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134例临床分析

郭建红

关键词:产后出血, 病因, 分娩方式, 第三产程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2002年2月-2007年4月分娩的4 659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产后出血134例,其发生率为2.88%(134/4 659).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45.52%,胎盘因素占38.81%,产道损伤占5.97%,凝血功能障碍占1.49%,原因不明占8.21%.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三产程时间的长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第三产程的长短等有关.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γ线照射后小鼠小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目的 探讨γ线照射对肠道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γ线照射小鼠腹部,照射剂量为11.5 Gy,照后采用cDNA微阵列观察受照小鼠小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 照射组与正常组相比有48条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25个为下调基因,有Amy2、SCD-1、Elastase 2、Sprr 2A、NF-κB p65等与物质代谢、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下调;23个为上调基因,有Catalase 1、RGS16、GST1、rpS17、TSA-1等与代谢酶类、信号转导、DNA损伤、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在表达异常的基因中,有21条基因是已知功能或部分功能的基因,其余27条则为未知功能的基因.结论 γ线照射可导致小鼠肠组织基因表达谱异常,且下调基因数较多.

    作者:杨文清;任东青;赵涛;张杰;曾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3年2月-2006年2月长沙市第四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24例(常规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激素、氧疗、纠正酸碱失衡的治疗)和NIPPV治疗组24例(标准治疗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 VERSION型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观察患者PH、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比较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治疗24 h后,NIPPV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PH、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均有明显改善,并且NIPPV治疗组明显优于标准治疗组(P<0.05).NIPPV治疗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病死率较标准治疗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NIPPV可加速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病死率.

    作者:朱福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宝安区沙井街道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控制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006年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年沙井街道的麻疹报告病例209例,年发病率为28.64/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5、6、7三个月;发病人群主要以4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20~30岁年龄段左右的外来青工为主;86.6%的病例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2006年的麻疹发病率明显高于往年,今后应把4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外来劳务青工作为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并适当地开展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刘德坚;马忠元;邓慧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清中HCV抗体与HCV-RNA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RNA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934例丙型肝炎可疑患者病毒抗体,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79例丙型肝炎可疑患者病毒RNA.结果 934例患者HCV抗体阳性率为19.16%,379例HCV-RNA阳性率为43.01%.53例为两者均做的病人,RNA和Ab均阳性的占52.8%(28/53),均阴性占15.1%(8/53),两者的一致率达67.9%,Ab的阳性率为81.1%(43/53),RNA的阳性率为56.6%(30/53).结论 HCV抗体联合HCV-RNA检测对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黄大毛;范杰斐;唐发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5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非小细胞肺癌VEGF和p53表达,并用抗FVⅢ因子抗体标记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p53、VEGF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2%(25/47)和38.3%(18/47).VEGF表达阳性者和VEGF表达阴性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29.4%和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表达阳性者和p53表达阴性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38.5%和81.0%,差异有显著性(P<0.05).MVD>33者和MVD<33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38.1%和73.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过程中,VEGF、p53基因表达上调在调控肿瘤血管形成方面起重要促进作用.MVD值增大,非小细胞肺癌易发生转移,3年生存率越低;VEGF、p53阳性表达率上调,MVD值增大,预后亦越差.

    作者:吴开松;刘铭球;徐启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超声辅助163例经阴宫腔操作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在经阴宫腔内操作治疗妇产科疾病手术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进行的163例经阴宫腔操作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同期非超声引导下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超声辅助下进行的163例经阴宫腔操作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100%,出血量5~35 ml,无严重并发症,相对无超声引导的同类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得到提高.结论 经阴道宫腔内操作手术,尤其是困难手术,配合超声辅助有值得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苏;曹蓓;肖萤;徐乐天;郑静;翦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贵州省罗甸县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的调查

    目的 了解贵州省罗甸县人感染猪链球病发生的原因.方法 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无菌采集患者血液、脑脊液标本,采集死亡者心、肝、脾、肾等组织标本,生猪扁桃体和鼻拭子等分离培养鉴定.结果 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为下肢有开放性伤口的宰剖病死猪人员.无皮肤破损宰剖食用病死猪肉者未发病.采集生猪标本258份,阳性52份,阳性率18.21%.结论 生猪携带猪链球菌,不宰剖病死猪和做好宰剖人员个人防护可减少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发生.

    作者:张成宇;田克诚;杜会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EA-rV负荷树突状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负荷了 CEA-rV的树突状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在裸鼠体内特异性的抑瘤作用.方法 在Balb/c裸鼠颈背皮下接种Lovo结肠癌细胞,次日起连续6 d给予不同的效应细胞(CIK、DC+CIK、CEA-rV+DC+CIK)治疗,观察其对结肠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裸鼠体内实验表明,CEA-rV+DC+CIK能够显著抑制CEA阳性的Lovo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其抑瘤率可达51.2%,明高于CIK组的25.1%以及DC+CIK组的28.5%.结论 负荷CEA-rV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在裸鼠体内对CEA阳性的Lovo结肠癌有特异性抑瘤作用.

    作者:田慧;祁岩超;王远东;杨波;卢敏莹;申鸿卓;潘东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内镜钳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道异物内镜下钳取的护理配合技术.方法 对我们科室2006年2月-2007年2月在内镜下钳取消化道异物36例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的回顾性总结.结果 36例消化道异物采用内镜均顺利取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诊断明确,加强心理护理,保证治疗器具完好;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操作轻柔、熟练;术后护理指导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作者:崔向真;王蓓;卢飞琴;贾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经验.方法 运用腹腔镜和经肛门外翻切除直肠肿瘤技术,对23例低位直肠肿瘤实施低位切除吻合手术.结果 23例保肛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60 min(150~220min),出血量平均80 ml(50~200 ml).术后排尿功能正常,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 d(2~4 d).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6~30月,术后6月盆底肿瘤复发1例,但无腹部辅助切口及Trocar穿刺部位的肿瘤转移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外翻切除吻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马铁祥;李绍杰;王云;王力;刘洁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FGF和BDNF对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神经干细胞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希望,成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这种方法仍不成熟,有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神经干细胞分化方向是如今一个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这里就主要神经营养因子对维系神经干细胞特性及促进其增殖、分化的特性作一概括介绍.

    作者:裴少琨;涂艳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瑞香狼毒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研究均发现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SC)具有抗肿瘤活性,很多学者从SC中分离出多种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引起了广大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SC的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SC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樊俊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尘肺病诊断若干问题探讨

    尘肺病是我国主要的职业病,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危害大,是严重损害劳动者劳动能力、影响劳动者寿命的疾病,也是国家与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赔偿的主要职业病.

    作者:周常喜;刘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6年山西医科大学在校学生恋爱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为了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动态,对大学生恋爱问题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TT法、CPE观察法用于药物细胞毒性实验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 比较和分析应用于检测药物细胞毒性的MTT法和CPE观察法.方法 用MTT法和目测法分别检测麻黄、黄芩、病毒唑对Hela细胞的毒性,通过SPSS软件计算药物的TC50,用统计方法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 MTT法和CPE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毒性实验中MTT法较目测法更为简单直观.

    作者:阎祖炜;朱欣;李闻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 调查郧西县医院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情况,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选择该院细菌室非重复分离大肠埃希菌,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8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60株,其流行率为33.1%,153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大于90%;对其他β-内酰胺的耐药率在12.5%~55%之间;对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在70%~90%之间.上述药物中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的MIC50仍在敏感范围,氨曲南的MIC50已达中介范围,其他抗菌药物的MIC50和MJC90均处于耐药范围.只有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产ESBLs和ESBLs阴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比较: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差异无显著性,其他抗菌药物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该院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32.7%,产ESBLs菌株对多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仅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全部敏感.

    作者:彭公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特异基因的PCR方法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灵敏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的PCR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大肠杆菌O157:H7表面抗原O和鞭毛抗原H的特异性基因rfbO157、fliCH7设计引物,分别扩增出目的产物.结果 利用建立的方法对4株大肠杆菌O157:H7菌及12株非大肠杆菌O157进行检测,rfbO157、fliCH7基因的特异性均为100%;rfbO157基因的灵敏度约为6×104 cfu/ml;fliCH7基因的灵敏度可达6 cfu/ml.结论 本方法特异性好,为实验室鉴定大肠杆菌O157:H7提供了一种简单、容易操作的手段.

    作者:温群文;段永翔;刘楚云;曾小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南省泸溪县2005年家犬感染狂犬病毒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泸溪县家犬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全县17个乡(镇)市售家犬采集脑组织,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免疫荧光法初筛和RT-PCR方法确证检测狂犬病毒抗原.结果 家犬脑组织狂犬病毒感染率为1.93%.结论 泸溪县家犬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需加强犬只免疫,对带毒犬只严格监控以及正确处理.

    作者:符胜忠;杨启国;王胜良;龚仁;戴德芳;刘富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永州市2004-2006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永州市职业病种类构成及分布情况,为全市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卫生部职业病报表、职业病诊断证书及个案调查卡内容,对全市2004年以来所发生的职业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来,全市累计查出并诊断职业病431例,其中尘肺类238例,占总例数的55.2%;物理因素损伤类171例,占总数的39.7%;化学因素中毒类11例,占总例数的2.6%;其它职业病11例,占总例数的2.6%;尘肺类职业病例中,煤尘肺98例,铸工尘肺12例,水泥尘肺49例,矽肺70例,其它尘肺8例;职业病人年龄分布,以30~39岁年龄组病例数多,占总病例数的40.3%;接触有害因素年限20年以上病例数为158例,占总病例数的36.7%.结论 永州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必须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加强卫生执法力度,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个人防护,积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防治,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作者:李立成;凌坤;邓大宏;毕天衡;万彦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北京气象因素与猩红热发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气象因素与猩红热发病的关系.方法 将北京地区1996-2005年猩红热月平均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可能影响猩红热发病的气温、气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等5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猩红热的发生与风速和日照时数成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对猩红热的发生和预测,气象因素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作者:黎新宇;王全意;高婷;贾蕾;庞星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