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萱;李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疾病也在困扰着我们,生病就离不开吃药,药物的制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对我国的药物制剂的关注日渐增多.在药物制剂的过程当中,有着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了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就对药物制剂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展开了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制造出来品质更加优良的药物,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欧阳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式子宫切除术术后疲劳综合症特点及对其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0月在本院实施腹式子宫切除术的64例患者,分析患者的疲劳综合征特点,并基于护理干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精细组与常规组(n=32).精细组采用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方式,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疲劳评分.结果:精细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疲劳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倦感受,主要表现为嗜睡、体力匮乏、抑郁等等,精细化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综合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李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门诊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门诊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G、LDL-C等血脂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门诊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状况,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n=47).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品质管理圈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87%,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87.2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优质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质管理权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的质量,增强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妇产科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雷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介绍本院创新探索出完全化虚拟病房,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患者的管理.患者进入虚拟病房后,医师通过病房医嘱系统下达药品与诊疗医嘱,药品在每次使用前由药房发至血液净化中心,检验标本直接在血液净化中心完成采集后送至检验科,影像学检查完成预约再通知患者检查.完全化虚拟化病房的应用能提高药品的安全性、门诊患者身份核对的准确性与患者就诊的便利性,也给未来小型血液净化中心的建立与均质化管理带来了可能.值得在未来大力推广.
作者:楼夲;刘建林;唐杰;陈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在晚期乳腺癌化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下降值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结论:在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治疗中应用胸腺五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可显著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万志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异菌脲在梨果品中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为异菌脲类农药在水果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特点,利用梨果品的样本性质和异菌脲类农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根据实际所拥有的实验条件,建立起梨果品中异菌脲农药残留的定量测定方法,以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探讨异菌脲类农药在梨果实中的降解规律,探讨异菌脲残留与施药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建立的异菌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平均回收率在94%~108%之间,变异系数在3.2%~6.5%之间.(2)异菌脲在梨果实中的半衰期为12天,施药45天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3)异菌脲类农药在梨果实中的残留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显著正相关,施药浓度越高,梨果样品异菌脲残留量越高,表明施药次数越少,梨果样品异菌脲农药残留量越低.结论:异菌脲在梨果实中的残留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显著正相关,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降解规律,当异菌脲的施药浓度为200mg/L或300mg/L时,梨果实长到3cm大小时(即花谢2周后)首次施药,以后间隔7天施药3次,尚存19~21天降解期,此时的梨果实食用是安全的.
作者:付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0例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积极治疗护理,10例患者都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甲状旁腺切除术可以明显增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然而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压因素.
作者:周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顺产与剖宫产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实施分娩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与剖宫产组(n=35),对比两组产妇的早期盆底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问题发生率.结果:剖宫产组产妇的平均肌力评分显著高于顺产组产妇,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发生率为2.86%,顺产组产妇发生率为11.4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方式能够增加产妇平均肌力评分,降低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不良问题发生率,对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黄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比较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手术切口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患者行正中切口开胸术.术中详细记录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等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生存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较传统手术切口而言,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符合美观要求等多种优势,手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分流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手术之前给予脑脊液分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患者2年内复发率、5年内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脊液分流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明显,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任宝文;尹港峰;李亚斌;赵志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对患者超前镇痛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31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术前静脉注射0.10μg/kg的舒芬太尼,参照组术前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生理指标水平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h、术后12h以及术后24h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静脉注射适当剂量的舒芬太尼药物制剂,能够在不显著改变患者的生理指标项目水平条件下,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术期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张红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手段.结果:实验组治愈13例(29.5%),有效28例(63.5%),无效3例(6.8%),总有效41例(93.1%),对照组治愈9例(20.4%),有效17例(38.6%),无效18例(40.9%)总有效26例(59.1%).实验组总有效41例(93.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26例(59.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效果显著,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依从性、尽早康复、减少患者的治愈时间、缓解心理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0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内容.比较两组产妇血压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产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0.05);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为(121.3±11.5)mmHg、舒张压为(79.7±6.3)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1±14.7)mmHg、(96.1±7.1)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经护理干预后,仅发生1例管路滑脱,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发生3例给药错误、1例坠床及4例管路滑脱,其发生率为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波动,维持血压稳定,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3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选取35例同期行剖宫产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中,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恶露干净时间、术后缩宫素用量四个方面比较中,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5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安全性高,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周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胃肠手术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118例胃肠道癌患者,例行检查后行腹腔镜胃肠择期手术治疗.结果:有21例患者在腹腔镜手术中转为开腹手术,开腹率达到17.8%,剩余患者均顺利通过腹腔镜手术得到治疗.经分析,影响开腹的因素主要有术中出血量、黏连程度、肿瘤分期,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对开腹无意义(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根据研究,影响开腹的重点因素为术中出血量、黏连程度、肿瘤分期,则术前应重点评估患者的相关指标,然后选取相应的手术方案,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黄斌;孙小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机体内蓄积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人类的疾病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氧化损伤参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是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过程中蛋白质的终氧化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氧化应激指标,与人类的肿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本文就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曾雪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急诊应用AO锁骨钩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骨科创伤急诊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AO锁骨钩钢板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固定,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ASAES评分和UCLA评分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创伤急诊应用AO锁骨钩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大力推广.
作者:高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研究等比重和重比重腰麻液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等比重麻醉组和重比重麻醉组两组,各有100例,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胸段高镇痛平面、麻醉维持时间,并对其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等比重麻醉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慢于重比重麻醉组产妇,麻醉维持时间则短于重比重麻醉组,而胸段高镇痛平面显著更低,其在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均低于重比重麻醉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等比重腰麻液和重比重腰麻液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对胎儿的影响也较小,但相对而言等比重腰麻的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有更显著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对重症患儿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道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94.29%)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症患儿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