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在儿童急性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黄先红;胡冰

关键词:匹多莫德, 玉屏风颗粒, 儿童, 急性肺炎
摘要: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在儿童急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急性肺炎患儿20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观察组应用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69.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发热和肺内湿罗音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指标CD3+、CD4+、CD8+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在儿童急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增强免疫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脾养儿颗粒和酪酸梭菌活菌散应用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了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救治中联合展开酪酸梭菌活菌散疗法+醒脾养儿颗粒疗法的疗效.方法:此次筛选96例因出现腹泻现象、于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间进入我院儿科的患儿,其病情均属消化不良性腹泻,依据不同疗法分组:Ⅰ组49例联合展开酪酸梭菌活菌散疗法+醒脾养儿颗粒疗法,Ⅱ组47例统一施以醒脾养儿颗粒疗法,统计两组患儿用药情况.结果:Ⅰ组49例有效率95.92%(47/49),Ⅱ组47例80.85%(38/47),(X2=5.3681;P<0.05).结论:当小儿患上消化不良性腹泻后,通过联合用药酪酸梭菌活菌散以及醒脾养儿颗粒,可充分提升机体用药效率,推荐选用.

    作者:李艳;马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分析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环手术的应用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环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5年我院收治的绝经妇女接受取环手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接受治疗,不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后穹窿,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15例的软化率为100%,对照组15的软化率为66.7%,研究组的软化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取环顺利的患者12例,顺利率为80%,对照组取环顺利的患者5例,顺利率为33.3%,研究组的顺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取环手术的绝经女性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促进宫颈软化,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光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血病患者的临终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临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白血病共计34例患者,按数字法分组.一组是对照组,有17例,实行常规护理;另一组是实验组,有17例,实行临终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抑郁评分较低,满意度较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血病患者临终护理效果显著,对改善焦虑作用确切,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江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水囊压迫在剖宫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刮宫术前的应用

    目的:探究水囊压迫对剖宫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刮宫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4-2105.7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22例剖宫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刮宫术患者分为AB两组各61例,其中A组进行药物治疗(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后行刮宫术,B组使用水囊压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住院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以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分别为(42.58±6.79)ml、(30.28±8.46)ml、(21.14±5.84)d,均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收住院时按以及治疗费用分别为(12.58±3.21)d、(8459.65±647.58)元,均优于A组,P<0.05.结论: 在CSP患者剖宫产前使用水囊压迫24h可以减少刮宫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恢复、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朱素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心血管药物治疗,药物包括盐酸尼卡地、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作为基础,联合他汀类药物实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脂指标检测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HDL-C、L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陆摇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45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5年6月至10月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相当,但小切口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田先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重金属污染风险与检测技术研究

    重金属元素对动植物及人类本体都具有极大的毒害作用,可能会对人体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带来不可逆向的终身损害.本文就主要以食品重金属污染之一——汞为例,探讨了它在食品中的污染现状、风险来源及危害因素,并重点研究了食品重金属汞的相关检测技术.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比对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咪替丁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组间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止血时间,降低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邱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所学医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过程,是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关键一步,临床带教对于医学生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及培养较强的临床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带教质量的方法是每个临床带教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工作中不断思考与总结,将带教中的几点体会加以总结,表达如下.

    作者:高军;周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那边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2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理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骨伤手法联合中医药物内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本院分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6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在偏头痛、记忆力减退、颈部疼痛和颈部活动受限等不良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治疗的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治疗的满意度为85.71%,则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医药物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玉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56例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抗炎、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观察记录患儿给药后0.5h、1 h、2 h、4 h、8h体温(腋温)变化情况,统计患儿退热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6例高热患儿给药后0.5h开始起效,给药后2h达到药效峰值,此时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直至给药后8h,依旧维持着较好的退热效果;患儿不同原发病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幼儿急疹退热有效率达到了100%,其次分别为96.7%、93.8%,以急性肠胃炎患儿退热效果差,仅为40.0%;56例患儿用药后,恶心、呕吐、轻度皮疹各1例,出汗较多3例,停药后均很快消失.结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见效快且药效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少,口服方便,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熊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细节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并缩短了患儿恢复时间.

    作者:刘芳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管理,对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社区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显著,比较两组管理后SDSS各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社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管理效果.

    作者:胡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及促进产程的效果

    目的:探究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及促进产程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4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且采用常规接生法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第2产程时间与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以及促进产程时间中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付泽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调剂差错的调查分析

    目的:侧重对我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以及调剂差错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良对策并进行探讨,促使我院药品管理工作向高质高效迈进.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各项情况作为对照组,以2015年初我院实施数字化管理后1年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各项情况作为观察组,对两时间段内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报损以及调剂差错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取药过程中平均等候时间在(20.24±1.68)min,而对照组为(35.68±1.99)min,同时观察组药房药品盘点时间均值在(1.21±0.78)d,而对照组为(3.68±1.66)d,两项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13.7841,t=9.3642)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药品报损114例,而观察组仅为45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观察期间仅出现110例调剂差错情况,而对照组为231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西药房采用数字化工作模式对药品进行管理,提升药品调剂速率的同时调剂差错率大大降低,药品报损例数也明显减少.因此,数字化工作模式对门诊西药房的药品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潘娅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血管内科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及培养对策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偏低的原因与对策培养.方法:选取我院96例心血管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护士常规培训,观察组护士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观察能力培训,分析对比两组护士考核的合格率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士考核的合格率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护理人员对主动护理意识的缺乏,导致了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临床观察能力较低,本院针对当今的这个社会现状,对护士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护士的观察能力.

    作者:张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降低儿科留置针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儿科从2016年8-9月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品管改善手法,选取10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调查2016年6-7月没有应用品管圈活动时的10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对照,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留置针意外拔管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实施后,留置针意外拔管率显著降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在降低儿科留置针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钱小芳;周永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以临床对比研究的形式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摸球法将60例患者分为全程组(30)与对照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 FPG 水平、总有效率、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 FPG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 FPG 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率为 83.33%,对照组为 6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 86.67%,对照组为63.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 53.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苗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意义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措施以及临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好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术后无切口感染及切口延迟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无踝关节不稳定.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做好周密的手术计划,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并嘱咐患者术后积极进行功能性锻炼,这样才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春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需行全身麻醉的患儿实施七氟醚和丙泊酚联合麻醉对其术后发生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全麻手术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七氟醚全身麻醉,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儿的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停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显著更加平稳,躁动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行全麻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实施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显著,术后患儿发生躁动的几率低,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姜文;陈俊;曾正鹏;张力;赵云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