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雷莉

关键词:品质管理圈, 妇产科, 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分析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n=47).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品质管理圈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87%,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87.2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优质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质管理权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的质量,增强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妇产科护理中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护理配合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配合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行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配合组(n=4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所有配合组患者实施术中护理配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配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配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胡昌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促进作用

    目的:将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积极作用.方法:2015年我院药剂师并未参与临床处方管理;2016年初,我院全面开展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工作,记录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016年我院推广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后,该年度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0.50%)较2015年(9.03%)显著降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保障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差异的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差异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实习学生的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存在差异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2016年实习学生的护理教学中,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及临床实践能力.结果:2016年实习学生对教学模式与临床实践适合程度的评价明显高于2015年实习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考核指标评分均高于2015年实习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教学传统模式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大差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操作技能、教学环境及用物,是实现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无缝衔接,促使护理学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的重要途径.

    作者:姚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稳定心绞痛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不稳定心绞痛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组.辛伐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脂指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果:瑞舒伐他汀组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辛伐他汀组相近,P>0.05;干预前两组血脂指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相近,P>0.05;出院时瑞舒伐他汀组血脂指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改善,幅度大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不稳定心绞痛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对比,瑞舒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可更好改善血脂,不良反应相似.

    作者:赵名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急诊护理,给予观察组的患者优化急诊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后,急救效率、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提高显著,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效果好,值得临床在推广使用.

    作者:胥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出1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8.94%高于对照组的89.36%,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治疗疗程,且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推广应用.

    作者:贺登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讨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发生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40例,均采取双切口双钢板的内固定以及经皮复位的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的病人均达到伤口的一期愈合,没有出现并发症(钢板外露,感染、伤口的皮肤出现边缘坏死等).根据病人的恢复时间以及膝关节的功能的恢复情况等实行评分,有24例病人达到优的标准,有10例病人达到良的标准,有6例病人达到中的标准.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应当根据软组织的损伤的情况在合适的时机实行合适的固定的方法.选取合适的时机以及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较少病人的软组织的并发症.

    作者:张智文;李积然;毕锐;杨宇;杨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观察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后的疗效

    目的:探讨关于临床观察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以往接收过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数量40例,这40例患者均符合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相关标准,将40例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实验组,每组人员各20例,而给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而实验组进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效果.结果:通过两组临床分析后,实验组腹腔出血量是对照组的61.3%,而手术时间是对照组的75.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尿液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12.13±2.23)h、(9.33±0.23)h、(11.58±1.34)h、(4.13±0.34)d,而对照组手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尿液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32.89±1.56)h、(38.55±6.32)h、(45.25±5.66)h、(8.56±1.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手术中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效果好,出血量少、出院时间早等特点临床运用更加广泛.

    作者:魏秀清;张存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适干预护理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干预护理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0例,采用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加用舒适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干预护理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可大限度降低患者生理及心理不适,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疗效;并有助于拉近护患关系,建立良好医院形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大肠癌术后患者家属对早期肠内营养认知的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了解大肠癌家属对早期肠内营养(EN)的认知状况及程度,并根据情况对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早期EN的依从性,保证EN的有效实施.方法:采用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再针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80%家属对早期EN的认识存在误区或怀疑,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了家属对早期EN的正确认识及依从性.结论:关注家属对早期EN的认知,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对保障早期EN的有效实施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何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腹式子宫切除术术后疲劳综合症特点及对其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腹式子宫切除术术后疲劳综合症特点及对其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0月在本院实施腹式子宫切除术的64例患者,分析患者的疲劳综合征特点,并基于护理干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精细组与常规组(n=32).精细组采用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方式,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疲劳评分.结果:精细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疲劳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倦感受,主要表现为嗜睡、体力匮乏、抑郁等等,精细化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综合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李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营养健康教育的临床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营养健康教育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人,对患者进行统一的自测血糖,饮食、运动指导、心理辅导、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观察教育前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参与健康教育后,80名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及治疗过程中能有效控制自身血糖,参与教育后糖尿病并发症有明显下降趋势,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医务工作者在社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指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唐顺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发生难治性肾病的综合征的病人96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实行激素、环磷酰胺医治的对照组和实行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医治的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医治效果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医治,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量输液泵泵入硝酸甘油与多巴胺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

    目的:探究微量输液泵泵入硝酸甘油与多巴胺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8例患者.对照组单纯微量输液泵泵入硝酸甘油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多巴胺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以及LVEF.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以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1.43%)、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以及LVEF,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输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输液泵泵入硝酸甘油与多巴胺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和保障合理用药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比较加强药房管理前后产生的效果与影响,分析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和保障合理用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350例,加强药房管理前的患者有154例,管理后196例,重点针对治疗过程中药品使用情况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结果:管理前高危药品的滥用和错用发生率(3.25%)均明显高于多于管理后(0.51%);管理前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9.74%)显著高于管理后(1.53%);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导致药房管理质量水平低以及合理用药不能完全保障的原因主要有药品管理不合格、缺乏规章制度以及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不高.结论:提升药房管理质量能够有效保障用药安全性,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能够有效降低用药安全性问题出现的几率,改善医患间的紧张关系,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良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周天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科吊瓶式输液冲管液剂量的体外实验测定

    目的:探讨儿科吊瓶式输液冲管的合适液体量以降低药液残余量.方法:A为冲管液,B为输液管内原液,按临床常用剂量配置原液B,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应用紫外线分光光度仪,根据原液B在特定波长的大吸收峰,通过对冲管不同阶段光密度的测定,确定使输液管残留药液达到低浓度所需要的液体量.结果:当B液被冲净浓度下降趋向零,收集液体量为19ml即为合适的冲管液体量.结论: 合适的冲管液体量能使B液完全冲净,同时不会输入过多的液体,使输液中冲管操作摆脱盲目性,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保障儿科静脉输液的用量准确和安全.

    作者:王永灵;柳晓燕;张基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例离异家庭高职女生短程动力性心理治疗的案例报告

    目的:探讨短程动力性心理治疗在高职生咨询实践中的运用.方法:依照动力性心理治疗理论形成对来访者问题的概念化和治疗方案.结果: 来访者害怕在公众前发言,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紧张发抖的情绪有明显缓解,对自身情感的觉察能力增强,对自己成长经历有一定的接纳,内省力及自主感增强.结论: 在高职生心理咨询实践中,可以采用短程动力性心理治疗的理念与方法.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分为M组(n=40)和N组(n=40).N组进行常规治疗,M组在N组的基础上进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N组的治疗效果(77.5%),M组(95%)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N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7.5%),M组(5%)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值得推广.

    作者:施永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对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72位患有小儿肺炎的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对照组的患儿全部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试验组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两组患儿的憋喘缓解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儿总共有5例发生了并发症,2例呼吸衰竭、1例心力衰竭、1例缺氧性脑病、1例中毒性休克,总计并发症发生率是13.89%;而采用普通护理模式护理的对照组患儿总计有14位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反应,其中有4例心衰竭、3例缺氧性脑病、1例中毒性休克、2例呼吸衰竭、3例肺气肿、1例脓气肿,总计并发症发生率是38.89%,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试验组为(6.84±0.78)d,对照组为(9.44±1.91)d,患儿的憋喘时间,试验组为(3.48±0.42)d,对照组为(5.72±0.74)d,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可观的疗效,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憋喘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汝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急性出血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急性出血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n=31).参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采用奥美拉唑与硫糖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止血时间.结果:参照组与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96.7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出血量、止血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疗效显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陈俊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