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HCG联合CA125对孕早期流产的预测

米春梅;周昌菊

关键词:孕早期流产, 预测, 预防性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孕妇发生先兆流产时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癌胚抗原(CA125)的变化规律为预测孕早期流产及预防性治疗流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2年5月~2004年11月就诊的孕4~12周,年龄23~35岁先兆流产的孕妇39例,自开始出现阴道流血就诊时起即抽血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β-HCG及CA125值,每周一次,找出规律.结果绝大多数的先兆流产发生在孕4~8周;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血清β-HCG值第4~7周与正常早孕组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5),7周以后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流产组CA125值在4~9周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9周以后迅速上升,高可达259.40 U/ml,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β-HCG可以预测流产,对早孕者特别是习惯性流产患者可自孕7周开始动态监测血清β-HCG值,当发现此值低于正常即给予预防性治疗,可望改善预后;习惯性流产患者应于孕4周起即给予预防性保胎治疗;CA125值与先兆流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过敏患者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分析

    目的分析过敏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146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其中吸入相关的过敏性患者86例,食入相关的过敏性患者60例.结果146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有102例阳性,阳性率69.8%;其中86例吸入性过敏原检测中有73例,阳性率为84.8%;61例食入性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47.5%;有41例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均阳性,占26.8%.在吸入组中,以尘螨、粉螨阳性率高为43.0%.在食入组中,其总阳性率为38.3%,以鱼的阳性率高为21.7%.在几种与季节有关的吸入性过敏原中,季节对其阳性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过敏患者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对减少、预防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吸入性过敏原的检出率与季节无关.

    作者:周辉;龚志军;唐发清;王社盈;刘文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80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寻常型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临床及组织病理学上均有其一定的特点.本文通过对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的分析,探讨本病临床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静;黄进华;鲁建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莱姆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莱姆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莱姆病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21例在抗生素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方剂(白虎汤加减),西医对照组18例单纯使用抗生素,疗程21 d.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西医对照组(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莱姆病较好的方法.

    作者:黄煌;郭皖北;刘汉胜;刘庆武;钟录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ISO9001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的控制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消毒隔离管理,完善各项监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结果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漏报率逐年下降,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率逐年上升.结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用于医院感染管理是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

    作者:陈明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SARS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含量的变化及结果分析

    目的测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与补体C3、C4含量的变化,探讨SARS病毒感染和机体体液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42例SARS患者血清中IgA、IgG、IgM与补体C3、C4含量.结果SARS患者血清中IgA、IgG及C3较正常对照组及无感染组均明显降低,其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恢复期IgA、IgM、C3含量增高,其他指标降低,IgA指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感染SARS病毒后机体免疫力低下,SARS发病后可能导致体液免疫抑制;两者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病毒感染如何抑制免疫功能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凤平;单万水;谷任峰;林东红;单金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用乘数法估计株洲市区吸毒人群的研究

    目的科学估计株洲市吸毒人群基数,为掌握此人群中HIV/AIDS流行状况和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两种乘数法对株洲市城区吸毒人群基数进行估计.结果公安部门估计吸毒人群4 083人,吸毒率0.54%,乘数法1估计吸毒人群2 879人,吸毒率0.37%,乘数法2估计吸毒人群3 255人,吸毒率0.42%.乘数法1和乘数法2估计数无显著性差异,公安部门估计数过高.结论乘数法可很好地估计吸毒人员基数.

    作者:冀乃宏;熊新平;李理;陈建龙;曹建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例药具避孕失败的调查

    药具避孕失败造成人流不但浪费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而且对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不利的影响,很有必要研究寻求人流妇女的目前和过去药具避孕使用情况和主要有哪些原因造成的避孕失败,我们对200例药具避孕失败者进行了调查.

    作者:杜见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洛阳市2001~2003年市政供水与自备水源监测结果分析

    洛阳市地处豫西,全市121.7万人口均饮用深层地下水,其中4/5的人口饮用市政自来水,自来水水源由遍布市区的98眼井组成.1/5的人口饮用各单位的自备集中式供水,现有45个自备集中式供水单位共计86眼井.我们搜集了2001~2003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完整的水质监测资料,按照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进行评价,以了解洛阳市集中式供水的卫生质量和长期变化趋势.

    作者:刘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花旗参胶囊对雄性小鼠耐力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花旗参胶囊对健康小鼠耐受力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3个剂量组:135、270、540 mg/kg.bw,经口给予小鼠连续灌胃30 d后分别进行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氮测定、肝糖原测定及血乳酸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1),使小鼠运动时产生的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使小鼠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高、中剂量组使小鼠在运动后血乳酸的升高值明显下降(P<0.05),在安静20 min后血乳酸的消除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花旗参胶囊有明显增强运动耐力和解除疲劳的作用.

    作者:陈冠敏;黄宗锈;郑丽红;杨丽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62例布鲁氏菌病病人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

    为掌握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的控制疫情.现将邹平县1996年以来的62例布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王在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赤霉素对小鼠仔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农业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ibberellin,俗称920)对仔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中将怀孕KM小鼠及其所产仔鼠随机分为4组:A正常饲料组、B低剂量饲料组(赤霉素浓度0.0625 g/kg)、C中剂量饲料组(赤霉素浓度0.2500 g/kg)、D高剂量饲料组(赤霉素浓度1.000 g/kg).各组母鼠产仔后24 h起给予相应剂量的饲料,观察至第20 d,从21 d起仔鼠雌雄分笼,直接给予相同剂量的饲料,在不同时间观察仔鼠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赤霉素染毒组仔鼠耳阔分离、牙齿萌出、长毛、开眼时间以及阴道开口和睾丸下降时间均明显缩短,21、28、35、42日龄仔鼠的体重、体长、尾长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动物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霉素具有促进仔鼠出生后生长发育作用.

    作者:湛进;钟才高;关岚;李世宏;张洪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数值的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时(A组)、发病第3~4周时的D-二聚体数值(其中未并发下肢DVT的为B组,并发下肢DVT的为C组).对三组间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组与A组(P<0.05),C组与A组(P<0.01),C组与B组(P<0.05)三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并发下肢DVT的病人D-二聚体明显升高.结论D-二聚体数值的测定可作为判断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下肢DVT的一项指标.

    作者:马英文;李辉;殷延龄;樊延霞;彭连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某部特种作业部队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特种作业人员的患病情况.方法选择某部特种作业人员和非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利用X2分析的方法进行半年患病情况比较,并按照ICD-9分类方法统计特种作业人员所患疾病情况.结果特种作业人员半年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所患疾病和自觉症状中有些可能与工作环境和防护不当有关. 结论应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健康保护工作.

    作者:郝永建;高淑萍;刘全斌;王卓;郭宝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珠海市动物从业人员SARS-CoV抗体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动物从业人员以及其它健康人群感染SARS-CoV的血清学研究,揭示人群中SARS-CoV抗体水平,探讨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传播途径.方法随机选取无SARS临床症状的健康动物从业人员以及其它健康人员等545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SARS-CoV抗体.结果共检测各种人群血样545份,其中动物从业人员血样269份,SARS-CoV抗体阳性率为8.18%;健康人群血样276份,阳性率为1.09%,动物从业人员SARS-CoV抗体阳性率和非从业人员SARS-CoV抗体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动物从业人员SARS-CoV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从业人员,支持SARS-CoV源于野生动物的假设.

    作者:张丽荣;阮峰;张彩虹;谭爱军;林波;黄利群;胡尔萍;段彩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资兴市1993~2003年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1993~2003年资兴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项目实施期间登记管理的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年间可疑肺结核就诊率、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涂阳肺结核登记率、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8.3/10万、39.9/10万、27.7/10万、92.3%和2.3%.结论全面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防治结核病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雄豹;黄信锋;蒋晓玲;刘松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建立新型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平台

    文章指出了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提出了改善现状的方法,首先建立新型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平台:社区卫生信息平台、社区卫生人才平台、社区卫生设备与资金平台,其次利用平台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医疗绿色通道、规范双向转诊、开展慢病监控、加强健康教育和促进、强化妇幼保健、重视社区科研、关注残障康复.并总结了成效:健全了社区健康监测和分析,提高了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作者:李文艳;薛俐;袁洪;聂萍;黄君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性高血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0例分析

    目的探索老年性高血压病心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定义标准,应用美国AU4超声诊断仪,2.5~3.5 MHz环阵扇扫探头对30例具有明显阳性体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观察组)和30例没有阳性体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对照组)进行研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主动脉瓣返流100%,二尖瓣返流46.6%,三尖瓣返流23.3%,肺动脉瓣返流6.7%.观察组二尖瓣A峰增高,肺动脉血流减低,主动脉血流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左心结构及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变.结论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行常规2D-DE-CDFI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病情判定、预后估计、治疗方式和时机的选择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新星;朱(禾土父);陈宜玲;谢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苯和二硫化碳诱导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研究

    目的探讨苯和二硫化碳对雌性小鼠体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静式吸入法分别用苯和二硫化碳染毒NIH成年雌性小鼠15 d(2 h/d),分析受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结果苯染毒低、中、高剂量组浓度分别为706、1 922、4 864 mg/m3,三剂量组的微核细胞率依次为7.2‰、7.3‰、8.3‰,与阴性对照组(2.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硫化碳染毒低、中、高剂量组浓度分别为199、651、1 209 mg/m3,三剂量组的微核细胞率依次为3.0‰、4.2‰、5.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苯和二硫化碳均能诱导雌性小鼠体细胞微核增加.

    作者:曾庆民;郑履康;邓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膜腔外插管注药配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羊膜腔外插管注射利凡诺配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终止10~16周妊娠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孕10~1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终孕的为对照组;加用羊膜腔外插管注利凡诺终孕的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临床研究证明羊膜腔外插管注利凡诺配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成功率高,且安全、方便、经济.

    作者:彭新年;殷孟群;杨秀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β-HCG联合CA125对孕早期流产的预测

    目的观察孕妇发生先兆流产时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癌胚抗原(CA125)的变化规律为预测孕早期流产及预防性治疗流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2年5月~2004年11月就诊的孕4~12周,年龄23~35岁先兆流产的孕妇39例,自开始出现阴道流血就诊时起即抽血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β-HCG及CA125值,每周一次,找出规律.结果绝大多数的先兆流产发生在孕4~8周;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血清β-HCG值第4~7周与正常早孕组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5),7周以后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流产组CA125值在4~9周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9周以后迅速上升,高可达259.40 U/ml,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β-HCG可以预测流产,对早孕者特别是习惯性流产患者可自孕7周开始动态监测血清β-HCG值,当发现此值低于正常即给予预防性治疗,可望改善预后;习惯性流产患者应于孕4周起即给予预防性保胎治疗;CA125值与先兆流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米春梅;周昌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