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曙光;李晓东;姜军永;魏中华
目的 分析ER、PR、C-erbB-2在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问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2例老年乳腺癌(年龄在60岁以上)ER、PR及C-erbB-2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作统计学相关分析. 结果 52例乳腺癌中ER阳性33例(63.46%),PR阳性29例(55.77%),C-erbB-2阳性30例(57.69%).ER、PR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相关,与肿块大小、部位(左乳、右乳)、肿瘤所在象限(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上象限、内下象限)、淋巴结有无转移无显著相关性.C-erbB-2与乳腺癌患者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有无转移显著相关,与其它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ER、PR表达与C-erbB-2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80,P=0.035),ER与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 结论 ER、PR及C-erbB-2的联合检测能够较好地反映老年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并指导治疗.
作者:刘曙光;李晓东;姜军永;魏中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为增进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城市卫生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优质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等问题.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当前医疗改革的重点.
作者:徐建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腹泻病人户调查地区人群基本特征及卫生条件. 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进行抽样,对抽中的社区和村屯所有常住居民共2万余人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人户调查. 结果 共调查了5 951户(20 576人),城区占49.39%,农村占50.61%.在城区及农村老年人121系数分别为9.33%及12.02%,少年儿童系数分别为14.84%及17.25%.城区住户使用封闭式化粪池(97.48%)、水冲式(99.15%)厕所为主,97.48%使用县级或以上供应的自来水;农村56.34%的住户使用封闭化粪池厕所,29.61%使用旱厨,72.64%使用井水.城区和农村分别有35.73%及16.63%的住户备有土霉素和氟哌酸等常用药.家庭月均收入在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 768.2元和840.6元;月均支出分别为1 214.05和589.2元. 结论 感染性腹泻流行的隐患仍然存在.应进一步提高群众对腹泻病防制及合理用药的意识.
作者:梁大斌;林玫;李永红;殷凯;蒙增慧;秦卫文;吴兴华;潘绵方;钟柳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肺结核患者血清HIV抗体的检测.了解本地区肺结核患者中HIV感染和发病情况以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对564例肺结核患者采用ELISA法进行HIV血清抗体筛查,初筛阳性者送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检测中心采用免疫蛋白印迹(WB)试验确认. 结果 564例结核病患者中男性392例(69.5%),女性172例(30.5%),其中HIV感染者4例,阳性率0.71%,男性3例.女性1例.性传播感染3例.静脉吸毒血源性感染1例. 结论 肺结核患者中HIV感染率高于全国0.05%的感染率,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对HIV/MTB双重感染的危险性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作者:张运丽;罗丽;胡荣;刘文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及时对一起集团人群中发生肺结核局部疫情后的现场调查和处理,防止疫情的蔓延.方法 对2006年9月某工厂发现的18例可疑肺结核病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基本情况凋查;病例个案调查;感染人群筛查. 结果 肺结核病的现患率2005年为1.02%,2006年为0.61%,均明显高于全市2005年流调的0.2%的水平;发病时间分布为2003年1例,2005年15例,2006年10例,期间有3例传染性较强的涂阳病人;病例车间分布不一,制一、制二、制五车间病人多,达6例,部分车间未发现病例;发病以男性30~44岁年龄段多,现患率为3.36%;密切接触者结素阳性率为73.12%,强阳性率为2.54%;初步认定首发涂阳病人胡某某为本次流行的初传染源. 结论 发现集团人群结核病疫情后,应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取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作者:陈其琛;郭婉如;雷宇;杜雨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 方法 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人105例.取及痰液和相应的支气管刷洗物为检测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噬菌体扩增法、夹层杯法集菌离心涂片,分别计算三种方法 阳性率.结果 痰液,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6.2%,噬菌体扩增法阳性率为59%,夹层杯法集菌离心涂片法阳性率为23.8%,总检阳性率为72.3%.支气管刷洗物;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刚性率为21.9%,噬菌体扩增法阳性率为57.1%,夹层杯法集菌离心涂片法阳性率为32.3%,三种方法 总检阳性率79.0%. 结论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要高十单一方法 阳性率,同时支气管刷洗物结核杆菌阳性率要高于痰液,因此,对疑有肺结核的病人采用支气管刷洗物进行联检能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卓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制电凝吸引器在鼻内镜下腺样体手术中的I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鼻内镜下腺样体手术中出血较剧的40例患者采用自制电凝吸引器止血法. 结果 40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再次出血,无其他并发症. 结论 自制电凝吸引器在鼻内镜下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容易普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涂玉蓉;黄自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安乡县1996-2006年间的985例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进行了HBV检测,了解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现状. 方法 将我院985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母婴配对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检测,抽取产妇产前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3 ml,采用ELISA法检测HBV及其抗体. 结果 在985例产妇中,HBV阳性患者496例,占50.41%,其中HBsAg阳性者93例,占9.43%;在对应的985例脐带血中,HBV阳性患者488例,阳性率为49.59%,其中男婴271例,女婴218例,新生儿HBsAg阳性者9例,占0.91%.318例剖宫产患者HBV阳性146例,阳性率为45.77%,与其配对的脐带血HBV阳性143例.阳性相符率44.83%;阴道分娩产妇卜IBV阳性351例,阳性率为52.62%,与其配对的脐带血HBV阳性346例,阳性相符率51.87%. 结论 胎盘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它可以阻止部分HBV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虽然抗-HBV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不一定会导致乙肝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为乙肝传播的途径之一,应通过被动免疫及胎儿主动免疫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
作者:潘智鸣;张修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和已实施多年.它对于我国规范、统一游泳池水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指导公共场所卫牛监督管理发挥r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对实验室认可的要求.一些国标方法和标准需进一步完善及补充,现仅就、中的若干问题提出我们的建议.
作者:李金坤;翁嘉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伤害的流行特征.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一家二级医院、一家三级医院作为哨点监测医院.2006年1-12月到哨点医院ft.次就诊的所有被诊断为伤害的病例作为调查对象,用统一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进行监测. 结果 共报告伤害病例总人数14 017人,前5位发生原因依次为钝器伤(28.69%)、跌倒/坠落(21.12%)、刀/锐器伤(18.41%)、机动车车祸(10.70%)及其他(9.21%);发生地点主要在工业和建筑场所高(32.58%),其次公路/街道(19.75%),家中(17.86%);发生时的活动以有偿工作占的高(41.76%),其次是休闲活动(37.29%);以非故意伤害(81.58%)及轻度伤害(56.60%)为主;伤害发生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10、16、17、18及20时.结论 职业伤害是厦门市伤害预防控制的重点领域,加强安全生产保障是主要的预防措施,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张兰;戴龙;张卓平;蔡黎新;林水春;谭东;原晓景;叶幼妹;曾艺雅;邓术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湘两自治州2007年居民的死亡原因及其分布情况,初步分析当地居民的预期寿命和评价其的健康状况,为疾病防治提供流行病学研究依据. 方法 按ICD-10死因分类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和卫生部<死因医学登记系统>进行死因分析. 结果 湘西自治州2007年居民的平均粗死亡率为2.54%0,前五位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5~44岁以损伤和中毒为第一位死因;45~65岁以上循环系统疾病为第一位死因.湘西自治州2007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3.27岁,其中女性(75.48岁)显高于男性(69.81岁).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湘西自治州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应引起重视和加强控制工作;损伤和中毒的预防亦应引起关注.湘西自治州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作者:彭烨;梅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湖南省血吸虫流行地区无害化卫生厕所粪便处理对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 方法 采用实验室检测、人群问卷、现场勘测柑结合的方法 ,对调查点改厕建设及使用管理状况、粪便处理效果、人群相关健康知识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调查地区均未发现肠道传染病疫情,非卫生厕所内寄生虫卵总数平均值为6.484,卫生厕所无害化后为0.05,且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卫生状况优于三联沼气式;卫生厕所户厕完整,符合需求,个人投入建造为主.改厕村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农民对血防相关知识接受程度,明显高于未改厕村.但32.5%的居民对建卫生厕所实施粪便无害化的意义了解不深. 结论 血吸虫病疫区改厕后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对减少血吸虫卵的传播,降低血吸虫感染率效果明显.卫生厕所的卫生状况比非卫生厕所大有改观,无害化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改厕后对疫区农民的血防相关知识有促进作用.
作者:黄涛;吴传业;王强;蒋平安;何威龙;陈帅;李四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柳州市普通成人中脂肪性肝病的患病情况. 方法 对柳州市健康体检成人23 965例(其中男12 656例,女11 309例,平均年龄43.0±13.8岁)进行血压测量、空腹血糖、血脂和肝功能检测,并对其肝脏进行B超检查.按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提出的标准诊断脂肪性肝病.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脂肪肝平均检出率为15.49%,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22.50%对7.63%,P<0.01).脂肪肝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均值明显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则明显低于非脂肪肝组,组间差异P均<0.01.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相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检出率为21.0%对6.67%;空腹血糖升高的检出率为28.17%对8.24%;高血压的检出率为51.11%对21.88%,组间差异P均<0.01. 结论 本组成人中单纯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检出率较高,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率增高,且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率增高.
作者:胡世红;涂强;汪彪;尼建平;韦春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ASC与Caspase-1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0例术前无放化疗的结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ASC、Caspase-1检测,并结合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中Asc阳性率分别为60.00%(18/30) 13.33%(4/3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1阳性率分别为60.00%(18/30)和30.00%(9/3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ASC与Caspase-1两指标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高度正相关(P<0.01). 结论 结肠癌中有ASC、Caspase-1的低表达,且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提示ASC、Caspase-1在结肠癌的凋亡、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江兴林;金玲;左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洞庭湖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动态特点,为评价和制定该类型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间接血凝法(IHA)筛查观察村人群,对其中阳性者再作kato-katz法-粪三片检查.耕牛查病采用顶管孵化法.统计分析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急性与晚期血吸虫病的发病情况,并以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法查明钉螺分布、钉螺密度与感染等情况. 结果 观察村应检居民910人,IHA受检898人.阳性者90人,阳性率为10.02%;粪检88人,阳性42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为4.78%.男性居民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渔民感染率达32.15%,农民为8.2%,其它职业感染率较低.全村5头耕牛查出阳性牛2头.本年未发生急性感染病人,现有晚血病例3人.活螺密度0.53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58只/0.11 m2. 结论 采取以化疗为主消除传染源的防治对策.观察村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25.40%逐步降至本年度的4.78%,说明以化疗为主消除传染源的防治对策可使洞庭湖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
作者:易华;赵正元;任茂元;吴昭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尘肺及其晋期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选择长沙市部分工厂中铸造作业工人中,被诊断为0期以上的尘肺病人152例,其中0+~I期84例,I期57例,Ⅱ期11例;对照组选择非接尘作业工人100例.心电图描记和测量均按常规方法 进行. 结果 尘肺患者之右心功能损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尘肺患者心电图改变,有随尘肺进期而增加的趋势;不同接尘工龄间心电图改变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谢加;陈田木;刘如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死亡率,探讨影响其存活率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本院近4年来NICU收治的99例VLBWI,分别按胎龄、体重分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VLBWI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胎膜早破40例(40.4%)、妊娠并发症39例(39.3%)、多胎妊娠32例(32.3%)、贫血15例(15.2%).所有住院患者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主要有贫血31例(31.3%)、出生窒息30例(30.3%)、呼吸暂停29例(29.3%)、败血症24例(24.2%)、呼吸窘迫综合征21例(21.2%)、喂养不耐受15例(15.2%)、休克9例(9.09%)、支气管肺发育不良8例(8.08%).胎龄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住院时问越长.本组极低出生体重儿治愈76例(76.77%),好转19例(19.19%)、死亡4例(4.04%),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和感染. 结论 VLBWI必须收住NICU病房监护,加强高危妊娠监测,实行胎内转运,积极防治早产儿VLBWI的并发症.有效进行产前促肺泡成熟,普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及伤残率,积极有效护理,加强消毒及集中操作,减少刺激,减少感染.
作者:龚瑾;曹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氨气接触人员的肺功能的影响程度. 方法 组织氮气接触(化肥厂)和粉尘接触(制药厂、磷肥厂)作业的所有工人进行体检;用肺功能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率(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预计值百分比(VC).并由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化肥厂、磷肥厂、制药厂工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患病率分别为38.3%、24.6%、21.9%.在氨气接触的工人中,COPD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 结论 及早发现与治疗呼吸道疾病是预防COPD发生的主导措施,同时在劳动力人群中应大力劝导戒烟,加强对长期从事氨作业工人的防护措施.
作者:张志保;石正富;练祖银;叶忠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皖江地区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基因型分布状况,探讨安徽省乙肝流行规律,为乙肝的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皖江地区自然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ELISA方法 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标志,对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进行HBV DNA A-F基因型检测及分析. 结果 在2282例血清标本中,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流行率分别为:9.8%、43.5%、1.0%、7.8%、10.3%.224份HBsAg阳性的血标本中HBV基因型检出率分别为:B型54.9%、C型32.6%、BC混合型 7.1%,另外有12例未分出型别(5.4%).HBsAg流行率男性高于女性(χ2=3.992,P<0.05);224份HBsAg阳性标本共呈现5种模式:①HBsAg、HBeAg、HBcAb阳性;②HBsAg、HBeAb、HBcAb阳性;③HBaAg、HBcAb阳性;④HBsAg、HBeAg阳性;⑤仅HasAg阳性;HBeAg阳性标本基因型检出率为100%,C型在HEjeAg阳性者中检出率(59.1%)高于HBeAg阴性者(29.7%),但HBeAg阴性者B型检出率(56.9%)高于HBeAg阳性者(36.4%). 结论 皖江地区乙型肝炎的流行水平与2002年全国流调结果 基本一致;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优势基因型为B型;HBV基因型与血清标志物有关系;此外,多引物对巢式PCR法适用于大样本筛检及临床流行病学应用.
作者:周丽鸿;李筱青;宣柳;蔡标;叶冬青;黄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邹城市居民2004-2007年自杀死亡的流行特征,为该人群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邹城市2004-2007年居民自杀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研究. 结果 邹城市2004-2007年中,自杀死亡是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占伤害死亡的44.88%,自杀年平均死亡率为34.79/10万,男女性自杀死亡率比例为1.11:1.自杀死亡率年龄分布高峰为60岁及以上年龄组.自杀死亡率与受教育水平之间呈负相关.自杀死亡高峰出现在夏季,自杀方式以服毒、自缢及投水为主,自杀原因主要为家庭婚姻纠纷,不同年龄组自杀原因存在差异. 结论 尽管邹城市近4年来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为高发地区.建立由国家政府支持、社区介入、各相关学科协同的危机干预和自杀防御体系是自杀预防的一种发展趋势.
作者:齐振标;贾存显;张俊琳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