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性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研究

赵良营;张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免疫球蛋白, 补体, 速率比浊法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K和λ轻链)的变化与各期病毒性肝炎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71例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急性肝炎除IgM与正常对照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它均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肝炎和肝硬化IgA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gM、IgG、KAP、LAM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C3、C4却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与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检测结果不仅对病毒性肝炎的分期,而且对判断病情、衡量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估计都有重要价值.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324例分析

    目的探讨各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以预防或避免其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收集国内34种主要医学期刊2001~2004年10月报道的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个案,总共324例,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中药和生物制品较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其多发于中年人群,发生迅速,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结论多种药物在许多情况下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临床应用应提高警惕,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常晓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9例急性腰椎间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4例和综合康复治疗组55例.治疗时间为3疗程.1疗程为10 d,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85 5%和75.9%.综合康复治疗组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治疗后3 d疼痛有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改善.结论综合治疗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邓丽明;孙绍丹;奉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

    麻疹是贵州省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罹患率和病死率很高.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自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仍高居全国首位,局部暴发流行时有发生.2003年3~4月在兴义市威舍镇下德赫村出现暴发.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国刚;周峻;田兴国;王龙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后果及干预对策的探讨

    本文系统探讨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常见的社会心理问题与社会心理综合干预方法.

    作者:杨放如;郝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即糖类抗原(CA125)、铁蛋白(SF)、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48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及31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其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25、SF、SIL-2R的水平检测.结果端粒酶活性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依次为端粒酶>CA125>SF>SIL-2R;特异性依次为端粒酶>SIL-2R>SF>CA125;四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平行试验的敏感性大幅提高(100%),进行系列试验的特异性显著提高(97.9%);其四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与病理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病理分期及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卫华;吴白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癌钙化钼靶X线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癌钙化的特征,评价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钙化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术后病理证实的120例乳腺癌钙化的特征.结果 55%乳腺癌出现钙化,钙化密度偏低且均匀,每平方厘米钙化数目(N/S)大于20个,钙化总数大于30个,混合型钙化对乳腺癌有诊断价值.结论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阳光辉;刘文英;李青春;杨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湘乡市三中初中生视力低下三年追踪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湘乡市初中学生视力变化及规律.方法 2000~2003年以追踪观察的方式每年两次进行,测试湘乡市三中308名初中学生视力情况,并用百分构成比分析其视力低下的变化,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视力变化规律作出分析.结果男生的视力低下率由30.63%上升到48.13%,女生的视力低下率由32.43%上升到50.68%,男女生的轻度视力低下率终减少,中度和重度视力低下率逐年增加.结论男女性别视力低下率无显著差异;随着学年的升高,中度和重度视力低下率逐渐增加.

    作者:黄桂湘;曾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孕妇ABO血型IgG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改良凝聚胺促进剂一步法(血清灭活30 min待用)(简称凝聚胺30)和改良凝聚胺促进剂一步法(血清灭活120 min待用)(简称凝聚胺120)在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临床实用意义.方法以巯基乙醇法作为金标法,分别与凝聚胺30和凝聚胺120比较.结果金标法分别与凝聚胺30和凝聚胺120比较,效价均无差异(P>0.05).结论凝聚胺30和凝聚胺120可作为ABO血型血清IgG抗体效价的筛查实验.

    作者:胡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霍乱弧菌耐药性连续六年监测研究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霍乱弧菌的耐药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1998~2004年从广州地区病人、外环境水和水产品中分离到的267株霍乱弧菌,采用WHO推荐的琼脂扩散法(改良K-B法)测定氧氟沙星等22种抗生素对这些菌株的敏感性.结果 6年中,对霍乱弧菌活性高,且历年其活性不减的是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敏感率均为100%),其次是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优立新(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拉定和强力霉素,它们的敏感率在90 6%~99.6%之间.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分别为89.5%、86 1%、85.0%;氯霉素的敏感率为79.0%;其它抗生素的敏感率不足52.0%.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高达95.6%、89.4%,而O139群霍乱弧菌敏感率仅为56.1%、61.0%(经χ2检验,P<0.005),对痢特灵的敏感性埃尔托型霍乱弧菌(38 3%)明显低于O139群霍乱弧菌(8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27.97,P<0.005).结论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对霍乱弧菌保持非常高的敏感性,这些药物是霍乱防治的首选药物.

    作者:邓志爱;莫自耀;李孝权;刘俊华;张欣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可调节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可调节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0年5月~2002年5月收治的首次接受滤过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79例(91只眼)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9例(48只眼)进行标准小梁切除术,40例(43只眼)进行可调节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并在术后根据眼压水平、前房情况、滤过泡形态适时拆除巩膜缝线,于术后第2 d、1周、1月、3月、1年检查并比较两组的眼压、滤过泡、前房情况、视力.结果两种术式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压;进行巩膜调节缝线组患者术后浅前房、低眼压的发生均低于标准术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眼压的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在早期可调节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减少术后超滤过引起的浅前房和低眼压等并发症,增强了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于惠敏;唐仁泓;陈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分析化妆品中的防腐剂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分析化妆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用FPD检测器测定卡松.结果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气相色谱法,FPD检测器(S滤光片,393 nm)测定卡松的检出浓度为0.75 ug/g,HPLC法测定卡松的检出浓度为4 ug/g.结论 FPDGC法测定卡松灵敏度较高.

    作者:戴京晶;刘奋;梁伟;司徒潮满;张勇;丘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乙肝疫苗接种对成人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乙肝病毒标志物(A=HBsAg,B=HBsAb,C=HBeAg,D=HBeAb,E=HBcAb)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2 820名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组1344人,未接种乙肝疫苗组1476人)的早晨静脉血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然后对两组人群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进行分析.结果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共有22种,其中,接种乙肝疫苗组有19种模式,主要的感染模式以B(+)为主(占55.73%),其次为ABCDE(-)、BDE(+)和BE(+)三种,分别占14.36%、8.26%和7.96%,此四种模式共占86.31%.未接种组的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模式有22种,主要的模式以ABCDE(-)为主,占44.11%,其次有B(+)、ADE(+)和BDE(+),分别占14.09%、8.88%和6.71%,此四种模式共占73.7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未感染率、大小三阳阳性率、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仍然可以大大地改变人群的乙肝免疫状态,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德勇;刘爱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原因的近年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目前全球约有3亿5千万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有100万~15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有关的疾病.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乙肝的特效药,而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上的良好的保护效果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因此一致认为目前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措施就是接种乙肝疫苗.但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应用乙肝疫苗以来,不管是血源疫苗还是重组基因疫苗,在按照当今世界通用的0、1、6月程序对健康者进行全程免疫后,仍然有5%~10%[1~3]的接种者抗-HBs始终阴性或达不到保护阈值,重新成为乙肝病毒的易感者,这种现象称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

    作者:林君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奶牛场结核病高危人群PPD调查分析

    2004年12月1~7日,我所对22家奶牛场所有工作人员及随场居住家属进行结核病高危人群普查.现将普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义;林楚雄;刘卫华;钟秋霞;刘汉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麻疹暴发的调查分析

    2003年3月3日~6月14日,铜川市耀州区发生麻疹暴发,共报告麻疹病例72例,无死亡,罹患率为179.12/10万.

    作者:刘新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纯净水生产企业HACCP体系的试点研究

    对纯净水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进行微生物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探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纯净水生产中的应用,将生产过程的微生物危害因素降低到低限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王金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无偿献血与有偿献血的血液质量分析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和有偿献血血样合格率与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为搞好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长沙市1998~2002年的献血情况和血液检测情况做统计分析. 结果 1998~2002年无偿献血的血液合格率极显著高于有偿献血的血液合格率(P<0.001),检测的ALT、HBsAg、HCV-Ab、梅毒4项指标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有偿献血(P<0.001).结论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明显优于有偿献血的血液质量.

    作者:史娟;李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分娩期处理、母婴结局.方法总结1996~2004年在我院产科住院20例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资料(血小板计数均<50×109/L).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原因依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白血病.治疗方法: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于术前或分娩期给予输新鲜血、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20例中5例阴道分娩,1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2例.结论在术前和分娩前若能及时补充新鲜血及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50×109/L以上者;无产科手术指征可阴道分娩,否则应剖宫产,这是避免或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有效方法.

    作者:邵玉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水污染中毒事件的调查

    2004年2月24日,海门市某农场部分居民饮用自来水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经调查认定是一起擅自将自来水管与河水管道相连接导致自来水管网受污染而引起的饮水中毒事件,现将此次事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鸿雁;李建平;黄裕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培养产ESBLs分离株耐药基因初步分型及低抑菌浓度检测

    目的了解我院导致菌血症的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基因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由临床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8株,采用ESBLs表型确证试验筛选出ESBLs阳性菌株,应用PCR法扩增产酶菌株的bla(TEM)、bla(SHV)、bla(CTX-M)基因,进行初步基因分型.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生素对所有产ESBLs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检出19株ESBLs阳性株,总检出率为32.8%;其中8株检出bla(TEM)基因、7株检出bla(SHV)基因、14株检出bla(CTX-M)基因;所有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敏感,其MIC≤1μg/ml.结论血液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ESBLs检出率较高,bla(CTX-M)是常见基因型.

    作者:卢月梅;吴伟元;钱春莲;吴劲松;余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