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阳县1997~2003年伤寒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唐泰山;雷源茂;曹亮

关键词:伤寒, 流行特征, 分析,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桂阳县伤寒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桂阳县1997~2003年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县伤寒发病率1997年为16.45/10万,2003年下降至9.93/10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发病多见于夏秋季,5~9月份为高发;人群分布,男性多于女性,以农民、学生发病为主,发病年龄组以10~40岁为多.结论争取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三级防保网络,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广使用伤寒Vi疫苗接种、规范疫情报告、及时处理疫点等综合防治措施.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起儿科病房轮状病毒腹泻院内感染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对两起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暴发的院内感染进行确认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进行追踪,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轮状病毒并行病毒核酸型别鉴定.结果证实这两起暴发均为轮状病毒引起的院内感染,接触性传播和粪-口途径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否经呼吸道传播尚有待证实.季节性的病房环境条件、患儿家属及陪护不良卫生习惯以及病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良是主要的传播因素.结论除了注重对婴幼儿住院腹泻病人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强化儿科病房消毒隔离措施和在陪护人群中开展与腹泻病有关的健康教育是控制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院内感染的重点.

    作者:牟瑾;张顺祥;张韶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324例分析

    目的探讨各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以预防或避免其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收集国内34种主要医学期刊2001~2004年10月报道的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个案,总共324例,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中药和生物制品较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其多发于中年人群,发生迅速,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结论多种药物在许多情况下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临床应用应提高警惕,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常晓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

    麻疹是贵州省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罹患率和病死率很高.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自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仍高居全国首位,局部暴发流行时有发生.2003年3~4月在兴义市威舍镇下德赫村出现暴发.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国刚;周峻;田兴国;王龙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番茄红素抗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臭氧所致大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吸入臭氧制造损伤模型,同时灌胃番茄红素,6周后检测大鼠血清及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高、低剂量组与损伤模型组相比,SOD和GSH-Px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番茄红素对臭氧所致大鼠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辉;张清慧;潘洪志;那立欣;邱向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大学生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对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大学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佳剂量.方法我校02、03级新生2 048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5μg×3和10μg×3的剂量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结果B组抗-HBs阳转率84.42%(889/1053)高于A组阳转率61.61%(613/99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女生抗-HBs阳转率76.05%(940/1236)高于男生69.21%(562/812),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十分必要,接种剂量以10μg×3为宜.

    作者:马晓健;柳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邵阳市2004年狂犬病调查分析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100%.该病近几年来发病率邵阳市为全省之首,2004年发病率又有所上升,对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为了解邵阳市人们被犬咬伤后的发病因素,指导今后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保护人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对调查资料详细的88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戚科胜;李睿佼;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科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该文结合双语教学的普遍问题,着重从本院外科双语教学的师资、教材等环节阐述现状和问题,提出改革的手段,以保证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作者:朱颉;罗成群;管志祎;聂华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4年浙江省部分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及患者选择用药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浙江省部分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根据药理作用分类,统计各类药品销售金额,计算DDDs并进行排序,以分析其用药频率.结果钙拮抗剂、ACEI和沙坦类分别居销售金额前三位,用药频率按DDDs排序前三位为寿比山、硝苯地平和拜新同.结论目前国产抗高血压药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国内厂家应加强自主创新,瞄准市场,开发高效、长效,选择性高、多血管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少或轻的药品.

    作者:朱红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勤交通警察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调查长沙市外勤交通警察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交通性空气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长沙市429名外勤交警的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 (1)外勤交警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有痰、咳嗽并有痰、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分别为45.22%、55.71%、36.82%、48.9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危险因素主要有外勤工作年限(X1)、吸烟(X2)、年龄(X3).结论外勤交警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随着外勤工作年限的增加而明显升高.

    作者:陈发明;夏放群;曾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癌钙化钼靶X线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癌钙化的特征,评价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钙化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术后病理证实的120例乳腺癌钙化的特征.结果 55%乳腺癌出现钙化,钙化密度偏低且均匀,每平方厘米钙化数目(N/S)大于20个,钙化总数大于30个,混合型钙化对乳腺癌有诊断价值.结论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阳光辉;刘文英;李青春;杨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缺锌及补锌对大鼠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目的了解锌缺乏及补锌对大鼠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出生后断乳1周的SD大鼠随机分为缺锌组、配喂组、对照组、补锌组和高锌组,缺锌组、对照组、高锌组分别用缺锌饲料(Zn含量<1 mg/kg),常锌饲料(Zn含量为50 mg/kg)和高锌饲料(Zn含量为150 mg/kg)喂养8周,补锌组用缺锌饲料喂养3周后改用高锌饲料喂养5周,配喂组用常锌饲料喂养,给料量按缺锌组前一天实际进食量添加.8周后处死,用极谱法测定血清中锌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FT3、FT4的含量. 结果缺锌使大鼠血清中锌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FT3含量下降,补锌后恢复正常,缺锌对FT4无影响. 结论缺锌引起甲状腺激素FT3下降,而FT4不受影响.

    作者:邓学良;袁秀琴;谢红卫;童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珠海市某小学甲1型流感局部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暴发的特征,了解暴发的病原,探讨暴发的因素.方法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结果发病人数共103人,学生发病率为18.6%,3月2~4日和3月7~10日有两个波峰,病原为H1N1型流感病毒.结论这是一起H1N1型流感暴发疫情.

    作者:阮峰;张志雄;叶中文;林波;杨春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部被检者丙肝感染的分析研究

    目的对丙肝病毒(HCV)的感染率,性别和年龄特征以及与乙肝重叠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抗HCV IgM和乙肝两对半指标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统计医院全年丙肝感染(按性别、年龄、合并乙肝抗体和抗原的数据),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丙肝的发病有高龄化特征、性别呈男性占多的特征,与乙肝有重叠感染,丙肝患者检出乙肝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比率少于普通人群.结论分析医院门诊和住院部丙肝的发病年龄特征、性别特征、与乙肝重叠感染对防治乙肝和丙肝有参考价值.

    作者:邓光权;林晟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互联网在预防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教育产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互联网资源与教育教学的相互结合.本文从教学准备与实践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预防医学>课程教育的实际,介绍一些具体的观点与做法.

    作者:赖延东;吕嘉春;雷毅雄;陈家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分析化妆品中的防腐剂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分析化妆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用FPD检测器测定卡松.结果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气相色谱法,FPD检测器(S滤光片,393 nm)测定卡松的检出浓度为0.75 ug/g,HPLC法测定卡松的检出浓度为4 ug/g.结论 FPDGC法测定卡松灵敏度较高.

    作者:戴京晶;刘奋;梁伟;司徒潮满;张勇;丘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外科教学中的体会

    本文介绍了乳腺外科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和实习带教中的几点体会,对提高乳腺外科的临床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丁波泥;聂华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如何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下以BCG表示)于1978年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至今,全国已使用数亿人次.BCG是由卡介菌经培养后冻干制成的,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而起到预防结核病(TB).接种BCG时,从接种对象的确定,疫苗的吸取,部位的选取,部位的消毒,进针的角度等一系列工序,都十分严格.现浅谈笔者在接种BCG时的一点体会.

    作者:李海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黔东南州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为了解黔东南州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和对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提供科学的本底资料,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县市1377名儿童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表明我州0~2岁儿童HBsA4g阳性率为4.21%.不同年龄、性别和民族的儿童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乙肝疫苗接种者和未接种者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推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是阻断乙肝病毒传播、降低儿童HBsAg携带率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尤其是首针及时接种率,积极推行安全注射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主要措施.

    作者:卫芳;周峻;潘宏;苏亚玲;周小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奶牛场结核病高危人群PPD调查分析

    2004年12月1~7日,我所对22家奶牛场所有工作人员及随场居住家属进行结核病高危人群普查.现将普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义;林楚雄;刘卫华;钟秋霞;刘汉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血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测定前期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全血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测定时标本采集与保存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41例EDTA·K2抗凝血浆,肝素抗凝全血及EDTA·K2抗凝全血在室温(25±1)℃、4℃保存下0、24、72、120、168 h及冰冻1周后Phe和Tyr的浓度.结果肝素与EDTA·K2两种不同抗凝剂抗凝时全血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中的Phe和Tyr浓度比血浆中的低.冰冻条件下一周内全血中的Phe和Tyr浓度保持稳定. 结论标本的保存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莫喜明;唐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