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郭哲
目的探讨多元线性回归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城市某交通路口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结果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与汽车流量呈正相关,与风速呈负相关.结论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应用于卫生检验中,有利于分析各个污染因素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可以对某些指标的动态进行比较接近实际的分析.
作者:彭志高;廖可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卫生质量,探讨两者间卫生指标的关系.方法在广州市64个煎炸点采取油炸食品及其相应的煎炸油,按国家标准方法分别测定羰基价(CGV)、酸价(AV)、过氧化值(POV),并进行模拟实验,对不同煎炸时间的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三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的CGV及AV与油炸时间正相关(P<0.05),POV随油炸时间变化无规律(P>0.1);油炸米面制品及臭豆腐CGV显著高于与相应煎炸油CGV,且分别正相关(P<0.001).油炸米面制品、臭豆腐及动物性食品AV显著高于与相应煎炸油AV(P<0.001),米面制品、臭豆腐的AV分别与相应煎炸油AV正相关(P<0.05).三类油炸食品POV与相应煎炸油间POV关系无规律(P>0.1).结论对油炸米面制品及臭豆腐等食品不仅进行AV及POV的检测,还应增加CGV的检测及限量探讨,加强对煎炸点的卫生监督及管理.
作者:叶蔚云;吴赤蓬;刘冬英;王秀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作用于培养的胃癌MGC-803细胞,噻唑蓝(MTT)细胞活力测定显示As2O3能明显抑制MGC-803细胞生长,进一步用Hoechst33342和碘化丙啶(PI)双荧光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和琼脂糖DNA电泳,表现明显凋亡特征,证明As2O3抑制MGC-803细胞生长是通过诱导其凋亡实现的.细胞生长抑制与细胞凋亡率相一致,具有时-效和量-效关系.
作者:陈亮;刘晶;黄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在高原环境条件下血清对培养肝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确定进行体外肝细胞培养的适宜血清浓度.方法采用已适应本地环境的成年家兔肝细胞进行体外单层培养,在常规RPMI1640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新生牛血清(0%、2%、10%及20%),观察培养细胞形态、数量及培养上清中自蛋白和尿素水平变化.结果无血清组始终未见明显细胞贴壁及增殖,其他组细胞均于接种4 h开始贴壁,8 h开始增殖,10%血清组和20%血清组细胞均于6 d生长满瓶,并形成均匀的单层,而2%血清组细胞则于8 d生长满瓶;2%血清组的细胞数量峰值明显低于10%血清组和20%血清组;除无血清组外,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和尿素水平均呈现显著升高,其中10%血清组和20%血清组的白蛋白及尿素峰值水平明显高于2%血清组.结论在高原环境条件下,体外培养肝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其生物学功能维持明显依赖于常规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的血清浓度;对于普通肝细胞培养实验而言,10%血清浓度较为适宜.
作者:张明森;李素芝;黄文超;杨光;江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12月骨科患者医院感染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科患者医院感染以手术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而且呼吸道感染与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有相关性.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为粪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结论严格无菌操作技术,规范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骨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作者:蒋桂娟;黄晓明;冯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静脉全麻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效果.方法61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阻滞加静脉全麻(Ⅰ组);另一组用全凭静脉麻醉(Ⅱ组).结果全麻药的用量,Ⅱ组比Ⅰ组明显增多(P<0.05);Ⅰ组苏醒时间短,分泌物少,手术后呕吐发生率少(P<0.05).结论静脉全麻复合小儿单次骶管阻滞麻醉比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麻醉费用少,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周治明;段开明;李云丽;李季;欧阳文;尹新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14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乙肝组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和慢性重型乙肝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98,P<0.01,t=4.22,P<0.01),急性乙肝患者组和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t=6.13,P<0.01),慢性轻度乙肝血清纤维结合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慢性乙肝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值近似(P>0.05).与恢复良好组比,不良组的纤维结合蛋白值明显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其Fn含量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呈负相关(r=-0.337,P<0.01).结论血清纤维结合蛋白的检测可作鉴别乙肝患者是急性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的方法之一.
作者:晏晓敏;邹东文;刘海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DM)的比率,为制订结核病化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法;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VFPG).餐后2 h静脉血浆葡萄糖(2hPG).结果调查52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28例,占5.32%,各年间糖尿病检出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涂阳肺结核糖尿病检出率7.82%,涂阴肺结核则为3.18%(P<0.05),40~69岁糖尿病检出率高为9.23%~12.66%(P<0.01),退休、家务、工人和渔民糖尿病检出率较高,男女之间糖尿病检出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占有一定比率,治疗应兼顾两病,制订结核病化疗方案要注意用药安全.
作者:陈莹;杨年忠;郑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乳胶颗粒增强比浊法及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8例肾病患者、4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Cystatin C、尿素(Urea)、肌酐(Crea)的水平.结果Cystatin C浓度与Urea、Crea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呈正相关,并有显著差异(P<0.01);与Cystatin C比较,Urea、Crea的相对敏感性分别为45%和33%.结论血清Cystatin C是一种比血Urea、Crea能更好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对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黎明;陈雪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某技术改造项目(工程)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探讨Mond法在评价过程中的应用,以达到在该项目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指导企业采取相应安全对策和预防手段降低主毒性事故指标,减少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影响.方法通过类比调查和采用蒙德(Mond)毒性指标评价法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及拟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评价.结果该技术改造项目一氧化碳变换系统初期评价显示系统毒性指标U,主毒性事故指标C属于非常高的范畴,表明发生主毒性事故的概率大.在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中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后,系统补偿毒性指标U为1.4,主毒性事故指标C经补偿后为41,属低的范畴.结论该技术改造项目一氧化碳变换系统单元在保证相应防护对策技术、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主毒性事故的概率较小.
作者:陈伯良;张挺;李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类比调查,对某钢厂新建焦炉及配套设施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和职业卫生要求,并对初步设计中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作者:周清香;廖洪伟;廖雍玲;刘家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16例蘑菇中毒病人进行了情况调查和临床分析,现场标本采集确定了引起此次重大蘑菇中毒事件的蘑菇种类.
作者:郑高见;谢崇凡;陈作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儿科临床带教中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使教与学有程序,质与量可监控,是不断提高儿科带教质量的基本保证.
作者:崔杏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长沙市2004~2006年4月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流感病毒初筛及分型鉴定.结果三年共监测ILI鼻咽拭子标本470份,分离到流感病毒64株,阳性分离率为13.62%,经分型鉴定A(H3N2)亚型21株,A(H1N1)亚型22株,B型21株,7株因HA<1:8或病毒丢失未能分型;疑似流感疫情ILI鼻咽拭子标本178份,分离到流感病毒44株,阳性分离率为24.72%,经分型鉴定A(H3N2)亚型10株,A(H1N1)亚型13株,B型21株.结论长沙市流感流行株为A(H1N1)亚型,A(H3N2)亚型及B型,未发现流感变异株.
作者:袁洁;苏良;叶文;宋克云;欧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产妇分娩期心理特点,做好产时产妇心理保健,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方法对部分住院分娩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350份,收回332份,有效调查表332份.结果调查结果见表1.调查中有40%产妇充满喜悦与自信,其他产妇都较正常心理状态稍有变化.结论充分认识产妇分娩期心理特点,做好产时心理保健,提高产妇对分娩应激的应对,对促进自然分娩、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彩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槲皮素是许多中草药中所含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生物活性;该文综述槲皮素药用功能价值及其应用.
作者:许进军;何东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病因.方法183例危重病患者均来自于2004年1月~2006年4月入住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暨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ICU的患者.结果183例危重病患者中发生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47例,感染率25.68%.年龄愈大、住院时间愈长、采用手术治疗、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患者,肺部感染率愈高.结论ICU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湘君;周良;金玲;江兴林;金丽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角色表演教学方法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既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又使教师发现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值得在临床见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良建;郭新程;何放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Pre-S2)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53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用酶联法(ELISA)检测Pre-S2、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结果HBeAg阳性组Pre-S2、HBVDNA阳性率各为95.3%、97.6%;抗-HBe阳性组Pre-S2、HBVDNA阳性率各为58.1%、31.2%;e系统阴性组Pre-S2、HBVDNA阳性率各为74.7%、45.3%.结论乙型肝炎患者Pre-S2与HBeAg、HBVDNA呈伴随关系,是HBV复制活跃和疗效观察的良好指标;抗-HBe阳性及e系统阴性乙型肝炎患者Pre-S2检出率偏高有待探讨.
作者:蔡常辉;陈桂山;梁锦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EBV-VCA-IgG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第一步:将待测人群分为两组:对照组为43名健康人员,可疑组为117例疑为EBV感染住院病人.第二步:将可疑组再分为传单组和非典型传单组,传单组为48例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非典型传单组为69例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用ELISA法对病人血清进行EBV-VCA-IgG抗体检测.结果对照组与可疑组EBV-VCA-Ig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疑组内非典型传单组与传单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BV-VCA-IgG阳性对EBV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但用来鉴别传单和其他类似传单的疾病仍缺乏特异性.
作者:陆建国;肖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