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溆浦县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制对策

舒采祥;荆其清;刘健梅

关键词:狂犬病, 流行病学, 防制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溆浦县2003-2006年狂犬病发病情况,探讨狂犬病疫情回升的原因,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2006年狂犬病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犬免疫率低;暴露后未规范清洗消毒伤口;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低等.结论 各级政府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落实狂犬病防制工作.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学实习生教育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状况,这种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必然会影响到医学生教育.本文就医学生教育中如何增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容,以及用怎样的方式增加进行探讨.提出实习医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加强医患关系认知,训练沟通技巧,学习法律知识以及树立法制观念.

    作者:谢伟;孟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总结120例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体会.结果 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伤口甲级愈合.结论 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的安全保障.

    作者:余旭初;柯楚群;何伟东;林毅忠;李松军;许知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滨州市生活饮用水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滨州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农民饮用水质量.方法 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验,评价依据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果 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指标:城镇集中式供水平均合格率67 45%、81.00%;农村分散式给水平均合格率26.00%、39.35%.结论 城镇集中式供水明显优于农村分散式给水,地下水好于地面水.提示:应加强水源防护,扩大净水设施,严格消毒措施,改进水源.

    作者:徐侠;姜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中苯巯基尿酸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和完善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检测尿苯中巯基尿酸(S-PMA)的方法.方法 样品通过液液萃取技术提取后进入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酸铵和甲醇的混合物,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实现样品的分离.以ESI模式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对所得谱图进行分析.结果 本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A=90.2488c+3896.3869,回归系数r=0.9995,线性范围为10~5 000μg/L,检出限为10 μg/L,灵敏度为0.0011μg/L,样品回收率77.8%~8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2%,精密度日内误差为0.9%~1.2%,日间误差为0.9%~1.7%.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尿S-PMA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方法,简捷快速、结果准确,为职业卫生工作中尿S-PMA的日常常规检测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浩;李旭东;刘移民;黄招发;曹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岳阳地区512株泌尿道细菌性感染的耐药分析

    目的 对岳阳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药敏实验,分析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岳阳地区2002-2006年尿标本1 431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同时对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对葡萄球菌属做甲氧西林耐药检测的筛选.结果 共分离泌尿道感染菌株512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1.6%;其次为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3.0%和17.1%.大肠埃希菌及多数阴性杆菌对于头孢三代及左氧沙星敏感率较高;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及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56.7%和46.4%.可将左氧沙星列为阳性球菌的首选用药.结论 泌尿道细菌的临床监测很有必要,临床医师应结合药敏结果用药,以降低耐药率.

    作者:方谷芬;刘湘林;袁正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主要部门.它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工作重点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故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保障.可从五个方面进行管理:1.基本工作的管理;2.环境管理;3.器械管理;4.加强每个环节工作质量监控;5.严格考核,进行有效激励.通过有效管理以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考评,及时纠正各环节的偏差.

    作者:白爱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五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砷化氢是一种强烈的溶血性毒物,灼热的含砷金属矿渣遇到潮湿空气或水时产生,由呼吸道吸收入人体,毒作用主要表现为大量溶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我院于2005年8月收治急性砷化氢中毒病员5人,其中重度中毒3人,经用激素抑制溶血,血液净化,碱化尿液,利尿护肾和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后,5人均痊愈出院.现将有关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武汉市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B)现况,探讨在大学生中实施AIDS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 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武汉市某高校1 350名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情况,比较性别、农村或城市生源、中学健康教育、专业、年龄、获得信息途径等多因素的影响作用,建立VFP数据库、利用SPS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大学生对AIDS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总体知晓率87.5%,不同性别、不同生源、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专业及不同年级的学生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有37.3%和70.7%大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男女生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大学生获得性教育和AIDS知识主要途径是报刊书籍(74.0%)、电视广播(63.3%)、互联网(51.0%);结论大学生对AIDS认知水平仍需提高,对AIDS患者和性行为的态度、行为有待改进,通过多途径针对不同情况个体化方案宣传尤其是结合专业教育是AIDS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举措.

    作者:黄加权;劳立峰;王丹;彭肖潇;黄海燕;肖非;宁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议医学临床标本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上通常对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比较注意.本文从真空采血管的选用、采血的体位、采血的时间、药物服用、输液状态下、标本放置时间、采血步骤规范和防腐剂的使用等方面入手,侧重阐述了检验结果分析前的要素控制,使得检验程序更完善,数据更准确.

    作者:林英辉;黄小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

    目的 改进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新生1~3 d的大鼠,无菌操作下取双侧大脑皮质,机械吹打使细胞分散成悬液,差速粘附处理以去除成纤维细胞成分,细胞悬液原代培养9~14 d,待细胞融合成单层并铺满瓶底后,4次消化传代,GFAP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结果 这种改进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培养出星形胶质细胞,纯化率达95%以上.结论 采用本实验改进的方法,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生长良好,纯度高,为后续实验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黄柏胜;刘发益;曹莉;贺芳;赵彦;邬力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含量测定的HPLC法.方法 色谱柱Lichrospher ODS,流动相为甲醇-水-四氢呋喃-5%醋酸铵(5:9:3:4),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2 nm.结果 甘草酸二铵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1~100 μg·ml-1(r=0.9999,n=5),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1.12%.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可用于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菁;季怀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SD大鼠30 d喂养试验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参考值探讨

    目的 探讨SD大鼠30 d喂养试验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参考值.方法 收集本实验室用于30 d喂养试验的SD大鼠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总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肝体比及肾体比雌雄鼠间差异无显著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血清白蛋白、血糖及总胆固醇含量和脾体比雌雄鼠间差异具有显著性;除雌性大鼠的脾脏系数(P=0.076)批间无差异外,其余各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分性别不同批次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血液学生化指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总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脏器系数肝体比及肾体比雌雄鼠间可以合并.

    作者:王亚东;王海玉;张聪恪;张桂霞;李立;张焱;刘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早期鼻饲喂养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发病后神志不清,不能经口进食,由于应激反应,机体代谢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

    作者:何志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探讨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涉及多学科和多技术的一门综合学科,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其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检验工作已经渗透到临床医疗的每一个环节,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更直接的科学依据.

    作者:谭德安;陈向大;余术祥;罗智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永州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永州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制定控制麻疹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560名0~14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560人中抗体阳性455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以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8~12月龄儿童120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MV复种5~7岁儿童140人,免疫成功77.9%;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 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前高抗体水平者.

    作者:刘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与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D-二聚体(D-Dimer)、脂蛋白a(Lp(a))含量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脑梗死患者63例,疾病对照组65例,正常对照组38例血清中ACA,D-Dimer,Lp(a)的变化特点.结果 脑梗死组ACA及ACA-IgG、D-Dimer,Lp(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ACA-IgM与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ACA及ACA-IgG、ACA-IgM、Lp(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D-Dimer,Lp(a)含量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P<0.05).ACA阳性组D-Dimer,Lp(a)的含量高于ACA阴性组(P<0.01).结论 血中ACA,D-Dimer,Lp(a)的含量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作为脑梗死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马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无腰穿禁忌症的18例结核性脑膜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进行治疗.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后脑脊液脑压力、蛋白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1),而脑脊液氯化物和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13例痊愈,4例好转,自动出院1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对结核性脑膜炎辅以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6例(51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观察术后视力以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散光明显减少,视力稳定提高.同时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具有切口小、散光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胡立志;张宏;叶茹珊;彭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亮氨酸氨基肽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脂细胞衍生亮氨酸氨基肽酶(A-LAP)基因的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关联分析,严格按照标准对湖南地区汉族随机选取,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正常对照135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两组对象的A-LAP的828 A>G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AA,GG,AG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1.5%、1.5%、37.0%,在高血压病组中分别为48.1%、5.9%、45.9%,两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χ2=7.075,df=2,P=0.029,差异有显著性;A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80.0%、20.0%,在高血压病组中分别71.1%、28.9%,A和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χ2=5.775,df=1,P=0.01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多基因联合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组A-LAP等位基因G的频率高于等位基因A,828 A>G对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相对危险有协同作用.

    作者:袁晓;王兵;王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3-2006年肇庆市糕点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肇庆市各酒家、饼屋、外卖点生产与销售的糕点的卫生质量,对其采样并进行微生物指标、理眄化指标检测.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的检验方法检测和评价.结果 2003-2006年各季度糕点合格率分别为86.3%、74.0%、75.3%、84.3%.结论 2003-2006年每年的第二、三季的合格率都明显低于同年的其它两季(χ2=40.83,P<0.005),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傅小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