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晃县城郊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林梅;蒲祖伟

关键词:农村, 土源性寄生虫, 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新晃县城郊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况.方法 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鉴别钩虫虫种,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 共调查了568名农村人口,土源性寄生虫总感染率25.53%,其中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24.65%、8.98%和4.93%.除钩虫和粪类圆线虫以外,儿童和幼儿高于成人.混合感染以蛔、鞭为主,占总人数的8.98%.结论 农村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农村仍然是土源寄生虫防治的重点地区,尤其是中小学生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磷脂酶A2、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为了解血清磷脂酶A2(PLA2)、CRP以及WBC计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了2004年6月-2006年8月间在本院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进行了阑尾切除术的147例病人的样本,对患者的血样作了WBC计数、血清CRP和PLA2检测.结果 男性患者WBC计数、血清CRP和PLA2与非阑尾炎患者有显著差异.而女性患者除阑尾炎穿孔或阑尾炎脓肿患者的血清CRP和PLA2高于上限值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 对男性患者血清CRP、PLA2和WBC计数的增高可作为男性患者阑尾炎的诊断指标,而血清CRP和PLA2显著增高则提示男性患者阑尾炎穿孔或脓肿.而WBC计数、血清CRP和PLA2对女性患者不敏感,其浓度正常也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

    作者:曾宏辉;张秋萍;罗甫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综合风险分析技术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探讨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是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评价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承受水平,并按照承受水平采取防护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承受水平的过程[1],包括职业病危害风险识别、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部分.

    作者:周常喜;刘敏;彭新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讨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对患者免疫状况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结合组),常规治疗组口服左旋咪唑和西米替丁,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观察二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检测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结合组比常规治疗组疗效好,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合组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率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合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可靠,能明显减少患者复发次数和程度,溃疡面愈合时间短,无明显不良反应,并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周伟民;陈伟红;张群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感染与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通过对服务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知识及防治的态度、行为的调查,为制定预防病毒性肝炎传播干预措施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服务从业人员愿意接受相关知识宣教,但对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常识了解情况不够理想.结论 对服务从业人员需要经常开展病毒性肝炎预防知识教育和宣传,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卫生监督体系.

    作者:刘德坚;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1 327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入路介入诊疗的方法学和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 327例次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或/和PCI患者的临床和手术情况,记录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成功率为95.40%(1 036/1 086),经桡动脉PCI成功率为98.34%(237/241),54例经桡动脉手术失败患者改股动脉入路手术成功.术后局部血肿99例,前臂张力性血肿和桡动脉闭塞各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和PCI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不影响术后患者活动,但需要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和预防处理血管痉挛的经验.经桡动脉PCI宜直接选择支撑力较好的指引导管,以增加导管的后坐力和同轴性,同时对于靶病变给予充分预扩张,以手术提高成功率.

    作者:欧阳茂;杨侃;蒋卫红;曹宇;张志辉;匡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岳阳地区512株泌尿道细菌性感染的耐药分析

    目的 对岳阳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药敏实验,分析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岳阳地区2002-2006年尿标本1 431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同时对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对葡萄球菌属做甲氧西林耐药检测的筛选.结果 共分离泌尿道感染菌株512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1.6%;其次为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3.0%和17.1%.大肠埃希菌及多数阴性杆菌对于头孢三代及左氧沙星敏感率较高;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及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56.7%和46.4%.可将左氧沙星列为阳性球菌的首选用药.结论 泌尿道细菌的临床监测很有必要,临床医师应结合药敏结果用药,以降低耐药率.

    作者:方谷芬;刘湘林;袁正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观察

    目的 初步探讨网膜、肠系膜、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临床病理特点,用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进行评估,探讨该标准对EGIST的适用性.方法 18例网膜和肠系膜原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恶性黑色素瘤等的间叶性肿瘤,平均直经6~40 cm,应用CD117、CD34、平滑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100及HMB45等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共诊断12例EGIST,平均直经4~35 cm.其中网膜6例,肠系膜6例.肿瘤形态:梭行细胞为主型6例,上皮细胞为主型3例,混合型3例.免疫组化:所有肿瘤波形蛋白均阳性,12例CD117阳性诊断为EGIST,10例CD34阳性,阳性率为83%.12例E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分为: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中度侵袭危险性6例,高度侵袭危险性4例.12例中9例有随访资料,随访率为75%,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不同侵袭危险性病例各组以随访结果作出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F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P<0.05,显示生物学行为的病理学参数与随访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侵袭危险性低、中、高各组间生存曲线差异明显.结论 CD117对EGIST有诊断价值,CD34也有一定意义.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对EGIST有较好的实用性.EGIST预后似乎GIST为好,但需要更多资料佐证.

    作者:唐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征及其耐药性

    目的 探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征及其耐药性,预防和控制MRSA流行发生.方法 对2006年住院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征及耐药性进行监测.结果 2006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5株,其中MRSA28株,占金葡菌的62.2%(MSSA17株,占37.8%);医院感染株和社区感染株分别占19株(42.2%)、26株(57.8%);感染部位多分布在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和烧伤部位;在同期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外环境中尚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阿奇霉素耐药率在70%以上,但对万古霉素敏感.基础疾病中以外伤、心脑血管病、烧伤、呼吸系统疾病、皮肤软组织疾病居前五位.结论 金葡菌检出率、MRSA发生率和耐药率较高;同期外环境尚未发现有关的金葡菌菌株;金葡菌医院感染以内源性感染为主;应注意做好手卫生、物体表面消毒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控制金葡菌交叉传播.

    作者:王江桥;罗君;蔡珠;王箭;李玉娟;巫雪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病人营养支持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肠外+肠内营养(PN+EN)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2-2006年30例危重症病人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接受PN+EN,对照组接受TPN,两组等氮、等热量供给.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浓度,外周血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TLC、CD4/CD8比值.结果 试验组TLC、CD4/CD8比值和Ig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N+EN较TPN更能改善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病人的免疫功能.

    作者:易波;叶启发;成科;赵于君;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贫困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某贫困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调查该县在校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测定用高铁氰化钾氧化比色法,贫血诊断按WHO规定的标准.结果 检测3 088名学生,贫血学生446人,贫血率14.44%.城乡学生贫血率分别为11.81%和17.34%(P<0.001);不同年龄组间贫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10岁年龄组为,高达23.31%(55/236);男女贫血率分别为12.13%和1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贫血以轻度为主(99.33%),未发现重度及以上贫血.结论 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现象仍然严重,要加强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蒲祖伟;杨慎先;胡昌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分析

    目的 对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我院2001-2005年住院治疗的6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确诊为NPSLE患者84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脑脊液、头颅MRI、CT等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患者共表现为14种神经精神症状,常见表现为狼疮样头痛、精神障碍、癫痫、卒中,45%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神经精神症状,其中44例行MRI或CT检查,有38例异常.结论 神经精神狼疮临床表现多样,常见为狼疮样头痛、精神障碍,脑脊液检查及头颅MRI、CT检查对中枢性狼疮诊断的帮助较大.

    作者:谢红付;曾海燕;李吉;易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浓度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的浓度.方法 采用甲硝唑为内标,色谱柱为YMC ODS-AC18(1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6:10:8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的条件下,以HPLC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的浓度.结果 头孢拉定血清浓度在0.050~32.100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低定量限为0.050 μg·ml-1,方法回收率为97.5%~100.60%,RSD<5%.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头孢拉定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彭颖;方善康;金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总结120例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体会.结果 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伤口甲级愈合.结论 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的安全保障.

    作者:余旭初;柯楚群;何伟东;林毅忠;李松军;许知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市售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市售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标准限量规定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检验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 4789-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结果 检测80份非发酵豆制品,合格16份,合格率为20.0%,其中定型和散装分别为12份和68份,合格份数为6份和10份,合格率分别为50.0%和14.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5.89,P<0.05);即食性和非即食性非酵豆制品分别为26份和54份,合格份数为8份和8份,30.8%和14.8%,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88,P>0.05).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率达80%,其次有2份散装即食非发酵豆制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5%,未检出志贺氏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 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严重,非即食性非发酵豆制品显著高于即食性,而即食性非发酵豆制品检出沙门氏菌,对消费者有潜在的危险性.

    作者:李秀桂;吕素玲;唐振柱;黄兆勇;蒋震羚;方志峰;王红;车光;黄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清UA及CRP水平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血清UA和CRP浓度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定量尿酶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1例急性期和15例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和其它炎性神经系统疾病(OIND)患者血清UA和CRP浓度.结果 MS急性原发组UA浓度明显低于OIND组(P<0.01),MS急性原发组UA浓度低于MS缓解稳定组(P<0.05).MS急性原发组CRP浓度高于缓解恢复组和OIND组(P<0.05). MS缓解恢复组和OIND组UA和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UA和CRP浓度与MS病情程度密切相关,UA和CRP的联合检测对M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争鸣;金燕;王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ADVIA 212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评价

    目的 对ADVIA 2120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ADVIA 212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五项分类结果与手工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血液分析仪的各种提示警告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运用Excel2003对分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阴性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两种方法之间相关性非常显著(r>0.9),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阳性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好(r>0.9),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相关性差(r<0.55),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仪器有白细胞相关各类提示警告时,无论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是否在正常范围,应镜检为宜.

    作者:任为;李朝晖;陈雪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早期鼻饲喂养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发病后神志不清,不能经口进食,由于应激反应,机体代谢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

    作者:何志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中苯巯基尿酸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和完善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检测尿苯中巯基尿酸(S-PMA)的方法.方法 样品通过液液萃取技术提取后进入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酸铵和甲醇的混合物,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实现样品的分离.以ESI模式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对所得谱图进行分析.结果 本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A=90.2488c+3896.3869,回归系数r=0.9995,线性范围为10~5 000μg/L,检出限为10 μg/L,灵敏度为0.0011μg/L,样品回收率77.8%~8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2%,精密度日内误差为0.9%~1.2%,日间误差为0.9%~1.7%.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尿S-PMA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方法,简捷快速、结果准确,为职业卫生工作中尿S-PMA的日常常规检测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浩;李旭东;刘移民;黄招发;曹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阳江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对策

    目的 为摸清阳江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 按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体系标准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 阳江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154.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9.57%;饮水不安全的因素有:苦咸水、未经处理地表水、污染严重未经处理地下水、其它饮水水质问题等.结论 强化政府职能,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综合治理,动员全社会参与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有效对策.

    作者:庞天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郴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基线调查

    目的 了解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性行为等特征,为艾滋病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1-9月,对进入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177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情况.结果 男性占83.6%,女性占16.4%,平均年龄为34.75±5.02岁,HIV阳性率为16.7%.在过去1个月有49人(27.7%)与他人共用过吸毒针具,过去3个月被公安部门抓住过有20人(11.3%).在被调查者中60人(33.9%)有过婚外性行为,而近1次性行为时仅15人(25%)使用了安全套,未使用的有45人(75%).结论 在进入维持治疗吸毒人群中存在HIV传播的高危性,迫切需要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唐先娅;李军;黄晓;段康明;贺莉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