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香;匡美雄
目的探讨制定《化学品管理和中毒事件预防处理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方法对我国现行与化学品管理及预防和处理中毒事件的法律法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预防和处理化学中毒事件被划分为许多板块,造成多法律多部门重复管理,且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法律法规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结论制定《化学品管理和中毒事件预防处理法》,肃理整合现行与化学品管理和中毒事件预防处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彭仁和;孙承业;罗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和探讨三硝基甲苯(TNT)接触职工皮肤污染状况及职业性TNT晶状体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78名TNT作业职工进行健康状况横断面调查并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以体检中新诊断为晶状体损害的职工作为病例组,测定病例组和1:1配对对照组职工的皮肤TNT污染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晶状体异常检出率为24.87%,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各工种有差别;全身皮肤TNT污染量与空气中TNT浓度之间不成正相关(r=-0.36,P>0.05),皮肤TNT污染量面部≥0.15 mg/9 cm2(OR 14.00,95%CI 2.66~37.17)、颈部≥0.15 mg/9 cm2(OR 10.00,95%CI 1.55~15.49)、手部≥1.50 mg/9 cm2(OR 5.00,95%CI 1.05~23.82),是晶状体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目前的TNT作业条件下,眼晶状体改变仍为敏感、特异和常见的危害,TNT污染皮肤并经皮肤吸收是当前引起接触职工晶状体损害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更重视和加强个人防护.
作者:刘奇初;李志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5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后不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感染,术前存在基础疾病,产程异常,手术的操作是影响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可以利用B超声像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作者:邓娅莉;丁依玲;范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衡阳市HIV感染和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2~2004年衡阳市艾滋病的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和专项监测结果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92~2004年共监测高危人群5 263人,发现HIV感染者486例,HIV阳性检出率为9.23%,其中45例发病,29例死亡.感染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占84.77%,其中静脉吸毒占血液传播中99.51%,其次为性途径传播.感染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职业大多为无业,其次为农民.结论目前,衡阳市处于艾滋病流行快速增长期,HIV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为主,性途径传播有上升趋势.因此,开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提高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自我防范意识,对遏制艾滋病在全市传播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刘初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麻风查菌是基层麻风防治单位所必须开展的基本检验项目,其细菌指数(BI)对麻风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湖南省部分基层单位存在麻风查菌符合率不高的实际情况,本文分析了查菌时容易产生的人为及技术误差的原因,尽可能提高麻风查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量避免对该病的漏诊和误诊.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在光离子化TVOC仪上,许多有机物都有浓度响应.采用现场直读仪器方法对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定,建立其方法.方法采用现场读数仪器和气体采样器同时在现场采样和测定,将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比较两种结果的差异.结果现场光离子化TVOC仪与气相色谱仪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光离子化检测法适合室内空气中总有机挥发物的测定与国标法无差别.
作者:陈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乙肝筛查阳性样本确证实验结果,提高输血安全.方法采用进口和国产试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血液筛查,并以中和实验及分子生物学聚合酶联反应(PCR)方法对阳性结果进行确证分析,评估试剂的灵敏度.结果深圳市无偿献血人群共计检出ELISA阳性103例(含进口或国产单一试剂检测阳性),确证阳性91例.HBV阳性率为0.68%.进口试剂检出率0.68%,国产试剂0.55%,统计上无显著差异(x2=1.76,P>0.05).结论有必要提高目前国产试剂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减少输血后乙肝感染,血液筛查有必要采用高灵敏度特异性较好的进口试剂.
作者:曾健强;聂冬梅;马兰;叶贤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HIV/AIDS流行情况,为制定HIV/AIDS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来探讨宝安区1997~2004年HIV/AIDS流行特征. 结果1997~2004年宝安区共报告HIV感染者328例,其中AIDS患者25例(死亡9例);328例HIV感染者中男性272例、女性56例,男女比例为4.9:l;20~40岁占85.07%,待业者占52.44%,其次为其他(24.08%)、工人(10.37%)和农民(7.32%);主要来源于广东省内(41.77%),其次为广西(17.99%)、四川(10.67%)和河南(8.54%);流动、暂住和常住人口分别占76.52%、19.21%和4.27%;经吸毒、性、血、母婴和不详途径传播分别占62.50%、17.07%、8.54%、0.92%和10.97%;HIV监测阳性率为0.1072%.结论宝安区HIV/AIDS流行情况愈趋严重和复杂,须加大防制力度.
作者:孙玉卫;吴泰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英语交流能力的医学人才,我们尝试在七年制、五年制各专业医学生的病理教学中开展了双语教学.通过课前精心准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后强化训练等,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几点经验和体会.
作者:何琼琼;程瑞雪;文继舫;周建华;胡永斌;王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ERK通路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阐明GEN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GEN对SW-480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GEN对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GEN能抑制SW-480细胞生长,促进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人结肠癌细胞ERK1/2蛋白磷酸化(P<0.05).结论GEN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ERK1/2蛋白磷酸化有关.
作者:童玲玲;吴成秋;袁秀琴;谢红卫;李东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衡阳县2002~2005年霍乱弧菌监测结果,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分析霍乱弧菌监测、调查资料.结果内环境采样监测4 914人,检出霍乱弧菌阳性89例,外环境采样监测1 681个,检出霍乱弧菌阳性样12个,均为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衡阳县的霍乱疫情是因农村聚餐食用外来冷藏甲鱼且加工方法不卫生引起,传播途径为聚餐食源性感染.当前主要措施是控制农村聚餐外来冷藏甲鱼的食用,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和霍乱防治知识宣传.
作者:周菊香;杜勋喜;毛旭东;张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1993~2002年桂阳县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实施期间的复治涂阳病人进行队列分析.结果10年来复治涂阳的患病率、治愈率分别为8.95/10万、86.47%.农民复治的患病率为12.36/10万,构成比为79.29%,是其他群体的3.82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2.89倍.92.21%复治涂阳病人来自于外单位.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重点仍在农村,全面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DOTS策略和防痨知识宣教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关键.
作者:张解军;朱峻湘;宁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严格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浅谈了中南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
作者:张晓红;邓汉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咽环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EB病毒的感染及其T细胞内抗原1(TIA-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EBER1/2原位杂交及三步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6例咽环部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EB病毒感染及T细胞内抗原1表达情况,选用的抗体有TAI-1、CD56、CD20、CD45RO,并选择10例同时期发生在鼻咽部的鼻咽癌病例做为对照.结果(1)36例病例中,男女之比为3:1,平均年龄为44岁,以老年人为主.发病部位以鼻咽部多.(2)36例病例的瘤细胞以大细胞、高度恶性为主,几乎所有病例临床上都有大片凝固性坏死的特点.(3)在36例病例中,EBV检出率为63.89%(23/36),T细胞内抗原1阳性表达率为91.6%(33/36).10例鼻咽癌病例EBV检出率为80%(8/10).结论在咽环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存在高水平的EB病毒隐性感染,肿瘤细胞表达TIA-1抗原可能与瘤细胞来源和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作者:陈云华;刘东;蔡宇;谢云;唐丽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93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妈富隆组、二甲双胍组及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组,每组各31例.比较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卵巢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妈富隆组治疗前后FSH、FBG0h、FBG1 h、FBG2 h、FI 0 h、FI1 h、FI2 h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LH、T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FSH、LH、FBG0 h、T无显著性差异(P>0.05),FBG1 h、FBG2 h、FI0 h、FI1 h、FI2 h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且具有显著性(P<0.05);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FSH、FBG0h无显著性差异(P>0.05),FBG1 h、FBG2 h、FI0 h、FI1 h、FI2 h、T、LH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妈富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较单用妈富隆或二甲双胍效果好,是目前治疗PCOS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帆;欧阳燕;陈艺;曹军;杜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1 g/kg.d.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诊至生后10 d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在ABO溶血病的治疗中能快速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降低贫血的发生.
作者:龚瑾;曹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中山市2004~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分析,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辖区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进行调查,并采集脑脊液用乳胶凝集法进行特异性抗原的检测,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的培养;用Excel录入每例个案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市报告8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散发病例,其中1例为输入性病例,余均为本地感染病例,散发于该市4个镇区,除1例为本市籍的患者外,余均为外来流动人员;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均为阳性,血清分型以A群为主,同时发现A+B群、B群和C群.结论应加强冬春季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知识的教育,加强菌群监测及疫情预测预报,切实做好流脑多糖体菌苗的预防接种和应急免疫工作,定期在外来人员和易感者中开展流脑疫苗的接种.
作者:高赛珍;罗小铭;吴宝燕;吴衍恒;李兆琦;朱远峰;欧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与躯体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患病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与未患病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女生恐怖因子与男生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理科的强迫因子与文科比较、乡村学生的恐怖因子与城镇学生比较、非独生子女的强迫、抑郁、精神病性因子与独生子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容易导致躯体疾病的发生.
作者:袁克俭;韩昔阳;李双;王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规模持续使用消毒剂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方式对社区居民、医院工作人员和消毒剂喷洒人员三类代表性人群进行2003年SARS流行期间大规模使用消毒剂影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三类代表性人群认为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眼睛、呼吸等方面的急性作用;受影响敏感人群为儿童;认为有必要使用消毒剂者占接受调查人数的78.9%.结论大规模使用消毒剂对人体健康有影响;预防类似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需要使用消毒剂;使用消毒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作者:刘建高;黄跃龙;丘丰;陈贵秋;李光春;白晓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疾控系统离退休人员血糖、血脂水平,分析高血糖与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生化分析仪对416名5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进行血糖、血脂检测.结果血脂异常率73.08%,高脂血症罹患率66.35%,血糖升高率24.04%,85.00%血糖升高患者伴有高脂血症.结论本组人群血脂、血糖异常率较高,女性高脂血症罹患率明显高于男性.高脂血症作为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又是易患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欧新华;王艳;张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