数高,通道及房间中位数分别为5 950 cfu/m3及9 500 cfu/m3.3.密闭型坑道通道空气厌氧菌数分别是半密闭型及通风型通道的4.2倍及3.8倍.结论 坑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真菌及厌氧菌,对进驻人员健康有一定威胁.

    作者:张永良;HOU Xiao-ping;苏青平;赵英坡;郑铁钢;郑世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ZPAb和ACA与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抗透明带抗体(ZP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对女性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的影响.方法 对原发性不孕256人,继发性不孕187人,原发性自然流产201人,继发性自然流产120人,用ELlSA方法检测其血清中AcA和ZPAb,与225例健康妇女对照.结果 对照组ACA阳性率为4.89%(11/225),ZPAb阳性率为2.22%(5/225),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ACA阳性率分别为24.22%(62/256)和28.88%(54/187),ZPAb阳性率分别为25.39%(65/256)和27.81%(52/18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性自然流产组ACA和ZPAb阳性率分别为33.83%(68/201)和22.39%(45/2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继发性流产组中ACA和ZPAb阳性率分别为7.50%(9/120)和3.33%(4/120),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流产组与继发性流产组间ACA和ZPAb的阳性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CA和ZPAb在导致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方面均有明显影响;对原发性流产的发生有明显作用,而对继发性流产的影响意义不大.检测ACA、ZPAb可作为不孕及原发性流产病因诊断的一项指标,干涉其高血清浓度可望对这类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谭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免疫预防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人狂犬病通常由患病动物咬伤,其唾液中狂犬病毒侵入人体内后感染所致.狂犬病是迄今为止病死率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目前,狂犬病毒已成为重要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狂犬病的疫情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因此,了解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措施对狂犬病疫情的监测、控制狂犬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旭;郭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茂名地区2007年鼠疫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茂名市信宜地区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动物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为防制鼠疫疫情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笼日法或央日法,对捕获的老鼠和检获的蚤类进行鉴定,汁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并对鼠体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捕获鼠型动物8种605只,其中以褐家鼠为主,其次为黄胸鼠.检获蚤97只,鼠带蚤率为38.00%(19/50),总蚤指数为1.94(97/50),其中褐家鼠鼠体染蚤率高,其蚤指数为5.47.鼠体表蚤类为印鼠客蚤和伍氏病蚤雷州亚种,其中印鼠客蚤占97.94%;是家鼠鼠体优势种;病原学检测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均阴性.结论 当地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足信宜的优势鼠种,黄胸鼠次之;主要蚤类是印鼠客蚤,且蚤指数较高,提示当地具有鼠疫传播能力,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张松梅;许桂锋;黄海东;李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列腺液中淋病奈瑟菌的检测与药敏结果

    目的 探讨前列腺炎与淋病奈瑟菌(NG)的关系,拓展前列腺炎的治疗思路.方法 取前列腺液做淋病奈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检出的NG进行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 1 712例前列腺液培养出NG80株,检出率为4.67%,80株NG的β-内酰胺酶阳性株64株,阳性率为60%,产酶株与不产酶株的耐药谱也表现不同,未发现壮观霉素耐药株.结论 淋病奈瑟菌是引起前列腺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对检出的NG进行抗生素临测及β-内酰胺酶的检测十分必要.

    作者:王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脂与谷丙转氨酶试剂对总胆汁酸检测的携带污染观察

    目的 观察血脂与谷丙转氨酶测定后紧随总胆汁酸测定时对其本身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鲜健康人的混合血清,在罗氏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脂、谷丙转氨酶多次后,连续测定总胆汁酸.结果 生化仪检测TC后紧随检测总胆汁酸所测得结果与单独测定总胆汁酸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检测TG后紧随第一次测定的胆汁酸与单独测定胆汁酸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明显升高.随后第二次及第三次检测的胆汁酸结果则与其单独测定无明显差别;在分别检测HDL和LDL后再测定第一次、第二次及第三次的总胆汁酸,三次的总胆汁酸值与其参考值相比有差别,而且总胆汁酸的值都较其参考值明显增加.结论 TG、HDL及LDL对总胆汁酸有正干扰效应,随着胆汁酸检测次数的增加以及中间加做项目次数的增加,总胆汁酸的值有下降趋势.

    作者:谢小兵;李萍;夏历;宁兴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 YMDD变异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应用PCRmnh-ELISA法对HBV DNA YMDD变异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对我院2006年249例服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肝患者,男187例,女62例,其中HBeAg阳性198例,阴性59例,采用PCRmnh-ELISA法进行YMDD变异株检测,并进行了肝功能及HBV DNA的随访.结果 249例患者中,43例YM-DD变异阳性,阳性率为17.3%,其中YVDD变异33例,YIDD变异10例.YMDD变株阳性结果中,29例ALT水平呈现反复现象,占阳性结果中的67.4%,34例患者HBV DNA反跳,占阳性结果中的79.1%.结论 HBV DNA YMDD变异是拉米夫定产生耐药,使病情反复的主要原因,变异的主要形式可能是YVDD,变异的发生率与E抗原阳性率无关,与治疗前的HBV DNA水平有关.

    作者:杨卫东;ZHOU Yong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