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景福;刘楠;武和平
目的 探讨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无菌性软组织炎性疼痛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94例无菌性软组织炎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密集型银质针疗法,对照组应用综合物理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月、6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疼痛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结果 实验组在视觉模拟评分及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无菌性软组织炎性疼痛近、远期疗效满意.
作者:韩真;杨晓颜;李曦光;王明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桑植县山区农村人群肺吸虫感染情况,为今后肺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调查对象的血清进行肺吸虫IgG感染标志物检测,血清肺吸虫IgG阳性者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肺吸虫及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结果 所调查的1 527例山区农村人群中血清肺吸虫IgG阳性77例,阳性率为5.04%,其中男性33例,女性44例,男女性别间肺吸虫感染无差异(χ2=1.019,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率无差异(χ2=1.587,P>0.05),血清肺吸虫IgG阳性者将近半数存在肠道蠕虫感染(37/77).结论 调查表明桑植县山区农村肺吸虫病防治不容忽视,对广大山区人群应加强肺吸虫预防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改变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及直接饮用溪沟水的生活习惯.
作者:张清松;胡俊忠;李玲琳;刘开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标本血清HBV-DNA与血清HBVM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25例血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及放射免疫法定量检测血清HBVM.结果 经荧光定量PCR检测124例HBsAg、HBeAg、HBcAb为阳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全部阳性,106例HBsAg、HBe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62例阳性(阳性率58%),69例HBsAg、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44例阳性(阳性率63%),17例HBs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1例阳性(阳性率5.8%),9例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2例阳性(阳性率22%),100例HBVM全部阴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全部阴性.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HBVM与血清HBV-DNA,可反映乙肝患者病情变化,对于乙肝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向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高教职业对高教龄教师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和损害,并同血压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用美国产24 h DMI动态心电图检查和HRV分析系统,对82例高校高教龄教师高血压病(EH)患者和63例普通职工(对照组)进行HRV时域及频域分析,获取心率变异性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研究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中的高频成分较对照组低,低频成分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显著;研究组LF和LF/HF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DNAA、H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收缩压、MABP分别于SDANN呈负相关;与LF/HF比值呈正相关.结论 高教职业对高教龄教师植物神经功能具有影响,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同工龄的人群;提示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可作为高血压危险性评估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张琰;邬力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非流行区和流行区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工)流向、工种、工作生活环境及其行为学,分析外出打工者血吸虫病感染现状及造成血吸虫病传播或再流行的潜在危险.方法 分别从非流行区和流行区外出务工人员中,随机抽取500人以上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方法检查. 结果非流行区调查外出务工人员577人,血清检查阳性率15.53%,粪检阳性率1.89%,务工期间有99.8%的人员接触过疫水;流行区调查外出务工人员529人,血清检查阳性率32.82%,粪检阳性率3.40%,务工期间98.9%的人员未接触疫水.结论 非流行区外出人员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务工期间,以务农为主接触疫水时间多,容易形成血吸虫病新感染;流行区外出人员中的血吸虫病人或传染源,在城市工厂打工,接触疫水感染血吸虫病机率少,造成当地血吸虫病传播或再流行的可能性小,但对有螺无病区、历史流行区、不知情疫源地,是造成血吸虫病再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刘国初;陈燕国;李君;朱剑君;赵正元;贺宏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12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一般的健康宣教,实验组实施系统的自我管理教育,分别对二组患者于6个月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实验组有38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59.38%,对照组23例患者完全遵医,占35.9%,二组遵医程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的控制病情.
作者:雷丽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疑似梅毒患者的梅毒感染情况并进行方法学探讨.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1 300例疑为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进行TRUST检测和TPPA检测.结果 梅毒阳性者451例,占34.69%.其中男性占22.24%,女性占42.11%;先天梅毒10例.结论 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梅毒检测方法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
作者:蒋英;宫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妊娠患者的临床、生理、生化、形态学指标对输卵管妊娠进行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Bayes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筛选有意义的指标,建立输卵管妊娠的判别诊断模型与计量诊断表. 结果年龄、体重、超声诊断、包块等指标对输卵管妊娠进行早期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判别诊断模型交互验证考核正确率达91.9%.结论 用Bayes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妊娠患者的早期征象和指标并建立模型,对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军;凌莉;隗伏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城区华容县城乡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找出消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2004-2006年每半年一次对华容县城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GB15981-1995、GB15982-1995进行消毒质量检测及评价.结果 总监测合格率较高,为91.39%,各类样品中消毒液合格率较高,灭菌物品合格率较低.县(乡)级医疗机构与村级医疗机构监测合格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提示村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仍是今后消毒监督监测管理的重点.
作者:李华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湖南省临床用血质量现状. 方法连续7年,对湖南省14个市(州)中心血站、基层血站、中心血库40个采供血机构已复检的库存临床用血进行部分传染病学指标调查.结果 共抽查库存血液12 384袋,阳性结果73袋,总阳性率为5.89‰.其中HBsAg阳性率为1.68‰;抗HCV抗体阳性率为2.26‰;梅毒阳性率为0.95‰;ALT异常2.10‰.结论 临床用血质量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管理部门需加强监测.
作者:李小曼;李梨平;王龙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Ⅱ,Igf2),又称生长调节素A,是一个单链多肽分子,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Ⅰ,Igf1)在氨基酸组成上具有同源性,并且二者都与胰岛素原(proinsulin)具有同源性[1].由于Igf2是一个在细胞增殖、分化、程序性细胞死亡和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因子,对个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该基因的印迹调控异常有关.因此,近年来人们对Igf2进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作者:彭凤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甲肝减毒活疫苗与麻疹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对甲肝疫苗免疫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筛选出的甲肝易感者分两组,分别接种国内A、B两厂家甲肝疫苗,一部分接种者同时在对侧上臂接种了麻疹疫苗,一年时所有观察对象均又加强了一剂甲肝疫苗,于每次疫苗接种后24、48、72 h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一年半时检测接种对象血清标本中的抗-HAV.结果 甲肝及麻疹疫苗接种后未见明显副反应.B厂家苗联合免疫组抗-HAV几何平均滴度(GMT)高于单纯甲肝疫苗接种组,A厂家苗组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甲肝疫苗与麻疹疫苗联合免疫安全性好,接种后不会降低甲肝疫苗免疫学效果.
作者:张世勇;高秋菊;刘新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南城市学院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与年龄、血脂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该院全体女教职工及40岁以上男教职工连续三年体检结果比较分析,并对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测定比较分析.结果 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偏高,与年龄呈正相关,高血压患者的TC、TG、LDL均高于血压正常者,而HDL则低于血压正常者(P<0.05).血压增高与TC、TG、LDL浓度存在正相关(r=0.59,P<0.05),与HDL浓度呈负相关(r=-0.43,P<0.05).结论 湖南城市学院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控制血脂尤其是TG增高,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教职工相关的健康知识是控制血压增高的有效措施.
作者:卜雨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湖南省突发中毒事件发生的规律,找出突发中毒事件发生的特点,更好的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降低中毒事件的发生率,有效的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 由调查员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情况收集全省2004-2006年度突发中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2004-2006年共发生中毒事件110起,中毒人数3 487人,死亡32人;突发中毒事件接报途径主要以疾病监测为主,占80.91%;中毒场所分布,家庭(含聚餐)发生突发中毒事件起数多,为41.82%,中毒人数构成比分布则学校多,占46.09%.突发中毒事件主要是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在具体的中毒原因上,有机磷等农药中毒、毒蘑菇食物中毒、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居多,分别占18.81%、4.76%、8.49%、6.88%.结论 加强家庭聚餐、学校集体食堂和餐饮业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加强对突发中毒事件卫生知识的宣传,增强市民自我保护能力,能有效预防突发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革生;段红英;贺宾;易翠薇;易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人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是由腹泻或排脓便血,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大为主,晚期以肝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血压,巨脾与腹水.
作者:曹群良;唐华文;裴汉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与CerbB-2、p53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6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P-gp与CerbB-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gp与CerbB-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4%、51.1%、38.7%.P-gp蛋白阳性组CerbB-2过表达率高于P-gp蛋白阴性组,过表达率分别为37.66%、20.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gp蛋白阳性组p53过表达率也高于P-gp蛋白阴性组,过表达率分别为28.57%、15.60%,差异有显著性(P<0.05).P-gp表达与患者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病理类型以及E、P激素受体状况无关(P>0.05).CerbB-2、p53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结论 乳腺癌中存在MDR1/P-gp与CerbB-2、P53基因共表达,与多药耐药有关.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王永霞;卢义生;张爱玲;吴清时;钟慕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意外伤害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危害较大.为探索海安县居民意外死亡的原因、分布特点和发生规律,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意外伤害死亡率,对该县2002-2006年居民意外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金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临武县城区儿童麻疹抗体水平. 方法于2005年5-7月对临武县城区5个调查点的儿童分:6月龄、8月龄、10月龄、2岁、3岁、4岁6个年龄组采集指尖血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检测血清300份,麻疹IgG抗体阳性190份,阳性率63.33%,抗体滴度≥1∶800的有153人,显性保护水平为51.00%.不同年龄组血清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1∶800的人数及有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儿童人数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月龄、8月龄儿童IgG抗体水平不足以保护儿童免受麻疹病毒的感染,建议在麻疹局部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无免疫史的6月龄、8月龄前儿童进行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
作者:李国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肾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40例CRF伴肾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对照者(肾功能正常且无贫血)血清中EPO、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b、RBC和HCT水平. 结果经治疗后患者EPO水平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RBC和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F伴肾性贫血患者EPO含量增高,经过治疗,EPO水平虽有下降,但仍然高于正常值,可见EPO与CRF伴肾性贫血的发生有关.
作者:潘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株洲市0~5岁儿童血铅现状. 方法以社区及幼儿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采指尖血150 ul测血铅含量. 结果城市四区因工业及生活污染不同,0~5岁儿童受铅污染不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防治铅污染要社会、医学及家庭并举.
作者:张利之;胡利辉;陈湘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