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庞声雄;宁曼申;黄银华

关键词:神经外科, 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761例患者,对其开展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761例患者中,51例发生感染,发生率6.70%;感染例次为55例(7.23%).其中多为呼吸道感染,位列之首,其次分列为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与颅内感染.抗生素使用、意识状态、住院时间、年龄、慢性基础疾病及侵袭性操作乃为主要感染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具有存在较多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需及时、准确采取对应对话措施,大化预防医院感染.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室护理

    目的:对经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室护理要点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验,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采用SCL-90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症状均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其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有利于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梅德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早产儿神经和体格发育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早产儿神经和体格发育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神经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4、8及12个月的神经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院时体重、头围及其身长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早产儿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神经及体格的发育,提高其神经系统功能水平,改善身体健康发育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在我院重症监护室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重症疾病患者中筛选医院感染患者,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00例重症疾病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16例,发生率为8.0%.结论: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较多,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性护理干预,以此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红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n=47).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品质管理圈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87%,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87.2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优质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质管理权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的质量,增强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妇产科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雷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烧伤患者急救期营养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急救期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烧伤患者,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投掷法,其中34例作为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其余34例研究组在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路径护理方式.分组过后,将这两组的营养情况与并发症状况作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营养护理后,研究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而对照组发生恶心、误吸、胃滞留以及呕吐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针对烧伤患者具体情况,有效实施急救器营养护理方式,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因而对烧伤患者急救期营养护理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较好方式.

    作者:唐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1950~2015年施秉县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施秉县 60多年来疟疾防治效果,为制订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历年疟疾疫情和防治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疟疾发病率从 1 955 年的780/万下降至1983年的0.08/万,自1983年确诊后一例病例后,我县33年没有发现本地感染病例.2016年经黔东南州专家组考核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结论: 60多年来施秉县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以后应加强疟疾的监测,做好疟疾防治工作.

    作者:许梅;吴奎;莫非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非胰岛素类糖尿病治疗新药研究进展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截止2016年底,我国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因此,糖尿病的治疗便成为了医学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对象.根据致病机理的不同,糖尿病被分为Ⅰ型和Ⅱ型,针对不同的糖尿病类型则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我国当前在治疗糖尿病时,更多的将胰岛素类药物作为治疗的基本药物,而其他类型的药物却没有被太多利用.因此,本文针对我国治疗糖尿病时使用的非胰岛素类药物,对非胰岛素类治疗新药的研究工作进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认为具有新靶点和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更具开发潜力.

    作者:姜芳;邹益品;杨巧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分析

    目的:对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52例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实验组(行康复治疗)各26例,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后而言,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三项ASIA评分、barthel生活指数均明显较高,因为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潘雅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各项血糖指标变化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措施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格率、护理满意度与各项血糖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韩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北京市某机关单位健康状况初步分析

    目的:通过统计北京市某功能社区机关单位职工2016年健康体检结果,分析职工面临的健康问题,用于指导临床开展工作.方法:通过对4676名职工健康体检资料来初步分析单位人群健康整体状况.结论: 四种慢病患者占22.9%,眼科、口腔科及有各种危险因素亚健康人群占73.8%,完全正常比例3.12%.社区卫生工作应围绕体检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疾病诊治.

    作者:崔雅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T组和N组,每组各55例,T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N组采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对比发现,T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N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评价指标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比较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疾病.现今,我国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且该疾病的死亡率亦越来越高,社会在此方面的经济负担比较重,因而该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评价指标众多,主要目的均在于切实了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我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评价指标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诸多成果,本文将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评价指标等角度入手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作者:刘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机体内蓄积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人类的疾病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氧化损伤参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是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过程中蛋白质的终氧化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氧化应激指标,与人类的肿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本文就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曾雪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独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高程旻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沟通、术中沟通、术后沟通、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满意为41(80.39)%,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49(96.07)%,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并发率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的疗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规范性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在规范护士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对临床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保留灌肠准确执行的因素,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保留灌肠的准确率由66.03%提升至90.16%;且圈员的个人素质修养、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积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手法的应用使得护士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准确率明显升高,从而可以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怀巧;毕文婷;刘锦凤;欧阳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针对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方面产生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使分诊评估时间和抢救时间明显缩短,有利于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救治,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尚鸿;官应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87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观察.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孕产妇中选取87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40例)与结合患者临床特点采用期待疗法的观察组(47例),对两组妊娠结局、终止妊娠时的孕周、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采用期待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率为2.13%,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率2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终止妊娠时的孕周、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对母婴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期待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莫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人数均为56例,其中对照组进行DHS治疗,实验组进行PFNA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的髋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期恢复.

    作者:曹清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出1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8.94%高于对照组的89.36%,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治疗疗程,且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推广应用.

    作者:贺登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