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鸿;官应红
目的:探讨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和双号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出血量以及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长指标资料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同时促进机体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寇耀;吴建平;贾映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咳颗粒应用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口服急支糖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81.7%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优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小儿肺咳颗粒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缩短患儿住院治疗时间,加快缓解其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马萱;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稳定心绞痛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组.辛伐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脂指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果:瑞舒伐他汀组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辛伐他汀组相近,P>0.05;干预前两组血脂指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相近,P>0.05;出院时瑞舒伐他汀组血脂指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改善,幅度大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不稳定心绞痛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对比,瑞舒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可更好改善血脂,不良反应相似.
作者:赵名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中护理延伸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初发泌尿系结石治疗后的7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延伸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知识知晓率与遵医行为率,观察组为2.63%、92.11%、97.37%,对照组为10.53%、78.95%、73.6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给予护理延伸服务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结石的复发率,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江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新生儿,按照出生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二次断脐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二次断脐护理后,脐带均脱落用时、脐部愈合用时短于对照组,脐部出血率以及脐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将二次断脐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中,可有效避免新生儿脐炎的产生.
作者:郑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正位接生法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使用效果,利用本研究的方法,提高正位接生的临床护理应用并减少产妇的相关费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使用顺产进行分娩的孕产妇200例,根据患者的自我意愿的原则,把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产妇使用使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而观察组的产妇则是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助产士的体位的改变,采用正位接生法.结果:通过项目实施,观察组的患者会阴侧切率降低到了50%(50/100),而对照组的患者80%(80/100),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正位接生法的应用,观察组的产妇的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较少,新生儿窒息率有所降低,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正位接生法减少了产妇的第二产程,使产妇会阴体得到充分扩张,减少胎头对会阴体的压迫,缓解了会阴水肿,从而降低了会阴侧切率.这样既减轻了产妇恐惧和担心的心理,又减轻了助产士的工作量.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很有临床推广价值的较为科学的接生方法.
作者:张兴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急诊护理,给予观察组的患者优化急诊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后,急救效率、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提高显著,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效果好,值得临床在推广使用.
作者:胥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00例肾结石患者 2015.12-2016.12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观察组(输尿管软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胡中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观察中医辩证施护在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13例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h、24h及48h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及48h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利于术后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郑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n=47).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品质管理圈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87%,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87.2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优质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质管理权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的质量,增强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妇产科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雷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康复新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且均在2015年4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方法分别为常规治疗和康复新液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四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比观察组(96%)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3%)与对照组发生率(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康复新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儿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高楠竣;杨丽萍;陈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临床上对肾结石患者的术后复发临床病症的有效干预处理效果.方法:选入60例入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式组,护理组为延续护理方式组,对比两组实际的护理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水平.结果:护理组中30例患者有28例患者护理有效,护理综合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中30例患者有20例患者护理有效,护理综合有效率达到66.6%.两组患者的实际结果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延续性的护理工作方式,对于患者术后的预防疾病护理治疗和复发具有良好的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水平,减少医疗成本的支出水平,逐步降低患者的整体经济负担和压力,提升临床上的有效护理治疗效果.
作者:何芳;胡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消化内科专科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上半年在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采取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手段,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二次出血人次以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二次出血人次、死亡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专科护理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具有良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应加大其推广与使用力度.
作者:张译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差异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实习学生的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存在差异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2016年实习学生的护理教学中,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及临床实践能力.结果:2016年实习学生对教学模式与临床实践适合程度的评价明显高于2015年实习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考核指标评分均高于2015年实习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教学传统模式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大差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操作技能、教学环境及用物,是实现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无缝衔接,促使护理学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的重要途径.
作者:姚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1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这11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59)和实验组(n=59),其中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实验组患者中,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较高,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各项差异对比均明显,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秋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研究等比重和重比重腰麻液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等比重麻醉组和重比重麻醉组两组,各有100例,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胸段高镇痛平面、麻醉维持时间,并对其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等比重麻醉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慢于重比重麻醉组产妇,麻醉维持时间则短于重比重麻醉组,而胸段高镇痛平面显著更低,其在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均低于重比重麻醉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等比重腰麻液和重比重腰麻液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对胎儿的影响也较小,但相对而言等比重腰麻的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有更显著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56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随机分组,观察组(n=28)给予枸橼酸咖啡因,对照组(n=28)患儿采用氨茶碱治疗,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75.0%),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用药各时间段内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氨茶碱相比,枸橼酸咖啡因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减少呼吸暂停次数,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儿诊疗效果.
作者:龙贝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3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选取35例同期行剖宫产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中,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恶露干净时间、术后缩宫素用量四个方面比较中,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5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安全性高,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周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出现气道湿化不佳的成因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2月~2016年7月间所收治的112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湿化法治疗;试验组采用气管内持续湿化法,观察患者治疗疗效;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治疗来获取其病因所在.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中患者的治疗疗效,试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出现湿化不佳的成因主要包括气道湿化不足和湿化过度等.结论: 通过对气管切开患者行持续气道内湿化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防范呼吸道感染,提高临床疾病治疗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杨月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患者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162例早期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1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9 %,对照组为77.78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工作在早期妊娠患者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