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甲硝唑合洛伐他汀调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黄承光;黄永

关键词:高脂血症, 小剂量甲硝唑, 洛伐他汀, 调治,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甲硝唑合洛伐他汀调治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副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 方法选取高脂血症病人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甲硝唑合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硝唑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P<0.05),但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合用,其副作用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 小剂量甲硝唑合洛伐他汀调治高脂血症疗效高、副作用少、耐受性好,是调治高脂血症的理想方法.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中型超市在食品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徐州市的大中型超市越来越多,很多消费者已改变了过去到菜场、普通食品商店选购食品的习惯,而把超市作为购买食品的唯一场所.甚至许多消费者由于距离远近的因素而常年在固定的某个大中型超市选购食品,因此超市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冯松;夏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与卵巢功能

    在妊娠3个月内人为地采取措施终止妊娠称为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按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两种方法均是对正常妊娠生理过程的人为阻断,对卵巢功能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卵巢的生理功能包括排卵和内分泌功能,对女性的生殖功能、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茂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中学甲肝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2006年4月28日-7月22日,湖南省平江县龙门镇中学发生了一起甲肝暴发疫情,共发病148例,导致学校停课,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 基本情况

    作者:何华先;贺卫民;彭朝阳;娄常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肝阳化风证与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 初步建立高血压脑出血肝阳化风证、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及健康对照的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图谱,初步鉴定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各组血清均以试剂盒去除白蛋白及IgG,以BCA法测血清蛋白浓度.以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各组血清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凝胶成像,以PDQuest软件对各组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图谱进行差异分析,选定差异点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Mascot软件搜索MSDB和SWISS-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 (1)初步建立三组血清蛋白质表达图谱.(2)8个蛋白质点在三组血清中呈现差异表达,初步鉴定其中的5个蛋白质:血清淀粉样前体蛋白,铜蓝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载脂蛋白C-Ⅲ和转铁蛋白.结论 得到鉴定的5个蛋白质可能与高血压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发病过程相关.

    作者:熊新贵;梁清华;侯俊良;陈疆;刘爱平;鄢东红;关勇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检测槟榔卤水中的麻黄碱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检测槟榔卤水中麻黄碱的方法.方法 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HID检测器,以苯甲酸为内标.结果 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麻黄碱. 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好,能满足卫生监督的需要.

    作者:朱建中;王华岚;彭蔚;杨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从抑菌剂中检出1株绿脓杆菌

    目的 了解市场流通的抑菌洗液产品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并为卫生监督部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用国标法对在市场抽查的洗液产品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 结果在本次专项抽查所进行的洗液产品中部分产品存在微生物污染,其中一份检出致病菌绿脓杆菌. 结论洗液产品的卫生质量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要进一步规范洗液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市场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卫生监督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洗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

    作者:江建真;潘珍瑜;刘红;林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6年湘雅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现状.方法 应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收集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6年1-12月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用WHONET 5分析试验结果.结果 一年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377株,99.2%分离自住院患者,0.8%分离自门诊患者.痰标本分离率高达82.2%,主要引起神经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该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达80.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64.7%,耐药菌株在上升.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常见,对亚胺培南敏感率高,且耐药性有上升趋势.

    作者:刘文恩;易春梅;邹明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种日本血吸虫病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评价

    目的 对胶体染料试纸条试剂盒和间接血凝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和间接血凝法(IHA)分别检测来自血吸虫病疫区的门诊疑似病人血清500份,疑似病人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00例门诊疑似病人中,41例粪便孵化法检测阳性,阳性率为8.20%.DDIA法灵敏度为97.56%,特异度为81.26%,假阴性率为2.44%,假阳性率为18.74%,一致性符合率为82.60%;IHA法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82.35%,假阴性率为4.88%,假阳性率为17.65%,一致性符合率为83.40%.结论 DDIA和IHA法在临床应用中均为血清免疫学检测敏感性、特异性较好的方法,前者更简便、快速.

    作者:赵兰;朱剑君;汪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校高教龄教师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其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高教职业对高教龄教师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和损害,并同血压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用美国产24 h DMI动态心电图检查和HRV分析系统,对82例高校高教龄教师高血压病(EH)患者和63例普通职工(对照组)进行HRV时域及频域分析,获取心率变异性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研究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中的高频成分较对照组低,低频成分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显著;研究组LF和LF/HF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DNAA、H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收缩压、MABP分别于SDANN呈负相关;与LF/HF比值呈正相关.结论 高教职业对高教龄教师植物神经功能具有影响,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同工龄的人群;提示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可作为高血压危险性评估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张琰;邬力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亚健康、氧化应激与抗氧化

    人体处于躯体亚健康状态时,机体处于氧化应激态.躯体亚健康状态的起因、机制、预防和控制措施都与活性氧自由基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抗氧化剂的作用有关.抗氧化剂可以调节机体自由基代谢的平衡,对于缓解亚健康状态和预防疾病起到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含有多酚羟基的酚类衍生物和含巯基类的物质是两类典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抗氧化剂.它们在生物体内的抗氧化机制各有不同特点,本文对上述作简述.

    作者:嵇蓉;吴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BL教学模式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有的卫生学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卫生学发展和适应未来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具有培养学生主动的自我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协作能力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可应用于卫生学的教学改革中.

    作者:孙鲜策;朴丰源;杨光;李秋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做法与体会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2006年常住人口为88万,其中1岁以下儿童5 600余人,流动人口57万,其中1岁以下儿童8 000余人,全市面积999 Km2,辖8镇1管理区287个行政村(居委会),镇级防保人员85人.2004年以来,张家港市积极探索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相适应的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以组建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为契机,以政府承办的镇级预防接种门诊为依托,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作者:杜国明;顾增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农村改厕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及蠕虫病效果分析

    为探讨改厕及采取卫生宣传教育措施对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控制肠道传染病及蠕虫病的效果,我们组织开展了现况调查.结果 表明:改厕及卫生宣教组的卫生条件、卫生习惯明显优于对照组,卫生厕所使用率是对照组的3.1倍.虫卵携带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P<0.05).通过采取改厕及卫生宣传教育措施已对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控制肠道传染病及蠕虫病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作者:刘建如;杨光耀;李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豆多肽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大豆多肽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50%无水乙醇连续灌胃7 d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然后给予大豆多肽28 d.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 成功建立了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豆多肽高、中、低剂量组动物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而高剂量组动物肝脏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轻. 结论大豆多肽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张桂英;赵海军;曲景乐;王宝贵;刘磊;陆承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湿润烧伤膏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治愈率7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湿润烧伤膏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价廉、简单易行、快速、疗效好的作用.

    作者:罗岚;刘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尖锐湿疣患者IL-2和IFN-r水平观察

    目的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尖锐湿疣患者的IL-2和IFN-r水平进行观察,探讨HPV感染对机体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调查了30例经临床诊断的尖锐湿疣患者,并经HPV6.11型PCR检测为阳性,其中随机抽取了10例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诊断结果均为尖锐湿疣.30例患者为CA患者组,选择3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对30例CA患者和30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中白介素-2(IL-2),r干扰素(IPN-r)的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C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较血清中IL-2(17.75±7.52 pg/ml,P<0.01)和IFN-r(27.89±9.1 pg/ml,P<0.05)的含量显著性下降. 结论 HPV感染导致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IL-2,IFN-r含量显著性下降,引起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在临床上可以考虑用白介素-2和r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

    作者:易宙进;吴雄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500例乙肝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含量检测的结果与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500份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HBV-DNA定量检测阳性283例,阴性217例;52例HBsAg、HBeAg、HBcAb、HBeAb组阳性患者(大三阳)检出HBV-DNA阳性51例,66例HBsAg、HBeAg、HBcAb、HBeAb组阳性患者(小三阳)检出HBV-DNA阳性39例.结论 大、小三阳两组患者检出HBV-DNA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联合运用乙肝标志物与HBV-DNA检测有助于乙肝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作者:杨贤斌;陈雪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儿童牙齿健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牙齿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5~11岁儿童进行调查问卷及体检,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提示儿童日常食品如甜点心和糖果,儿童日常抚养人,出生后的喂养方式,刷牙的起始时间,儿童的全身健康状况及家庭收入等因素与儿童牙齿健康显著相关,其中儿童刷牙的起始时间,儿童全身健康状况及抚养人的学历是保护因素.结论 通过调查和分析证实影响儿童牙齿健康的几个因素的客观存在性,对医疗工作者及相关行业的人员进行儿童牙齿保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翔宇;张林明;陈显久;郭建锴;陈钢钢;邢学武;王维;赵华明;尚凡晶;郜原;张春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

    目的 探讨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方法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广西区田径队6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患者均先采用手法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外喷,均以3 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对二组患者患肢的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活动度、步行能力及受伤部位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二组患者在治疗1~3个疗程后,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治疗第1、2、3个疗程后,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第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3个疗程后,二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恢复快、疗效满意,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尽量减少运动损伤.

    作者:刘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危害评估GIS系统

    目的 为了提高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时应急反应、指挥决策能力,提高处理效率研究开发本系统.方法 在高清晰卫星影像电子地图上,建立与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相关的化学品、地理、交通、救援资源、人口分布等信息数据库,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化学品数学扩散模型评估事故危害范围和应急处理决策.结果 利用该系统可迅速查找到事故救援相关信息,如地点(或化学品使用企业)、周边地理地貌、交通、通信、化学品分布与储备、当地常年气象条件和人口分布、救援资源分布等情况,以该系统为平台,可评估化学品扩散污染范围,确定人员撤离的区域、查询医学救援所需信息.结论 该系统以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经过演示和企业初步演习试用,达到了设计要求,经试用,能够大大提高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效率.

    作者:邱士起;谭爱军;邹接华;李启萍;黄汉林;王玄玉;杜先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