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卿
目的:分析讨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疗效.方法:笔者将2015.02.29-2016.02.29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实施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为常规组,一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常规组的治疗效果稍逊,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了24.44%.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更具效果,该手术方式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程相标;徐艳艳;张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改善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66例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对其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服务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作者:郑哲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肾脏疾病发展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河池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肾脏疾病患者600例;并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职工100例为对照组,排除患有肾脏疾病者.两组均同时进行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常规肾功能检查项目BUN、Cr、UA等,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sRBP为(88.14±33.25)mg/L、Urea为(6.71±2.45)mmol/L、Cr为(75.14±23.65)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U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可有效反映肾脏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并且灵敏度高于常规肾功能检查项目,可用于肾脏损坏动态监测,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张群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细致化口腔护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行经口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359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179例,研究组180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行细致化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口部润泽度及口腔黏膜评分、口腔pH值均低于研究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行细致化口腔护理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加速患儿康复进程.
作者:石巧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肩难产产妇设为实验组,将同期30例非肩难产的正常产妇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及肩难产的高危因素.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体重重于对照组,其头围、身长、胸围均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产程异常、胎儿头盆不称、巨大胎儿等高危因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产程异常、胎儿头盆不称、巨大胎儿是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需引起重视,早期积极、有效地处理与预防,可减少肩难产的产生.
作者:王子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在围产期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干预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糖尿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产结局的差异性.结果: 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一项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保护母婴的安全.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无偿献血属于社会公益行动之一,主要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且无偿献出自身血液的一种行为,目前,该行为已经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推广,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部分无偿献血者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上升)、心率减慢(加快)、胃肠蠕动增加、头晕等,该现象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因此,为提高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将对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分型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综述,以便为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相关指导.
作者:刘晓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临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白血病共计34例患者,按数字法分组.一组是对照组,有17例,实行常规护理;另一组是实验组,有17例,实行临终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抑郁评分较低,满意度较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血病患者临终护理效果显著,对改善焦虑作用确切,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江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有关资料,选取研究时间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门诊部就诊治疗的眼部整形老年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由于手术方式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患者37例采用下睑皮肤入路法治疗,实验组38例则应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小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眼部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实验组的临床效果和眼部功能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较对照组低,数据结果显示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眼部整形患者采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减轻了患者疼痛,改善了外形美观,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信赖.
作者:卢林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对吞咽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总结.方法:从病例库调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录的80例脑卒中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吞咽治疗仪,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优、良、中、差等4个标准,统计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统计2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吞咽障碍以口部开合、口唇闭锁、舌部运动、有无流涎、软腭上抬、吞咽反射、呕吐反射等为主要考核标准,本次患者均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优良30例,优良率75%,观察组优良39例,优良率97.5%.结论:脑卒中会引起多种症状,吞咽治疗是临床康复重点,吞咽治疗仪可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吞咽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作者:张天喜;谷松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服务对产后避孕依从性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后女性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产后保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计划生育服务,观察比较两组女性的避孕知识分得分、避孕的依从性、非意愿妊娠率及人工流产率.结果:干预组产后女性干预后的避孕知识得分、避孕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随访12个月非意愿妊娠率及人工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于产妇产后实行计划生育服务可提高避孕依从性及成功率,避免意外妊娠,保证生殖健康.
作者:蒋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肾病综合征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针对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集合治疗,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2月间收治.结果:针对患者的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95.0%明显较高(对照组为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年期复发率为17.5%,对照组为35.0%,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杜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修道和维持效应产生的影响,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目标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5例,17例为对照组,18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患者用药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组患者用药利多卡因和丙泊酚;针对手术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及时间的长短等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方面,除却开胸时观察组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更长而手术时间更短;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麻醉时间的增长、手术时间的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及体内麻醉药物浓度的减少均得益于小剂量利多卡因与丙泊酚的联合应用,该种麻醉方式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值得推行.
作者:李艳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理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治疗患者26例临床资料,按术前多平面重建CT或MRI评估椎体骨折线位置及术后骨水泥于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分为A组(充分弥散)、B组(弥散不佳),比较术前、术后3d、随访时VAS、ODI及局部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3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A组术后3dCobb角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对于胸腰段骨OVCF疼痛缓解效果理想,且骨水泥于骨折线内弥散不影响其近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与清宫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68,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清宫术治疗,比较所有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β-hCG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hCG转阴时间(10.95±1.92)d、术中出血量(81.06±8.66)ml以及住院时间(14.35±2.5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与清宫术联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后β-hCG转阴时间短,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解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在儿童急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急性肺炎患儿20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观察组应用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69.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发热和肺内湿罗音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指标CD3+、CD4+、CD8+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在儿童急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增强免疫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先红;胡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20例高血压偏瘫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卧位护理和早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进行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的对比.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开展卧位护理、早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使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
作者:李莲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培训模式在90后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手术室共带教53名新护士,按照新护士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带教模式评分.结果:观察组技能考核及理论考核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带教模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培训带教模式能有效提高90后手术室新护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规范医疗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在手术室新护士培养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宣飞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急诊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并记录,分析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结石直径>3cm患者10例,占比13.16%,≤3cm患者66例,占比86.84%;伴息肉患者2例,占比2.63%,胆囊壁增厚患者11例,占比14.47%,其他患者63例,占比82.89%;死亡率为0例,治愈76例,治愈率为100%,住院时间为7-14d,平均住院时间(10.2±1.2).结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得到了改善,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谨慎细心,降低患者的胆管损伤,提高预后.
作者:吴育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勤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