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差异的调查

姚娜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学, 临床实践, 差异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差异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实习学生的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存在差异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2016年实习学生的护理教学中,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及临床实践能力.结果:2016年实习学生对教学模式与临床实践适合程度的评价明显高于2015年实习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考核指标评分均高于2015年实习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教学传统模式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大差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操作技能、教学环境及用物,是实现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无缝衔接,促使护理学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的重要途径.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成长发育中儿童保健护理影响分析

    目的:对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与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首先按照一定方法选则140名健康儿童,然后随机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每组各70名儿童.对观察组的儿童实施综合保健护理,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儿童的成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儿童在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与个人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儿童患佝偻病与缺铁性贫血的概率比对照组要低,该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儿童实施保健护理,能够促进儿童的成长发育,能够有效降低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出现.

    作者:马疆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栓弹力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诊断方式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检测和血栓弹力图进行检测,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出血量、输液量、悬浮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系数进行对比,乙组的各项系数明显低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术后6h引流量和术后24h引流量进行分析,乙组的各项数值明显低于甲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能检测凝血功能,指导输血,减少血液制品的输注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患者的预后恢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滨;谭勇;宋建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腰一硬联合麻醉在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骨科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在骨科手术中应用腰一硬联合麻醉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共72例,全部行择期手术,对患者进行编号,1-72号,奇数号为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偶数号为观察组,实施腰一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在局麻用药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方面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HR、MAP以及SPO2变化比较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实施骨科手术时采用腰一硬联合麻醉可以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范怀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利迭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治疗作用探讨

    目的:探究舒利迭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2例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加舒利迭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6min行走试验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335.26±41.36)m、(54.05±10.36)%、(1.97±0.21)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舒利迭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李焕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44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对布鲁氏菌病患者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以减少患者的发病率,改善病情的恢复状况.方法:将本院感染疾病科近期收治的44例布鲁氏菌病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试验对照两组,采用 PASS2008 软件进行样本估算,得试验组:对照组为22:22,试验组采用药物治疗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结合常规护理路径;本研究以药物治疗并结合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的康复状况和疗后合并症的复发率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并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实施后,试验组的患者病情有得到治愈、改善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康复率高达74.99%,对照组总康复率为61.36%,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对疗后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可知对照组的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尤其是腰椎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其他病变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对布鲁氏菌病患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早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曹晓丽;李玉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68例,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手段,B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护理之后,根据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A组患者的总效率为88.24%,B组患者的总效率为97.06%,B组患者的总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护理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11.76%,B组患者在护理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2.94%,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且能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梅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术中护理配合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配合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行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配合组(n=4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所有配合组患者实施术中护理配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配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配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胡昌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合并早期脑炎患儿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合并早期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合并早期脑炎患儿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脑脊液S-100β蛋白和NSE的含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脑脊液S-100β蛋白和NSE的含量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手足口病合并早期脑炎患儿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大脑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儿康复进程.

    作者:刘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共检查出4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33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将其归为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另选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37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一组的RDW和RBC显著高于观察二组和对照组,而MCH和Hb则显著较低(P<0.05);在MCV与MCH指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P<0.05).结论: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可以以RBC、RDW、MCV、MCH以及Hb等血液检验指标作为依据对是否发生贫血以及贫血类型作出诊断和鉴别,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泽红;施佳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肺肾两虚型缓解期COPD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近7年中医药在治疗肺肾两虚型缓解期COPD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检索近7年文献对中医药在治疗肺肾两虚型缓解期COPD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肺肾两虚型是COPD中的常见证型.临证时根据其主要病机调补肺、肾,应用补肺益肾法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疗效较好.结论: 中医药在肺肾两虚型缓解期COPD诊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张丽;尹玉松;孙义田;赵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观察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后的疗效

    目的:探讨关于临床观察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以往接收过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数量40例,这40例患者均符合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相关标准,将40例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实验组,每组人员各20例,而给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而实验组进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效果.结果:通过两组临床分析后,实验组腹腔出血量是对照组的61.3%,而手术时间是对照组的75.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尿液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12.13±2.23)h、(9.33±0.23)h、(11.58±1.34)h、(4.13±0.34)d,而对照组手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尿液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32.89±1.56)h、(38.55±6.32)h、(45.25±5.66)h、(8.56±1.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手术中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效果好,出血量少、出院时间早等特点临床运用更加广泛.

    作者:魏秀清;张存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在我院重症监护室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重症疾病患者中筛选医院感染患者,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00例重症疾病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16例,发生率为8.0%.结论: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较多,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性护理干预,以此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红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动态心电图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动态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普艳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4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诊治方法和要点.结果: 在全体患儿接受诊治后,体温在4~11d恢复正常状态,咳嗽状况在6~17d得到缓解,其中肺部炎性消失的患儿有43例,病情发展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儿有2例,半年后病情没有得到改善.结论: 通过早期监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各项临床症状与指标,有利于辅助该病的早期确诊,并可以给予对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极大地提升了该病的临床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秦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析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到2016年11月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腔镜组与参照组(n=41).腔镜组实施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参照组实施开放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腔镜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4%、9.52%,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突出,较开放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为理想,手术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作者:彭吉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康复新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且均在2015年4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方法分别为常规治疗和康复新液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四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比观察组(96%)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3%)与对照组发生率(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康复新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儿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高楠竣;杨丽萍;陈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761例患者,对其开展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761例患者中,51例发生感染,发生率6.70%;感染例次为55例(7.23%).其中多为呼吸道感染,位列之首,其次分列为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与颅内感染.抗生素使用、意识状态、住院时间、年龄、慢性基础疾病及侵袭性操作乃为主要感染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具有存在较多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需及时、准确采取对应对话措施,大化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庞声雄;宁曼申;黄银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正位接生法降低会阴侧切率临床应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正位接生法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使用效果,利用本研究的方法,提高正位接生的临床护理应用并减少产妇的相关费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使用顺产进行分娩的孕产妇200例,根据患者的自我意愿的原则,把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产妇使用使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而观察组的产妇则是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助产士的体位的改变,采用正位接生法.结果:通过项目实施,观察组的患者会阴侧切率降低到了50%(50/100),而对照组的患者80%(80/100),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正位接生法的应用,观察组的产妇的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较少,新生儿窒息率有所降低,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正位接生法减少了产妇的第二产程,使产妇会阴体得到充分扩张,减少胎头对会阴体的压迫,缓解了会阴水肿,从而降低了会阴侧切率.这样既减轻了产妇恐惧和担心的心理,又减轻了助产士的工作量.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很有临床推广价值的较为科学的接生方法.

    作者:张兴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肺咳颗粒应用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咳颗粒应用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口服急支糖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81.7%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优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小儿肺咳颗粒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缩短患儿住院治疗时间,加快缓解其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马萱;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妊娠患者优质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患者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162例早期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1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9 %,对照组为77.78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工作在早期妊娠患者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