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桂;吕素玲;唐振柱;黄兆勇;蒋震羚;方志峰;王红;车光;黄彦
目的 探讨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纯化与扩增树突状细胞(DC)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别从健康自愿者(10例,对照组)和CHB患者(10例,实验组)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Mo),然后将实验组的Mo与GM-CSF、IL-4共同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前、后的DC数量及其表面CD40、CD80、CD86和MHC-DR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DC表面CD40、CD80、CD86和MHC-DR表达水平较低(P<0.01);经GM-CSF、IL-4联合培养5 d后,其Mo中的DC数较培养前明显增多(P<0.01),且DC表面CD40、CD80、CD86和MHC-DR表达水平较培养前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M-CSF、IL-4联合应用能有效地从CHB患者外周血中制备出大量具有功能活性的DC.
作者:陈月;马云;邹红岩;陈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进行外伤原因分类.入路选择统计:髂腹股沟入路11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14例,前后联合入路7例,延长的髂腹股入路4例.复位后分别采用拉力螺钉,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均用皮牵引2~3周.结果 优21例,良12例,一般3例,优良率91%.36例随访13~53个月,平均35个月,本组无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 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采取不同手术入路,骨折固定方法应满足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和安全的要求.术后功能锻炼应尽早进行,8~12周恢复负重活动,以避免发生骨性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
作者:谢宜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探讨网膜、肠系膜、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临床病理特点,用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进行评估,探讨该标准对EGIST的适用性.方法 18例网膜和肠系膜原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恶性黑色素瘤等的间叶性肿瘤,平均直经6~40 cm,应用CD117、CD34、平滑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100及HMB45等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共诊断12例EGIST,平均直经4~35 cm.其中网膜6例,肠系膜6例.肿瘤形态:梭行细胞为主型6例,上皮细胞为主型3例,混合型3例.免疫组化:所有肿瘤波形蛋白均阳性,12例CD117阳性诊断为EGIST,10例CD34阳性,阳性率为83%.12例E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分为: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中度侵袭危险性6例,高度侵袭危险性4例.12例中9例有随访资料,随访率为75%,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不同侵袭危险性病例各组以随访结果作出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F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P<0.05,显示生物学行为的病理学参数与随访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侵袭危险性低、中、高各组间生存曲线差异明显.结论 CD117对EGIST有诊断价值,CD34也有一定意义.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对EGIST有较好的实用性.EGIST预后似乎GIST为好,但需要更多资料佐证.
作者:唐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216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6例手术患者中共发生吻合口漏12例,发生率为5.6%.28例手术后行直肠内引流,均一期愈合.结论 行肠腔内引流以降低肠腔内压是减少吻合口漏的一种方法.吻合口漏的处理是通畅引流,促进漏口自行愈合,手术是后的治疗措施.
作者:裴海平;晏仲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新晃县城郊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况.方法 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鉴别钩虫虫种,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 共调查了568名农村人口,土源性寄生虫总感染率25.53%,其中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24.65%、8.98%和4.93%.除钩虫和粪类圆线虫以外,儿童和幼儿高于成人.混合感染以蛔、鞭为主,占总人数的8.98%.结论 农村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农村仍然是土源寄生虫防治的重点地区,尤其是中小学生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
作者:林梅;蒲祖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医院血液透析用水的卫生质量及动态分析.方法 选择衡阳市开展血液透析项目的13家医院,连续5年采集血液透析用水,检测钙、氯化物、氟化物、锌、钠等22个理化指标及致热原和细菌总数.按照美国人工脏器协会(ASAIO)和美国医疗促进协会(AAMI)制定的透析用水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衡阳市13家医院血液透析用水经5年连续监测完全各格的仅6家,占46.15%.透析用水检测项目中细菌总数、致热原、钙、氯离子、氟离子、锌离子、钠离子合格率分别为94.87%、96.58%、98.29%、94.01%、99.14%、100%、100%.2003年13家医院透析用水合格率为65.38%,逐年上升,2006年为92.30%,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0.64,P<0.05).三级甲等医院透析用水合格率(93.33%)显著高于二级甲等医院(76.38%)(χ2=5.61,P<0.05).结论 衡阳市医院透析用水合格率低的指标为细菌总数、致热原及氯化物.透析用水卫生质量在逐年提高.三级甲等医院透析用水合格率高于二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用水卫生质量与医院对水处理系统的管理、正确维护和定期消毒等有关.
作者:左武元;凌少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炎症期血中炎性因子如瘦素(lept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与呼吸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49例COPD患者急性炎症期血leptin、HsCRP、TNF-α及动脉血气分析与其炎症控制期作自身对比分析,并分析急性炎症期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炎症期与炎症控制期leptin、HsCRP及TNF-α及动脉血气pH值、PaCO2、PaO2、SaO2比较差异亦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急性炎症期COPD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示:leptin与HsCRP及TNF-α及动脉血气之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5~0.001);leptin与动脉血气之pH值、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0.005);TNF-α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H值、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0.005).HsCRP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H值、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0.005).结论 leptin可能是COPD急性炎症期的炎性标志物;leptin、HsCRP及TNF-α等炎性因子升高可能加重COPD患者全身各系统代谢的紊乱.
作者:赵修斌;曾亚;肖云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GPP的发病机理复杂,目前较重视的是免疫机制,且PMN在GPP的发病中的重要作用;GPP诱发的原因很多,感染、各种药物、低钙、妊娠等,其诱因的多样性提醒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诱发GPP.
作者:金彩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永州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制定控制麻疹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560名0~14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560人中抗体阳性455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以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8~12月龄儿童120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MV复种5~7岁儿童140人,免疫成功77.9%;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 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前高抗体水平者.
作者:刘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溆浦县2003-2006年狂犬病发病情况,探讨狂犬病疫情回升的原因,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2006年狂犬病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犬免疫率低;暴露后未规范清洗消毒伤口;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低等.结论 各级政府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落实狂犬病防制工作.
作者:舒采祥;荆其清;刘健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培养大鼠髁状突软骨细胞(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s,MCCs),建立简便易行的髁状突软骨细胞持续静压力模型.方法 SD大鼠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分离髁状突软骨,利用机械-酶二次消化法分离细胞并培养传代,鉴定细胞来源,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在压力模型给细胞加压后,检测培养细胞的形态、增殖等.结果 成功获得MCC有限细胞系,给细胞加压48 h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90 kpa压力抑制细胞增殖.结论 利用机械-酶二次消化法,可成功培养出原代SD大鼠MCCs,自制压力模型可作为加压装置对细胞实施加压干预.
作者:黄生高;王明朗;钟孝欢;王会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学临床教学是培养临床医学生向一名合格医生转变的非常重要的医学教育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全面而系统的临床实践是医学生接受实践检验,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学生只有在面对病人的临床实践中才能获得直接的、感性的认识[1].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今出现了教学意识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本文结合医学临床教学特点,分析当前教学意识下降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进行探讨.
作者:金龙玉;高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服务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知识及防治的态度、行为的调查,为制定预防病毒性肝炎传播干预措施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服务从业人员愿意接受相关知识宣教,但对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常识了解情况不够理想.结论 对服务从业人员需要经常开展病毒性肝炎预防知识教育和宣传,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卫生监督体系.
作者:刘德坚;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一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分析.方法 对采集的可疑标本及中毒患者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从采集的患者呕吐物、剩余可疑食物基围虾及未售完的基围虾和养虾水中均检出同一可疑菌株,经湖南省CDC微检科进行API检测认定为亲水气单胞菌,采集病人双份血清测定效价呈4倍及以上增长.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由亲水气单胞菌所引起,这也是桂阳县首次检测到由亲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张传禄;张权义;张红;欧阳云;张忠诚;李华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肺炎症状的症候群的监测资料,通过对肺炎病例症状的监测,将肺炎查因病例与普通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以85例肺炎查因病例与108例普通肺炎病例为对象,比较两组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的差异.结果 查因肺炎病例组和普通肺炎对照组的家禽养殖接触史(16/85 vs9/108,χ2=4.64,P<0.05),气促(48/85 vs 34/108,χ2=12.15,P<0.01)和全身酸痛出现率(36/85 vs 18/108,χ2=17.04,P<0.01)、平均发热持续时间(8 46±8.10 vs 6.6±6.76 d)(t=2.67,P<0.05)、出现低氧血症的例数(31/85 vs 22/108,χ2=6.19,P<0.05)、病灶高峰时平均受累肺叶数(1.8±1.2 vs 1.03±0.86,t=5.18,P<0.0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普通肺炎病例相比,肺炎查因病例有更多的家禽养殖接触史、发热、气促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及低氧血症更明显,病灶范围更为广泛.
作者:肖和龙;梁立环;刘良安;练巧玲;薛妙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系统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试剂盒Myeoplasma lsT-2对泌尿生殖道取材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Uu、Mh、Uu+Mh感染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均较高,达到84.85%以上,由于支原体本身的耐四环素素基因(tetM)的存在,四环素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效果有一定差异,而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Mh、Uu+Mh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Uu、Mh、Uu+Mh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侯小玲;孙圣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肇庆市各酒家、饼屋、外卖点生产与销售的糕点的卫生质量,对其采样并进行微生物指标、理眄化指标检测.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的检验方法检测和评价.结果 2003-2006年各季度糕点合格率分别为86.3%、74.0%、75.3%、84.3%.结论 2003-2006年每年的第二、三季的合格率都明显低于同年的其它两季(χ2=40.83,P<0.005),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傅小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石门县农村居民膳食摄入、营养状况和相关的慢性非传染病分布情况,为倡导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抽样法对新铺乡、维新镇、罗坪乡的农村居民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居民连续3 d膳食摄入情况,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体格检查,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测.结果 石门县农村居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三大营养素供给充分,膳食结构趋于平衡,但膳食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是能量、脂肪、食盐摄入超标,视黄醇、视黄醇当量、核黄素、钙等营养素供给不足,该县成人超重和肥胖率为7.38%,高血压患病率为15.09%,贫血患病率为37.93%,血糖超标率为4.97%,血脂不正常为8.9%.结论 广泛开展全民科学膳食宣传教育,倡导正确的膳食模式和科学生活方式,预防控制因膳食导致的肥胖、高血压、贫血、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作者:李先平;杜东初;王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酶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对Simpson经典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原代心肌细胞存活率及搏动率.方法 采用低浓度的胰酶消化3~4次后,再用低浓度的Ⅱ型胶原酶消化一次,用短时间的2次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结果 在分离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过程中,胰酶和胶原酶合用,并改变差速贴壁时间,得到高存活率和高纯度的心肌细胞,细胞搏动率高,持续时间久.结论 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时,低浓度的胰酶和胶原酶合用,并用2次差速贴壁,可提高原代心肌培养的存活率和纯度,使细胞搏动良好.
作者:陈淳媛;孙跃女;杨作成;李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郴州市2006年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流感病毒初筛及分型鉴定.结果 全年共检测4所医院ILI咽拭子标本665份,分离到流感病毒40株,阳性分离率6.02%,经分型鉴定:A(H1N1)亚型35株,B型5株;疑似流感疫情ILI咽拭子标本29份,分离到流感毒株18株,阳性分离率62.07%,均为B型.结论 2006年湖南省郴州市流感流行株为A(H1N1)亚型,有B型存在,未检测出A(H3N2)亚型.
作者:谢群;陈柏塘;曾晓军;欧社祥;曾永会;刘晓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