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门县农村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李先平;杜东初;王中华

关键词:营养调查, 膳食结构,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摘要:目的 了解石门县农村居民膳食摄入、营养状况和相关的慢性非传染病分布情况,为倡导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抽样法对新铺乡、维新镇、罗坪乡的农村居民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居民连续3 d膳食摄入情况,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体格检查,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测.结果 石门县农村居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三大营养素供给充分,膳食结构趋于平衡,但膳食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是能量、脂肪、食盐摄入超标,视黄醇、视黄醇当量、核黄素、钙等营养素供给不足,该县成人超重和肥胖率为7.38%,高血压患病率为15.09%,贫血患病率为37.93%,血糖超标率为4.97%,血脂不正常为8.9%.结论 广泛开展全民科学膳食宣传教育,倡导正确的膳食模式和科学生活方式,预防控制因膳食导致的肥胖、高血压、贫血、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应用与实现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可以为偏远地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使得共享大城市医学专家的会诊和治病指导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主要作用及在我院的实现方案.

    作者:陈疆;王建新;熊新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发病机制及诱因的研究进展

    GPP的发病机理复杂,目前较重视的是免疫机制,且PMN在GPP的发病中的重要作用;GPP诱发的原因很多,感染、各种药物、低钙、妊娠等,其诱因的多样性提醒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诱发GPP.

    作者:金彩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应用于腹膜透析导管堵管的护理

    对2003-2006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内科7例腹膜透析导管堵管后行腹腔镜检的患者,术后将伤口、透析管护理、引流情况的观察、饮食列为护理重点,7例均重管成功,手术时间20~45 min,术后1周出院,经长期随访,其中6例腹透液引流通畅,一例再次堵管,后改为血液透析.

    作者:周正容;张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基体改进剂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血铅的研究

    目的 探讨用适宜基体改进剂来消除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基体干扰,建立基体改进剂测定血铅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硝酸溶液+双氧水消解,以磷酸二氢铵+硝酸+抗坏血酸混合液为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含量.结果 本方法的回收率为92.7%~100.8%,相对标准差为2.9%~5.7%,方法检出限为4.2 ug/L,能满足卫生部《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的要求.结论 改良基体改进剂后,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芳;杨晓峰;谢宏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 20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血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患者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病因.方法 对我院2002-2006年的新生儿黄疸患者血培养阳性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黄疸患者病原菌检出率为50.33%,608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506株(83.22%),革兰阴性菌96株(15.79%),真菌6株(0.99%),主要分离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65.95%),其次为肠球菌属(5.92%),金黄色葡萄球菌(SAU)(5.10%),大肠埃希菌(4.28%),链球菌属(3.94%),肺炎克雷伯菌(3.62%).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者的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第1位,其次为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血培养是其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的必要手段.

    作者:陈建设;阳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抗e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

    抗e较抗E少见,笔者遇到1例因抗e导致的交叉配血不合,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李某,女,汉族,40岁,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入院手术治疗,血型为A型,无既往输血史,妊娠三次,申请配血红细胞悬液8 u,术前作微柱凝胶法不完全抗体筛查试验时,Ⅰ号及Ⅲ号细胞呈阳性反应,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时,发现与多个献血者交叉配血不相合,均为主侧管凝集,次侧管不凝集,提示有ABO以外血型抗体,后经血型血清学实验检查,证实为抗e引起的配血不合.

    作者:叶汉深;林俊华;张普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凝血系统活化指标的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栓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LTSPECTRA酶标仪以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蛋白C抗原(PC:Ag).采用CA-530凝血仪测定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蛋白C活性(PC:A).结果 APCR阳性的患者组手术前及手术后凝血系统的活化程度均显著高于APCR正常的患者组的同期水平.结论 手术患者术前测定凝血系统活化指标对判断术后血栓形成倾向,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欧阳淑娟;崔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与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D-二聚体(D-Dimer)、脂蛋白a(Lp(a))含量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脑梗死患者63例,疾病对照组65例,正常对照组38例血清中ACA,D-Dimer,Lp(a)的变化特点.结果 脑梗死组ACA及ACA-IgG、D-Dimer,Lp(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ACA-IgM与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ACA及ACA-IgG、ACA-IgM、Lp(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D-Dimer,Lp(a)含量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P<0.05).ACA阳性组D-Dimer,Lp(a)的含量高于ACA阴性组(P<0.01).结论 血中ACA,D-Dimer,Lp(a)的含量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作为脑梗死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马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与认知情况的调查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及认知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78名医护人员的洗手行为分别连续观察3 h,记录洗手有关情况,并进行洗手知识的问卷调查,及对医生和护士进行比较.结果 医护人员的各种洗手率均不足50%,洗手依从性比较差;医护人员洗手情况不佳,做法正确的比例均不高;医护人员对洗手的概念和手部皮肤常用消毒剂基本了解,但对于手清洁、消毒指征、手采样及手部卫生标准还认识不足,医护人员的洗手知识还有待加强;医生洗手依从性、正确洗手的比例及某些洗手知识不如护士,说明医生对洗手的重视程度不够.结论 医护人员洗手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与自身重视不够有关,而且与相应的管理不严格有关,应强化洗手意识,认识洗手的重要性,坚持正确洗手,从而避免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彭湛贤;李晓燕;刘燕芳;温娥娣;欧金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OSCE在七年制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我院利用OSCE原则进行七年制外科临床教学改革的实践,总结了应用OSCE临床教学新方法的经验和体会,旨在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提高外科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刘浩;廖达光;蒋先镇;聂华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男性两种腰围切点对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

    目的 评价男性腰围90 cm与85 cm两种切点对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取柳州市社区常住居民7 660人,其中男性3 894人,女性3 766人,平均年龄(40.5±12.2)岁.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空腹血脂及血糖等指标检测,分别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MS定义及修正其中男性腰围切点(85 cm)诊断M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IDF定义,3 894例男性中检出MS 402例,粗患病率为10.3%;按修正了男性WC切点的定义,在同一男性人群检出MS 769例,粗患病率为19.7%;男性MS粗患病率从35岁以下组的10.5%增高至65岁以上组的27.7%.降低男性WC切点后,使两性MS总患病率从8.1%增高至12.9%.结论 IDF提出的MS定义中,我国男性WC切点偏大,会低估MS的患病率,不能检出很多将来发生心血管病危险的男性个体,宜从90 cm修正为85 cm.

    作者:胡世红;贾卫鸿;王柳宁;韦春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75例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系统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试剂盒Myeoplasma lsT-2对泌尿生殖道取材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Uu、Mh、Uu+Mh感染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均较高,达到84.85%以上,由于支原体本身的耐四环素素基因(tetM)的存在,四环素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效果有一定差异,而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Mh、Uu+Mh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Uu、Mh、Uu+Mh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侯小玲;孙圣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X射线输出评估装置在X线机检测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一种X射线输出评估装置(以下简称Barracuda)的性能及对医用诊断X线机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国产RMP型X射线诊断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箱和Barracuda的性能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两种设备检测结果合格率差异不显著,但Barrcuda操作较为简便.结论 Barracuda是一种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X射线分析仪器,适用于对医用诊断X线机进行质量控质.

    作者:姚晓园;刘晶磊;陈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蔬菜和水产品中常见农药的检验

    目的 了解湘乡市近四年化学性中毒情况,探讨蔬菜和水产品中常见农药的检验方法.方法 用氯仿丙酮提取,薄层展开,先观察荧光,后喷显色剂.结果 能同时检出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和沙蚕类毒素等多种农药.结论 蔬菜和水产品中常见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可以用薄层层析法快速检验.

    作者:张满芳;许宁湘;黄桂湘;邹雄斌;李辉映;胡国庆;廖金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溆浦县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制对策

    目的 分析溆浦县2003-2006年狂犬病发病情况,探讨狂犬病疫情回升的原因,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2006年狂犬病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犬免疫率低;暴露后未规范清洗消毒伤口;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低等.结论 各级政府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落实狂犬病防制工作.

    作者:舒采祥;荆其清;刘健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湖南省临床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基本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各级临床实验室开展HIV血清学筛查试验的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41家临床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进行调查,利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 141家实验室2006年度共检测样本303 045份,筛查阳性样本2 404份,确认阳性样本276份,筛查阳性检出率和确认符合率分别为0.09%和11.48%.送检样本多的科室是外、内、急诊和妇儿科.多数实验室采用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多数实验室缺少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结论 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检测质量.

    作者:王孝华;陈曦;贺健梅;邹潇白;易再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滨州市生活饮用水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滨州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农民饮用水质量.方法 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验,评价依据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果 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指标:城镇集中式供水平均合格率67 45%、81.00%;农村分散式给水平均合格率26.00%、39.35%.结论 城镇集中式供水明显优于农村分散式给水,地下水好于地面水.提示:应加强水源防护,扩大净水设施,严格消毒措施,改进水源.

    作者:徐侠;姜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市售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市售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标准限量规定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检验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 4789-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结果 检测80份非发酵豆制品,合格16份,合格率为20.0%,其中定型和散装分别为12份和68份,合格份数为6份和10份,合格率分别为50.0%和14.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5.89,P<0.05);即食性和非即食性非酵豆制品分别为26份和54份,合格份数为8份和8份,30.8%和14.8%,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88,P>0.05).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率达80%,其次有2份散装即食非发酵豆制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5%,未检出志贺氏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 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严重,非即食性非发酵豆制品显著高于即食性,而即食性非发酵豆制品检出沙门氏菌,对消费者有潜在的危险性.

    作者:李秀桂;吕素玲;唐振柱;黄兆勇;蒋震羚;方志峰;王红;车光;黄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石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乙肝表面抗原抗体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石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下简称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以下简称HBsAb)情况,并进行乙型肝炎防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县直各行政事业单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和HBsAb.对2项均为阴性者接种3针乙肝疫苗.对HBsAg阴性而HBsAb阳性者加强一针乙肝疫苗.结果 共调查2 052人,HBsAg阳性率为3.9%,HBsAb阳性率为19.7%.符合乙肝疫苗接种标准的人员接种率为99.44%.结论 石门县行政事业单位HBsAb阳性率较低,今后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杨淑珍;范晓军;王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含量测定的HPLC法.方法 色谱柱Lichrospher ODS,流动相为甲醇-水-四氢呋喃-5%醋酸铵(5:9:3:4),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2 nm.结果 甘草酸二铵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1~100 μg·ml-1(r=0.9999,n=5),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1.12%.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可用于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菁;季怀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