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中;王路;白杉;戴孟阳;张瑾
目的 及时对一起集团人群中发生肺结核局部疫情后的现场调查和处理,防止疫情的蔓延.方法 对2006年9月某工厂发现的18例可疑肺结核病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基本情况凋查;病例个案调查;感染人群筛查. 结果 肺结核病的现患率2005年为1.02%,2006年为0.61%,均明显高于全市2005年流调的0.2%的水平;发病时间分布为2003年1例,2005年15例,2006年10例,期间有3例传染性较强的涂阳病人;病例车间分布不一,制一、制二、制五车间病人多,达6例,部分车间未发现病例;发病以男性30~44岁年龄段多,现患率为3.36%;密切接触者结素阳性率为73.12%,强阳性率为2.54%;初步认定首发涂阳病人胡某某为本次流行的初传染源. 结论 发现集团人群结核病疫情后,应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取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作者:陈其琛;郭婉如;雷宇;杜雨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餐饮业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情况,为餐饮业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中山市2003-2007年的餐饮业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2003-2007年中山市发生餐饮业食物中毒共27起,中毒人数共588人.②发病高峰季节是每年的5-10月份.③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餐饮业食物中毒的92.59%,以副溶血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④中毒人群具有进食场所和进食餐次高度的聚集性,但年龄、性别和职业无特异性.⑤潜伏期短48 min,长2200 min,平均12 h;症状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为主.⑥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烧鸭、白切鸡等熟肉制品.⑦大部分餐饮业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但大部分的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大部分厨房环境、没施等均符合要求,但现场卫生较差. 结论 中山市餐饮业食物中毒存在高峰季节、高危食品,加强卫生管理和对餐饮业员工卫生知识培训是好的预防方法 .
作者:林海;张冠峰;黄莉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伤害的流行特征.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一家二级医院、一家三级医院作为哨点监测医院.2006年1-12月到哨点医院ft.次就诊的所有被诊断为伤害的病例作为调查对象,用统一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进行监测. 结果 共报告伤害病例总人数14 017人,前5位发生原因依次为钝器伤(28.69%)、跌倒/坠落(21.12%)、刀/锐器伤(18.41%)、机动车车祸(10.70%)及其他(9.21%);发生地点主要在工业和建筑场所高(32.58%),其次公路/街道(19.75%),家中(17.86%);发生时的活动以有偿工作占的高(41.76%),其次是休闲活动(37.29%);以非故意伤害(81.58%)及轻度伤害(56.60%)为主;伤害发生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10、16、17、18及20时.结论 职业伤害是厦门市伤害预防控制的重点领域,加强安全生产保障是主要的预防措施,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张兰;戴龙;张卓平;蔡黎新;林水春;谭东;原晓景;叶幼妹;曾艺雅;邓术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西瑶、侗、苗、壮等少数民族外周血白细胞中多瘤病毒BKV的感染情况,掌握该区人群BKV的携带情况,阐明BKV在人体内的传播方式. 方法 于2006年1月-2008年5月采集广西瑶、侗、苗、壮等少数民族及汉族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各2 500份,提取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用巢式PCR方法 扩增BKV的保守区编码序列,统计分析不同少数民族、年龄、性别组BKV-DNA检出率. 结果 2 500份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PBLs)样品中BKV-DNA序列检出率为60.6%,不同民族、性别、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BKV在广西瑶、侗、苗、壮等少数民族及汉族健康人PBLs中存在较高的感染率,本研究证实了PBLs是BKV在体内的潜伏细胞及传播载体,应加强对BKV条件致病性的认识,积极防治、减少BKV相关性肾病(BKVN)的发生率.
作者:龙柳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对10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和5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无肾炎)患者血清进行AnuA、抗dsDNA抗体检测. 结果 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LN)患者.An一uA阳性30例,阳性率58.82%,抗dsDNA抗体阳性36例,阳性率70.58%.而57例SLE无肾炎患者组中,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1.05%、31.58%.AnuA+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6.27%. 结论 血清AnuA、抗dsDNA抗体与LN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两种抗体对LN的诊断和病情临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婧婧;刘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出入境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HBsAg阳性)在湖南1:3岸出入境人员中的流行特征,以便更好地实施卫生检疫监控.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3-2007年度湖南1:3岸出入境人员检测HBsAg,所得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32 145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HBshg阳性2 230例;其中男性Hmhg阳性率为7.46%,女性HBsAg阳性率为5.34%,发病年龄以30~49岁为主,人群构成为出国劳务人员为主. 结论 应针对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卫生监督,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降低乙型肝炎的感染率.
作者:孙菲;易建湘;钟清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加味补肝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 方法 用1%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治疗后第4周、8周末2个时间点处死大鼠,用MS302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坐骨神经中BDNF蛋白的表达,通过Motic Images Advanced彩色图文分析系统测定免疫反应产物BDNF蛋白的灰度值. 结果 ①模型组、甲钴铵组、加味补肝汤组大鼠的神经传导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P<0.05).甲钴铵组、加味补肝汤组快于模型对照组(P<0.05),加味补肝汤组与甲钴铵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模型组坐骨神经中BDNF阳性的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第8周时BDNF表达比4周时增多.甲钴胺组、加味补肝汤比模型组增多(P<0.05),但甲钴胺组与加味补肝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味补肝汤能上调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BDNF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熊丽丽;陈泽奇;黄娟;傅擎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季节腹泻病的致病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从人群中筛选腹泻病例,在同一社区或行政村内,选择2名与病例同性别、年龄相近的非腹泻者作为对照;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人户调查;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夏季调查共有248例病例和496名对照.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为吃隔夜饭菜、食物防蝇罩和传播途径知晓度,OR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879(1.462~5.672)、0.434(0.239~0.788)和0.630(0.406-0.976),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1717、0.1896和0.1447;冬季调查共有194例病例和388名对照,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为接触腹泻病人、食物未煮熟煮透、喝生水和传播途径知晓度,OR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3.131(1.152~8.507)、2.231(1.062~4.685)、10.411(1.102~98.352)和0.530(0.289~0.970). 结论 夏季和冬季腹泻病的危险因素不同.应在不同季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收到理想的预防与控制效果.
作者:李永红;董柏青;林玫;梁大斌;秦卫文;吴兴华;殷凯;蒙增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03-2007年湖南省实验大、小鼠病毒学质量. 方法 按GB14922.2-2001和GB14926-2001进行,在相关单位生产繁殖群依据单纯随机抽样原则采样检测. 结果 共检测565只实验大、小鼠.其中311只小鼠中检出8只肝炎病毒(MHV)抗体阳性,24只仙台病毒(Sendal)抗体阳性,鼠痘病毒(Eel)未检出;254只实验大鼠中检出3只汉坦病毒(HV)抗体阳性,5只仙台病毒(Scndai)病毒抗体阳性. 结论 应继续加强实验大、小鼠质量监测.
作者:黄凰;戴德芳;黄一伟;刘运芝;张红;李芳彩;刘建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两种类型的抗肌萎蛋白(dystrophin)缺陷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 方法 根据dystrophin免疫组化染色,将25例肌营养不良患儿分为Duchenne型(DMD)和Becker型(BMD),各为11例和14例.对其临床、电生理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DMD发病年龄为(3.9±1.15)岁,磷酸肌酸激酶(Ck)升高30~126倍.dystrophin完全缺失;BMD为(7.2±3.38)岁和2~35倍,dystrophin部分缺失.两型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在光镜都有肌纤维变性坏死、Opacqe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吞噬和再生现象.透射电镜可观察到肌丝排列紊乱、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肌浆膜缺损,肌原纤维溶解坏死、Z线排列紊乱等;但DMD损伤较BMD重. 结论 DMD和BMD都是抗肌萎蛋白缺陷所致,DMD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都较BMD重.
作者:牛琦;牛南丰;张平;张炳峰;丁新生;陈伟贤;侯熙德;沈鸣九;万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 方法 报告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粒细胞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2例均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MP()、CD43均阳性.按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化疗,均效果良好. 结论 粒细胞肉瘤初诊时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对诊断有意义,早期确诊和早期采用治疗ANLL方案全身化疗,对减少GS向ANLL转化并延长生存期是有帮助的.
作者:朱家斌;丁邦和;刘定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烹调油烟冷凝物(COFC)诱发细胞产生活性氧(ROS)及二甲基亚砜(DMSO)的保护作用,为烹调油烟致癌机制以及二甲基亚砜可能的防癌作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线索. 方法 以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为靶细胞,细胞上清中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含量分别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介导的酚红氧化法、细胞色素C还原法和番红花红褪色法进行测定;细胞内H2O2和O2·-分别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2-·DA)和氢化乙锭(HE)标记,荧光法测定;自动生化仪测量乳酸脱氢酶. 结果 BEAS-2B细胞经C0FC染毒后,细胞内和细胞上清中ROS含量显著增高,引起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溢出;0.5%的DMSO对烹调油烟冷凝物诱发BEAS-2B细胞产生的RO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 烹调油烟冷凝物能造成细胞的氧化损伤,可能是烹调油烟致癌机制之一;DMSO对烹调油烟冷凝物所致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DMSO可能通过抑制烹调油烟诱导的氧化损伤,抑制和对抗可能由氧化损伤机制导致的肺癌.
作者:黄波;龙颖;朱茂祥;胡建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工作人员结核发病情况,为结核病职业感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 ,了解1993-2005年湖南省130个县(市、区)、14个市(州)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以及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的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结核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率. 结果 本次调查1993-2005年在湖南省14个市(州)及130个县(市、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工作人员(包括专兼职人数)13 686人年,流病科工作人员14 823人年.结防科工作人员中共登记结核病人167例,平均发病密度为1 220/10万,流病科工作人员中共登记结核病人10例,平均发病率密度为67/10万.结防工作人员结核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流病科工作人员.单因索分析结果 显示结防人员结核病发病与年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工作场所面积以及工作人员所在的结防机构发现涂阳结核病人年平均数有关. 结论 结核防治人员感染结核的危险性较高.
作者:黄灿;杨华林;谭红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阿胶铁口服液对放疗引起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 方法 利用60Co-γ射线照射造成?览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给予阿胶铁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模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进行检测,并观察了骨髓组织的病理切片. 结果 阿胶铁口服液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肝指数、脾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阿胶铁口服液可有效干预放疗引起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症.
作者:许红霞;刘玲;刘耕;肖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化疗药物一般都具有细胞毒性,临床护士由于职业关系,容易接触到这些毒性物质.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如不注意个体防护就可能受到潜在的、不可估量的危害.由于化疗药物在配置过程中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可通过皮肤或者呼吸道进入人体,每次的剂量虽小,但日常频繁接触,也会因蓄积作用产生远期危害.
作者:宋民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犬狂犬病病毒感染状况,为防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湖南省14个市(州)的15个县(区)采集集市所售家犬脑组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标本狂犬病毒抗原,阳性者再用巢式RT-PCR方法 检测标本狂犬病毒核酸. 结果 共检测845份犬脑组织标本,犬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为2.60%,其中茶陵县、湘乡市、邵阳县分别为12.90%、6.38%和19.35%,其他12个县未检出狂犬病病毒.雄性、雌性犬只感染率分别是2.94%和1.37%.放养、圈养犬只感染率分别是2.65%和0.00%;不同性别、不同养殖方式的犬只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2005、2006年相比,2007年湘潭、邵阳两市的犬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上升显著. 结论 湖南省家犬狂犬病病毒感染率较高,需加强犬只管理和免疫,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刘运芝;黄一伟;张红;戴德芳;高立冬;黄凰;刘富强;李俊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阐述了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食品微生物检测、研究和转基因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静芳;汤水平;张素文;彭灿;肖莲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Hockey Stick回归和时间序列分析中的SARIMA模型进行细菌性痢疾疫情预测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辽宁省葫芦岛市1990-2006年的逐月及逐年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和当地气象数据.首先,利用描述统计分析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发病规律,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疫情同气象因素的关系,根据Hockey Stick回归确定发病阈值.其次,进行扩充迪基富勒的平稳性单位根检验.再次,根据自相关函数图和偏自相关函数图识别逐月疫情间的相关性.应用Eviews 3.1、Stata 8.2和SPSS 12.0软件对1990-2005年逐月发病率进行上述统计分析.后,利用所得到的模型对2006年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发病率进行比较. 结果 低气温、平均气温和高气温所确定的阈值分别为11.42℃、17.17℃和22.98℃;(1,0,0)×(0,1,1)12模型为优SARIMA模型,此模型对2006年各月发病率的预测值符合实际发病率变动趋势. 结论 Hockey Stick回归和SARIMA模型可较好地模拟细菌性痢疾疫情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并对未来的发病率进行一定预测,能够为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一定决策支持.
作者:关鹏;王汉宁;沈铁峰;吴伟;黄德生;周宝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0~3岁婴幼儿血清骨生化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以及佝偻病发病情况,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指标的特点. 方法 对2008年4-8月来医院体检或就诊的123例婴幼儿.根据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分为健康组和佝偻病组.分别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索D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测定是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可靠指标,单纯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不能确诊佝偻病,应联合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并结合临床表现.
作者:莫丽亚;赖原;蒋玉莲;刘建良;刘健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汤超微和传统饮片对胎鼠脑发育不全的干预作用,并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其机理.方法 采用孕鼠被动吸烟造成胎鼠脑发育不全,分别给予六味地黄汤超微和传统饮片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d-2和casepase-3. 结果 模型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Bax和Caspase-3明显减少(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Bcl-2变化不大(P>0.05).超微全量组和1/3量组Caspase-3表达较传统组少(分别为P<0.05和P<0.01);超微全量组Caspase-3的表达较超微113量组少(P<0.01). 结论 孕期被动吸烟可以导致胎鼠脑Bax、Bcl-2和Casepase-3表达水平升高,六昧地黄汤能降低Bax和Casepase-3的表达水平.
作者:屈波;蔡光先;刘柏炎;潘小平;曲靖;何泽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