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可;林华
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发展很快,但对于容量分析而言,由于仪器的缺乏,不能迅速地进入到微型化操作,采用吸量管和一些高分子材料组合成仪器代替滴定管,能达到容量分析实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较好地实现了容分析的微型化实验教学.
作者:季怀萍;李菁;涂立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隆回县中小学生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状况,为指导中小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隆回县2005年9-11月在校生3 887名为检测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 隆回县中小学生乙肝感染率为10.96%,城镇与农村学生HBV感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BV感染以HB-sAg(+)、HBeAg(+)、抗HBc(+)为主要感染模式.结论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加强HBV感染学生的卫生管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是学校乙肝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丁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掌握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由省卫生厅发文在全省统一开展农民工职业病危害企业的摸底调查.结果 衡阳市调查的1 173家工业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农民工为28 917人,占接触总人数的36.66%;私有企业农民工比例高,占74.11%;农民工的职业健康体检率仅有2.11%,各经济类型农民工职业健康检查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商经济高,私有经济低;有39.29%的农民工不知道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结论 农民工职业病危害严重,基本没有享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权力,农民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差,各级机构应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者:邹观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怀化市无脊灰证实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对怀化市70例AFP病例监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各年主动监测旬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现无脊灰目标后,怀化市连续5年AFP病例监测主要评价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5年报告AFP病例70例,0~4岁儿童占70.00%,未进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免疫和未全程免疫儿童占21.43%;首次就诊在县级医疗机构多(44.29%),报告较低(59.06%).结论 5年中出现无病例报告的县21县次,初次就诊报告率低,提示须加强监测系统的管理,加大对县、乡、村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OPV免疫接种率.
作者:郑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Lp(a)、血糖(FBG)、24 h尿微量总蛋白(M-TP)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寻找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危险预测因素.方法 测定9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38例无肾病组、36例早期肾病组及16例临床型肾病组)和2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p(a)、FBG、M-TP和UAER,分析Lp(a)、FBG、M-TP、UAER与早期DN的关系.结果 Lp(a)和尿M-TP水平与肾损害程度(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7,0.8125,P<0.05).血糖与肾损害程度无明显相关(r=0.054).糖尿病无肾病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病组的M-TP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及对照组(P均<0.01).结论 血清Lp(a)水平与糖尿病肾损害程度有关,并早于各项尿蛋白指标的异常,有可能作为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预测因素.
作者:周光纪;马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荔湾区部分职业人群肝吸虫感染状况,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氏厚片法进行粪便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共检查275人,阳性34人;感染率12.36%,其中城管部门105人,阳性22人,感染率20.93%;工商银行99人,阳性8人,感染率8.08%;事业单位40人,阳性3人,感染率7.50%;公安部门31人,阳性1人,感染率3.23%.结论 所检职业人群感染率高,其中城管职业人群感染率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管理.
作者:何国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唐山市路北区幼儿园儿童营养及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幼儿园儿童统一测量身高、体重、血常规、肝功能,根据WHO推荐标准进行营养评价,统计贫血、肝炎患病率.结果 被调查儿童中,低体重率、发育迟缓率、消瘦率、超重率、肥胖率、贫血率、患乙肝率分别为4.45%、3.89%、1.19%、13.73%、8.61%、11.45%、0.56%.结论 唐山市儿童存在营养不良现象,贫血率及肥胖率较高,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关于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3岁以上儿童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
作者:陈晓艳;董胜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国家标准检验方法GB/T5009.34-2003(以下称国标法),盐酸付玫瑰苯胺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遇到36%甲醛聚合沉淀时,需要标定其浓度,然后稀释成0.2%甲醛溶液.
作者:吕华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抽样调查7~22岁汉族学生10 662人,精准测量其身高标准体重法,运用身高体重法评价其营养状况,分城乡、男女、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男女正常体重率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呈现男女差异、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结论 湖南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这在女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作者:何卫军;聂俊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血小板减少并不少见,Wallace等[1]报道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为5%~10%.Reveille等[2]认为血小板(PLT)减少是SLE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明玉;赵佳;周再高;曾抗;孙乐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工业性氟病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选取长沙铝厂、湘乡氟化盐厂、湘潭磷肥厂和黄阳司磷肥厂140名氟作业工人为接氟组,不接触氟化物的长沙起重机厂职工76人为对照组,进行了血清氟、发氟、甲氟含量及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测定.同时在实验室分别对实验兔和大鼠进行亚急性和亚慢性实验,观察血清氟、毛发氟、骨氟含量变化;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活性、唾液酸含量测定.结果 氟作业工人血清氟、发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氟含量与骨骼改变之间有依赖关系.血清中CPK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01),与工种、工龄和骨骼改变有一定关系.动物试验结果血清氟、发毛氟、骨氟含量均显著高于染毒前和对照组(P<0.01),且与染毒剂量、染毒时间呈正相关.血清中CPK活性和唾液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染毒前(P<0.01),且与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氟不仅是氟化物接触指标.对氟病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血清CPK活性和唾液酸水平升高可作为工业氟病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王杰;张乐书;陈奎珍;郑泽爱;陆丹;曹栋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了解长沙市开福区餐饮店卫生状况,为加强卫生监管提供依据,我们于2005年3月组织开展了全区餐饮卫生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从事哪些职业容易对精子质量产生影响,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46例男性不育患者的职业、工作环境进行观察,分析精子质量情况.结果 146例患者的精子平均密度为11.6×106个/ml,平均活率为26.8%,明显低于正常值.结论 从事专业司机、厨师、电焊、放射及化工生产等职业易引起精子质量低下,可能导致男性不育.
作者:陈从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龋病是WHO宣布的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文献报道学龄前儿童是龋病的高发人群[1~3].我们于2005年5-6月对城区80所托幼机构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患龋病情况调查,旨在了解丽水市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患病情况.
作者:徐萍;魏以群;雷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作者:杨宇;周胜华;王轶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永兴县华支睾吸虫病人群感染现状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策略.方法 对五个行政村二岁以上当地居民1 992人进行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虫卵.粪检阳性者,进行个案调查,了解其生活习惯、感染方式及临床特征;螺类:解剖镜检华支睾吸虫尾蚴、雷蚴、胞蚴等幼虫;鱼、虾:解剖检查华支睾吸虫囊蚴.结果 调查1 992人,检出华支睾吸虫卵感染69人,总感染率为3.46%.年龄分布主要为20~50岁,51例,占73.91%.中间宿主调查:从当地捕获的麦穗鱼体中检获华支睾吸虫囊蚴.其他鱼类、螺类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永兴县华支睾吸虫病近年为低感染率.但因潜在流行因素存在,仍为急需重点防治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作者:廖国乐;段绩辉;李正祥;唐阳;李灯华;何德彪;何孝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早期治疗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预后的影响及新生儿筛查工作的意义.方法 对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治疗的57例甲低患儿进行数年的追踪观察,并评价其体格发育和智力水平.结果 3个月以前开始治疗者体格发育及智力可达到同龄儿童正常水平,治疗越早,预后越好.结论 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同时提示新生儿筛查工作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蓓;黄广文;刘艳萍;胡建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原发性肝癌(PHC)是位居世界第五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它的发生率几乎就等于其死亡率.其相关危险因素至今仍不是完全清楚.国内外早年均有文献报道了PH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它们两者之间的发生机制.因而,HBV导致PHC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肯定.近年来丙型肝炎病毒(HCV)与PHC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也有相当多的文献报道了HCV能引起PHC.除了两种肝炎病毒可以引起PHC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重度饮酒也会导致PHC,尤其是对已有HBV感染的病人,重度饮酒是导致其发生PHC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时,流行病学还证实,PHC有家族/家庭聚集现象,提示PHC可能具有遗传学上的特点.除了上述肝脏疾病的病因外,环境致病因素在PHC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早年就有报道黄曲霉毒素B1(AFB1)可以诱发肝癌.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也较容易发生PHC.在基因水平上有学者发现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可以促进PHC的形成.
作者:熊文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湖南地区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3 664名湖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低分辨分型.结果 检出的13种DRB1位点等位基因中,频率高的为DRB1*09(19.693%),其次为DRB1*15(14.014%)、DRB1*12(12.973%)、DRB1*04(11.960%)、DRB1*08(9.017%),频率较低的为DRB1*10(1.167%)和DRB1*01(0.877%),DRB1*09频率较其它地区人群为高.从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湖南人群和广东人群距离近(0.1378),和辽宁人群距离远(0.3356).结论 湖南地区人群的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具有复杂的多态性,以DRB1*09、DRB1*15、DRB1*12和DRB1*04频率为高,其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属于中国南方人群,但有其自身特点.
作者:谢毓滨;王赤林;李双;李登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急症之一,稍一疏忽患者就会失去生命.2001年1月-2006年1月间我科救治院外及急诊观察心脏骤停96例(除外恶性肿瘤、慢性衰竭、中毒、溺水、触电、外伤等致病例),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帆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