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中儿童躯体虐待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林胜;赵淑英;尹逊强;黄涛

关键词:现况研究, 儿童躯体虐待,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4~8年级儿童家庭躯体虐待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长沙市四个区的中、小学抽取1 481名学生,男生793名,女生688名.使用父母-儿童冲突策略量表和儿童自身、父母、家庭因素调查表对儿童躯体虐待现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儿童躯体虐待率达62.4%,轻微的52.2%,严重的47.4%,非常严重的21.3%.儿童躯体虐待主要与儿童的性别、年龄、学习成绩、父母的健康相关行为、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及家具面积等因素有关联.结论长沙市4~8年级学生中受父母躯体虐待的现象非常普遍,应引起重视.制定预防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儿童自身的、家庭的和父母的等影响因素.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川型霍乱弧菌渗浸泥土深度观察

    我市从1996~1999年4年时间中,曾多次输入感染霍乱弧菌散发流行.在防治过程中,有一起特殊疫点,就是霍乱弧菌浸入到地面以下不同程次,依存活:(1)浸入深度与多雨季节地面潮湿有关.(2)与病人带菌多少有关.(3)从地表到45 cm之间.各层次阳性率呈高度负相关(r=-0.943),越深阳性率越低.

    作者:魏进明;马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浏阳霉素亚慢性毒性与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浏阳霉素(Liuyangmycin)亚慢性毒性与氧化损伤的定量敏感指标和毒作用靶器官.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分别设40、200、1 000 mg/kg.bw三个浏阳霉素染毒组(即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与溶剂对照组.给大鼠每天灌胃染毒1次,每周6天,连续3个月,每天观察动物进食、饮水、活动、毛发、大小便和常见临床症状,动物的体重和食物消耗量每周测定1次,血象指标和尿液生化指标在试验前后各测定1次,试验结束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血液、肝脏、肾脏组织氧化损伤等指标,所有受试动物实施大体解剖检查,其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的主要器官组织以及其他组具有肉眼可见异常的器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浏阳霉素染毒组动物器官组织病理学、体重增长率和食物消耗量未见明显异常;高剂量组部分动物在染毒后期出现萎靡、毛发缺乏光泽、行为活动明显减少等现象.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与尿液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组动物肝脏脏器系数明显增大(P<0.05),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ALT活性、尿液MDA含量和肾脏SOD活性可作为评价浏阳霉素亚慢性毒性与氧化损伤的定量敏感指标,肝、肾可能是浏阳霉素的主要毒作用靶器官.

    作者:张洪霞;钟才高;安飞云;曾明;高泽宣;刘新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Kikuchi病的临床病理特点(附10例报道)

    目的探讨Kikuchi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Kiku-chi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重新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染色,随访全部病例.结果10例中女性7例,男性3例,年龄14~42岁,平均年龄2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颈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组织学显示淋巴结内出现程度不同的碎片状坏死,伴有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增生;病变区及周围有免疫母细胞和浆样单核细胞增多,无中性白细胞浸润.组织细胞Mac-387和Lysozyme(+),大多数淋巴细胞CD3和CD45RO(+);滤泡生发中心及散在的少数淋巴细胞DC20(+).随访4个月~7年,全部存活.结论Kikuch病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表现和独特病理特点的淋巴结炎性病变,预后良好.掌握其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特点,有助于其他病变相鉴别.

    作者:刘逢吉;吴勇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嗜麦芽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了解嗜麦芽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2年嗜麦芽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病例,统计分析2000~2002年嗜麦芽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化.结果嗜麦芽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37.5%)、神经外科(21.88%)和呼吸内科(9.38%);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90.63%);头孢噻肟、头孢三嗪、亚胺硫霉素连续三年都是100%耐药.结论危重患者神经外科、呼吸内科是嗜麦芽假单胞菌的易感人群.因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困难,宜尽早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作者:徐森花;祝进;申桂娟;孙平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结核性胸水和血清NO、TNF-α、IL-8的检测及意义

    对结核性及心性胸水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结核性胸水NO、TNF-α、IL-8浓度均较正常人血清显著增高,结核性胸水患者血清NO显著增高.说明NO、TNF-α、IL-8均参与胸膜疾病的炎症损伤、胸液渗出和修复过程.

    作者:曾亚;向延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常德市游泳场(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2001~2003年对常德市游泳场(馆)的水质卫生状况采取抽样监测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各年度池水各项卫生指标总合格率分别为56.25%、66.67%、93.55%,差别有显著性且循环过滤自动加氯消毒方式优于半自动过滤及人工加氯消毒方式.

    作者:赵炜哲;刘静平;樊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湖南省某劳教戒毒所学员中HIV与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吸毒者中梅毒与HIV双重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戒毒所的276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行为学的同时,采血进行梅毒和HIV抗体检测.结果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1.7%,梅毒阳性检出率为7.2%.90.0%梅毒病人同时感染HIV.HIV感染者均有共用注射吸毒史,同时这些人多数有多性伴和性生活使用安全套低的危险行为.结论吸毒人群除应重视HIV感染外,梅毒感染情况也应引起注意.

    作者:贺健梅;郑军;江洋;覃碧云;陈曦;张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发挥专家督学作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聘请对教育事业热心、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工作经验的老教授成立医院教学质量专家组,制定了教学质量专家组工作制度,依据-定的标准对教学工作的过程和绩效进行调查研究、质量分析及评定,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实践表明,教学质量专家组制度是保障我院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

    作者:高琴;管志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两起灰花纹鹅膏蕈中毒调查及其毒性探讨

    两起灰花纹鹅膏蕈中毒,进食12人,中毒12人,死亡8人.分析了鹅膏蕈的主要致病成份--鹅膏毒肽的化学结构与性质,毒性机理,以期提高鹅膏蕈类中毒的防治措施.

    作者:李建国;石新时;陈东辉;周立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941名儿童乙型肝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乙型肝炎抗-HBS水平,制定加强免疫措施.方法对941名幼儿园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HBS,按年龄、城乡分析比较.结果抗-HBS阳性率为64.19%,其中农村幼儿园儿童抗HBS阳性率为56.73%,城区儿童抗-HBS阳性率为65.11%.结论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水平低,建议出台学龄前儿童具体加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时间,保护儿童健康.

    作者:罗荣珍;李燕妃;刘冕蓉;黎严;戚佩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脉压及其他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调查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6年门诊高血压病患者567例(男344例,女223例),按脉压PP≤60 mmHg,60<PP≤80 mmHg,80<PP≤100 mmHg,>100 mmHg分为4个组.分析各组的脉压与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LVMI、EF、FS和心脑血管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1)各组BMI、血糖、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别(P>0.05);(2)脉压与年龄、高血压病程、SBP、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0.49,0.66,0.72,P均<0.05),而与DBP、FS、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66,-0.51,-0.59,P均<0.05).(3)心脑血管事件和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心脏并发症及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有关(P均<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脑损害与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相关密切.

    作者:周焕发;彭湘鸿;黄建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戊二醛消毒液含量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戊二醛消毒液中戊二醛的含量.方法将样品用蒸馏水稀释至1 mg/ml左右,在234 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戊二醛在0.4~1.4 m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66%(n=9),RSD=0.92%(n=9).结论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符合医院制剂快速检验的要求.

    作者:蔡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溆浦县某中学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2002年9月对溆浦县某中学全体学生进行预防健康体检,共体检1 812人,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率40%,男生营养不良明显低于女生,且随年龄增长,营养不良率增高.超重肥胖率为4.6%,男女生无差异.提示应加强学生营养教育,进行膳食指导,加强学生营养,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

    作者:荆其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石门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农村四类地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状况,为控制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法对石门县新铺乡、维新镇、罗坪乡14岁以上1 153名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活动量、猪油摄入量调查.结果石门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5.09%,高于全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7.80%;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占90.23%;高血压病分级以Ⅰ级为主,占61.50%.结论高血压病防治对象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措施为合理膳食,开展科学健身活动以及定期开展高血压筛查.

    作者:李先平;范晓军;阎于伦;张秀梅;刘凡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结核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携带者肝功能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结果观察96例,抗痨化疗6~8个月,肝功能异常29例,异常率为30.2%;对照100例,抗痨化疗6~8个月,肝功能异常9例,异常率为9%.结论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标志物携带者肝功能影响明显.

    作者:唐娅琼;肖爱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沙眼衣原体感染U937细胞诱导SOCS-1、3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感染U937细胞后能否诱导SOCS-1、3mRNA的表达及其表达特点,为探讨SOCS的表达与IFN-γ的拮抗及沙眼衣原体的持续性感染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应用RT-PCR检测无沙眼衣原体感染的U937细胞SOCS-1、3mRNA的表达及沙眼衣原体感染U937细胞后不同时间SOCS-1、3mRNA的表达.结果U937细胞本身并不表达SOCS-1、3mRNA,但在感染沙眼衣原体后4 h后出现SOCS-3mRNA的表达,并持续至感染后24 h;而在沙眼衣原体感染后的72 h内却始终未观察到SOCS-1 mRNA的表达.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U937细胞后可诱导SOCS-3mRNA的表达.

    作者:丁青;魏秀青;余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武冈二中甲型流感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对武冈二中一起甲型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

    作者:王祥迪;许柏青;钟学峰;刘珍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两种前处理对乙酰丙酮法测定食品中甲醛的影响比较

    本文对乙酰丙酮法测定食品中甲醛的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蒸馏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时,在蒸馏过程中不同食品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醛而对测定结果有干扰,而采用浸泡提取测定食品中甲醛,有效避免了假阳性的发生,为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检测依据.

    作者:卢岚;王春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496名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检测

    目的为了解我地区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制订防治措施,达到控制以至终消除麻疹的目的.方法随机抽取温宿、库车两个县496名适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抗体滴度≤1:200为阴性,≥1:200为阳性,≥1:800为保护水平.结果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2.3%,GMT为1:273.3,IgG抗体≥1:800的占66.3%,≤1:200的占17.7%;汉族抗体阳性率为89.9%,GMT为1:626.9;维吾尔族抗体阳性率为79.5%,GMT为1:204.1.结论提示近几年我地区存在麻疹暴发流行的可能性,维吾尔族聚集的农村地区发生麻疹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吐尔洪;古丽扎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8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采用CYP-Ⅲ型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用辐射器触及糜烂面使糜烂组织变色凝固;宫颈息肉用针状辐射器触及其基底部,使基底部完全凝固;宫颈腺体囊肿用针状辐射器直刺囊中,使囊液凝固或囊壁破裂;宫颈管炎用辐射器触及宫颈管内粘膜,使增生粘膜凝固.结果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9.76%,其中一次治愈率95.0%,二次治愈率4.33%,三次治愈率0.48%,好转率0.24%.结论微波治疗是慢性宫颈炎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刘玉英;罗小金;赵雪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