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凡;刘厂辉
目的 从野蚕蛹血淋巴中分离纯化抗菌肽,并研究野蚕抗菌肽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野蚕抗菌肽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透射电镜观察野生蚕抗菌肽对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野蚕抗菌肽对体外培养的A549、HepG2、SW620、HME1四株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HNE1鼻咽癌细胞和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较弱,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野蚕抗菌肽处理癌细胞后其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细胞膜破损,线粒体肿胀并形成空泡,核被膜消失、核浓缩聚集靠边呈块状或新月状凋亡小体.结论 野蚕抗菌肽可有效地杀伤人体不同系统的癌细胞,并诱导HepG2癌细胞凋亡.
作者:祝斌;吴尚辉;顾焕华;李昆;黄柏英;祝和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筛查滤纸干血样法检测过程中,造成苯丙酮尿症测定结果假阳性的因素,以便建立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酶化学法.结果 5 453例样本中初筛阳性26例,苯丙氨酸(phe)≥2.8 mg/dl为实验阳性,马上召回复查,血苯丙氨酸(phe)结果浓度均在0.9~2.7 mg/dl范围,未检出苯丙酮尿症阳性患儿.检出的26例阳性中,早产儿6例;新生儿黄疸8例;黄疸延期合并败血症1例;新生儿肺炎3例;无疾病8例,其中以无疾病、新生儿黄疸为多见.结论 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等或合并新生儿疾病都会影响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的一过性延迟;正常新生儿也可因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不成熟,而使一过性苯丙氨酸升高.
作者:李晨辉;杨晓华;吴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蜂蜜奶茶在保护胃粘膜、预防胃溃疡方面的作用效果,探讨蜂蜜奶茶的食疗价值.方法 将小鼠分为三组,食疗组用蜂蜜奶茶25 ml/kg·BW灌胃8 d,并用蜂蜜奶茶代替蒸馏水饲养;药物组用雷尼替丁42 mg/kg·BW灌胃8 d,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8 d,后两组均用蒸馏水饲养,三组均食用相同的固体饲料.采用盐酸灌胃结合冷束缚模型,以18 ℃水温浸泡3 h后取小鼠胃进行观察,统计诱导产生的溃疡数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与食疗组平均溃疡指数均降低,溃疡抑制率分别为36.73%,64.00%,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证明蜂蜜奶茶对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有较高的食用及应用价值,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婧;白冰;邓宇斌;钟小清;金慧;冯黎;陈嘉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产巯基变量(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已逐渐成为革兰阴性杆菌一个至关重要的耐药机制.产SHV型ESBLs菌株的出现与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沉重负担,该酶已引起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SHV型ESBLs的流行情况、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作一概述.
作者:李虹玲;刘文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 对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82.60%)明显高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17.39%),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者,感染的发病率(60.86%)明显高于病程5年以下者(39.13%),病原菌分布以G-菌为主,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27%.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且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早期使用有效抗生素能有效治疗支气管-肺部感染.
作者:梁珍;吴本权;周凤丽;毕小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泸溪县1998-2005年冷饮食品卫生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了冷饮细菌学不合格原因,为进一步加强冷饮卫生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欧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 3)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肿瘤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ca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染色,检测VEGF-C、VEGFR-3的蛋白质表达.结果 (1)VEGF-C蛋白质在Pca组织及BPH组织中均可表达,阳性系数分别为50%和15.38%(P<0.05),在Pca组织中表达较强,且低分化组高于高、中分化组.(2)微淋巴管计数(mtcrolymphatic count MLC)在Pca组织明显高于BPH组织(P<0.01);Pca组织VEGF-C阳性组MLC明显高于VEGF-C阴性组(P<0.01),且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P<0.01).有淋巴转移组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1);TNM分期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 (1)Pca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明显增高,提示VEGF-C蛋白表达与Pca细胞生长及分化程度有关.(2)Pca组织VEGF-C阳性组MLC明显高于VEGF-C阴性组,表明Pca中VEGF-C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3)Pca组织中MLC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与Pca临床分期、有无淋巴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表明MLC在Pca中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彭再如;文宇;朱煊;张选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死胎原因,提出预防对策,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死胎1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胎的发生原因分别是存在脐带因素55例,占33%;胎儿因素48例,占28.5%;母体合并症并发症40例,占23.8%;胎盘因素35例,占20.8%;不明原因13例,占7.8%.其中多因素同时存在者24例,占13.7%.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孕期宣教及监护,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产前检查,早期筛查严重遗传病及畸型儿,防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作者:张秀果;金细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6年9月18日晚6:30接到羊角塘镇防保站报告金鸡中学部分学生发生腹泻疫情.接到报告后,安化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处理疫情.9月19日益阳市疾控中心专家赶到现场,9月20日省疾控中心专家赶到现场,开展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龙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和维生素E复合剂对实验性老龄大鼠抗氧化的影响.方法 将40只12月龄SD雄性大鼠按照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一个老龄对照组,连续灌胃60 d后采血并分离血清,测定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 该复合剂具有增强SOD和GSH-Px活性和降低MDA的作用.结论 番茄红素和维生素E复合剂具备抗氧化功能.
作者:张聪恪;李金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宁波市大学生的患龋情况,指导学生的口腔保健.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公布的龋病调查标准和方法,对宁波市2 863名大学生进行龋病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患龋率58.40%,龋均1.12,龋齿充填率31.68%.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而龋齿充填率无明显差别.城镇学生与乡村学生患龋率无明显差别,而龋齿充填率高于乡村学生.大一新生患龋率高于老生,而龋齿充填率低于老生.结论 宁波市大学生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需加强口腔疾病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作者:胡飞琴;张津平;许复贞;袁甬萍;董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荧光杂交探针技术快速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方法 提取线粒体DNA,在LightCycler仪器上进行实时PCR和熔解曲线分析,测序验证.结果 熔解曲线分析获得的150个基因型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100%一致.结论 实时PCR和杂交探针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作者:蒋义国;Tammy Ellis;周兰兰;Anne R.Greenlee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变化与胎盘功能关系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自动分析法对187例正常孕妇,27例正常产妇及29例正常非孕妇女以及32例非正常孕妇的血清NAG酶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孕妇血清NAG酶在13~14孕周高于正常对照并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孕龄的增长而增高,至37~40孕周达高峰,之后随孕龄的增加而降低,且分娩后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先兆流产,过期流产妇女血清NAG酶接近正常对照组,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远低于正常孕妇(P<0.01).结论 孕妇血清NAG酶可反映胎盘功能,定期监测NAG酶活力,有助临床正确处理产科情况.
作者:聂雪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的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加强对前置胎盘的临床认识和护理.方法 对我院1994-2005年间收治的251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前置胎盘病例在同期孕产妇中发生率是0.60%(251/41 664).(2)正常对照病例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前置胎盘病例(P<0.05).结论 预防前置胎盘的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季素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5年3月21日-4月9日攸县沙陵陂中学发生了一起麻疹暴发疫情,当地疾控中心对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采取了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玉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现状调查,为加强乡镇卫生院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 本次调查辽宁省乡镇卫生院70所,乡镇卫生技术人员1 523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中用于急救的人工呼吸机和急救车数量分别为10.0%和15.7%;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的危房面积分别占业务用房的2/5和1/2;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基本以中专学历(54 6%)为主;能开展细菌检验的卫生院仅占总数的10.0%;只有51.4%的卫生院可以进行营养学评价.结论 辽宁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卫生院房屋和设备老化;医疗诊治能力偏低.建议政府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通过实施全科医学培训战略来提高卫生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王烈;吴辉;王阳;杨小湜;郭颖;赵海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肾脏疾病(CKD)近年来被视为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正在全球无情地蔓延,肾脏疾病业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病率在我国明显上升,且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相应增加.由于各类肾脏病的发病与进展机制甚为复杂,多年来其诊治问题一直是肾脏病工作者面临的大挑战.慢性肾脏病一体化防治是肾脏病专业领域中医疗工作的新理念.这一理念的精髓在于:要重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重视循证医学在肾脏疾病领域中的应用.期望达到有效减少慢性肾脏病的患病人群、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降低终未期肾脏病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终目标.
作者:刘小贤;张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劳教场所艾滋病防制与管理进行了综述:(1)劳教场所艾滋病流行现状与特征;(2)劳教场所与HIV传播相关因素;(3)劳教场所艾滋病防制管理模式及防制管理的有利条件;(4)劳教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存在的问题;(5)劳教场所艾滋病防制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易春云;曾毅;陈曦;白立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获得高纯度的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研究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关系打基础.方法 应用PCR从乳腺文库中扩增得到HMGB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对获得的pET28a(+)-HMGB1重组质粒扩增后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鉴定完全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后进行大量诱导并纯化,得到带His标签的HMGB1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pET28a(+)-HMGB1重组质粒,并经诱导表达,得到了纯化的His-HMGB1蛋白.结论 构建pET28a(+)-HMGB1重组质粒并得到其表达蛋白,为今后深入研究HMGB1在AIH中的作用机理提供有力的实验工具.
作者:赵擎;辛绍杰;胡燕;侯俊;貌盼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用冷光紫外线治疗感染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Ⅱ~Ⅳ期感染性褥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紫外线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以紫外线照射后暴露伤口,对照组采用创面冲洗后TDP辐射器治疗,并用庆大霉素与硫酸镁敷料包扎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20 d时紫外线组治愈率64.3%(18/28),明显高于对照组28.5%(8/28)(P<0.01);30 d紫外线组治愈率82.2%(23/28),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7/28)(P<0.05).结论 冷光紫外线治疗感染性褥疮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谢慧清;孙绍丹;李旭红;邓丽明;李凤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