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伟文;杨青霞;吴华雄;杜新;张琼丽;汪明春
目的 评估静脉滴注拉贝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本文以64位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静脉滴注拉贝洛尔(1~4 mg/min)降压治疗.结果 治疗前血压为(205.69±25.42)/(111.24±15.91)mmHg.拉贝洛尔治疗2 h后81.3%(50/64)患者平均血压下降15%~25%,治疗6 h后血压控制在21.3/13.3 kPa以下者为94%,拉贝洛尔降压起效快且无低血压现象发生.结论 静脉滴注拉贝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有效、安全.
作者:占凡;刘厂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与HBV DNA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粒子发光分析法检测102例患者血清中HBeAg含量,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中HBV DNA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eAg(+)血清54例,HBV DNA平均含量为(7.53±1.08)E copies/ml;HBeAg(-)血清48例,HBV DNA平均含量为(5.13±1.33)E copies/ml,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1).102例患者血清HBeAg和HBV DNA含量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无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与HBV DNA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与ALT无相关关系,临床应结合两者对病情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Th1/Th2极化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ANLL患者起病时及治疗缓解后外周血CD3+CD8-细胞内IFN-γ和IL-4水平,并与同期28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ANLL患者治疗前Th0、Th1细胞和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h2细胞升高(P<0.05),治疗后Th0、Th1细胞和Th1/Th2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Th2减低(P<0.05).结论 ANLL的发病可能与Th1/Th2失调有关.
作者:游伟文;杨青霞;吴华雄;杜新;张琼丽;汪明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与耐药性.方法 对459份腹泻患者粪便进行细菌学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59例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42株,主要是弧菌科、变形杆菌和志贺氏菌,其耐药性分析结果也有所不同.结论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的监测与其耐药性对临床用药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爱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汉族中小学生龋患状况及其动态.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统一要求对参检的5个年龄组的学生进行乳牙龋和恒牙龋检查.结果 湖南省汉族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近5年上升趋势十分明显;龋齿患病率有年龄差异;2005年恒龋患率女子高于男子,乳龋患率农村高于城市;龋补率水平较低,且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恒牙高于乳牙.结论 农村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应当引起重视;防龋工作应从幼儿园和小学抓起;政府应加强防龋工作力度和投入;对已患龋齿的治疗也应加强.
作者:聂俊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TTV肝炎患者中TTV准种及其与患者不同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荧光实时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TTV DNA,收集TTV DNA阳性的慢性肝炎病例52例,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5例、17例、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8例;献血员15例.采用熔点曲线方法进行TTV准种检测.结果 TTV肝炎患者中度、重度和重型组中熔点曲线波峰数量显著多于献血员和慢性TTV肝炎轻度组(P<0.05),重度和重型组熔点曲线波峰数量显著多于中度组患者(P<0.05).但重度组患者TTV DNA熔点曲线波峰数量与重型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TV存在病毒准种,TTV准种感染的复杂性可能是TTV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准种越复杂病情越严重.
作者:侯周华;谭德明;李聪智;谢玉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威海市居民伤害发生现状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8 600户居民家庭前一年发生伤害的情况及其经济负担进行同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390人418人次遭遇过伤害,伤害发生率总体为19.12‰.主要的伤害类型分别是交通事故、碰撞伤和跌落伤.所有伤害的患者人均卧床休息天数为24.77d,人均休工休学天数为55.98 d,人均日常活动受限制天数为33.27 d,人均住院天数为8.47 d,人均门诊医疗费用为2 343元,人均住院医疗费用为2 709元.全市因伤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约3.185亿元.结论 伤害给居民的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控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馥;许英强;邹德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从野蚕蛹血淋巴中分离纯化抗菌肽,并研究野蚕抗菌肽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野蚕抗菌肽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透射电镜观察野生蚕抗菌肽对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野蚕抗菌肽对体外培养的A549、HepG2、SW620、HME1四株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HNE1鼻咽癌细胞和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较弱,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野蚕抗菌肽处理癌细胞后其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细胞膜破损,线粒体肿胀并形成空泡,核被膜消失、核浓缩聚集靠边呈块状或新月状凋亡小体.结论 野蚕抗菌肽可有效地杀伤人体不同系统的癌细胞,并诱导HepG2癌细胞凋亡.
作者:祝斌;吴尚辉;顾焕华;李昆;黄柏英;祝和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现状调查,为加强乡镇卫生院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 本次调查辽宁省乡镇卫生院70所,乡镇卫生技术人员1 523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中用于急救的人工呼吸机和急救车数量分别为10.0%和15.7%;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的危房面积分别占业务用房的2/5和1/2;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基本以中专学历(54 6%)为主;能开展细菌检验的卫生院仅占总数的10.0%;只有51.4%的卫生院可以进行营养学评价.结论 辽宁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卫生院房屋和设备老化;医疗诊治能力偏低.建议政府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通过实施全科医学培训战略来提高卫生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王烈;吴辉;王阳;杨小湜;郭颖;赵海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国内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是否存在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感染.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湖南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鼻咽抽吸物(NPA)进行包括HBoV等12种病毒基因筛查,然后将PCR扩增阳性产物构建到Ppbs-T载体进行TA克隆及步移法测序,获取全长cDNA,登录Gen Bank作对比研究.结果 从某儿童急性肺炎的呼吸道标本中,检获到HBoV基因,该患者11种常见呼吸道病毒PCR均为阴性,唯检出HBoV.患者表现咳嗽、低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在儿科诊断为肺炎.结论 国内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特别是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部分可能系HBoV感染引起,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重视.
作者:刘巧突;瞿小旺;熊波;刘劲松;漆正宇;肖斌梅;谭金亮;何吉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87例轻、中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伊贝沙坦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 h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质量的变化.结果 服药3个月后24 h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 h及日间平均压变异性明显降低(P<0.05);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左心室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伊贝沙坦是一种疗效好并能平稳、持续安全降压且尤为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
作者:郭永红;陈琳;韩卓辉;欧阳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4年12月1日-2005年3月31日常德市武陵区麻疹暴发,共报告麻疹病例78例,无死亡,罹患率为19.06/10万,发病水平高出往年近10倍.在发现疫情的迅速上升后,2005年1月中上旬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紧急预防措施,2005年3月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该起麻疹暴发的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跃萍;罗惠波;袁璧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及不同中医治法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活化Caspase-3的表达. 结果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于6 h出现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1 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3 d出现轻度下降,5 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采取不同中医治法治疗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平肝熄风汤组治疗后下降明显(P<0.01).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表达上调,采取熄风、泻火、祛痰、化瘀以及风火痰瘀同治等治法均能抑制Caspase-3的活化,阻止神经元的凋亡,以平肝熄风汤组为明显.
作者:熊新贵;梁清华;包太成;陈疆;谢映;王娟;蒋勇前;刘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颈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病(CIN)和宫颈癌的关系及CIN中HPV感染的年龄分布.方法 以HPV通用引物及型特异性引物对HPV及其型别进行检测.结果 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宫颈炎组,其检出率分别为62.5%、75.5%、83.3%、20%及29.5%.在宫颈上皮内瘤病中,HPV感染主要分布在18~29岁及30~39岁年龄组,与40岁以上年龄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CINⅡ/Ⅲ及宫颈癌患者中主要检出的是HPV16/18型,检出率分别为61.2%和66.7%;而在CINⅠ组、宫颈炎组和对照组则以检出HPV6/11型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9.0%、26.0%和18.0%.结论 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病及宫颈癌密切相关,宫颈上皮内瘤病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罗建湘;吕文玲;谢聪莉;冯雪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大鼠经脑内注射染锰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脑内注射方法染锰,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实验组大鼠染锰后1 d,iNOS无明显表达;注射侧黑质与对侧相比,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无明显变化.②实验组大鼠染锰后7 d,iN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加;注射侧黑质与对侧相比,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减少.③对照组大鼠脑内注射后7 d和1 d,iNOS均无表达;注射侧黑质与对侧相比,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 锰中毒可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芳;陈景元;方亮;刘明朝;沈学锋;张云;骆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临床研究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选择合适于农村基层早期防治产后出血的一种安全、简便、切实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月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住院经阴道分娩1 264例,按住院病历号顺序奇数和偶数随机分成观察组659例和常规组605例,常规组产妇采用期待方法处理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单肌注缩宫素10 U加静滴20 U,观察组产妇采用积极方法处理第三产程,胎儿前肩娩出后在常规组用缩宫素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200 ug直肠用药;分别观察两组产时、产后2 h阴道流血量、血压变化、消化道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常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8%和5.95%;观察组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处理方法对防治产后出血效果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早期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是基层农村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早期防治产后出血的一种使用简单、疗效确切的处理方法.
作者:李芹;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九江市外出农民工HIV感染现状和相关行为、态度和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调查方法,对563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 未检出HIV感染者,有60.9%的农民工承认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其中有34.1%发生性关系时从不使用安全套,大多数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 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作者:肖云;吴金灿;黄家胜;孙亚明;张红波;卫星;江素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黔南州钩体病疫区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关系,为防制与预测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血清、地理等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及疫区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黑线姬鼠为主要带菌宿主,带菌率7.36%,占受检鼠类所分离菌总数的95.84%;宿主动物的地理区域性与病例聚散分布存在密切的关系.结论 按照农耕方式、宿主动物区划以及病例分布建立不同类型的疫区模式.
作者:杨茂文;莫荣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解决流动作业于不同区域、不同厂矿的接触粉尘作业工人(简称流动接尘工人或流动接尘作业者)尘肺病诊断难的问题.方法 建立起相应的《职业健康监护证》制度,应用现代Internet通讯和数码摄像技术将流动接尘作业工人的体检史、职业史等串联起来.结果 流动接尘工人职业史、体检史被组织成为有序的系列资料,有利于流动接尘者尘肺病的诊断.结论 现代网络技术和数码摄像技术使得职业病诊断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而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用工制度的改变等很有必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
作者:黄清垣;陆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患者感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分布状况;了解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现状.方法 对1 20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CT)检测、支原体(Uu、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 203例检测标本中,CT、Uu、MH三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为61.9%(745例),男性44.3%(221例),女性70.9%(524例).其中CT总检出率13.7%(165例);单纯Uu感染女性(46.4%)大于男性(28.1%),Uu+MH混合感染女性(12.55%)大于男性(2.4%),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Uu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环脂红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大于90%,而对喹诺酮类的敏感率均小于50%;Uu+MH混合感染对罗红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100%不敏感,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比单纯Uu感染存在差异.结论 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其次为CT及Uu+MH混合感染,女性感染率比男性高.Uu、Uu+MH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及时进行Uu和MH培养及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锋;江训良;邓兰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