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浓度

彭颖;方善康;金会

关键词:头孢拉定, 甲硝唑,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
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的浓度.方法 采用甲硝唑为内标,色谱柱为YMC ODS-AC18(1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6:10:8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的条件下,以HPLC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的浓度.结果 头孢拉定血清浓度在0.050~32.100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低定量限为0.050 μg·ml-1,方法回收率为97.5%~100.60%,RSD<5%.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头孢拉定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探讨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方法 选择我院24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120人,实验组120人,实验组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实践分数与合格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的教学效果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对护理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有力改革,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必将是今后护理教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感染与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通过对服务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知识及防治的态度、行为的调查,为制定预防病毒性肝炎传播干预措施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服务从业人员愿意接受相关知识宣教,但对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常识了解情况不够理想.结论 对服务从业人员需要经常开展病毒性肝炎预防知识教育和宣传,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卫生监督体系.

    作者:刘德坚;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病人营养支持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肠外+肠内营养(PN+EN)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2-2006年30例危重症病人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接受PN+EN,对照组接受TPN,两组等氮、等热量供给.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浓度,外周血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TLC、CD4/CD8比值.结果 试验组TLC、CD4/CD8比值和Ig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N+EN较TPN更能改善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病人的免疫功能.

    作者:易波;叶启发;成科;赵于君;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鼠小肠RNA对受照小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 探讨外源大鼠RNA对受照小鼠肠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用BALB/c雄性小鼠36只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单纯照射组和小肠RNA组,每组12只.用11.5 Gy 60Coγ射线进行腹部一次照射,于照后1~3 h采用局部肠腔扩张注入法给小鼠空肠肠腔内注入正常大鼠小肠RNA,于照后18 h解剖取空肠段,检测各组肠腺存活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将观察肠黏膜形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照射组肠腺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与单纯照射组相比,小肠RNA可明显提高受腹部照射小鼠空肠的肠腺存活率(P<0.01),减轻肠绒毛损伤,改善肠黏膜形态结构.结论 大鼠小肠RNA对小鼠肠黏膜辐射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作者:任东青;杨文清;苏晓明;赵涛;曾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板溪水电站库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调查

    目的 了解水电站库区沿岸鼠型动物及媒介蚤的种类和密度以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感染状况,以便采取控制措施.方法 2004年8月对库区3个县8个乡镇9个调查点,采用鼠笼(夹)法捕获室内、外鼠型动物及蚤类分类鉴定;取鼠体肝脾和鼠滤纸血、人血及指示动物血分别检测鼠疫F1抗原和F1抗体;取鼠肺和鼠肾分别检验流行性出血热抗原及分离病毒和分离培养钩端螺旋体.结果 捕获鼠型动物229只,捕获率8.23%,以褐家鼠(61.14%)和黄胸鼠(36 24%)为优势种.检测鼠肺229只,检测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阳性5只,阳性率2.18%.检测229份鼠肝、脾和鼠滤纸血229份、人血及指示动物血81份,均未发现鼠疫F1抗原和F1抗体阳性样本.未分离培养出钩端螺旋体病毒.结论 三板溪水电站库区沿岸在3个调查点发现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家鼠型).本次未检出动物鼠间的鼠疫感染指征.

    作者:吴念标;王芳;莫应昌;罗江淑;唐德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华南汉族健康者凝血因子Ⅶ R353Q基因型的分布

    目的 观察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R353Q基因多态性在华南汉族健康者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提取华南汉族60名正常健康者基因组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上述人群的FⅦ R353Q基因型.结果 华南汉族人群FⅦ基因R353Q具3种基因型(RR,RQ,QQ),FⅦ等位基因R、Q基因频率在人群中分别为90.9%,9.1%.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mberg平衡定律.结论 华南汉族健康人群凝血因子Ⅶ基因R353Q多态具3种基因型(RR,RQ,QQ),R等位基因携带频率明显高于Q等位基因.

    作者:黄志军;柏承文;王水云;甘美连;黄璐璐;朱莹;林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议医学临床标本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上通常对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比较注意.本文从真空采血管的选用、采血的体位、采血的时间、药物服用、输液状态下、标本放置时间、采血步骤规范和防腐剂的使用等方面入手,侧重阐述了检验结果分析前的要素控制,使得检验程序更完善,数据更准确.

    作者:林英辉;黄小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膜外剖宫产术在重度子痫前期伴腹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在重度子痫前期伴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重度子痫前期伴腹水患者80例,其中50例为腹膜外组,行腹膜外剖宫产术,30例为对照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排气时间.结果 腹膜外组50例均成功行腹膜外剖宫产术,保留了腹水;但腹膜外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主要是从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延长;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对重度子痫前期伴腹水患者可行腹膜外剖宫产术,避免腹水中蛋白的丢失;且术后排气早,进食早,有利于病人恢复.但手术时间较长,对伴有宫内窘迫者不宜采用.

    作者:关婷;罗敏;陈惠池;欧阳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男性两种腰围切点对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

    目的 评价男性腰围90 cm与85 cm两种切点对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取柳州市社区常住居民7 660人,其中男性3 894人,女性3 766人,平均年龄(40.5±12.2)岁.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空腹血脂及血糖等指标检测,分别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MS定义及修正其中男性腰围切点(85 cm)诊断M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IDF定义,3 894例男性中检出MS 402例,粗患病率为10.3%;按修正了男性WC切点的定义,在同一男性人群检出MS 769例,粗患病率为19.7%;男性MS粗患病率从35岁以下组的10.5%增高至65岁以上组的27.7%.降低男性WC切点后,使两性MS总患病率从8.1%增高至12.9%.结论 IDF提出的MS定义中,我国男性WC切点偏大,会低估MS的患病率,不能检出很多将来发生心血管病危险的男性个体,宜从90 cm修正为85 cm.

    作者:胡世红;贾卫鸿;王柳宁;韦春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BDNF对周围和中枢神经元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痴呆症.目前对BDNF与AD的关系和对AD的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BDNF对AD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福胜;王静;何明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的分离、纯化与扩增

    目的 探讨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纯化与扩增树突状细胞(DC)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别从健康自愿者(10例,对照组)和CHB患者(10例,实验组)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Mo),然后将实验组的Mo与GM-CSF、IL-4共同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前、后的DC数量及其表面CD40、CD80、CD86和MHC-DR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DC表面CD40、CD80、CD86和MHC-DR表达水平较低(P<0.01);经GM-CSF、IL-4联合培养5 d后,其Mo中的DC数较培养前明显增多(P<0.01),且DC表面CD40、CD80、CD86和MHC-DR表达水平较培养前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M-CSF、IL-4联合应用能有效地从CHB患者外周血中制备出大量具有功能活性的DC.

    作者:陈月;马云;邹红岩;陈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溆浦县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制对策

    目的 分析溆浦县2003-2006年狂犬病发病情况,探讨狂犬病疫情回升的原因,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2006年狂犬病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犬免疫率低;暴露后未规范清洗消毒伤口;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低等.结论 各级政府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落实狂犬病防制工作.

    作者:舒采祥;荆其清;刘健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入驻坑道前后空气质量及自觉症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入驻坑道前后空气质量变化及自觉症状,为改善坑道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2名健康男性,分2组入驻坑道内2个相同房间.观察入驻后坑道微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氧气、可吸入颗粒物(IP)、细菌总数、真菌数的变化情况.以问卷方式对其基本生活规律及自觉症状进行调查.结果 入驻后坑道内IP、细菌总数和真菌数明显高于入驻前(P<0.01),IP超过标准要求;其他各项指标与入驻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均符合标准要求.有半数以上人员有轻度头昏、头痛、乏力、疲劳、胸闷、关节痛等症状.结论 人员入驻坑道后,空气中IP、细菌总数和真菌数分别是进驻前的5.1倍、7.7倍和3.8倍,需采取必要的消毒预防措施,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针对人体产生的自觉症状,应重视和做好防护工作.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刘东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衡阳市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经验和资料.方法 调查分析衡阳市采取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前后,HIV感染者发现数、社会各阶层人群对艾滋病知晓率、对待HIV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高危行为发生率、接受自愿HIV检测人数,综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采取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发现的HIV感染者总数是1992-2003年12年的513.90%;社会各阶层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对艾滋认知程度、政府对艾防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吸毒人员近一次的吸毒共针率由2003年的52.26%下降至18.57%,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近一次性服务的安全套使用率由2003年39.46%上升至94.67%;2006年接受自愿HIV检测人数是2003年的40.5倍,检测对象中接受咨询的比例达到77.81%.结论 衡阳市采取的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邱仁祖;于坤平;刘军;伍又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总结120例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体会.结果 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伤口甲级愈合.结论 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的安全保障.

    作者:余旭初;柯楚群;何伟东;林毅忠;李松军;许知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炎查因病例与普通肺炎病例症候群特征监测的对比分析

    目的 建立肺炎症状的症候群的监测资料,通过对肺炎病例症状的监测,将肺炎查因病例与普通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以85例肺炎查因病例与108例普通肺炎病例为对象,比较两组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的差异.结果 查因肺炎病例组和普通肺炎对照组的家禽养殖接触史(16/85 vs9/108,χ2=4.64,P<0.05),气促(48/85 vs 34/108,χ2=12.15,P<0.01)和全身酸痛出现率(36/85 vs 18/108,χ2=17.04,P<0.01)、平均发热持续时间(8 46±8.10 vs 6.6±6.76 d)(t=2.67,P<0.05)、出现低氧血症的例数(31/85 vs 22/108,χ2=6.19,P<0.05)、病灶高峰时平均受累肺叶数(1.8±1.2 vs 1.03±0.86,t=5.18,P<0.0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普通肺炎病例相比,肺炎查因病例有更多的家禽养殖接触史、发热、气促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及低氧血症更明显,病灶范围更为广泛.

    作者:肖和龙;梁立环;刘良安;练巧玲;薛妙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6例(51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观察术后视力以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散光明显减少,视力稳定提高.同时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具有切口小、散光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胡立志;张宏;叶茹珊;彭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鼠髁状突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压力模型的构建

    目的 培养大鼠髁状突软骨细胞(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s,MCCs),建立简便易行的髁状突软骨细胞持续静压力模型.方法 SD大鼠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分离髁状突软骨,利用机械-酶二次消化法分离细胞并培养传代,鉴定细胞来源,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在压力模型给细胞加压后,检测培养细胞的形态、增殖等.结果 成功获得MCC有限细胞系,给细胞加压48 h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90 kpa压力抑制细胞增殖.结论 利用机械-酶二次消化法,可成功培养出原代SD大鼠MCCs,自制压力模型可作为加压装置对细胞实施加压干预.

    作者:黄生高;王明朗;钟孝欢;王会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贫困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某贫困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调查该县在校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测定用高铁氰化钾氧化比色法,贫血诊断按WHO规定的标准.结果 检测3 088名学生,贫血学生446人,贫血率14.44%.城乡学生贫血率分别为11.81%和17.34%(P<0.001);不同年龄组间贫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10岁年龄组为,高达23.31%(55/236);男女贫血率分别为12.13%和1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贫血以轻度为主(99.33%),未发现重度及以上贫血.结论 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现象仍然严重,要加强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蒲祖伟;杨慎先;胡昌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目的 探讨酶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对Simpson经典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原代心肌细胞存活率及搏动率.方法 采用低浓度的胰酶消化3~4次后,再用低浓度的Ⅱ型胶原酶消化一次,用短时间的2次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结果 在分离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过程中,胰酶和胶原酶合用,并改变差速贴壁时间,得到高存活率和高纯度的心肌细胞,细胞搏动率高,持续时间久.结论 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时,低浓度的胰酶和胶原酶合用,并用2次差速贴壁,可提高原代心肌培养的存活率和纯度,使细胞搏动良好.

    作者:陈淳媛;孙跃女;杨作成;李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