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50~2003年祁阳县法定传染病动态分析

唐悃;陈文华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死亡率, 病死率, 动态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祁阳县1950~2003年法定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祁阳县1950~2003年疫情月、年报和疫情资料汇编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950~2003年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高,在800/10万以上;80年代后发病率呈直线下降,90年代较80年代下降近1倍,近4年发病率又有回落,一直维持在50~100/10万发病率水平;2)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占全部法定传染病的80%以上,为祁阳县主要法定传染病.结论祁阳县法定传染病仍呈较高发病率水平.应加强对肠道和呼吸道等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力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水泥粉尘作业职业危害早期检测指标初探

    目的探讨水泥粉尘职业危害的早期检测指标.方法运用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和分析了85名水泥粉尘作业工人和80名对照组的自觉症状、肺通气功能和尿羟脯氨酸(HYP).结果接尘工人的上呼吸道及眼部刺激症状显著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尿羟脯氨酸(HY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结论长期接触水泥粉尘可引起以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肺功能损害,肺通气功能可作为水泥粉尘职业危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尿羟脯氨酸(HYP)作为水泥粉尘职业危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并不满意.

    作者:王文蔚;钟崇洲;胡明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291例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减少出血的方法.方法对1994~2003年291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量<1 000 ml占57.7%,1 000~2 000 ml占28.5%,>2 000 ml占13.7%,常规止血方法的成功率为94.8%,宫腔填压纱条术的成功率1%,子宫动脉结扎术的成功率0.7%,子宫切除术3.4%.结论应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减少操作不当引起的出血,以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

    作者:杨敏;洪明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复方茶多酚含漱液治疗少儿牙龈炎的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茶多酚含漱液对少儿牙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80例8~10岁少儿牙龈炎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使用复方茶多酚含漱液、洗必泰含漱液、空白含漱液含漱,每日3次,每次3 min,7 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试验组、洗必泰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6.67%、91.67%,50%.结论复方茶多酚含漱液是治疗和预防少儿牙龈炎较为理想的药品.

    作者:吴东红;管泽民;李亚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从一起食物中毒标本中检出溶藻弧菌

    2003年8月29日晚8时左右,济南市市区一建筑工地的13名民工到一快餐店就餐,餐后约6 h左右(自30日凌晨2时开始),13名民工陆续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症,共同症状为不发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脐周绞痛,水样便.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是一起由溶藻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士凯;赵小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用化学实验课的改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失去化学课的学科特点,教师应尽量把教师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变成学生自己动手的探索性实验,增加学生自己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增强学习效果.

    作者:赵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EMMPRIN、MMP9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及其癌旁组织中EMMPRIN、MMP9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47例PHC及其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作石蜡包埋切片,EMMPRIN和MMP9染色方法为常规ABC免疫组化法.结果 PHC组织EMMPRIN和MMP9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高中发化、无转移及肿块大径<5 cmPHC病例两者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低于低分化、转移及肿块大径≥5 cm病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者表达与PHC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在PHC中表达呈密切正相关(γ=0.42,P<0.01).结论 EMMPRIN和MMP9均为反映PHC发生、进展及其预后的重要标记物,EMMPRIN能诱导PHC细胞MMP9的生物合成.

    作者:黄江生;杨竹林;李永国;邓星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实验室确认

    对一起中毒食物样本的亚硝酸盐检验,结果引起该起食物中毒的样本亚硝酸盐含量为617~824 mg/kg,确认为错误使用亚硝酸盐而导致的一起急性中毒事件.

    作者:徐万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吸烟气道炎症气道粘膜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吸烟气道炎症气道粘膜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方法以8例健康吸烟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注液(BALF)及支气管粘膜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T淋巴细胞(CD45RO)、B淋巴细胞(CD20)、淋巴细胞白细胞(LCA)、组织细胞(CD68),与其健康不吸烟者作对照.结果 (1)BALF回收率:对照组[(51.5±3.4)%]略高于吸烟组[(49.1±8.5)%,P>0.05];吸烟组细胞总数[(11.39±7.33)108/L]明显高于对照组[(1.27±0.1)108/L,P<0.05];吸烟组肺泡巨噬细胞(AM)[(9.74±5.75)108/L],明显高于对照组[(1.11±0.15)108/L,P<0.05];吸烟组多形核白细胞(PMN)绝对值[(5.71±6.56)107/L]及百分率[(3.63±3.11)%]亦高于对照组[(0.02±0.01)107/L、(0.18±0.01)%];(2)免疫组化:吸烟组CD45Ro标记8例均呈阳性表达(100%);LCA标记6例阳性,1例弱阳性,1例阴性,阳性率87.5%;CD20标记8例均呈阴性;CD68标记8例均呈阳性表达(仅见极少量淋巴细胞).结论吸烟气道肺局部炎症以AM、PMN为主;免疫组化以T淋巴细胞(CD45Ro)、淋巴细胞白细胞(LCA)、组织细胞(CD68)反应为主.

    作者:郑河源;李春龙;朱小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多角度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备课、课堂授课、考核和临床实习等几方面工作中应用多角度教学法教学,可指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认识和分析问题,有利于学生科学性、创造性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

    作者:黄穰浪;聂华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酱油醋中铅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酱油醋中铅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方法采用硝酸-高氯酸微机消解仪恒温消解.结果线性检测范围为0~100 μg/L.方法检出限为0.16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3%~103.9%.结论本法适用批量样品消解,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结果可靠,仪器性能稳定,适合酱油醋中铅的检测分析.

    作者:郑文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

    高等医学教育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教学三部分.而临床教学阶段由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三部分组成.

    作者:杨作成;陈淳媛;邓长柏;旷寿金;殷萍;江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1~2003年株洲市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日趋丰富,游泳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近年得到长足发展,为了解株洲市人工游泳池的水质卫生状况,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遂对2001~2003年株洲市疾控中心监测的人工游泳池水质情况进行了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文松;胡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学生食物中毒调查

    2003年5月25日,福建省机电中等技术学校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食物中毒的原因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济灼;曾新;何丹华;翁聿颖;刘秀峰;潘珍瑜;江建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723例健康体检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调查

    目的了解沙眼衣原体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沙眼衣原体提供依据.方法询问受检者生殖道感染症状并采集生殖道粘膜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在723例受检者中,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5.4%,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沙眼衣原体阳性受检者中,有自觉症状者占66.7%,无症状者为33.3%.结论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较高;大部分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可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但相当一部分人不出现感染症状;沙眼衣原体阳性者以青壮年居多.

    作者:吴尚辉;陈明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长沙某学校妇科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2001年、2003年妇科普查结果分析,了解我校女职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探讨和改进卫生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通过普查,对2001年、2003年我校女职工健康状况进行追踪观察.对2001年发现的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及预防,并与2003年普查情况比较.结果两次普查共查出妇科疾病8种,在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和预防.2003年普查时上述疾病患病率较2001年下降.结论加强社区综合卫生预防保健措施,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卫生预防保健中的积极作用,对防治妇科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谢曼君;文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注重外科实习医生的素质培养

    谈到外科实习医生的培养,长期以来比较注意专业知识的三基培养.今天,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情况下,更应对外科实习医生的素质培养予以更多的注意.

    作者:陈道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广州市某区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1995年和2002年抽样调查了某区2所小学1 616名和1 429名在校学生的营养状况,采用WHO推荐的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法评定小学生营养状况.结果发现,2002年广州市某区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58%、8.42%和11.55%,与1995年比较,营养不良检出率有所下降,其中以女生下降明显;而肥胖检出率却有明显上升,且以女生增速较快.

    作者:张惠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998~2002年长沙市献血与血液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探索无偿献血率与血液检测合格率之间的关系,为广泛宣传无偿献血,提高血液质量,保障用血安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长沙市1998~2002年的无偿献血情况和血液检测情况做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02年的无偿献血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998~2002年无偿献血与有偿献血的血液检测合格率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大力宣传无偿献血,提倡适龄、健康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提高血液质量,保障用血安全.

    作者:李咏梅;肖水源;冯珊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990~2002年福州市晋安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流行状况调查

    目的通过13年晋安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流行特征分析,探讨梅毒发病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R、TRUST筛查梅毒抗体,对阳性血清作定量试验,TPHA或FTA-ABS作确证试验.并进行流行病学及卫生知识调查.结果检测11 886例,检出梅毒抗体68例,平均阳性率572.10/10万,1990年感染率达104.17/10万,1998年高感染率达1 167.32/10万,然后有所下降,2002年为595.24/10万.男女性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传染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患者年龄集中在18~30岁,以桑拿、足按人员为多.结论根据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梅毒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控制梅毒的发病率.

    作者:潘玉钦;王邱陈;翁金福;赵敏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α1-酸性糖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α1-酸性糖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活动期43例,非活动期29例)血清α1-酸性糖蛋白.结果 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为(1247.4±386.5)mg/L,43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1582.7±516.6)mg/L,29例非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831.4±306.5)mg/L,30例正常对照组AAG的水平为(436.5±278.3)mg/L,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α1-酸性糖蛋白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高于非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P<0.01).结论α1-酸性糖蛋白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期评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段贞;陈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