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首次福氏4c型菌痢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刘孙杰;刘涛;徐友林;罗燕;邓如意

关键词:菌痢, 暴发, 福氏4c志贺氏菌, 污染
摘要:目的 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原因.方法 病例个案调查、采样检测,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疫情历时8 d,发病79人,发病率为14.5%,2005年6月12日出现首发病例,6月16、17日为发病高峰,寄宿生发病人数明显多于通学生,少数病例临床表现严重,出现昏迷.结论 此次疫情为自备井水污染所致,病原菌为福氏4c志贺氏菌.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娱乐场所健康教育对性工作者行为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娱乐场所健康教育对女性性工作者行为影响的效果.方法 面对面发放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资料,推广使用安全套,干预前后对性工作者的知识和行为改变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性工作者AIDS知识知晓率从41.1%提高到76.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20.63,P<0.01);安全套使用率由35.6%上升到89.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30.67,P<0.01);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率由22.4%上升到87.4%,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12.9,P<0.01).结论 在娱乐场所对性服务工作者开展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对于改变性工作者行为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段康明;唐先娅;侯素琴;唐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五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砷化氢是一种强烈的溶血性毒物,灼热的含砷金属矿渣遇到潮湿空气或水时产生,由呼吸道吸收入人体,毒作用主要表现为大量溶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我院于2005年8月收治急性砷化氢中毒病员5人,其中重度中毒3人,经用激素抑制溶血,血液净化,碱化尿液,利尿护肾和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后,5人均痊愈出院.现将有关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衡阳市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经验和资料.方法 调查分析衡阳市采取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前后,HIV感染者发现数、社会各阶层人群对艾滋病知晓率、对待HIV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高危行为发生率、接受自愿HIV检测人数,综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采取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发现的HIV感染者总数是1992-2003年12年的513.90%;社会各阶层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对艾滋认知程度、政府对艾防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吸毒人员近一次的吸毒共针率由2003年的52.26%下降至18.57%,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近一次性服务的安全套使用率由2003年39.46%上升至94.67%;2006年接受自愿HIV检测人数是2003年的40.5倍,检测对象中接受咨询的比例达到77.81%.结论 衡阳市采取的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邱仁祖;于坤平;刘军;伍又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临湘市中小学生HB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临湘市中小学生HBV感染状况,为今后中小学生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所小学、3所初中、4所高中在校生9 298名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法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临湘市中小学生HBV感染率为54.51%,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5.88%、31.36%、1.68%.男女生HBsAg和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均差异显著(P<0.05).6~8岁组学生的HBsAg阳性率(1.18%)低(P<0.05).感染模式以单项抗-HBs阳性比例高,为57.54%.乙肝五项标志物全阴者占45.49%.结论 临湘市自1992年逐步普及乙肝疫苗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以来,中小学生自然感染模式呈现低感染、高保护性特点.应继续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和易感者的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工作,提高学生群体免疫水平,对学生乙肝防治十分必要.

    作者:孙伟波;杨兵生;梅丹;虞海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灰色模型对长沙市四类传染病发病率的模拟与预测

    目的 模拟与预测长沙市2006-2010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长沙市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灰色GM(1,1)模型对长沙市1995-2005年的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四类发病率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 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良好,外推预测2006-2010年长沙市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下降,符合流行规律.结论 该模型受样本含量和概率分布的限制较小,运算简单,有较高实用价值,可用于长沙市各类传染病发病率近期预测.

    作者:胡伟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1月从糖尿病足病人标本中分离的细菌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 糖尿病足感染标本中多为混合感染,检出的细菌以G+球菌为主,肠球菌占了46.9%,变形杆菌占28.8%,真菌检出率不高.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丁敏感,其他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G-杆菌对头孢类、β-内酰胺类药物、泰能敏感,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中共有49.5%的菌株产ESBLs.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丁敏感,对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为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朱欣;李闻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抗e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

    抗e较抗E少见,笔者遇到1例因抗e导致的交叉配血不合,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李某,女,汉族,40岁,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入院手术治疗,血型为A型,无既往输血史,妊娠三次,申请配血红细胞悬液8 u,术前作微柱凝胶法不完全抗体筛查试验时,Ⅰ号及Ⅲ号细胞呈阳性反应,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时,发现与多个献血者交叉配血不相合,均为主侧管凝集,次侧管不凝集,提示有ABO以外血型抗体,后经血型血清学实验检查,证实为抗e引起的配血不合.

    作者:叶汉深;林俊华;张普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应用与实现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可以为偏远地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使得共享大城市医学专家的会诊和治病指导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主要作用及在我院的实现方案.

    作者:陈疆;王建新;熊新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CMV IE1蛋白对小鼠Raw264.7细胞株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 构建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立即早期蛋白1(IE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E1,将其转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观察IE1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 双酶切pQE30-IE1,回收目的基因IE1,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筛选、鉴定阳性克隆得pcDNA3.1(-)-IE1;提取质粒pcDNA3.1(-)-IE1,通过Super FectTM脂转染试剂将质粒pcDNA3.1(-)-IE转染Raw264.7细胞,Western-blot鉴定IE1蛋白的表达,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结论①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E1;②pcD-NA3.1(-)-IE1能在Raw264.7细胞中表达;③IE1的表达可上调巨噬细胞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

    作者:罗开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浓度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的浓度.方法 采用甲硝唑为内标,色谱柱为YMC ODS-AC18(1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6:10:8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的条件下,以HPLC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的浓度.结果 头孢拉定血清浓度在0.050~32.100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低定量限为0.050 μg·ml-1,方法回收率为97.5%~100.60%,RSD<5%.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头孢拉定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彭颖;方善康;金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环境微生物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重点部门环境及医护人员手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方法 采集手术室、ICU、血透室、供应科的空气、环境物表、消毒液、一次性用品、消毒灭菌器械及医护人员手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鉴定系统配合手工方法.结果 微生物学监测结果显示合格率达到88.8%以上,有个别超标的标本经细菌鉴定后,也是条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而非致病菌.结论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院环境微生物调查结果合格.

    作者:张文玲;李闻文;吴水河;侯珏;阎祖炜;顾孔珍;漆勇;周健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农村山区结核病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边远山区结核病流行现状、免疫水平,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 严格按照预先确定的调查方案进行.结果 在接受检查的2.169人中PPD试验阳性255人,阳性率为11.76%.查出符合结核病控制项目要求的病人9例,检出率为414.9/10万.PPD试验阳性率和结核病人检出率无性别差异,但两者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显著(χ2=56.71,P<0.005;χ2=21.51,P<0.005).结论 农村山区结核病患病率高,以中老年人居多,应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村山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与认知情况的调查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及认知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78名医护人员的洗手行为分别连续观察3 h,记录洗手有关情况,并进行洗手知识的问卷调查,及对医生和护士进行比较.结果 医护人员的各种洗手率均不足50%,洗手依从性比较差;医护人员洗手情况不佳,做法正确的比例均不高;医护人员对洗手的概念和手部皮肤常用消毒剂基本了解,但对于手清洁、消毒指征、手采样及手部卫生标准还认识不足,医护人员的洗手知识还有待加强;医生洗手依从性、正确洗手的比例及某些洗手知识不如护士,说明医生对洗手的重视程度不够.结论 医护人员洗手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与自身重视不够有关,而且与相应的管理不严格有关,应强化洗手意识,认识洗手的重要性,坚持正确洗手,从而避免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彭湛贤;李晓燕;刘燕芳;温娥娣;欧金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岳阳地区512株泌尿道细菌性感染的耐药分析

    目的 对岳阳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药敏实验,分析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岳阳地区2002-2006年尿标本1 431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同时对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对葡萄球菌属做甲氧西林耐药检测的筛选.结果 共分离泌尿道感染菌株512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1.6%;其次为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3.0%和17.1%.大肠埃希菌及多数阴性杆菌对于头孢三代及左氧沙星敏感率较高;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及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56.7%和46.4%.可将左氧沙星列为阳性球菌的首选用药.结论 泌尿道细菌的临床监测很有必要,临床医师应结合药敏结果用药,以降低耐药率.

    作者:方谷芬;刘湘林;袁正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岳阳市装修居室内空气中常见有机物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新装修居室内空气有机物不同环境温度中污染状况.方法 采样按照室内空气监测技术标准(GB/T 18883-2002 附录A)要求进行,结果浓度为1 h平均浓度.甲醛采用GB/T 18204.26-2000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苯、二甲苯采用活性碳管吸附/溶剂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TVOC采用GB/T 18883-2002附录C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环境温度段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平均浓度和超标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装修后居室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机物污染,且常见有机物浓度超标浓度和超标率与环境温度相关.

    作者:刘永康;李国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深圳市社区居民人禽流感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人禽流感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评价前期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 950名深圳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社区居民人禽流感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在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中有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高者以及部分职业人群知晓率较高;电视和报纸是居民获得禽流感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 前期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都亟待加强,另须兼顾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手段,以达到期望目的.

    作者:邱劲军;闵娟;李丽廉;刘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NP和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去甲长春花碱+顺铂(NP)和多西他赛+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3例患者分别采用NP方案治疗34例(A组)、DP方案29例(B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总有效率A组为44.1%,B组为48.3%(P>0 05);1年存活率A组为35.3%,B组为37.9%(P>0.05);两组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均为骨髓抑制,发生率A组为79.4%,B组为79.3%(P>0.05);但局部静脉炎和便秘的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P方案和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当,DP方案较NP方案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作者:曹爱良;毛桃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石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乙肝表面抗原抗体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石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下简称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以下简称HBsAb)情况,并进行乙型肝炎防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县直各行政事业单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和HBsAb.对2项均为阴性者接种3针乙肝疫苗.对HBsAg阴性而HBsAb阳性者加强一针乙肝疫苗.结果 共调查2 052人,HBsAg阳性率为3.9%,HBsAb阳性率为19.7%.符合乙肝疫苗接种标准的人员接种率为99.44%.结论 石门县行政事业单位HBsAb阳性率较低,今后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杨淑珍;范晓军;王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入驻坑道前后空气质量及自觉症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入驻坑道前后空气质量变化及自觉症状,为改善坑道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2名健康男性,分2组入驻坑道内2个相同房间.观察入驻后坑道微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氧气、可吸入颗粒物(IP)、细菌总数、真菌数的变化情况.以问卷方式对其基本生活规律及自觉症状进行调查.结果 入驻后坑道内IP、细菌总数和真菌数明显高于入驻前(P<0.01),IP超过标准要求;其他各项指标与入驻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均符合标准要求.有半数以上人员有轻度头昏、头痛、乏力、疲劳、胸闷、关节痛等症状.结论 人员入驻坑道后,空气中IP、细菌总数和真菌数分别是进驻前的5.1倍、7.7倍和3.8倍,需采取必要的消毒预防措施,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针对人体产生的自觉症状,应重视和做好防护工作.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刘东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攸县7 319例狂犬病暴露人员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狂犬病暴露人员的流行病学分析,掌握狂犬病暴露人员的流行特点,为狂犬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06年攸县城乡疾控机构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的7 319例狂犬病暴露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攸县狂犬病暴露人员农村多于城镇,暴露时间以4-8月份为多,暴露年龄以0~9岁年龄组为多,暴露来源主要是犬.结论 人群对狂犬病的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差,政府需加强对犬只的管理.

    作者:侯玉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