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良;侯小平;张卫杰;郑世英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自然研究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6年12月的产科分娩病例共4 628例,按人工流产次数(0、1、2、≥3次)分为A、B、C、D四组,统计每组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D四组的发病率分别为2.9%、7.4%、10.8%、32.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448.57,P<0.01),且以胎盘粘连的发生率较高(χ2=15.78,P<0.05).结论 无人工流产者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的发生率低,且无胎盘植入发生,随着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多次人工流产可发生胎盘植入.
作者:肖中苏;谢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流感监测地区的流感流行状况及流感毒株的型别分布,分析其流行趋势,为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传代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分离的毒株再送国家流感中心(NIC)进行复核鉴定. 结果全省12家哨点医院3 499份ILI咽拭子标本,分离到毒株258株,分离阳性率为7.37%,经NIC后复核鉴定的结果为:A(H1N1)亚型202株,A(H3N2)亚型11株,B型43株,另有2株送NIC后转阴;流感及ILI暴发疫情病例咽拭子标本179份,分离到流感病毒75株,分离阳性率为41.90%,分型鉴定为A(H1N1)亚型12株,B型62株,1株送国家流感中心后转阴. 结论 2006年湖南省流感监测地区全年均有流感活动,A(H1N1)亚型、A(H3N2)亚型和B型均能被分离到,A(H1N1)亚型为优势株,而暴发疫情则以B型为主.
作者:李芳彩;刘运芝;陈长;张红;黄凰;陈柏塘;苏良;石文松;谢敏;王媛;戴德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高教职业对高教龄教师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和损害,并同血压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用美国产24 h DMI动态心电图检查和HRV分析系统,对82例高校高教龄教师高血压病(EH)患者和63例普通职工(对照组)进行HRV时域及频域分析,获取心率变异性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研究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中的高频成分较对照组低,低频成分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显著;研究组LF和LF/HF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DNAA、H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收缩压、MABP分别于SDANN呈负相关;与LF/HF比值呈正相关.结论 高教职业对高教龄教师植物神经功能具有影响,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同工龄的人群;提示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可作为高血压危险性评估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张琰;邬力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株洲市地处湘东南,湘江下游,位于东经113°10′266″,北纬27°53′11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7.4 ℃,年平均降雨量1 112.2 mm.总面积1.14万km2,辖5县(市)4区,人口374万.它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长株潭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
作者:颜进取;李伟;陈茂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市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及存在的卫生问题.方法 对2002-2006年398份水样检测报告进行年度、季节、类型统计分析.结果 五年中水样的合格率为36.93%;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耗氧量在2003、2004、2005年超标率较高;不同季节肉眼可见物、大肠菌群超标率有差异,耗氧量、pH值超标分别集中在一、二季度;浑浊度、耗氧量、细菌总数在不同类型的水中超标情况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三门峡城市饮用水常规检验项目超标情况较多,饮用水质量存在一定卫生隐患.
作者:武景福;刘楠;武和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珠海市2004-2006年市售蔬菜进行有机磷农药残留监测.结果 珠海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检出率为33.33%,超标率为28.21%,以甲胺磷检出率高,禁用高毒农药占检出农药总数的61.54%,无季节性差异,市区集贸市场所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郊区,叶类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其它类蔬菜,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珠海市蔬菜有机磷农药使用广泛且存在随意性,违禁使用高毒农药的现象严重,将给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和危害,需引起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秋平;刘宏江;孙亚军;陆广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现状.方法 应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收集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6年1-12月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用WHONET 5分析试验结果.结果 一年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377株,99.2%分离自住院患者,0.8%分离自门诊患者.痰标本分离率高达82.2%,主要引起神经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该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达80.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64.7%,耐药菌株在上升.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常见,对亚胺培南敏感率高,且耐药性有上升趋势.
作者:刘文恩;易春梅;邹明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妇科门诊的90例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结合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甲孕酮,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益气化瘀汤.对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盆腔静脉内径、盆腔静脉流速变化及医院焦虑抑郁评分(HADS)改变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结合组在改善下腹痛、痛经、疲劳症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腔静脉内径显著缩小(P<0.01)、盆腔静脉流速显著增快(P<0.01)、HADS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结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很好的缓解盆腔淤血和改善焦虑及抑郁状况.
作者:吴凯新;陆宝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Ⅱ,Igf2),又称生长调节素A,是一个单链多肽分子,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Ⅰ,Igf1)在氨基酸组成上具有同源性,并且二者都与胰岛素原(proinsulin)具有同源性[1].由于Igf2是一个在细胞增殖、分化、程序性细胞死亡和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因子,对个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该基因的印迹调控异常有关.因此,近年来人们对Igf2进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作者:彭凤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发生在学龄期儿童(6~12岁)呼吸道异物的特点和预防. 方法分析1993-2007年收治的178例学龄期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资料.结果 178例中,农村患者147例,城市31例;男性142例,女性36例;110例为化学合成品,54例为植物性异物,10例为矿物性异物,3例为动物性异物,1例种类不明.167例经直接喉镜或硬管支气管镜取出,4例自行咳出,3例开胸取出,3例经气管切开取出,1例行左肺切除术,无死亡病例.结论 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不同,学龄期儿童以化学合成品类异物常见;玩具零件和文具零件是学龄期多见的异物,应重点预防;健康教育的缺乏是导致农村患儿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作者:神平;刘稳;李培华;曹恒明;许学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株洲市2004-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市2004-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与2004年相比,2005、2006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从93.41%降至66.67%左右,但<8月龄和8~11月龄婴儿病例构成比增加(<8月龄婴儿麻疹病例构成比超过8.5%),≥15岁麻疹病例构成比增加较多.各县区麻疹病例具有不同年龄构成模式.<1岁婴儿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上升>40/10万.结论 株洲市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构成比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作者:唐雨新;丁愈;任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的表达和淋巴管计数,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70例NSCLC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TP和淋巴管染色方法均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 70例NSCLC组织TP阳性46例,阳性率为65.7%.TNM分期的Ⅰ(Ⅰa/Ⅰ b)期、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Ⅰ和Ⅱ级病例TP阳性率及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HP明显低于TNM分期的Ⅱ和Ⅲ期(Ⅱa/Ⅱb和Ⅲa/Ⅲb)、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Ⅲ和Ⅳ级病例(P<0.05或0.01),鳞癌与腺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P阳性病例中的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病例中的淋巴管计数(t=7.529,P=0.000<0.01).结论 TP表达和淋巴管计数与NSCLC的发生、进展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评估NSCLC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NSCLC组织分泌的TP可能具有促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作者:袁运长;夏振坤;尹邦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某品牌空气缓释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化学法、模拟现场试验和现场试验,对某品牌空气缓释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消毒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某品牌空气缓释消毒剂性能稳定,释放的二氧化氯能杀灭人工污染的白色葡萄球菌和空气中的自然菌.结论 某品牌空气缓释消毒剂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和稳定性.
作者:胡源浩;庄世锋;朱应凯;宋江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治疗,并分析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我院90例经收入院治疗的GDM孕妇和90例同期因各种原因未得以收入院干预治疗的GDM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科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围产儿死亡、巨大儿、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妊高征、胎膜早破方面及分娩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应早期诊断和治疗,控制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是GDM治疗的关键,必要时加用胰岛素、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利于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作者:张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肌腱细胞增殖和量效关系的影响,并初步估计促增长的佳浓度.方法 免疫组化细胞定性,MTT法染色,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出不同浓度BFGF组吸光度OD均值. 结果与对照组OD均值相比:1.0、2.0、5.0、10、30、40、50 ng/ml BFG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5、20 ng/ml BFGF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OD均值随BFGF浓度的增加,先逐渐增大(0~5.0 ng/ml),达到峰值后,又逐渐减少(5.0~50 ng/ml). 结论 1.0、2.0、5.0、10 ng/ml BFGF有促进肌腱细胞增殖作用;0.5和20 ng/mlBFGF对肌腱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30、40、50 ng/ml BFGF有抑制肌腱细胞增殖作用.5.0 ng/ml是促肌腱细胞增殖佳BFGF浓度.
作者:谢宏明;倪江东;宋德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主要对HBV、HCV、HGV和TTV的基因型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PCR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基因分析法.迄今为止,已发现HBV有A、B、C、D、E、F、G、H 8种基因型,HBV在漫长的岁月中累计的点突变构成不同的基因型,HBV的自然变异对于疾病临床转归的影响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X基因是一种仅存于嗜肝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与宿主细胞生物学功能有广泛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是乙型肝炎病毒致癌的主要基因和发病基础;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是HBV复制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因而可能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影响;HCV基因组RNA在肝细胞中,常以双链互补的形式存在,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有负链RNA,但没有DNA中间体,表明是一种非整合型病毒;HGV基因结构HCV非常相似,同属黄病毒家族成员,HGV可引起人类输血后肝炎及散发性急、慢性肝炎;TTV为无包膜的单负链环状DNA病毒,TTV DNA主要定位在肝细胞核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与输血后肝炎相关.基因型的提出为肝炎病毒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作者:陶艺君;唐正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影响小学生学习成绩的生活方式行为因素,为培养小学生正确的生活方式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整群分层抽样,在台州市城乡各抽取小学校及小学生,调查其生活方式行为及年终考试成绩.结果 小学生学习成绩与饮食睡眠习惯、课外教育、上网、玩电子游戏有关. 结论小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与学习成绩高低有密切关联,家长,学校应予重视.
作者:王福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甲硝唑合洛伐他汀调治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副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 方法选取高脂血症病人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甲硝唑合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硝唑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P<0.05),但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合用,其副作用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 小剂量甲硝唑合洛伐他汀调治高脂血症疗效高、副作用少、耐受性好,是调治高脂血症的理想方法.
作者:黄承光;黄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金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和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金华市2004-2006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7起,以传染病暴发疫情(40起,占85.1%)和食物中毒(6起,占12.8%)为主,绝大部分发生农村地区,3月、6月和8月为高发月份(23起,占48.9%),学生和农民为高发人群(占80.8%),5~15岁为高发年龄(占4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及时性呈逐年增高趋势.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作者:张子根;庞志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PBL教学的基本要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综合地、相互合作和交互式学习.PBL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自学、临床操作、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文章系统介绍了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开展PBL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临床教学实践中PBL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妇产科临床教学的实施提供借鉴作用.
作者:邓新粮;薛敏;何小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