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应标;陈朝晖;郭满容;刘巧突;刘颖慧;何准发
目的 为解决流动作业于不同区域、不同厂矿的接触粉尘作业工人(简称流动接尘工人或流动接尘作业者)尘肺病诊断难的问题.方法 建立起相应的《职业健康监护证》制度,应用现代Internet通讯和数码摄像技术将流动接尘作业工人的体检史、职业史等串联起来.结果 流动接尘工人职业史、体检史被组织成为有序的系列资料,有利于流动接尘者尘肺病的诊断.结论 现代网络技术和数码摄像技术使得职业病诊断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而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用工制度的改变等很有必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
作者:黄清垣;陆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探讨钙制剂对铅中毒小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方式.方法 以醋酸铅溶液45 mg/kg,ig,qd,连续30 d,形成小鼠铅中毒模型;分组ig给药,qd,连续23~30 d,取血、肝、股骨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铅含量.结果 模型组血、肝、股骨铅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中、大剂量佳加钙组则明显低于模型组;钙剂排铅组肝、股骨铅含量与模型组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佳加钙对小鼠铅中毒有预防作用,对已形成中毒无促进铅排泄作用.
作者:李学强;耿东升;刘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为今后各级管理部门有效控制此类事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问卷、笔录及搜集相关预防、诊治机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砷化氢急性中毒9起14例,均为男性,其中重度中毒4例,中度中毒10例.事故原因中对砷化氢急性中毒缺乏认识占88.8%,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缺乏,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8.67%,误诊率71.43%,无死亡病例.结论 提高对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的认识为当前有关管理部门的首要问题,并做好重点督查.
作者:徐国范;张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泸溪县1998-2005年冷饮食品卫生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了冷饮细菌学不合格原因,为进一步加强冷饮卫生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欧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青春期女孩骨量和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青春期骨骼的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北京市郊区163名女生(平均年龄为13.5岁)骨矿物含量(BMC)、骨密度(BMD)和体成分,计算体脂百分比(PBF),测定身高体重并计算BMI.结果 全身骨矿物含量平均为1 928.9 g,全身BMD平均为0.797g/cm2,肌肉组织重平均为31.5 kg,体脂百分比平均为29.7%.体重、BMI、肌肉组织重与全身骨密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高达r=0.760、r=0.680、r=0.739(P<0.01);体脂百分比与全身的BMC和BMD为低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34,r=0.398.结论 肌肉组织重可能是影响青春期女孩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晓燕;马冠生;张倩;杜维婧;胡小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制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生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而先进、高质量的仪器设备是提高制片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过去常规病理制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都由繁杂的手工操作,现在从脱水到封片已逐渐被先进的仪器代替,除了原有的冰冻切片机,脱水机,切片机外,又增加了HE自动染色仪,封片机,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等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妥善管理,是日常外检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否则,不但会缩短其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制片质量,从而影响病理医生的诊断而延误病人的结果.如何正确管理和使用好这些仪器,更好地为临床病理服务,是技术员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此谈谈病理科常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及使用.
作者:颜亚晖;郑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用冷光紫外线治疗感染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Ⅱ~Ⅳ期感染性褥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紫外线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以紫外线照射后暴露伤口,对照组采用创面冲洗后TDP辐射器治疗,并用庆大霉素与硫酸镁敷料包扎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20 d时紫外线组治愈率64.3%(18/28),明显高于对照组28.5%(8/28)(P<0.01);30 d紫外线组治愈率82.2%(23/28),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7/28)(P<0.05).结论 冷光紫外线治疗感染性褥疮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谢慧清;孙绍丹;李旭红;邓丽明;李凤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传统的化学方法测量铅比较繁琐,用MP-2型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月饼中的铅,对比两种消解方法、两种测定方法,寻找佳检验方法.本文采用硝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硫酸两种方法处理样品,然后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和MP-2型微分电位溶出仪测定铅浓度.两种消解法处理样品后,再用两种检测方法测定铅浓度,所测结果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变异系数分别为8.88%、9.56%、9.6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9%、103%.两种消解法、两种检测法,测定结果一致,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均很好,用硝酸-硫酸法处理样品,仪器法测定浓度,具有操作更简便、安全的优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映辉;谭更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九江市城乡居民死亡情况,为制订相应的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九江地区四个疾病监测点中随机抽取的乡(镇)居民的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全部数据应用Epidata建库管理,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9-1991年四监测点居民的标化死亡率为719.83/10万,其中城镇为555.43/10万,农村为629.61/10万,且各年龄组死亡率农村普遍高于城市;城镇居民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农村居民死亡率有所升高;婴儿死亡率较高,为3512/10万;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构成比及死因顺位迅速下降,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迅速上升.结论 九江市应将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在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尤其是农村妇幼工作.
作者:吴金灿;吴光中;程琳娟;吴为应;袁磐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非淋菌性宫颈炎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耐药趋势.方法 对308例单纯Uu感染所致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Uu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及螺旋霉素的耐药率居12种常用抗生素之首,其耐药率分别为51.3%、46.75%及43.18%;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敏感率较高,其敏感率分别为80.19%、71.43%及68.83%;在耐药菌珠中,14株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同时耐药;19株对红霉素、螺旋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同时耐药.结论 Uu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及螺旋霉素的耐药率高,而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的敏感率高,提示Uu若对某种抗生素耐药时,则对其同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增加,故临床上治疗单纯Uu感染所致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前应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如果某种药物难于清除Uu或临床症状持续存在时,原则上不应选用同类药物继续治疗,在试验结果出来前或无条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时,可选用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作为经验性用药.
作者:陈国菊;邹建话;刘婷;马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用药、PCA(病人术后自控镇痛)及硬膜外给药三种镇痛方式在妇科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费用,探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在妇产科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8例妇产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Ⅰ、Ⅱ、Ⅲ组.Ⅰ组34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给药镇痛;Ⅱ组34例采用PCA静脉镇痛;Ⅲ组采用硬膜外给药镇痛.观察三组不同给药方法的镇痛效果及费用.结果 三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4.1%、97.1%、92.5%,无统计学差异,但Ⅰ组病人可不受静脉输液的影响,而Ⅱ组病人PCA需要术后持续24 h保持静脉输液通道,Ⅲ组病人需要术后保持硬膜外通道.结论 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可作为一种妇科术后简单方便经济,行之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魏华芳;王浩;谢守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获得高纯度的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研究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关系打基础.方法 应用PCR从乳腺文库中扩增得到HMGB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对获得的pET28a(+)-HMGB1重组质粒扩增后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鉴定完全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后进行大量诱导并纯化,得到带His标签的HMGB1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pET28a(+)-HMGB1重组质粒,并经诱导表达,得到了纯化的His-HMGB1蛋白.结论 构建pET28a(+)-HMGB1重组质粒并得到其表达蛋白,为今后深入研究HMGB1在AIH中的作用机理提供有力的实验工具.
作者:赵擎;辛绍杰;胡燕;侯俊;貌盼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肾脏疾病(CKD)近年来被视为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正在全球无情地蔓延,肾脏疾病业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病率在我国明显上升,且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相应增加.由于各类肾脏病的发病与进展机制甚为复杂,多年来其诊治问题一直是肾脏病工作者面临的大挑战.慢性肾脏病一体化防治是肾脏病专业领域中医疗工作的新理念.这一理念的精髓在于:要重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重视循证医学在肾脏疾病领域中的应用.期望达到有效减少慢性肾脏病的患病人群、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降低终未期肾脏病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终目标.
作者:刘小贤;张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九江市外出农民工HIV感染现状和相关行为、态度和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调查方法,对563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 未检出HIV感染者,有60.9%的农民工承认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其中有34.1%发生性关系时从不使用安全套,大多数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 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作者:肖云;吴金灿;黄家胜;孙亚明;张红波;卫星;江素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卫生服务需求.方法 对505名60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率为75.2%;患一种疾病为43.6%,患两种疾病为17.4%,患三种及三种以上疾病为14.3%.不同年龄组患病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病前4位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脑血管病.有54.2%的老年人需要1项或1项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结论 该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不足,因此加强社区健康教育、预防、医疗、保健是做好社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辉;王烈;王阳;杨小湜;郭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筛查滤纸干血样法检测过程中,造成苯丙酮尿症测定结果假阳性的因素,以便建立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酶化学法.结果 5 453例样本中初筛阳性26例,苯丙氨酸(phe)≥2.8 mg/dl为实验阳性,马上召回复查,血苯丙氨酸(phe)结果浓度均在0.9~2.7 mg/dl范围,未检出苯丙酮尿症阳性患儿.检出的26例阳性中,早产儿6例;新生儿黄疸8例;黄疸延期合并败血症1例;新生儿肺炎3例;无疾病8例,其中以无疾病、新生儿黄疸为多见.结论 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等或合并新生儿疾病都会影响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的一过性延迟;正常新生儿也可因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不成熟,而使一过性苯丙氨酸升高.
作者:李晨辉;杨晓华;吴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颈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病(CIN)和宫颈癌的关系及CIN中HPV感染的年龄分布.方法 以HPV通用引物及型特异性引物对HPV及其型别进行检测.结果 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宫颈炎组,其检出率分别为62.5%、75.5%、83.3%、20%及29.5%.在宫颈上皮内瘤病中,HPV感染主要分布在18~29岁及30~39岁年龄组,与40岁以上年龄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CINⅡ/Ⅲ及宫颈癌患者中主要检出的是HPV16/18型,检出率分别为61.2%和66.7%;而在CINⅠ组、宫颈炎组和对照组则以检出HPV6/11型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9.0%、26.0%和18.0%.结论 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病及宫颈癌密切相关,宫颈上皮内瘤病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罗建湘;吕文玲;谢聪莉;冯雪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从野蚕蛹血淋巴中分离纯化抗菌肽,并研究野蚕抗菌肽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野蚕抗菌肽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透射电镜观察野生蚕抗菌肽对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野蚕抗菌肽对体外培养的A549、HepG2、SW620、HME1四株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HNE1鼻咽癌细胞和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较弱,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野蚕抗菌肽处理癌细胞后其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细胞膜破损,线粒体肿胀并形成空泡,核被膜消失、核浓缩聚集靠边呈块状或新月状凋亡小体.结论 野蚕抗菌肽可有效地杀伤人体不同系统的癌细胞,并诱导HepG2癌细胞凋亡.
作者:祝斌;吴尚辉;顾焕华;李昆;黄柏英;祝和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的病例依据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可以分为两类:Ⅰ型为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EC),属于雌激素依赖型,占85%;Ⅱ型为非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NEEC),以浆乳癌和透明细胞癌为主,属于非雌激素依赖型.和其它的肿瘤如结肠癌相似,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内膜癌的转变过程涉及分子调控路径中多个改变的累积,本文综述了当前和子宫内膜癌相关的一些分子改变[1].
作者:杨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福州市流感检测结果,探索流感活动规律,为制定有效的流感预防方案提供证据.方法 用MDCK细胞培养法以及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以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毒株鉴定及流感抗体检测.结果 从405份标本中共分离到25株毒株,其中A3(H3N2)21株,乙型4株.正常人群流感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A1:51%;A3:71%;B:45%(χ2=84.30,P<0.001).结论 鉴定结果表明:A3(H3N2)为优势流行株,福州正常人群中A3流感抗体水平较高,A1、B型流感抗体较低.
作者:杨建娜;陈艳;徐珊;姚栩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