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习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

杨作成;陈淳媛;王广新;李小明;李卓颖

关键词:临床教学, 临床思维, 医学生/实习
摘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了医学实习教学中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提出了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认为应加强床边教学以培养观察、推理能力;学习收集和分析资料,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兴趣讲座,培养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个案分析,培养规范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并应避免自身心理状态对临床思维产生影响.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 553名农村中学生禽流感KABP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有关禽流感防治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等方面的现况,为深化和普及学校禽流感防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6所农村中学的3 553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3 553名农村中学生回答11道禽流感相关知识题,知晓率介于11.7%~82.4%之间,其中,7道题知晓率低于50%;81.1%的学生表示,有关禽流感的知识是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网络途径获得;76.3%的学生想了解禽流感有关方面的健康知识;四分之三的学生表示自己会重视预防并采取正确的措施防治禽流感.结论 农村中学生对有关禽流感知识的了解普遍缺乏,而需求强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李雄伟;陈文斐;罗家有;熊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荣宝现场杀钉螺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荣宝施药后1~210 d的杀螺效果.方法 用荣宝粉剂喷洒和喷粉法杀灭现场的钉螺,观察施药后1、3、7、15、38、150、180 d和210 d的钉螺死亡率.结果 荣宝喷粉组30 g/m2和50 g/m2灭螺后1~210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均高于荣宝喷洒组和氯硝柳胺(除施药后3 d氯硝柳胺组钉螺校正死亡率86.3%)对照组.荣宝(30 g/m2).喷洒组3 d和7 d钉螺死亡率低于氯硝柳胺对照组(χ2=49.18,P<0.001);但施药后15~210 d的活螺密度下降率(82.93%~93.00%)均高于氯硝柳胺对照组.结论 荣宝近期和远期的灭螺效果较好.

    作者:吕功良;魏望远;李广平;夏蒙;阳桂芬;赵正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开展安全性毒理学常规实验的基本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是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待评物质的毒性及潜在的危害,决定其能否进入市场或阐明安全使用条件,以达到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作用,保护人民健康的目的[1].

    作者:胡怡秀;刘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湖南省资兴市197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1970-2005年资兴市麻疹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70-2005年资兴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970-2005年资兴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8 365例,报告发病率为0.00/10万~693.70/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2.09/10万;1987年实行冷链运转后,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1990年后高发月份从原来的4月推迟到5、6月;1991-2005年15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8.66%.2000-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65例麻疹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7.69%,免疫史不详者占69.23%,无免疫史者占23.08%.结论 当前资兴市麻疹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应采取综合性措施,保证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高覆盖率,建立和健全麻疹监测信息系统.

    作者:樊家伦;李赛香;陈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某部驻区鼠类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某部驻区鼠类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状况和病毒型别.方法 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类的种群构成.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鼠类脏器模板的M片段基因序列,用BLAST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用Clustal X(1.8)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发现六种鼠类,分别为褐家鼠、大仓鼠、大林姬鼠、黑线姬鼠、棕背鼠平和花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35.85%;RT-PCR检测结果显示,2只大林姬鼠的肺和肝组织检测出了汉坦病毒,对一份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显示它为汉城型汉坦病毒.结论 该部驻区鼠类携带汉城型汉坦病毒,主要宿主动物为大林姬鼠.

    作者:郝永建;郭宝石;邓致荣;宋世佩;郑金福;白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起农村小学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06年4月11日-5月2日,湘乡市某镇小学暴发了一起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证实系一起风疹暴发流行.经过市县两级疾控人员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控制,现将疫情暴发和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文中兰;王继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永州市尘肺职业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永州市尘肺发病规律与流行趋势,寻求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利用历年来的监测数据,职业病年报表,尘肺病个案卡等资料,根据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市40年的尘肺病流行特征.结果 全市累积尘肺患者2 152例,累积死亡252例,现有患者1 900例,患病率处于下降趋势;尘肺发病以煤炭行业为多(71.55%),以矽尘肺患病率多(62.36%),合并症与并发症对尘肺病情影响大,井下挖煤工、凿岩掘进工是尘肺病的高危人群.结论 加强劳动卫生监测,改善防尘设施,提高个体防护是控制尘肺的关键,重视尘肺的合并症、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处理是防止病情恶化和过早死亡的根本保证.

    作者:钟菊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5 226名苗族中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苗族中小学生对结核病的感染情况及免疫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幼儿园、中小学的5 226名苗族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皮肤硬结≥5 mm为阳性,≥20 mm或局部发生水泡、坏死者为强阳性.结果 5 226名苗族学生PPD试验阳性率为19.36%,其中强阳性率为3.62%;有卡痕者阳性率高于无卡痕者;幼儿园儿童阳性率明显高于小学生和中学生,但不同性别PPD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对结核杆菌易感性较高,故应加强对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策略,重视学生的结核菌素(PPD)试验在学生结核病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实施,是控制学生结核病工作的关键.

    作者:张俊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血小板减少并不少见,Wallace等[1]报道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为5%~10%.Reveille等[2]认为血小板(PLT)减少是SLE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明玉;赵佳;周再高;曾抗;孙乐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8例鱼胆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鱼胆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鱼胆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对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胸片及双肾B超进行研究.结果 全部患者均出现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血红蛋白、肝、肾功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鱼胆中毒可至多脏器功能损害,受损以肾、肝、心及胃肠道为重,血液透析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新;蒋云生;郑云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前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缓解疼痛100例观察

    人工流产是常见的节育手术,手术时间短,但疼痛常难以承受.近年来未婚未育人工流产患者日益增多,手术不配合常使操作中断,引发不良后果.

    作者:肖柏姬;梁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金华市1990-2005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1990-2005年金华市鼠疫监测结果,为今后科学、有效制定鼠疫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金华市所辖义乌市、东阳市、兰溪市3个鼠疫历史疫区,按<浙江省鼠疫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就鼠密度、鼠体蚤、游离蚤及血清学细菌学进行监测.结果 鼠密度、染蚤率、总蚤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率分别为3.44%、8.69%和0.2169.啮齿目动物以褐家鼠、黑线姬鼠为主,分别占53.61%和18.42%;蚤类则以缓慢细蚤和不等单蚤为主,分别占31.01%和25.11%.经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检测共发现鼠类和家犬血清F1抗体阳性标本84份,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和细菌学培养则未检测、分离到阳性标本.结论 3个鼠疫历史疫区,存在着发生鼠疫流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鼠疫流行死灰复燃的可能,应进一步科学地、有效地加强鼠疫监测工作,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历史鼠疫疫区的性质,以有效地防止鼠疫流行的发生.

    作者:邱银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及控制措施

    口腔门诊医疗需在狭小的口腔内进行复杂的侵入性操作,与病人的唾液、血液及口腔粘膜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高速运转的气动牙钻及超声洁牙机可使唾液和血液以气溶胶的形式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

    作者:何会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案例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实践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模式CBS(Case Based Study)在<预防医学>网络环境中应用的作用.方法 以<预防医学>内容为依据,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拟定出<预防医学>案例和问题,学生利用杂志、网络资源自学、小组协作式学习对病例进行分析,完成相关问题,通过小组汇报学习成果、问卷调查考核教学效果.结果 案例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网络环境中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深刻掌握预防医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摄取和分析所需知识的能力.调查显示,88%以上的学生对本模式的教学效果满意.结论 基于网络环境利用的<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模式对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周志衡;雷毅雄;杨巧媛;王家骥;陈永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Lp(a)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Lp(a)、血糖(FBG)、24 h尿微量总蛋白(M-TP)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寻找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危险预测因素.方法 测定9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38例无肾病组、36例早期肾病组及16例临床型肾病组)和2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p(a)、FBG、M-TP和UAER,分析Lp(a)、FBG、M-TP、UAER与早期DN的关系.结果 Lp(a)和尿M-TP水平与肾损害程度(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7,0.8125,P<0.05).血糖与肾损害程度无明显相关(r=0.054).糖尿病无肾病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病组的M-TP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及对照组(P均<0.01).结论 血清Lp(a)水平与糖尿病肾损害程度有关,并早于各项尿蛋白指标的异常,有可能作为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预测因素.

    作者:周光纪;马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延平区不同营养水平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水平学生视力状况,探讨营养状况对视力的影响,为防治学生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延平区37 811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分析比较不同营养水平学生视力低下率.结果 在延平区中小学生中,视力低下率以肥胖学生为高,超重学生次之,营养正常和营养不良学生相对较低且相近.肥胖、超重学生均显著高于营养正常学生视力低下率及平均视力低下率,营养不良与营养正常学生视力低下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营养过剩学生发生视力低下的机率较高,营养过剩是发生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永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长沙市天心区部分社区妇女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长沙市天心区部分社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以及降低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措施.方法 由天心区计生局、区妇幼保健院以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对辖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调查方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妇科病患病率比较高,2005年59.57%,2006年72.74%,呈上升趋势.宫颈糜烂患病率高,宫颈糜烂、阴道炎、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病变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开展妇科病调查,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彭彦辉;黄广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隆回县中小学生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隆回县中小学生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状况,为指导中小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隆回县2005年9-11月在校生3 887名为检测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 隆回县中小学生乙肝感染率为10.96%,城镇与农村学生HBV感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BV感染以HB-sAg(+)、HBeAg(+)、抗HBc(+)为主要感染模式.结论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加强HBV感染学生的卫生管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是学校乙肝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丁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5年粤桂琼联防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管理是疟疾预防控制和巩固防治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1].粤、桂、琼根据区域内人口流动带来的疟疾问题[2~6],建立了省际间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机制,施行三省(区)流动人口疟疾联合监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

    作者:李锦辉;林康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的测定及其与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43例为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41例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8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浓度.结果 乙肝组和肝硬化组患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乙肝组和肝硬化组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和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跟病毒感染、肝功能损害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小红;李延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