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松;胡卓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失去化学课的学科特点,教师应尽量把教师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变成学生自己动手的探索性实验,增加学生自己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增强学习效果.
作者:赵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掌握鼠种构成以及携带HV的宿主.方法捕捉老鼠,登记分类后解剖,取鼠肺以及血液,进行EHF肺抗原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1995年和2001年捕获的鼠种都以褐家鼠为主,1995年调查鼠类带毒率为2.99%,抗体阳性率5.2%,2001年调查鼠带毒率为1.36%;鼠类EHF抗体阳性率为13.95%.结论珠海市主要鼠种是褐家鼠,10年来鼠种构成以及鼠抗原抗体阳性率无变化.
作者:陈斌;谭爱军;阮峰;黄利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车前草、车前籽抗氧自由基作用及其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利用过硫酸铵/N,N,N,N-四甲基乙二胺(AP-TEMED)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邻二氮菲H2O2/Fe2+体系产生羟自由基(·OH),采用分光光度法(波长530 nm和536 nm)测定车前草、车前籽对O-.2和·OH的清除作用.结果车前草、车前籽对O-.2和*OH均有明显清除作用(P<0.01),车前籽清除O-.2作用强于车前草(P<0.01).结论车前草、车前籽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可望用于临床.
作者:陈卫群;王晓春;钟飞;胡元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吴某,男,11岁,湖南省汨罗县新塘乡人,自述1997年夏季吃过生猪肝, 约3个多月后自觉腹部不适,便中偶见白色节片.
作者:言敢威;曾庆仁;舒衡平;朱成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去甲长春花碱(长春瑞滨,盖诺)为新一代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但做为发疱性质的抗癌药,该药外渗可引起严重的疼痛、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坏死.
作者:曹培国;杨华;李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湖南地区医务人员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的致敏因素.方法对长沙市部分医院及湖南省部分地区医院患该种皮肤病的工作人员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187例患者对1种或1种以上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共122例,阳性率65.2%,其中湿疹患者斑试阳性55/102(53.9%),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试阳性41/57(71.9%).结论湿疹皮炎患病与环境、职业有关,医务人员应加强在工作中的自我防护,防止湿疹皮炎的发生.
作者:周怡新;苏玉文;张桂英;肖嵘;文海泉;周英;张静;李玉珍;曾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民办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民办高校必须多层次、全方位地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系统,积极普及推广各类心理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心理成熟健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作者:何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3年8月29日晚8时左右,济南市市区一建筑工地的13名民工到一快餐店就餐,餐后约6 h左右(自30日凌晨2时开始),13名民工陆续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症,共同症状为不发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脐周绞痛,水样便.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是一起由溶藻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士凯;赵小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O-I噬菌体应用于饮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沙门氏菌带菌调查.
作者:宋克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旅客列车的非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铁道部非典期间统一制定的<铁路旅客列车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处理情况日报表>,对发热病人乘坐的车型、性别、座席类别、发现时间、下交温度、伴随症状进行分析.结果车型以直快旅客列车下交发热病人多;下交的发热病人男性较多;座席以硬座为主;乘车4 h以上发现发热病人多;下交温度以37.5 ℃~38.0 ℃为主.结论对旅客列车的非典防控工作应以直快旅客列车中的硬座乘客为主.旅客列车上每4 h测量一次体温为宜.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旅客列车正点.
作者:罗东升;周健;陈宁;朱卫兵;丁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作业工人头发中锰的含量.方法取锰作业工人近枕部2~3 cm的发头0.20 g左右,依次用中性洗发水、蒸馏水、去离子水洗干净,硝酸、高氯酸消化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010 ug,相对标准偏差为(RSD)3.49%~5.43%,加标回收率为91.2%~98.7%.标准液浓度在0.0~0.50 ug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结论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发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分析要求.
作者:张传禄;欧阳云;李华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花炮粉尘对大白鼠内脏病理改变.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注入法,给大白鼠气管内注入某花炮厂白炮药粉尘、黑炮药粉尘,并注入石英尘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花炮粉尘致大白鼠肺组织纤维化,发病缓慢,具有铝尘、炭尘双重病变特征.提示花炮粉尘能造成一定的职业危害.
作者:熊新保;廖雍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中重度HIE患儿临床及康复治疗后与预后改善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接诊中105例中重度HIE患儿,按其接受临床治疗及康复性治疗过程分为I级干预(新生儿期干预)和II级干预(I级基础上进行新生儿期后干预).结果 I级和II级干预临床之间效果有显著差异,II级干预后HIE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低.结论中重度HIE患儿应重视II级干预的实施.在实施中应尽量排除社会和医疗与保健脱节而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曹务莲;覃琴;黎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湛江市吸毒者感染HCV、HBV和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作者于2000年2月~2001年5月采用ELISA和赖氏法对湛江市东坡岭戒毒所的静脉吸毒者716例,非静脉吸毒者804例作了HCV、HBV血清学和肝功能检测.结果发现静脉吸毒组HCV感染率为40.36%,是非静脉吸毒组感染HCV的4.16倍,肝功能异常率分别为23.46%、7.59%.静脉吸毒组感染HCV和肝功能损害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静脉吸毒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吸毒人群HCV的感染流行可能与合用注射器和毒品溶剂有关; 吸毒及HCV感染会造成肝功能损害.
作者:陈益;连文;陈嘉琳;曹小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水处理各环节对血液透析用水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3年对湖南地区99家透析中心水处理方式、各部件更换消毒情况以及反渗水生物学及理化特征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测定.结果前处理填料及反渗膜更换时间、消毒间隔时间以及反渗水输送模式对反渗水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均有影响.结论定期做好水处理消毒及填料更换以及采用闭路循环输送反渗水是保证透析用水水质合格的关键所在.
作者:伍锟;张金彦;吴传业;易斌;李远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抛秧草净、金达和好轻松三种新型除草剂杀灭钉螺的效果.方法采用室内浸杀法,对三种除草剂的杀螺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抛秧草净浸泡钉螺48 h和72 h后的LC50分别为2.73 mg/L和1.72 mg/L;金达浸泡钉螺48 h和72 h后的LC50分别为3.94 mg/L和3.22 mg/L;好轻松浸泡钉螺48 h和72 h后的LC50分别为12.63 mg/L和6.5 mg/L.结论三种除草剂对钉螺均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为寻找新型有效的杀螺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李广平;张楚霜;阳桂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1997~2002年湘潭市AFP监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997~2002年AFP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92/10万、1.28/10万、2.72/10万、2.40/10万、1.60/10万和2.40/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超过WHO的标准,说明该市的AFP监测系统运转正常.
作者:赵树海;王继杰;颜天强;文中兰;沈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寻找能够同时测定饮料中多种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分离和检测的手段.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和咖啡因八种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应用于饮料样品的分析.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9 min即可完成对一种样品中八种添加剂的检测.
作者:尹江伟;林春晓;邹晓春;刘祖强;谭雪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13年晋安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流行特征分析,探讨梅毒发病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R、TRUST筛查梅毒抗体,对阳性血清作定量试验,TPHA或FTA-ABS作确证试验.并进行流行病学及卫生知识调查.结果检测11 886例,检出梅毒抗体68例,平均阳性率572.10/10万,1990年感染率达104.17/10万,1998年高感染率达1 167.32/10万,然后有所下降,2002年为595.24/10万.男女性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传染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患者年龄集中在18~30岁,以桑拿、足按人员为多.结论根据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梅毒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控制梅毒的发病率.
作者:潘玉钦;王邱陈;翁金福;赵敏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防止SARS在医院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1) 病区独立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分开,且安装有大功率排风扇.(2) 有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岗前培训.有严格的一整套病区医护人员的防护程序.(3) 合理分工,思想工作和预防措施.结果在我院参加救治SARS病人的223名医护人员,以及加上后勤保障人员、职能科室人员等所有到传染病医院参加抗击SARS的工作人员共365人无一人感染.结论以上措施完全可以防止SARS在医院交叉感染.
作者:李建基;陈宇萍;马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