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显勇;陈虎云;李国亮;易艳军;李熙芹;李庆
目的 摸清扬州市邗江区肺结核病现况. 方法普查形式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调查,发现阳性病人.结果 共调查439 693人,确定线索病人6 036例,通过胸透、摄片、痰检,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1例,总患病率为29.79/10万;涂阳病人13人,涂阳率为2.96%;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域的患病率不同,男女间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该区肺结核病呈低流行状态.
作者:谢春华;张长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桑植县山区农村人群肺吸虫感染情况,为今后肺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调查对象的血清进行肺吸虫IgG感染标志物检测,血清肺吸虫IgG阳性者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肺吸虫及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结果 所调查的1 527例山区农村人群中血清肺吸虫IgG阳性77例,阳性率为5.04%,其中男性33例,女性44例,男女性别间肺吸虫感染无差异(χ2=1.019,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率无差异(χ2=1.587,P>0.05),血清肺吸虫IgG阳性者将近半数存在肠道蠕虫感染(37/77).结论 调查表明桑植县山区农村肺吸虫病防治不容忽视,对广大山区人群应加强肺吸虫预防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改变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及直接饮用溪沟水的生活习惯.
作者:张清松;胡俊忠;李玲琳;刘开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长卡司机艾滋病性病知识认知状况和行为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区三个长途卡车停车场249名长卡司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方法. 结果 98.8%的人听说过艾滋病,92.8%的人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于艾滋病三条传播途径90%以上人回答正确.100%人有过性生活经历,初次性交11.2%的人为商业性行为.8.03%的人有过同性性行为,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32.35%,而24.5%从未使用安全套.过去半年有40.56%人出现过与性病相关症状.结论 加强长卡司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高该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降低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作者:徐永芳;朱建靖;莫秀娟;梁红慧;周吉;李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无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分离株的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来自妇产科和皮肤性病门诊病例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病人的102份沙眼衣原体检测为阳性的标本进行了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与基因分型的关系.结果 被调查人群中以E型、D型、F型、G型感染为主.在不同年龄段中,以21~30岁为多.结论 无症状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多种基因型感染有关.
作者:张小清;戴国知;李建萍;左克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了解广西部分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状况及公共职能开展情况,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 分析卫生人力的数量、专业、年龄、学历、职称、工作性质构成及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公共职能执行情况.结果 人员专业素质整体不高,学历层次较低,职称结构不合理,从事防保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卫生人力总量及防保人员配备偏低;缺少高级别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内容;公共职能开展与国家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结论合理规划和配置卫生人力资源,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履行公共职能和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孟军;董柏青;唐振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尖锐湿疣患者的IL-2和IFN-r水平进行观察,探讨HPV感染对机体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调查了30例经临床诊断的尖锐湿疣患者,并经HPV6.11型PCR检测为阳性,其中随机抽取了10例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诊断结果均为尖锐湿疣.30例患者为CA患者组,选择3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对30例CA患者和30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中白介素-2(IL-2),r干扰素(IPN-r)的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C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较血清中IL-2(17.75±7.52 pg/ml,P<0.01)和IFN-r(27.89±9.1 pg/ml,P<0.05)的含量显著性下降. 结论 HPV感染导致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IL-2,IFN-r含量显著性下降,引起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在临床上可以考虑用白介素-2和r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
作者:易宙进;吴雄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的表达和淋巴管计数,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70例NSCLC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TP和淋巴管染色方法均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 70例NSCLC组织TP阳性46例,阳性率为65.7%.TNM分期的Ⅰ(Ⅰa/Ⅰ b)期、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Ⅰ和Ⅱ级病例TP阳性率及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HP明显低于TNM分期的Ⅱ和Ⅲ期(Ⅱa/Ⅱb和Ⅲa/Ⅲb)、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Ⅲ和Ⅳ级病例(P<0.05或0.01),鳞癌与腺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P阳性病例中的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病例中的淋巴管计数(t=7.529,P=0.000<0.01).结论 TP表达和淋巴管计数与NSCLC的发生、进展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评估NSCLC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NSCLC组织分泌的TP可能具有促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作者:袁运长;夏振坤;尹邦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脑梗死肝阳化风证高分辨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脑梗死中医肝阳化风证的本质内涵.方法 设脑梗死肝阳化风证组、健康人对照组、脑梗死阴虚生风证对照组3组,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蛋白质,经双向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取凝胶图谱,PDQuest V7.3.1软件比较分析3组图谱并识别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结果 建立了脑梗死肝阳化风证、健康人组、脑梗死阴虚生风证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2-DE图谱,分别获得蛋白质点459个,552个,644个;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了脑梗死肝阳化风证与阴虚生风证的相同蛋白质点8个,差异蛋白质点23个.结论 提示相类证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同病异证有不同的本质内涵,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肝阳化风证本质内涵奠定了科学基础.
作者:曾年菊;梁清华;陈疆;区健刚;萧梅芳;张雨星;梁湘辉;鄢东红;关勇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疑似梅毒患者的梅毒感染情况并进行方法学探讨.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1 300例疑为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进行TRUST检测和TPPA检测.结果 梅毒阳性者451例,占34.69%.其中男性占22.24%,女性占42.11%;先天梅毒10例.结论 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梅毒检测方法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
作者:蒋英;宫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对145例斑秃患者发病情况分析及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门诊就诊的145例斑秃患者进行调查,收集斑秃患者发病可能或伴发因素,并根据调查及临床检查结果对145例斑秃患者随机分组,并分别采用斑秃治疗仪(治疗组)和胱氨酸、天麻首乌片口服治疗(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2%、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治愈率为71.4%、有效率为81.0%. 结论斑秃治疗仪治疗斑秃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胡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建立高血压脑出血肝阳化风证、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及健康对照的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图谱,初步鉴定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各组血清均以试剂盒去除白蛋白及IgG,以BCA法测血清蛋白浓度.以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各组血清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凝胶成像,以PDQuest软件对各组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图谱进行差异分析,选定差异点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Mascot软件搜索MSDB和SWISS-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 (1)初步建立三组血清蛋白质表达图谱.(2)8个蛋白质点在三组血清中呈现差异表达,初步鉴定其中的5个蛋白质:血清淀粉样前体蛋白,铜蓝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载脂蛋白C-Ⅲ和转铁蛋白.结论 得到鉴定的5个蛋白质可能与高血压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发病过程相关.
作者:熊新贵;梁清华;侯俊良;陈疆;刘爱平;鄢东红;关勇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加味黄芪合剂对连续被动吸烟的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烟熏法建立被动吸烟大鼠模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及测定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反映加味黄芪制剂对大鼠肺损伤的干预效果.结果 加味黄芪合剂明显减轻被动吸烟大鼠的肺组织损伤,增加SOD活性.结论 加味黄芪合剂对被动吸烟大鼠所致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诚;管茶香;陈鹭姗;刘惠君;廖梅;张晓洁;张英东;王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组183例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114例的术中、术后情况,对两者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类型有明显差异.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都不失为对病人损伤少、安全、可靠,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但每一种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病人的具体情况经过综合评估后才能做出佳选择.
作者:劳金美;王庆一;聂惠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娄星区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探讨暴发原因,为制订防治对策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病人进行个案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结果 本次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157例,发病率37.38/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高峰在4-6月份,共计124例,占此次暴发疫情总数的78.98%.结论 娄星区麻疹疫情散发、暴发并存,麻疹接种率存在虚高现象,特别是流动人口和城区散居儿童,存在免疫空白.建议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对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冷链运转管理,提高麻疹疫苗的有效接种率;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城区散居儿童的管理,消除免疫空白;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分析、疫点处理和应急免疫,防止疫情暴发.
作者:刘兴旺;方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神经外科专业性强,涉及的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病理等内容广泛,临床病例复杂多样,学生很难掌握,神经外科的课堂讲授内容较多而授课时间相对较少,采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完成.我们通过探讨现在流行的PBL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病例讨论教学法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寻求出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佳方法.
作者:杨志林;柯以铨;王建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标本血清HBV-DNA与血清HBVM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25例血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及放射免疫法定量检测血清HBVM.结果 经荧光定量PCR检测124例HBsAg、HBeAg、HBcAb为阳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全部阳性,106例HBsAg、HBe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62例阳性(阳性率58%),69例HBsAg、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44例阳性(阳性率63%),17例HBs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1例阳性(阳性率5.8%),9例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2例阳性(阳性率22%),100例HBVM全部阴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全部阴性.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HBVM与血清HBV-DNA,可反映乙肝患者病情变化,对于乙肝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向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湘潭市市区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流行现状和行为学特征,为该人群的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公安系统现场抓捕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及行为学调查,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140名女性性工作者中发现HIV抗体阳性1名,梅毒抗体阳性10名.安全套使用率为37.14%.结论 目前湘潭市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仍然较低,易造成性病、艾滋病传播,需加强干预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赵树海;王继杰;方彰红;颜天强;何伟;彭颂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12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一般的健康宣教,实验组实施系统的自我管理教育,分别对二组患者于6个月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实验组有38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59.38%,对照组23例患者完全遵医,占35.9%,二组遵医程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的控制病情.
作者:雷丽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脑氧供需失衡和神经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心肺复苏初步成功的病人,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综合评分(NFCS)对其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定,试验组(25例)给予盐酸戊乙奎醚4 mg/24 h,微量泵持续泵入,首量加倍;对照组(15例)未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其余治疗方案同试验组.观察期间监测病人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氧含量(CjvO2)及动脉血乳酸盐含量(ABL)和颈内静脉血乳酸盐含量(JVBL),并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桡动脉-颈内静脉血乳酸盐差值(DLA-V).结果 在心肺复苏术后第72 h,NFCS评分试验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48、72 h两个时段,试验组氧代谢指标CjvO2、SjvO2、ABL、JVBL、DLA-V显著降低,CERO2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改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脑组织缺氧和神经功能状况.
作者:曾钧发;袁洪;唐晓鸿;桂培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悬浮床辅助治疗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的老年患者,选取25例采用悬浮床辅助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5例同期采用卧普通软垫床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除卧床类型不同外,其他治疗方案均相同,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内脏并发症、多器官功能不全,创面细菌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创面脓毒症例数,电解质紊乱情况,以及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悬浮床辅助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能加速创面愈合,降低烧伤感染、并发症,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是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作者:毛学飞;孙曙光;王静;王良喜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