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医学临床标本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林英辉;黄小琪

关键词:标本, 检验, 质量控制
摘要:临床上通常对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比较注意.本文从真空采血管的选用、采血的体位、采血的时间、药物服用、输液状态下、标本放置时间、采血步骤规范和防腐剂的使用等方面入手,侧重阐述了检验结果分析前的要素控制,使得检验程序更完善,数据更准确.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髁状突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压力模型的构建

    目的 培养大鼠髁状突软骨细胞(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s,MCCs),建立简便易行的髁状突软骨细胞持续静压力模型.方法 SD大鼠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分离髁状突软骨,利用机械-酶二次消化法分离细胞并培养传代,鉴定细胞来源,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在压力模型给细胞加压后,检测培养细胞的形态、增殖等.结果 成功获得MCC有限细胞系,给细胞加压48 h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90 kpa压力抑制细胞增殖.结论 利用机械-酶二次消化法,可成功培养出原代SD大鼠MCCs,自制压力模型可作为加压装置对细胞实施加压干预.

    作者:黄生高;王明朗;钟孝欢;王会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滨州市生活饮用水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滨州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农民饮用水质量.方法 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验,评价依据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果 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指标:城镇集中式供水平均合格率67 45%、81.00%;农村分散式给水平均合格率26.00%、39.35%.结论 城镇集中式供水明显优于农村分散式给水,地下水好于地面水.提示:应加强水源防护,扩大净水设施,严格消毒措施,改进水源.

    作者:徐侠;姜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衡阳市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经验和资料.方法 调查分析衡阳市采取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前后,HIV感染者发现数、社会各阶层人群对艾滋病知晓率、对待HIV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高危行为发生率、接受自愿HIV检测人数,综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采取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发现的HIV感染者总数是1992-2003年12年的513.90%;社会各阶层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对艾滋认知程度、政府对艾防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吸毒人员近一次的吸毒共针率由2003年的52.26%下降至18.57%,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近一次性服务的安全套使用率由2003年39.46%上升至94.67%;2006年接受自愿HIV检测人数是2003年的40.5倍,检测对象中接受咨询的比例达到77.81%.结论 衡阳市采取的控制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邱仁祖;于坤平;刘军;伍又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凝血系统活化指标的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栓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LTSPECTRA酶标仪以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蛋白C抗原(PC:Ag).采用CA-530凝血仪测定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蛋白C活性(PC:A).结果 APCR阳性的患者组手术前及手术后凝血系统的活化程度均显著高于APCR正常的患者组的同期水平.结论 手术患者术前测定凝血系统活化指标对判断术后血栓形成倾向,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欧阳淑娟;崔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OSAHS与高血压关系观察

    目的 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醒时血压,探讨其高血压的发病状况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30例正常人、111例OSAHS患者进行整晚多导睡眠图检查,次晨醒后马上测定血压.结果 OSAHS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OSAHS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轻度和中度者,OSAHS合并高血压者醒时血压明显高于睡前.111例OSAHS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1%,其中轻度26.0%,中度37.0%,重度61.0%,多元线性回归示平均血压与年龄呈正相关(r=0.41,P<0.05),与SaO2min呈负相关(r=-0.41,P<0.05),CPAP呼吸机治疗一个月后患者血压降低明显.结论 重度OSAHS患者和OSAHS合并高血压者存在着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OSAHS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与低血氧相关,血压增高的程度和发病率会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CPAP呼吸机治疗一个月后可明显降低血压.

    作者:刘展华;柳广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与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D-二聚体(D-Dimer)、脂蛋白a(Lp(a))含量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脑梗死患者63例,疾病对照组65例,正常对照组38例血清中ACA,D-Dimer,Lp(a)的变化特点.结果 脑梗死组ACA及ACA-IgG、D-Dimer,Lp(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ACA-IgM与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ACA及ACA-IgG、ACA-IgM、Lp(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D-Dimer,Lp(a)含量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P<0.05).ACA阳性组D-Dimer,Lp(a)的含量高于ACA阴性组(P<0.01).结论 血中ACA,D-Dimer,Lp(a)的含量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作为脑梗死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马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北京市顺义区2002-2006年动物致伤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北京市顺义区2002-2006年被动物致伤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减少动物致伤的发生,为制定狂犬病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2-2006年北京市顺义区发生的15 040例动物致伤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顺义区2002-2006年被动物致伤人数逐年增长,致伤者中以中青年居多,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伤人动物以犬类为主,8月份致伤人数多,上肢是容易被咬伤的部位;大部分伤者预防注射及时,但Ⅲ度伤者抗狂犬病血清注射率较低.结论 加强犬、猫等动物的管理,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及时进行疫苗注射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印东;李玉堂;何朝;张松建;王凤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灰色模型对长沙市四类传染病发病率的模拟与预测

    目的 模拟与预测长沙市2006-2010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长沙市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灰色GM(1,1)模型对长沙市1995-2005年的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四类发病率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 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良好,外推预测2006-2010年长沙市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下降,符合流行规律.结论 该模型受样本含量和概率分布的限制较小,运算简单,有较高实用价值,可用于长沙市各类传染病发病率近期预测.

    作者:胡伟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永州市2003-2005年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

    目的 了解儿童计划免疫现状,为加强计划免疫工作,有效提高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11个县区每县区抽查4个行政村和1个农贸市场,每村场调查10~30名规定范围的儿童.连续3年.结果 BCG、OPV、DPT、MV四苗全程接种率在2003、2004、2005年调查中分别为65.20%、75.54%、91.73%;各单苗接种率由2003年的不足85%提高到2005年的95%;建卡率、建证率和卡疤率也提高到90%以上.结论 数据显示,三年来,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得到了改善,各指标逐年提高,到2005年都达到了或接近了90%,但还存在不足.

    作者:杨伟林;赵承保;成艳华;陈主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脉循环中TFP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脉循环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4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和24例非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两组介入治疗前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含量的变化.结果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在治疗后冠脉循环中的TFPI均有升高(P<0.05),老年组的TFPI水平较非老年组升高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TFPI水平显著升高.TFPI在PTCA术中起重要的抗凝及抗栓作用.

    作者:陈琳;周胜华;郭永红;胡信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目的 探讨酶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对Simpson经典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原代心肌细胞存活率及搏动率.方法 采用低浓度的胰酶消化3~4次后,再用低浓度的Ⅱ型胶原酶消化一次,用短时间的2次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结果 在分离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过程中,胰酶和胶原酶合用,并改变差速贴壁时间,得到高存活率和高纯度的心肌细胞,细胞搏动率高,持续时间久.结论 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时,低浓度的胰酶和胶原酶合用,并用2次差速贴壁,可提高原代心肌培养的存活率和纯度,使细胞搏动良好.

    作者:陈淳媛;孙跃女;杨作成;李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OSCE在七年制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我院利用OSCE原则进行七年制外科临床教学改革的实践,总结了应用OSCE临床教学新方法的经验和体会,旨在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提高外科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刘浩;廖达光;蒋先镇;聂华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板溪水电站库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调查

    目的 了解水电站库区沿岸鼠型动物及媒介蚤的种类和密度以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感染状况,以便采取控制措施.方法 2004年8月对库区3个县8个乡镇9个调查点,采用鼠笼(夹)法捕获室内、外鼠型动物及蚤类分类鉴定;取鼠体肝脾和鼠滤纸血、人血及指示动物血分别检测鼠疫F1抗原和F1抗体;取鼠肺和鼠肾分别检验流行性出血热抗原及分离病毒和分离培养钩端螺旋体.结果 捕获鼠型动物229只,捕获率8.23%,以褐家鼠(61.14%)和黄胸鼠(36 24%)为优势种.检测鼠肺229只,检测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阳性5只,阳性率2.18%.检测229份鼠肝、脾和鼠滤纸血229份、人血及指示动物血81份,均未发现鼠疫F1抗原和F1抗体阳性样本.未分离培养出钩端螺旋体病毒.结论 三板溪水电站库区沿岸在3个调查点发现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家鼠型).本次未检出动物鼠间的鼠疫感染指征.

    作者:吴念标;王芳;莫应昌;罗江淑;唐德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HP)对脊椎真空征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索幽门螺杆菌对脊柱组织内真空征的影响.方法 随着对HP的毒力因子细胞空泡毒及HP-cag致病岛(-2DNA片断)的研究深入,其产生空泡气体的机制逐渐明晰,相应感染的HP产生的空泡征与脊柱退化变性的真空征病理相符,结合以往的科研资料,揭示广泛存在的脊柱真空征是脊椎退化变性之因,感染HP也是脊柱退化变性的生物力学因素之一.结果 从研究成果资料对比显示,脊椎各部位的真空征是产生脊柱小关节紊乱,椎间盘变性,椎间盘膨出及脱出的基础,而真空征的气体产生与HP的细胞空泡毒及致病岛的病理特征相符,表明脊椎的退化变性是有其生物力学因素的,是可防可治的,对于典型的或不典型的HP感染者要进行彻底的治疗,也是预防和控制脊柱退化变性的重要方面.结论 通过对脊柱小关节及椎间盘真空积气的介入治疗外,还须要对患者体内HP清除作为预防与控制脊柱退化变性的治疗基础.

    作者:骆仲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IC法测定矿泉水中溴化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求离子色谱法测定矿泉水中溴化物含量的不确定度,以确定结果的可信程度和准确性.方法 依据《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8-199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比较全面的考虑整个分析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其测定结果的数学模型.结果 该方法测定的某矿泉水中溴化物含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2.5%;扩展不确定度为0.08mg/L.结论 提出的方法可适用于离子色谱法测定矿泉水中溴化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孙边成;张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早期鼻饲喂养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发病后神志不清,不能经口进食,由于应激反应,机体代谢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

    作者:何志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75例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系统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试剂盒Myeoplasma lsT-2对泌尿生殖道取材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Uu、Mh、Uu+Mh感染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均较高,达到84.85%以上,由于支原体本身的耐四环素素基因(tetM)的存在,四环素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效果有一定差异,而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Mh、Uu+Mh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Uu、Mh、Uu+Mh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侯小玲;孙圣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议医学临床标本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上通常对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比较注意.本文从真空采血管的选用、采血的体位、采血的时间、药物服用、输液状态下、标本放置时间、采血步骤规范和防腐剂的使用等方面入手,侧重阐述了检验结果分析前的要素控制,使得检验程序更完善,数据更准确.

    作者:林英辉;黄小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中炎性因子变化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炎症期血中炎性因子如瘦素(lept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与呼吸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49例COPD患者急性炎症期血leptin、HsCRP、TNF-α及动脉血气分析与其炎症控制期作自身对比分析,并分析急性炎症期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炎症期与炎症控制期leptin、HsCRP及TNF-α及动脉血气pH值、PaCO2、PaO2、SaO2比较差异亦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急性炎症期COPD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示:leptin与HsCRP及TNF-α及动脉血气之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5~0.001);leptin与动脉血气之pH值、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0.005);TNF-α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H值、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0.005).HsCRP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H值、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0.005).结论 leptin可能是COPD急性炎症期的炎性标志物;leptin、HsCRP及TNF-α等炎性因子升高可能加重COPD患者全身各系统代谢的紊乱.

    作者:赵修斌;曾亚;肖云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深圳地区麻疹病毒流行株血凝素蛋白H基因及核蛋白N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 探讨深圳地区目前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特征.方法 采用B95a细胞分离培养麻疹病毒,通过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C末端450 bp片段和血凝素H基因全序列并测序,其序列与Genebank中国内外流行的麻疹病毒8个基因组的代表毒株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分离到1株麻疹病毒,N基因与H1基因型代表毒株相比同源性为98.4%,H基因与H1基因型代表毒株相比同源性为99.5%.结论 深圳市麻疹流行毒株属于H1基因型.

    作者:陈传德;陈伟红;卓菲;刘卫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