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重管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观察

曾洁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体重管理干预, 预后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体位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在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选取所在科室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B组和A组,每组实验样本为25例,B组进行常规管理干预,A组进行体重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依存性以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相对于B组的满意度、心功能改善情况和血脂变化情况,A组更好,P<0.05;相对于B组患者的治疗依存性,A组的更高,P<0.05.结论: 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体位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心功能改善情况和血脂变化情况较好,治疗依存性好,值得临床借鉴.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大面积前牙牙体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采用铸造金属桩核冠修复方式;研究组46例,采用预防纤维桩全瓷冠修复或贵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种治疗方式临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采用预成纤维桩,治疗成功42例,成功率为91.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牙周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月,研究组BIPLIPD及松动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临床疗效肯定,预后质量更好,有利于临床大范围安全使用.

    作者:黄海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析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到2016年11月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腔镜组与参照组(n=41).腔镜组实施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参照组实施开放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腔镜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4%、9.52%,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突出,较开放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为理想,手术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作者:彭吉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定期产检结合健康教育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定期产检结合健康教育后在母婴预后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且均在2015年6月-2017年1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检查,观察组进行定期产检联合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定期产检结合健康教育后,在改善围生儿结局的同时,使妊娠合并症发生率降低,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王念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促进作用

    目的:将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积极作用.方法:2015年我院药剂师并未参与临床处方管理;2016年初,我院全面开展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工作,记录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016年我院推广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后,该年度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0.50%)较2015年(9.03%)显著降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保障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胆总管T型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比照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胆总管T型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病例80例,其中经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治疗40例,胆总管T型管引流治疗40例.比较两者的结石清除率、短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是(16.3±9.5)h和(7.9±3.5)d,显著短于T管引流组的(22.8±9.3)h和(8.6±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缝合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及短期并发症较T型管引流组明显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总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但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组胆道狭窄发生率与T型管引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保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急诊护理,给予观察组的患者优化急诊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后,急救效率、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提高显著,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效果好,值得临床在推广使用.

    作者:胥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采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前后的西药处方各95张,通过应对措施实施先后处方用药情况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各种措施.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实施前,临床用药合理用药率仅为47.37%,实施后,临床用药水平明显改善,合理用药率为7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西药应用过程中,医院应当采用严格有效的用药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用药管理制度,严格依据药物说明书使用药物,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

    作者:孟延萍;王淑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6年8月期间我院胃癌术后化疗并发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肠梗阻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化疗完成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化疗完成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缩短肠梗阻缓解时间,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化疗完成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桂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50例乳腺癌术后留置输液港化疗的护理体会

    总结我科50例乳腺癌术后留置输液港化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心理护理及维护,化疗期间重点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50例乳腺癌术后留置输液港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化疗,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能减轻和缓解.

    作者:骆燕萍;曹锐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肺咳颗粒应用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咳颗粒应用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口服急支糖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81.7%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优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小儿肺咳颗粒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缩短患儿住院治疗时间,加快缓解其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马萱;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和预防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缩宫素]和实验组[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分析两组产妇出血的状况、不良反应及疗效等.结果;两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并无太大差异,但实验组产后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不良反应也少于对照组,且疗效更好.结论;联合使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地临床效果,且具有安全性高起效迅速的优势.

    作者:王美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0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内容.比较两组产妇血压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产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0.05);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为(121.3±11.5)mmHg、舒张压为(79.7±6.3)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1±14.7)mmHg、(96.1±7.1)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经护理干预后,仅发生1例管路滑脱,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发生3例给药错误、1例坠床及4例管路滑脱,其发生率为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波动,维持血压稳定,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正位接生法降低会阴侧切率临床应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正位接生法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使用效果,利用本研究的方法,提高正位接生的临床护理应用并减少产妇的相关费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使用顺产进行分娩的孕产妇200例,根据患者的自我意愿的原则,把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产妇使用使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而观察组的产妇则是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助产士的体位的改变,采用正位接生法.结果:通过项目实施,观察组的患者会阴侧切率降低到了50%(50/100),而对照组的患者80%(80/100),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正位接生法的应用,观察组的产妇的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较少,新生儿窒息率有所降低,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正位接生法减少了产妇的第二产程,使产妇会阴体得到充分扩张,减少胎头对会阴体的压迫,缓解了会阴水肿,从而降低了会阴侧切率.这样既减轻了产妇恐惧和担心的心理,又减轻了助产士的工作量.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很有临床推广价值的较为科学的接生方法.

    作者:张兴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尘肺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尘肺患者进行肺泡灌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省职业病院于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众多尘肺患者中抽取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别分为两组(一般组和特殊组)进行区别性治疗.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西药),特殊组在一般组基础上加以肺泡灌洗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由医护人员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针对性治疗后,两组尘肺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的系列相关数据中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特殊组大于一般组,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1.05%(一般组)和97.37%(特殊组).结论: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采用肺泡灌洗术对尘肺患者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强化整个治疗工作的安全有效性,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罗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手术切口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手术切口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患者行正中切口开胸术.术中详细记录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等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生存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较传统手术切口而言,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符合美观要求等多种优势,手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对重症患儿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道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94.29%)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症患儿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编号的方式将患者纳入路径组与参照组(n=43).路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以及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参照组患者,且路径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各项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加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本院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共2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进行治疗,毕竟两种雾化吸入疗法的治疗效果,观察患儿的病症改善状况及血氧指标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流量经治疗后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两种方法的改善状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患儿喘息、胸闷、咳嗽等病症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其中通过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均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病症,但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也能使患儿快速恢复,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秋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艾滋病防控体系中的宣传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防控体系中更加有效的宣传方法.方法: 纳入200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实施相应的评价.并比较不同宣传方式在对艾滋病防控体系中能够起到的效果.结果: 当前艾滋病的有效宣传途径为网络、电视、电台、报刊、宣传栏和亲友交流.在对其实施比较后显示,电视和网络的有效率分别为82.5%和65.5%,相比其他方法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在艾滋病防控体系中,使用网络以及电视等进行宣传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实际的艾滋病防控过程中可对其进行关注.

    作者:魏茂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基强的松龙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10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加用甲基强的松龙.记录患者用药前、送医途中及入院时等三个不同时期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变情况.结果:在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在第一时间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及其它药物,未出现死亡病例,均在急救与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由表1可知,患者入院时呼吸为(22.7±4.5)次/min、心率为(105.6±9.7)次/min,显著低于用用前及送医途中两个时期,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可有效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缓解临床症状,临床救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