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1抗原与HBV-M和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周琳;宋成;顾园园

关键词:HBV前S1抗原, HBV-DNA, HBV-M
摘要: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1抗原(preSl-Ag)与HBV-M、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探讨preSl-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对568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标志物及preSl-Ag检测,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在HBsAg阴性血清中,preSl-Ag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HBsAg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时preSl-Ag的阳性率为84.6%,HBeAg阴性时preSl-Ag的阳性率为43.4%,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95.3,P<0.01);HBV-DNA与preSl-Ag一致性比较Kappa=0.697,一致性较好;HBV-DNA与HBeAg一致性比较Kappa=0.345,一致件较差.结论 preSl-Ag与HBeAg和HBV-DNA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preSl-Ag与HBV-DNA结果的一致性优于HBeAg,preSl-Ag检测可作为判断HBV感染与复制的一项血清学标志物.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茶色素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茶色素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组和低中高剂量茶色素干预组.高脂组和茶色素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喂8周诱发肥胖致胰岛素抵抗模型,茶色素干预组再给予低巾高剂量茶色索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采血测定血糖,血胰岛素及血TG、TCH、LDL和FFA,并削杀动物测睾周和肾周脂体比.结果 (1)高脂组空腹胰岛素、TG.TC和FF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血糖、LDL和HDL无显著性差异;(2)中高剂量茶色素干预组空腹胰岛素、TG和FFA低于高脂组;(3)高脂组睾周脂体比、肾周脂体比和内脏脂体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茶色素干预后,中、高剂量睾周脂体比、肾周脂体比和脂体比均较高脂组低(P<0.05).结论 茶色素町降低单纯性肥胖大鼠的空腹胰岛素,调节血脂,提高胰岛索敏感性,酶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王文祥;苏畅;廖惠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国内外碘缺乏病防治研究进展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由于分布广泛,受害人数众多和危害严重现已被列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环境碘缺乏是碘缺乏病重要的致病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Hetzel等的研究证明:碘缺乏的临床表现有一个连续性而又有差异的IDD谱带.我国是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食盐加碘防治IDD是国际公认经济、有效也容易实现的措施.

    作者:周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湖南省1987-2007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比值分析

    目的 为政府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工作参考指标.方法 利用湖南14个市州1987-2007年菌痢发病率进行前后与平行比较.结果 湖南21年来菌痢发病率仍呈波浪式下降态势,报告发病率在152.101/10万~12.27/10万,高为1987年,低为2004年,年均发病率为46.47/10万,2007年与1987年比下降了89.7096,年均降幅10.74%;各市州年均发病率、年均降幅各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郴州和怀化市对全省发病率有上升效应,反之,娄底、湘潭等8市有下降效应,长沙市则影响较微.结论 在分析一个由多个单位构成的有限总体动态的相对数列时,用各单位不同年度的相对数与有限总体(均值)相应年度的相对数比值,可以反映其对有限总体的效应,计算简单、意新和有效.

    作者:郭绶衡;刘富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教育者本身的素质、改变教育模式、优化实验内容、注重实验报告的书写、加强双语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艳明;郑兰香;陶莹;邓军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婴幼儿腹泻与乳糖不耐受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婴幼儿腹泻与乳糖不耐受的关系及去乳糖饮食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醋酸铅法检测粪便乳糖的含量;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分组治疗婴幼儿腹泻,观察疗效.结果 婴幼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牛率为61.6%.其中<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71.4%;>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41.7%,二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VAg(+)乳精不耐受的发生率62.7%.Rv(-)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59.1%,二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疗效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结论 婴幼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发生率比较高,以<1岁婴儿为多见;对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给予去乳糖饮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宇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链脲佐菌素致小鼠糖尿病模型影响条件的实验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其中多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I)M)[1].因此,预防NID-DM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本世纪预防医学工作的重要课题.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已成为人类研究糖尿病的重要和必需手段之一.链睬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对一定种属胰岛β细胞有选择性破坏作用,进而使动物产生糖尿病.因其对组织毒性小,动物存活率高,成为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之一,但有关影响模型形成的因素的报道较少.

    作者:宋立江;刘长青;郭金铭;陈淑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FD的120例儿童,进行Hp检测,阳性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三联疗法的根除治疗和胃肠道调理治疗,并统计其积分.结果 120例FD儿童中有98例.Hp阳性,其阳性组以食欲下降及饱胀症状突出(P<0.05),根除Hp组上述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儿童FD的一个影响因素,尤其对食欲下降及腹部饱胀症状影响明显.对FD儿童及早进行Hp检查并根除有利于症状改善.

    作者:赵红梅;游洁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品牌手皮肤粘膜消毒液的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为了解反复使用某品牌消毒液的安全性.方法 小鼠经口染毒,对其进行亚急性试验观察.结果 试验小鼠LD50均大于5 000 mg/kg.结论 该品牌消毒液对皮肤粘膜不造成损害,属实际无毒物质.

    作者:张卓然;王凤鸣;李慧;唐慧;周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ERCP患者血压、SPO2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使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顺利接受检查,确保检查安全.方法 采用多参数监护仪自动检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动态变化.结果 术前、术中、术后舒张压及术前、术后SPC2变化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它均发生明显(P<0.05).结论 术中血压、SPO2有明显变化,临床上应高度重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措施干预,确保患者安全地接受此项检查.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南宁市零售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中微生物污染调查研究

    目的 为有效评估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微牛物污染及其危险性,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验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 4789-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结果 检测58份熟肉制品,合格5份,合格率为8.62%,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大肠菌群污染,平均菌浓度为185 850 MPN/g,其中烧烤类高于卤制类5.6倍,超出国家卫生标准3 693倍和396倍,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结论 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中大肠菌群污染严重,是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对消费者食用存在极高的危险性.

    作者:李秀桂;蒋震羚;唐振柱;黄兆勇;黄彦;王红;车光;吕素玲;方志峰;黄立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合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结合双吻合器(DST)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TME和DST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治疗后的排便功能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无吻合口瘘和狭窄,切割环均完整,无手术闭合失败及手术死亡.随访时间6个月~5年,局部复发率为3.33%.排便控制功能:优55例(91.7%),良5例(8.3%),差0例.排便感觉功能:优43例(71.7%),良17例(28.3%),差0例.结论 TME和DST联用可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首选术式.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疆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盐酸克伦特罗对大鼠SOD、MDA及免疫器官的影响

    目的 研究盐酸克伦特罗对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每天给大鼠分别经口一次染毒30、15、7.5 mg/kg的盐酸克伦特罗,同时设对照组,连续6 d,第7 d颈动脉取血并处死动物,测定血清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观察对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 盐酸克伦特罗可使大鼠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并对胸腺和脾脏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结论 盐酸克伦特罗可破坏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的动态平衡,并损及机体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聂木海;梁晓芸;张全新;袁立懋;李少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珠海市社区老年人用药知识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珠海市社区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及用药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社区15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疾病及用药情况,用药知识及用药行为.结果 86.75%老年人正在使用药物,平均每人服用2.12种药物.对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较低的内容依次为注射用药不一定比口服用药更好、更安全49.28%,合用多种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61.59%;不良用药行为主要有用药前不太关心药物的不良反应76.09%,患病时多药并用69.57%,要求医生输液51.45%,病情好转时自行停药或减少药40.85%.结论 社区老年人对用药安全的认识不足,存在一些不良用药行为.护士应利用各种机会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相关信息并进行指导,同时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药物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合理地用药.

    作者:吕卫华;刘桂枝;杨朝霞;梁云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胆囊切除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现状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据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抽样调查报告,结直肠癌居第五位,其病因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978年Capron首次报道胆囊切除术可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1].引起人们对两者关系的关注.目前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亦在逐年上升,约占人口的7%[2],故为进一步明确二者的关系,本文针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胡水清;张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1抗原与HBV-M和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1抗原(preSl-Ag)与HBV-M、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探讨preSl-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对568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标志物及preSl-Ag检测,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在HBsAg阴性血清中,preSl-Ag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HBsAg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时preSl-Ag的阳性率为84.6%,HBeAg阴性时preSl-Ag的阳性率为43.4%,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95.3,P<0.01);HBV-DNA与preSl-Ag一致性比较Kappa=0.697,一致性较好;HBV-DNA与HBeAg一致性比较Kappa=0.345,一致件较差.结论 preSl-Ag与HBeAg和HBV-DNA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preSl-Ag与HBV-DNA结果的一致性优于HBeAg,preSl-Ag检测可作为判断HBV感染与复制的一项血清学标志物.

    作者:周琳;宋成;顾园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对某县外出返乡农民工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与HIV感染的调查

    目的 掌握外出农民工人群规模、分布及艾滋病感染状况,探讨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措施.方法 随机法抽取外出返乡农民工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对6 481人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发现12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1.85%;其中男性9例,男性感染率为2.38%,女性3例,女性感染率为1.11‰.结论 专项调查是在乡镇政府与卫生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既了解了农民工的艾滋病疫情,又对全社会作了一次深入的宣传,促进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但农民工中存在的高危行为难以评判,影响了工作效果.

    作者:易再明;李先平;熊亚珩;杜东初;杜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烧伤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为适应现代形势下外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要求,我们在烧伤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以医学教育和素质教育为本,使学生在已经掌握r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见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锻炼良好的临床基本工作能力.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烧伤外科临床教学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李萍;罗成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变迁分析

    目的 对2002与2007年间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应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药敏系统以及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WHONET软件分析试验结果.通过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表型筛选法检测高产AmpC酶.结果 感染者在呼吸内科病房和神经外科病房以及重症监护病房的检出率高,患者多有吸氧吸痰史,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年龄大,广谱抗牛素使用史.对所监测的1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上升趋势,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上升到50%以上,并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但也从3.0%上升至11.5%.ESBLs、AmpC检出率分别从15.2%、27.3%上升到35.7%、42.9%.结论 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ESBLs、AmpC的产酶率高,应加强其药敏检测和产酶株的监测,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梁湘辉;晏群;刘文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05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肠球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生物梅里埃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05株肠球菌主要于尿液、分泌物、痰液、脓液和引流物等标本中分离.所分离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2.7%、11.9%、47.9%、39.8%.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则分别为72.2%、90.3%、91.1%、80.6%.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筛选屎肠球菌耐药率也高于粪肠球菌.结论 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高,但已有万古霉素耐药性菌株出现,要防止万古霉素的过度使用,预防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产生.

    作者:刘海燕;曹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肥胖儿童肥胖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目的 在肥胖儿童的肥胖因素中,寻找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肥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Stepwim法,对各影响因素逐一筛选,建立优多元回归模型,以获得对肥胖性质影响大的变量.结果 通过100例6~12岁肥胖儿童配对调查,在12项肥胖因素中,有7项进入回归模型.从标准回归系数的数据表明,对肥胖性质影响大的变量,从大到小依次是肥胖家族史、出生时体重、婴儿期喂养方式、吃油腻性食物与甜食、体格锻炼、哺乳期添加固体食物时间与母亲妊娠期发胖.结论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检出的肥胖因素,对制定儿童肥胖的防治策略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远兰;罗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